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镇抚大秦_分节阅读_第232节
小说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5:34
  嵇恒只是对当下戍卫制的情况做出推断,真正是什么样子,他的确说不准,他毕竟没有到过边荒,更没有实地了解过情况,又岂敢夸下海口?
  扶苏一脸讪讪道:“是扶苏心急了。”
  扶苏对此早已习惯,脸不红心不跳道:“如果先生的推衍为真,戍卫制当真能解大秦的燃眉之急,关东正是因为官吏缺乏,才继续任用原六国官吏,而这些人大多首鼠两端,很多都跟六国贵族私下有联系。”
  “若按先生之法。”
  “将这些戍卫士卒任用为吏,不仅能给士卒一个妥善的交代,还能解决朝廷一直悬在心上的功赏问题,当是一举多得。”
  “先生大才。”
  扶苏眼下也懒得动脑了。
  他早就有自知之明,自己的脑子就是比不过,嵇恒恐早就在心中将这些算计明白了,也早就料好了一切,他光听一阵,又岂能听出问题?
  他没那个能力。
  他默默将嵇恒的主意记下。
  准备回去就将这些上书,让父皇去拿主意,他相信以父皇的魄力,定然是会同意的。
  若真落实下去,过去困扰朝廷的很多棘手问题,一下就都迎刃而解了。
  他心中大快。
  胡亥耷拉着身子,已有些没精打采。
  他完全没听懂。
  不过他也懒得多问了。
  他对什么戍卫啊、屯边这些是一窍不通,就算嵇恒详细的讲了,多半也听不明白,就不去自找折磨了。
  嵇恒面色淡然。
  他沉思了一下,继续道:“我前面提出的解决之法,大多是围绕着爵位为簪袅、不更的士卒,至于最底层的公士跟上造,数量是最多的,甚至可能高达数十万,因而朝廷若真的动了心思去解决。”
  “必须要准备很多钱粮。”
  “田宅的情况,若是情况好,簪袅、不更的士卒,愿意送子弟上学,或者愿意自己去关东为吏,朝廷可借此收上来不少,或者少分发一些,但这些数量,相较于数十万的公士跟不更,还是相对偏少。”
  “诚然赐氏能让这些人心中好受一点,但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利上。”
  “所以若是军中反应不强烈,可将赐氏的条件,相对拔高一点,簪袅以上可免费赐氏,上造爵位有机会被赐氏,但要求是跟簪袅子弟入学一样,不再额外分发田宅,且需在南海或者北疆服役满多少年。”
  “至于最底层的公士,则都与之无缘。”
  “如此算下来,大秦最终需给出的田宅数量会大幅减少,若是数量不高,到时或只能用钱粮去解决了。”
  “大秦这一年囤积下来的钱粮恐还不够。”
  扶苏目光一黯。
  嵇恒的主意已经很尽心了。
  通过各种虚赏、实赏,勾起士卒的欲望攀比,继而让士卒主动放弃功赏,为朝廷减少压力,但这只能解决上造及以上爵位士卒的情况,至于最普遍,也是数量最高的公士,这依旧很难去摆平。
  数量实在太多了。
  数十万计。
  按秦律,就是数十万顷田地跟数十万‘宅’。
  大秦眼下恐还是拿不出。
  除非关中其他的高爵主动将田地献出来,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他最终也只能无奈的发现,恐到最后还真就只能靠钱粮去解决了。
  扶苏作揖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商贾经这一番折腾,就算家中有存余,恐也所剩不多,若是再逼迫商贾,只怕收获也很少。”
  “除非……”
  “朝廷对关东商贾行一番劫掠。”
  嵇恒面色古怪的看了扶苏一眼,却是没想到,扶苏还能生出这个想法,他倒是也清楚,扶苏这只是被逼急了,加上路径依赖,下意识就想动商贾。
  毕竟从商贾身上,朝廷的确获利颇丰。
  嵇恒摇摇头,道:“关东跟关中不一样,朝廷对关东的控制力还没那么强,而且关东的官员跟朝廷未必齐心,若是为六国贵族抓住机会,反倒会让关东乱起来。”
  “这岂非得不偿失?”
  “因而商贾短时是不能再动了。”
  “商贾没钱。”
  “但有一个群体有钱。”
  “谁?”扶苏猛的抬起头,眼中满是希冀。
  “有钱人。”嵇恒道。
  “有钱人?”扶苏眉头一皱。
  嵇恒淡淡道:“现在的底层民众,早就被榨干了,就算朝廷想从底层身上搜刮,也休想弄出多少油水,但贵族、豪强、官员却未必,他们这些年可是没少搜刮民脂民膏,因而想搞钱,得从这些人身上下手。”
  “这要如何弄?”扶苏满眼好奇。
  嵇恒似笑非笑道:“依旧是用盐来做文章,贵族豪强富得流油,他们对生活的平质同样有要求,甚至私下还会互相攀比,这种情况下,想挣他们的钱,再容易不过,将精盐进一步提纯,做成奢侈品。”
  “不走量。”
  “只赚有钱人的超额利润。”
  “他们家境富沃,又岂能去吃带苦味的精盐?自当是吃更为精纯的奢侈盐,这些人吃的不是盐,是生活是品质。”
  “卖的就是高价!”
  “若是有条件,可以在里面放一些海带碎末,直接说能治疗大脖子病,对外声称是御盐,到时定会有很多豪强贵族趋之若鹜的。”
  “不过大秦要想办法将盐进一步纯化。”
  “而且只能官方去卖。”
  扶苏眼睛一亮。
  这倒的确是一个办法。
  而且朝廷的确有售卖的途径。
  毕竟之前嵇恒就建议官府也要参与卖盐,只是贩卖加沙泥的粗盐,眼下去包装一下,贩售御盐,也未必不成。
  这可是上好的来钱途径。
  扶苏笑道:“这个办法不错,宫中的御盐的确品质比外界好不少,将其贩售出去,也很容易能卖出高价,只是在里面加海带碎末,这是什么原因?”
  “海带真能治疗大脖子病?”
  只是刚问出口,扶苏就后悔了。
  他都险些忘了,嵇恒的医术同样惊人,甚至为整个太医府钦佩。
  他留下的那副残缺药方,这几个月可是将太医府的医师折磨的不轻,一群五六十岁的老太医整天围着研究。
  那执拗劲可谓惊人。
  始皇甚至还特意下令,让这群老太医悠着点。
  嵇恒既然敢这么说,定是有胸有成竹,不然又岂会轻易开口?
  扶苏这时,也自己笑道:“既然海带能治大脖子病,那就更好办了,只需让人将海带碾磨的碎一些,再搅拌到精盐中,到时找人验证一番,这‘御盐’又岂能卖不出高价?”
  “如此方能以资国用。”
  嵇恒跟着笑了笑。
  院中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他其实还想说一下‘大一统之政’的,大秦对‘大一统’之政,利用的同样很粗糙,只是最后想了想,没有选择开口,眼下大秦已动作不少,若接二连三的搞大动作,难免会引起各方情绪。
  到时反得不偿失。
  何况现在也还不到时候。
  能将军功爵制的问题解决就已不错了。
  何必操之过急。


第192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院中。
  胡亥眼珠滴溜溜转着,似是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抹得意,道:“我认为除了弄那高价盐,还可以做一件事,帮助朝廷增加钱粮。”
  “幼弟有何见地?”扶苏好奇的看了过去。
  胡亥抬头挺胸,带着几抹傲气,笑着道:“大兄可还记得嵇先生说的管仲变法?我若是没有记错,管仲变法中,除了官山海外,还有几个来钱的途径,至于关税之类,并不太适合,但有一样觉得合适。”
  “官闾!!!”
  胡亥很是振奋的道:“我之前去看过齐国相关的史书,上面便有记载,管仲当时为活跃市井,在临淄开了七间官闾,每一间有女闾百人,共七百人,以此来招徕外来商旅,并借此大收其税。”
  “齐国也因此富甲天下。”
  “眼下正如嵇先生所说,底层黔首家无余粮,而这大半年里,我没少乘车从宫中到嵇先生家,却也是途径过不少的街巷,却是得见不少朝臣、贵族公子,还有豪强、商贾子弟,他们在城中花天酒地,出手可谓大方。”
  “所以除了弄一些奢侈盐,我认为还可效仿管仲,在关中开设大大小小的官闾,以资国用?”
  “大兄、嵇先生认为如何?”
  胡亥满眼兴奋的看着嵇恒,似乎在等着嵇恒夸奖。
  他前面听得是头昏脑涨,也根本就跟不上嵇恒所说,但眼下连扶苏都没有想到好的来钱办法,但他却是想到了,这让胡亥何以不感到自得?
  扶苏心头微动。
  他自是知晓管仲变法中的这条,管仲还因此被拜为娼妓业的‘祖师爷’,但对于开设国闾,他心中其实一直有抵触,甚至是有些排斥,认为这种做法过于下作,也实在是不耻。
  只是大秦局势虽稍显稳定,但只是暂时的,若是没有大量钱粮为支撑,恐难以继续维系,因而谋钱才是当下大事,这让扶苏心头不禁犹豫起来。
  一边是道德礼耻,一边是钱财国税。
  扶苏不禁迟疑起来。
  嵇恒却直接显露不悦,当即呵斥道:“胡亥,你这是在自取灭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1页  当前第2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7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镇抚大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