少了红毛番,广州和福建浙江的海商反而充斥了进来,在穿越众拿出大批储藏的现代货物吸引下,在各种工业品的诱惑下,很多人纷纷赶来澳门和澎湖贸易,没有欧洲人和海盗的阻挠,穿越众和明朝商人贸易规模发展的极快,各种穿越众明文公布需要的物资被纷纷运了进来,运走穿越众自己的工业制成品。
在立足后,穿越众有接近一年时间的安稳发展,也建立起了不少工业。穿越众可以广泛出口的货物,除了从现代时空带来的大量高价值商品之外,就是在这个17世纪时空新建的各种工厂,其中白纸,玻璃,肥皂,高度烧酒是最先形成规模化生产,可以提供出口的大宗物资,也是比较畅销的。纸张的需求,普通百姓不可能消费起的,但大城市对纸张的消费,诸如广州,泉州,杭州,南京这些江南富庶之地消费还是很高,至于玻璃,则是富贵之家的玩物。
还有一种大批量的出口货物,就是对进口货物提供精加工,形成高附加值的二次产品。比如高纯度的白糖,他们现在没功夫占领原料地,就直接收购这个时空的粗制糖,再通过自己的工业化手段提纯成上品白糖,返销给那些海商,至少有三四倍的利。食盐同样如此,购进粗盐,出售精盐。糖和盐都是大宗物资,下品和上品的价格相差不是一倍,往往是十倍八倍,拿食盐来说,平民百姓只能吃苦涩的粗盐,大户人家就要吃精盐。两者价格差距不可以道里计,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这些二次加工,提纯技术都不复杂,穿越众毕竟人数众多,还有现代带来的大批基建物资,搞起这些土工厂并不困难。当然原料的来源就要靠那些无孔不入的海商,有高额利润的吸引,他们是不会被一次屠杀吓住的,关外女真那么残暴,屡次入关劫掠,屠戮无数,还不是有无数商人冲着关外毛皮、人参、马匹等昂贵物资冒着杀头风险去走私贸易。更何况短毛贼的海上势力一时称雄,又招降纳叛,纠集大批海盗,开始将整个东南海面控制在手上,只要说明是去短毛的港口贸易,就不会遭到劫掠,否则就等着船货两失,人被押去做苦力。
第三百五十九章人与世界(上)
……
时间一天天流逝着,澎湖列岛上的各种工厂不断新建,靠着澳门这个中转港口,大量原料源源不断进入,工业品不断外销。又从沿海拐带大批破产农民,充作劳力来修建工厂农庄,澎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而教育培训也在同时进行,原本六个月的培训期,被压缩到三个月,在能够简单听懂普通话后,就是一些近代工业常识的培训,以及纪律性的训练,对穿越众的忠诚度教育。悟性好,身体强壮者会被留下继续深化教育,平庸者则直接拉出去充当产业工人和土著士兵。
穿越众没有贸然开发台湾,和澎湖不同,澎湖还算一块熟地,迄今为止,汉民对该地有了很多年的开发,已经是大明的正式版图,台湾疟疾严重,土人肆虐,此时开发会死伤大量劳力,所以他们还是以澎湖为主。历史上荷兰人就是舍不得建设好的澎湖基地,才与明军对峙大半年,最后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被迫转向台湾。
这样又是一年过去,转眼到了1622年。之前靠着穿越众的凶名,欧洲人在东方的势力先后遭到两次重创,暂时没有力量和心力反扑,而大海盗们更没有胆量与屠灭澳门的短毛贼正面放对,双方保持和平状态。毕竟他们还能够通过贸易不断获利,短毛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
……
李林看着这一年来,澎湖列岛上的变化日新月异,一个个农庄建立起来,一座座近代工厂投产,仅仅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澎湖岛变得人烟稠密起来,日新月异。其中澎湖本岛开发的最为完善,主要的工厂,码头都建立在这座岛上,白沙、西屿二个大岛紧随其后,农业和渔业都比较发达,农业由于环境限制,尽管采用很多新的农业技术,也只能做到比原来增产很多,但比不得大陆膏腴之地。粮食还是个问题,但此地有着大量渔获供应,捕鱼业非常发达,穿越众只是拿出简单的一些技术,比如改进晾制和腌制技术,就将原本容易腐烂的渔获,变成可以长期存储的食品比如鱼干等鱼制品,这种简单的手段,不仅解决了部分营养供应,还可以作为大宗物资向大陆倾销,而且相当受到贸易商人的欢迎。
这些鱼制品数量大,价格便宜,而且含有大量盐分,许多市民家庭一条鱼干就可以省了一天盐分所需,比起大米等细粮还要便宜一些,是市民家庭一种上好的代替品,又可以补充大量的蛋白。只是贩卖到内陆城市,对官方专卖的盐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好在各大代理商有着深厚关系,而且又属于食物,民以食为天,这个帽子压下来,还是能让官员对此装聋作哑的,毕竟这种鱼制品进来,算是多了一种食物供应,对目前饥荒遍地的大明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鱼制品只是穿越众借助前世知识作弊的一个小地方而已,还有大量古人注意不到的地方,都被手掌无数技术知识的穿越众稍加改进,在可以实行的情况下,获得了大量利润,当然这个所谓利润,并不是指得到多少白银,而是多了许多种可以用以出口,换回工业原料的产品。实际上的经济交流,有利的就是能够买进卖出,光买不卖,或者光卖不买,都是对经济活力的摧残。前者只会让自己的货币大量外流,否则只会让自己的资源大量外流,两者都不是好事,只有货物的大量来往交换,才能刺激本地生产的改进,技术的提高。
……
在这一年的平稳发展中,李林对穿越众只是旁观,他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个世界意志体上。这一年中,这个世界意志体陷入了沉寂,没有继续针对穿越众进行攻击。李林也没有在这段时间中白白呆着,他已经借助种种手段,可以推测出这个意志体部分底细。这个意志体虽然具有意识,但似乎不能肆无忌惮地动用整个世界的力量,使用一次就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这个世界是它的,应该不是力量不足,而应该是需要让这个世界恢复,毕竟它如果继续动用这个世界的底层力量,虽然它是按照世界规则而动用的,最大程度上减轻了世界运行的压力,但毕竟干涉了现世,对这个世界的正常运转就有着影响。
就好像机器用上一段时间就要休息保养一样,这个世界也是如此,它不能连续动用这种背后的力量,来制造许多意外,让穿越众丧命,甚至它连平地起风雷也做不到,不能天上降下落雷劈死这些穿越者,包括自然界形成的风暴,台风,地震,它也无法操控。
它唯一出的两次手,一次是让欧洲人破天荒的联合,进攻穿越众,破坏他们的发展速度;一是制造意外中毒事故,是靠着一种容易被误认的毒草。这两次出手的共同点,在于都只需要很小的干涉就可以做到,前者是穿越众影响到了欧洲人的利益,有着根本的冲突,它并不需要多改变什么,只需要影响几个主要人物的想法。而后者,那种毒草本来就可以生长在南方,它也只是催生了一些种子而已。
显然这个世界规则对超自然的能力压制非常厉害,就算这个世界意志体也必须受到限制。
李林现在经历了很多次元空间,对次元空间和次元意志体的了解也与日俱增。每个空间征伐的结束,都带给他不同的体验。
他已经明白,次元意志体就算在自己空间中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就算它自己有主动意识也是一样。这就好比一个有着正常意识的人一样,他可以自杀,可以靠着锻炼增强自己的体魄,增强力量,延长寿命,但却没有办法自己改变眼睛的最高视力,也没有办法突破人类的极限,他不可能一脚踩爆地球,也不可能一跳飞向宇宙。他的主动意识拥有自己身体的大部分支配权,但身体中很多地方仍然是靠着自然规则自动运行着,比如心跳,血液循环,细胞分裂生长,这些都不是主动意识的控制范围。
次元意志体和次元空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的主动意识和肉体关系的一种映射。
他体会着这种映射关系,同时也在从不同次元空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试图找出自己的道路,现在系统给出的指导已经非常模糊,增加整个系统实力的方面还有章可循,无非是不断积累精神力量,提高对宇宙规则解析度,征服更多的次元空间。但具体到他个人的力量提升,除了提升精神品质之外,其他的提高,就只能依靠他自己。
他现在的肉体仍然是人类的,脆弱不堪,不能抵抗毒气,不能抵抗高温、高压、真空,和普通的人类别无二致,除了一个不同的大脑之外,就没有任何稀奇的地方。而他现在看似强大无比的精神意志,能够触摸到本源意志,能够操控次元意志,却仍然只能依附这种脆弱的肉体之上,不用说,这种极端不协调的情况,在未来必然成为更进一步的瓶颈。
第三百六十章人与世界(下)
穿越众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这段时间里,他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利用这个时空的资源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军工产业。可以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通过建立的军工厂,成规模地生产远比17世纪火枪先进的新式步枪。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米尼式步枪,作为一款极其实用的线膛步枪,它在穿越众中早已耳熟能详,作为有充分准备的穿越众,这款武器早就被他们看中,在后膛枪没有成熟的时代,它就是无敌的象征。而且在许多穿越小说中,这款武器的曝光率都很高,无他,实在是它相对于之前的滑膛枪,优势太大,无论是射程,精准度,还是击发速度,都超过不止一筹,成为一款具有重大意义的跨时代武器。
但它的劣势同样很大,它仍然是一款前装弹的线膛枪,也就是必须要组成线性阵列,直起身体射击,趴着是没有办法装弹的,这也是被叫做排队枪毙的原因。当更加成熟的后膛枪出现后,它就被快速淘汰了,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让历史学家抱怨它出现的时代太晚,如果更早出现就会改变人类的历史。现在穿越众提前复制它出来,就是用它来改变人类历史的。
米尼步枪的优势很多,射程远,有效射程可达两百米,这对骑兵的阻遏作用就极大,远不是现在普遍50米有效射程的火枪可以比较的,满清之所以可以打败明军的火器部队,一方面明军的士气低下是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就是现在的火器有效射程太短,得不到足够的射击时间,往往打出1到2发子弹,就被骑兵冲到阵前。
而米尼步枪出现后,在数量多与骑兵的情况下,可以轻松屠杀冲阵的骑兵,这就为以后大陆争霸奠定了基础。
当然这款武器背后要求的技术水平也是非常高的,至少也要有19世纪的工业水平,远不是这个时代的手工作坊可以制造的,穿越众能把它搞出来,凭借的是完整的现代工业设备和充分的技术资料,同时穿越之前他们就进行了大量探讨,现在不过是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复现出来,由于这一点,就算这款武器落到敌人手中,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敌人也无法同样大规模生产列装。
不过,他们也只是解决了规模化生产的问题。但军火原料的来源,比如铁矿石,煤炭,以及其他军工物资,都还需要依赖进口,澎湖列岛没有什么矿产,包括台湾也不是一个矿产丰富的地方。
这是他们的致命之处,穿越众自然也看到了这点,在用米尼式步枪武装了大约两千左右的土著人部队之后,他们就开始对相关资源点进行占领。
这个时代就是赤裸裸的武力决定一切,国际舆论什么的,还只是浮云,强大者可以占有更多的土地,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弱小者要么逃亡,要么被灭绝。
资源的寻找很容易,穿越众有着最完备的历史知识可供查询,哪些地方有必要的资源,早已经知晓,只需要攻占对应地方,加以勘探即可,而以这个时代王朝对自己边缘国土的掌控力,他们可以轻易对付。
海南有铁矿,越南有煤矿,而这两个矿产所在地周围的势力,在装备先进武器的穿越众面前毫无抵抗之力,穿越众们轻松占据这两处资源点,立刻开始筑城设垒,运来劳工和奴隶,进行开发,同时严密监视海南官府以及越南王朝的动向。
……
李林虽然显露出不少神秘之处,对天下大势了解极深,但穿越众仍然只看重他医术通神的一面,对于拜他为军师,请他指点战略,这点就没人关心了,毕竟在他们看来,以现在拥有的科技优势,只要发展到一定程度,碾压过去就可以了,至于计谋什么的,只是奇术而已。
李林对此自然乐得轻松自在,毕竟这些人和他没有什么关联,他也只是利用他们而已,除非他们被世界意志打趴下的时候,他才可能出手。
而这一段时间世界意志都保持平静,李林知道它肯定不是放任这帮穿越众不管,而是在蓄力,寻找一击致命的机会。不过这段时间的安静,也暴露出它的力量层次不高。虽然同为幻想类次元空间,它在这个世界拥有的力量,就远比《暗黑破坏神》中几个意志体差得要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连李林这个外来户都不如,至少李林只要不顾及太多,还可以突破这个世界规则限制,动用超自然的力量,虽然这并非他本人的能力,只是系统在其中干涉操作。
不过一个世界意志体,会这么弱也有些奇怪,李林对此并没有下最后结论。
……
又过去数个月,距离1623年的新年不到半年,行动迟缓的明朝巨人,终于开始动员起来,对这伙突然到来的不速之客,准备采取应有的措施。
这次穿越众很快就得到消息,靠着收拢的大量外围势力,他们得到了此次明朝军事行动的完整信息。事情起因是广州巡抚和福建巡抚,先后上表有一伙海外贼人先占据澎湖,又入寇澳门,侵略琼州,独霸东海,为防止养虎遗患,故请朝廷派兵驱逐。
明军此次准备动员的规模远比历史上驱逐荷兰人那次要大得多,根据情报显示,他们准备动员五百艘大小不等的战舰,兵力更是多达两万多人,显然这股兵力一旦围困住澎湖,穿越众想要打退他们,虽然不难,但也大大延迟工业建设的速度。
鉴于此,这次穿越众没有再进行被动防御,他们选择了主动出击,收买、暗杀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对从陆地上赶去集结的兵马将领进行斩首,有着远程狙击枪,对付这些毫无狙击概念的将领,再简单不过,而往往主将一死,他手下军队的核心战力,家丁和亲兵就不可能继续集结征战,而去处理自己主子的后事,其他人也往往迟滞不前。
至于明军舰船的集结,更容易破坏,这两年多来,整个福建海面早就落入穿越众的控制,他们手下有直属的五十几条大船,基本上是靠买和抢,少部分是入伙的海盗带来的。他们自己也建造起几座造船厂,用来修理和建造船只,不过他们制造的船虽然性能更好一些,但由于时间限制,还都是小吨位的小船。相对而言,这些直属大船都装配了他们改进的火炮,配发了新式火枪,无论是炮战还是接舷,都有极大的优势。至于各式几百吨以下小船,不计其数,大都归那些入伙的海盗管理。
穿越众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对这些海盗不再进行过多约束,而以以利益和威名来拉拢震慑他们,这样下去,很快就将闲散的海盗势力汇集起来,比郑芝龙崛起的速度还要快。而李旦等大海盗,他们同样不放过,使用各种手段将他们的手下收买,或者是通过不断的小规模海战,来削减这些大海盗的势力,总之在这段时间内,穿越众已经最大程度上清理了自己的后院,使得不再有任何海上势力能够威胁到他们。
在东南海面上,充斥的海盗舰船都是他们的耳目,每一处重要航线的情况都被他们掌握。通过现代概念的海上伏击战,许多明军舰船在集结的途中就被伏击和打劫,损失惨重,最后能够到达厦门岛这个出发基地不过十之一二,大半在中途溃散。
于是原本准备动员的五百艘大小船只,最后抵达最后出征地点的不过四五十艘,这点舰船不用说打仗,连人马粮草都运不过去,出海征讨能够打败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短毛更是一个笑话。于是这次明朝的出征就此无疾而终,不仅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反而给穿越众送去了大量船只和俘虏,再次充当了一次运输队长。
负责此次作战的大将,自然被朝堂上的言臣攻讦治军无能,调度无力,空耗军力,未见短毛之面空自损兵折将。这员大将无力辩驳,最后被论罪下狱。
自此之后,东南各省的各级官员少有敢再提驱逐短毛者,就算有人提,也被压了下来。
……
天下大势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转着,李林没有什么动作,迄今为止,这个时空中的各大势力,能够对穿越众构成威胁的基本上都出现了一遍,至于后金和日本这些国家,一个根本不知道海军为何物,一个已经闭关锁国,都不是穿越众的对手,就此来看穿越众的胜利指日可待。
而穿越众们在轻松击退明朝进攻后,士气大涨,从之前濒危的局面彻底缓过气来。自此之后,大多数人都认为整个战略主动权已经掌握在手中,除非穿越众自己集体犯浑,不然不会再给土著势力们任何机会,征服天下乃至世界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不过李林显然不会这么看,这个世界的意志体再差,也是一个神明,神明力量或许有大小,但意志都是一致的,都是无比的坚韧,而他们一旦下了决定,在没有不可抗力参与的情况下,就会执行到底。
但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还能使出何种手段,来对付犹如癌细胞一般快速增生,生命力旺盛到极点的穿越众们,这个问题的答案,李林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浮出水面。
第三百六十一章新的穿越众(一)
答案出现地之快,让李林有些措手不及,也让他欣喜若狂。
1623年春节,这个鞭炮齐鸣的日子,在澎湖本岛的李林,听到了天眼的提示。
“本次例行扫描,发现北美洲曼哈顿地区,出现新的穿越势力,人数为1000,成员组成具体如下:白人732人,黄色人种123人,黑人145。大多数人国籍为米国,少数人国籍归属地为欧洲、非洲国家以及亚洲。通过语言以及行为模式分析,这些人来自21世纪,其随身携带的物资如下……
发现该时空出现时间轴异动,该时空内部时间规则已经部分暴露,系统正在解析中……”
原来改变历史节点是这个意思,并非是将书本上记录的历史改变就算,而是迫使这个世界的意志体做出不符合这个世界正常发展的选择。
李林看到这里,才明白系统之前的要求究竟是什么意思。
而得到了时间规则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次事件,对诺亚系统对规则解析的具体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再是和以往一样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这个系统解析规则的过程,和人类认识发现自然界规律的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一样是先观察到现象,然后从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有一些规律表现出来的现象在自然界中随地可见,比如苹果落地,日升月落,而有一些现象就不是那么容易看到了,非得通过人工制造出复杂的设备,动用种种手段触发出来,才能观察得到。后一种情况在现代科学中已经是常态,尤其是对基本粒子的研究中,不可能再轻易在自然界中看到这些现象,都只有在很高端的实验室中才能观察到。
诺亚系统也是如此,它让自己使用种种手段触发这些空间发生改变,再从表露出来的现象中总结出规律,从整体过程中,并无根本性的不同。
至于具体到它是如何解析的,李林可以猜测,里面有一种极为复杂的算法过程在通过这些输入条件,在极其复杂的演算之后,最后得出一个近似的答案,供自己进行检验和利用。这里面不会有玄虚,定然是可以解释和想象的,就算不能想象,也应该可以通过某种工具进行掌握。
李林将这一切细细思考完毕,剩下的时间,就在等待系统解析出这个时空内部隐藏的时间规则。不过看天眼的提示,只是部分暴露,或许还需要再来上几次才能真正了解清楚。
接下来的几天中,李林都在澎湖静静地度过,除了有时出诊,给几个穿越众治病之外,就是去海边钓鱼,或者四处闲游,现在的澎湖早就成了穿越众的根本之地,治安极好,一片平静,美中不足的就是不少烟囱破坏了原本自然风光。不过这些烟囱又象征了穿越众在这个时代无可匹敌的实力,当然在新的穿越众出现后,这个无可匹敌将要受到挑战。
新的穿越众大部分是米国人,这对穿越众绝对不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双方的观念截然不同。
而且这个世界意志体将他们穿越到北美洲,显然无形中得到了地利。这个时候的美洲,除了印第安人之外,就是欧洲殖民者,不过北美洲现在大部分地方还是一片空白,比起穿越到澎湖列岛的华国穿越众来说,这些米国穿越众有更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他们的面貌大部分是白人,这样和那些欧洲殖民者沟通的可能就更大,直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变小很多,可以通过贸易得到长时间的和平发展期。更不用说他们还有世界意志的关照,定然是好运不断。
时间规则解析非常麻烦,远比其他规则更为艰深,一周过去,天眼也没有给出准确答案。
这段时间里,李林借助系统扫描在观察着那群米国人的行动,现在的系统扫描最大范围,已经有着一百万公里的直径范围,在宇宙中这个距离仍然很小,但在地球上,已经可以将月球包含在内了。
他们显然也是有着充分准备的,并不是无端被拉到这个时空的,有着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过能够聚集起来一千人,显然在米国的幻想众中,想要穿越到过去改变历史的,也是大有人在。当然在幻想小说中,西方中关于穿越的话题同样很早,只不过不是那么泛滥而已。
但米国本来就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这些米国穿越众们来到17世纪,显然不是为了奋发图强,救亡图存来的,应该有着自己独特的目的。
这些人第一时间将组织好的政权形式安排了下去,三权分立,议会、总统、最高法官,完全是现代米国政权体系的翻版,显然这些人没有多花力气在政权形态下,既然三个世纪多米国都是这么干的,而且运转得很好,他们没有理由再去搞一套新的,这些人都不是傻瓜,一个新政权形式最大的可能就是弄出一场灾难。而且他们还有个优势,米国立国的时候,距离现在不过是一个多世纪而已,而且主体就是欧洲移民,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政权体系不符合国情,不过做出一些细微改变还是必要的,最少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可扛不起21世纪的福利待遇。
不过李林还是从他们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发现了一些微妙的地方,那就是大大加强了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有着专门的部门管理,其负责人的地位也几乎和议长并列。
接着勘测地形,寻找定居点,建立临时营地,安排卫生检疫,准备衣食等等事情,一切都是井井有条,比起澎湖的那群穿越众来,这些米国人更专业,而且更认真,每个细节都做得极细。
短短一周,他们就在北美洲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定居点,他们利用砍伐下来的圆木先建造起了围栏,同时数十座精致的木屋也新建完毕,供那些体质较弱者,老人女人和小孩居住,强壮一些的男人都住在临时帐篷里。
李林一边观察着这些人建设基地,一边等待天眼的消息,这一等就是一个月,这些米国人在建造了完整坚固、整齐干净的营地后,就开始向外搜索扩张,不过他们显然很小心,一个个装备齐全,甚至佩戴了防毒面具,显然对这个时空,他们并没有妄自尊大,反而更加小心翼翼,对他们而言,最大的敌人,不是欧洲列强,也不是东方大国,而是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那些病毒和细菌。
这个时代的欧洲殖民点规模也就是在几千人左右,由于水土不服,往往一场疫病发生,一个殖民点的人口就会大幅度下降,从一千多人死到几百甚至几十并不是一件难以相信的事情。这些米国人同样知道自己祖先们的艰难,因此特别重视这点,对食物和环境卫生尤其注意,各种杀菌药物每天都在使用,确保整个营地被消毒,同样医院也是最先建立的建筑物,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是医生,而且都是有着博士头衔的专业家伙,年龄当然也不小,几乎涵盖了现代医院的所有科室,从妇产科到心内科,各种专家无一不包。
事实上,根据李林的观察,光是医生职业,在这个米国穿越众中就占了近乎五分之一的名额,有接近二百人都有医生执业资格证书,虽然他们还有其他技能,但都是以医生为主业。可见他们对生命的看重,对穿越到一个过去的时空,更清楚真正的困难是什么。
不是各种势力间的争斗,而是普普通通的疾病,其他事情都能有一些办法解决,最多逃避,但身上的疾病可是躲不掉,少一种治病的药,可能一种简单的病,就变成致命的绝症。这不是危言耸听,比如简单地发烧,如果超过40度,在没有退烧药物的情况下,那么距离死亡并不遥远。
从这点来看,他们比起只有几个专业医生,甚至要靠一个兽医兼职外科医生的论坛穿越众们,可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三百六十二章新的穿越众(二)
新的穿越众来到这个时空,对这个世界局势的改变会有什么影响,李林只是略一思考,并没有浪费力气,就将这个问题抛给永恒帝国文化社会科学研究院去研究。凡是涉及到人类自身发展的问题,天眼给出的答案,从效率和准确度上来看都不高,毕竟不是纯客观的物质规律,因此李林开始更多地倚重人类自己的科研力量,这也是他建立永恒帝国的根本目的之一。
新的课题就是“两股穿越众,一个穿在东亚,一个穿在北美,世界形势的演化过程究竟如何,以下是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之复杂,包括了这两股穿越众的所有具体资料,从每个人身高体重的细节,到他们行为习惯,性格爱好等,无所不包,当然更少不了17世纪的当前世界局势。
这些资料之长,足以让任何一个外行人感到崩溃,提不起一点看下去的精神。对这个课题,大多数普通人都可以随口说上几句见识,偶尔也会有真知灼见。不过专业研究员们就需要这些最详实的资料才能下判断,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结论,也不能靠臆想,涉及到世界形势的演化,任何一个小细节,都要仔细分析。
这个课题非常大,但李林根据目前的需要,已经分解出了更多的细节问题,让他们逐步给自己答案。有着整个帝国资源的全力支持,包括可以动用系统模拟推演这种高级功能,短短三天后,没有让李林失望,帝国的文化社会科学院给出了一部分问题的初步答案。
“对双方穿越众组成结构的不同等相关问题解答如下:以米国人为主的穿越众,(以下简称米国穿越众),其人员组成中有大量医生,另外绝大多数人都是一个行业的高级专家。拥有众多医生职业穿越者的原因是:这和他们在穿越之前选择的目的地有直接关系,并不仅仅是出于看重他们个人生命的需要。
米国穿越众在穿越之前选定了北美洲为他们的目标区域,而他们想要在这片地方发展科技,建立近代工业,就必须首先解决劳动力的问题。现在的北美洲除了印第安人之外,就是大片的无人区。
劳动力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征服印第安人,米国穿越众有21世纪的知识背景,不会再如同历史上的欧洲人把印第安人直接当成野蛮人,只是利用挑拨和屠戮,而会把他们看成自己民族未来的一员,尝试进行融合和征服,北美洲有上千万的印第安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力,而且印第安人在这片土地生存了很长时间,适应当地环境。原本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生活条件的简单改善,就会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但印第安人有致命的弱点,他们畏惧欧洲殖民者带来的病毒,一个天花,就死伤了大量印第安人。现代人带回去的病毒更多,这需要大量有医学背景的穿越众,尽快地研发出相应疫苗用于印第安人,以免这部分劳动力无端损失掉。
第二是欧洲殖民者,他们有着较高的文化知识,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产业工人之一,但他们刚刚来到美洲大陆,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早期美洲的欧洲殖民点,疾病对欧洲殖民者的生命威胁,远高于其他威胁。
第三则是非洲黑奴,但根据他们的性格和文化背景,很可能会主动制止北美洲将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奴隶贸易。
综合来看,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北美大陆作为一个没有得到完整开发的地方,在前期开发阶段,疾病问题是影响劳动力有效使用的首要问题。这是他们携带有大量医生的主要原因。
其次,他们穿越前能够拥有大量各行业的顶级专家,而且专为17到19世纪的工业发展进程而配置,不存在太过现代行业的专家,比如宇航员之类的,目前怀疑他们在穿越前,应该是有国家级别的机构进行专门组织,并非是单纯民间自发的行动。
以华夏人为主的穿越众,(以下简称华国穿越众)。他们的人员组成中军事爱好者的成分最高,其中包括部分现役和退役军人。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华国近代历史有关,由于武力衰退带来国家地位下降,遭受到大量外来势力入侵。这是他们重视军事成员的主要原因,其次他们选择的穿越地点为东亚地区,该地区势力组成复杂,无论海上还是陆地,都需要快速组成一支军事力量来应对,否则很容易在前期被击溃,无法立足。其次在相关科技行业上,以业余爱好者居多,专业行业人才匮乏。
从他们的人员构成来看,他们的穿越是民间自行组织的,不存在国家扶持的要素,也没有大势力参与。
……”
“双方目前优势和劣势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