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镇抚大秦_分节阅读_第233节
小说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5:34
  “勾栏瓦舍,我没少去。”
  “对里面的情况,比你了解的多。”
  “其中黑恶远超你的想象。”
  “管仲有此一法,是可以理解的,商贾本就重利,即便身居高位,同样着眼于利益,而盐铁之利,能入其眼,女闾的姿色,同样是一本万利,因而又岂会不为管仲掌眼?”
  “但你莫要忘了。”
  “管仲之前是一名商人。”
  “而大秦的上一个商人是吕不韦。”
  听到这话,胡亥脸色一白。
  嵇恒冷哼一声,继续道:“秦自立国以来,一直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走的是堂堂正正、走的是抬头挺胸,岂能落入这般下作行径中?”
  “这岂非自毁国风?”
  “这种想法就不应该出现在你们身上!”
  嵇恒的话很严厉。
  扶苏也是被嵇恒突然的发怒给吓住了。
  他们跟嵇恒认识不短时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嵇恒这般生气,而且这明显不是所谓的佯怒,而是真真切切的动了真火。
  何况嵇恒说的没错。
  大秦历代先君先王,都是堂堂正正闯过来的,何曾把主意打到过底层女子身上过?就算之前秦国宫廷略有败坏,但也仅限宫廷之中,父皇在立国后,更是封巴清为‘贞女’,同样为的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他们岂能贪图眼前之利,摧毁大秦数百年之风习?
  嵇恒冷声道:“作为大秦的公子,无论当权与否,日常应思索的是,如何让人遵纪守法、向善,而不是想着唯利是图,甚至是逼良为娼,管仲的官闾有多少良家女子是自愿去的?”
  “除了少部分人,实在无法维持生计,只能从事此业,大多都是被人卖于官闾之中。”
  “他们又岂能是自愿?”
  “作为大秦朝堂真正要做的,当是去解决逼良为娼的事,而非是为了钱粮,国税不择手段,一心想着在这种下三滥的地方抽钱。”
  “简直丧尽天良!”
  “诚然。”
  “咸阳城中有不少女闾。”
  “不少人更是以此为生,也博得富家公子一掷千金,然但凡有点骨气的女子,又岂愿去为歌姬舞伶?岂愿去沦落风尘?”
  “归根到底还是朝廷的问题。”
  “女子贫弱,难以养家,只得进行这般行当,若是大秦寻常之家,能轻松的解决衣食,天下又哪有那么多女闾?”
  “这是朝廷的无能!!!”
  “正是大秦朝堂的无能,才导致民不聊生,也才导致越来越多家庭靠日常耕作无法活命,这才使得这么多女子被强买强卖,才有了城中成风的女闾。”
  “朝廷不想着解决,反倒想分一杯羹。”
  “你们就不觉得羞耻吗?”
  嵇恒骂的很难听。
  他的确被胡亥的话给气住了。
  官闾这种东西,本就不该存在,之所以风行,只能证明一点,天下经济糜烂不堪,以至民不聊生,穷者无立锥之地,只能让自己的妻女用此法去营生。
  这难道不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岂能再去加剧?
  胡亥的脸色青一块红一块。
  他实在没想到自己这番话能引来嵇恒这么大情绪。
  只是他还是认为嵇恒有些小题大做。
  而且……
  嵇恒入狱前就没少去。
  他不禁在心中对嵇恒的做法大为腹诽。
  扶苏也出声呵斥了胡亥几句,道:“勾栏瓦舍的确有利于朝廷征收钱粮,但同样也会导致大量女子被强买强卖,本就为不合法之事,岂能开这个口子?这个口子一开,天下不知多少人会因此遭难。”
  “此法毫无道理!”
  扶苏原本浮动的心绪,也彻底安定下来。
  嵇恒知晓自己情绪有些过激了。
  他只是想到了一些往事。
  也想到了两千多年后,在某个地方,丈夫用自行车载着妻子出门做生意,当时是何等的生活惨状,这世道不该这样。
  他双手环抱胸前,就这般看着院子。
  突然。
  他发现挂在桑树下的棋布有些高了。
  他依稀记得,当时挂上去时,棋布的位置只是齐胸,眼下却快要高过头顶了,他信步走了过去,踮起脚尖,将头顶的棋布取下。
  看着被勒出的明显痕迹,嵇恒微微摇头。
  他回到屋内。
  重新找了两根细绳,将棋布重新系在树上。
  依旧是齐胸位置。
  看着上面斑驳的棋布,甚至上面的墨迹早已淡去,只留下稀疏的影子,若是不细看,甚至都已辨不出。
  嵇恒平静的望着,而后轻语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大秦接下来便要等天地同力了。”
  闻言。
  扶苏好奇的打量了棋布几眼,问道:“先生此话是何意?”
  嵇恒平静道:“我前面所说,的确是大秦今后要做的,但何时去做,却是并不取决于朝廷,而是取决于天下形势,若是形势不变,则没有使用的机会,若是天下有变,则可顺势而为。”
  “顺天应时,依人依力胜!”
  “朝廷再想如盐铁这般出手已不太可能了。”
  “这是为何?”扶苏躬身求问。
  他知道其中阻力不小,但嵇恒这话,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
  朝廷就不能主动力推?
  嵇恒淡淡道:“之前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针对的商贾,商贾地位低贱,不为世人在乎,所以才能成功,即便如此,针对商贾的火,同样烧到了官吏头上,这岂会不让官吏心生警惕?”
  “世上大多官吏都不喜变化。”
  “一旦生出了变化,就要多出很多事端,也会让他们脱离自己的舒适区,你在处理盐铁之事时,恐应该有所察觉。”
  “官府有着极强的惰性。”
  “而我前面提出的办法,牵扯其中的只会更多。”
  “士人、官吏、贵族,无一例外,都会被卷入到这场漩涡之中,受到的各方阻力又岂会小?”
  “阻力空前,想推行又谈何容易?”
  “穷则生变,变则通,通则达。”
  “大秦今后想要改变,唯有真到行穷时了。”
  胡亥道:“嵇恒,你这话是不是有些言重了?大秦何时需看朝臣脸色了?只要父皇下令,朝臣又岂敢不从?”
  嵇恒轻笑一声,摇头道:“下令的确做得到,但落实呢?”
  “落实靠的是大小官吏。”
  “而接下来无论是赐氏,还是准许为吏,对地方的影响都很大,只要引得了各方的不满,就算是始皇,也难以真正落实下去。”
  “你们莫要忘了。”
  “张良、项梁等人,可还在为大秦通缉。”
  “若大秦真对帝国如臂使指,又岂会容许这种情况存在?”
  “大秦是人治。”
  “人治就注定要考虑人的影响。”
  “至于你所说,大秦可否力推,的确是可以的。”
  “但代价呢?”
  “大秦承受的起这代价吗?”
  胡亥一下哑然。
  扶苏看了胡亥一眼,也不禁摇了摇头。
  胡亥有些太天真了。
  朝堂之事,从来都不容易。
  而且嵇恒说的没错,他提出的各种办法,牵涉面实在太广了,哪怕只是稍微想一下,就不禁感到头皮发麻,等真的推行下去,天下的声音之大,恐会如潮水般涌来,岂能小视?
  靠外力去推动,无疑最为便利。
  只是天地同力,又是在指什么?
  他想不清楚。
  但他清楚的知晓,一旦大量赐氏,无论再怎么尊重朝臣的氏,在无形间,也会淡化掉朝臣的‘氏’现在本身带来的荣耀。
  这是无可避免的。
  只是朝臣又岂会轻易同意?
  又岂愿原本身份低微,甚至是低贱的黔首隶臣,一日间,就跟他们平起平坐了,都成为有氏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1页  当前第2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3/7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镇抚大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