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镇抚大秦_分节阅读_第347节
小说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5:34
  良久。
  胡毋敬才愤懑道:“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我胡毋敬或许正在遭受此等遭遇,一旦我的文章为陛下看到,自己未必不能重返朝堂。”
  “只是扶苏为储君,这却是一个隐患。”
  胡毋敬眉头一皱。
  他眼下越发觉得扶苏碍眼了。
  一念间。
  他心中想起了赵高的拉拢。
  不由得,胡毋敬目光发生了一些变化。
  就在胡毋敬对扶苏满怀怨念的时候,扶苏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咸阳。
  扶苏回咸阳的消息,不到半个时辰,就陆续闻于众朝臣之耳,听到扶苏归来,众朝臣心思不一。
  蒙府。
  蒙恬依旧没能回到北原大军。
  不过他并未受到始皇冷落,而是依旧备受器重,昨日始皇便召见了自己跟李斯,并对天降灾难一事做了表态,眼下众朝臣热议不断,他却是分外安宁。
  只是听到扶苏归来,蒙恬却不由眉头一皱,露出一抹忧虑。
  书房中。
  蒙毅看着自己兄长,好奇道:“兄长何以面露愁色?难道是担忧接下来的廷议?”
  蒙恬摇头:“我乃兵家之人,又岂会为神鬼困扰?”
  “我担忧的是殿下这时回来,他不该这时候回来的。”
  闻言。
  蒙毅却是一愣。
  蒙恬叹气道:“你有些太小看这次的廷议了,这次廷议看似是一场天象之争,实则是政见之争,而且多半会演变成王道跟霸道的争执,这些年陛下虽多次明令,大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然朝臣中不少过去是关东出身,还有不少官员深受吕氏春秋影响,这些人表明迎合陛下之法制。”
  “内心实则推崇的是王道!”
  “过去殿下亲近儒家,亲近王道,因而备受这些官员亲近,而这当时其实是双向选择,甚至于不少官员是因为殿下对儒家的亲近,特意暗中都去了解儒家,只不过当下随着殿下转向,这些人不得已隐藏了起来,但心思意见能够隐藏,政见是藏不住的。”
  “眼下殿下回来,又遇政见之分。”
  “恐会如四年前一般,演变成法儒之争。”
  “殿下置身左右,难免受到影响,无论殿下是偏向哪一方,都注定会受到影响,因而我担忧的便在于此,殿下回来的实在不是时候。”
  听到蒙恬的话,蒙毅若有所思。
  他苦笑道:“眼下殿下已经回来,这就注定会卷入其中,只希望殿下不会受到太多影响,更希望殿下之见,不会再跟陛下产生分歧,若是再有政见之别,这对殿下恐会十分不利。”
  “唉。”
  蒙毅摇摇头。
  他经过这半年的沉淀,整个人已洗去了铅华,只是因接触的事物不多,相较还显得有些稚嫩,但相较于过去已变得十分成熟稳重。
  兄弟二人虽忧心忡忡,却也不敢去联系扶苏。
  蒙恬身份特殊,若是私下联系扶苏,为陛下知晓,很容易引起猜忌,即便他们跟扶苏私交甚好,此时也只能静观不动。
  与此同时。
  听到扶苏回来。
  张苍心中同样咯噔一下。
  他扼腕道:“殿下啊殿下,你这让我说你什么好,你早不回来晚不回来,为何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回来?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吗?这次的天象之争,恐会是一场重建思想之争,这场争辩不亚于当初的王道霸道之争,更不输于近前的法儒相争。”
  “王道霸道之争,最终以吕不韦身亡,其门人尽数被放逐巴蜀告终。”
  “法儒相争,则以焚书,儒家被驱逐出朝堂,儒学被彻底禁止传播而告终。”
  “眼下大争再起,殿下卷入其中,恐会危及自身。”
  “唉。”
  “奈何奈何。”
  张苍满眼忧色。
  他对这次的天象之争看的格外分明。
  这也与他擅长算数有关,他私下找过那些星官,试图去翻阅相关典籍,想去了解一下天象相关的情况,只是遭到了星官的百般阻挠,等到他升职为御史后,直接经御史中丞之手,翻阅到了一些典籍,因而对天象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所谓的天象预示,根本就是人为炮制,或者说是人为解读。
  他对此是嗤之以鼻。
  只是他能借阅到的典籍太少,加之星官日者有意提防,他也没办法更进一步,不过在心中早已将这些星官日者归为了欺诈之徒,不过天下过往受神鬼之说影响很深,就算是始皇也同样受其影响,他虽明悟了一些真相,却也不敢上书直言。
  而这一次始皇别开生面的提出大议。
  还私下召见了李斯跟蒙恬,这不由让张苍心生警觉。
  只是他也实在拿不准始皇的真实想法,却是明白,这恐会演变成一次朝堂分野,一旦抉择错了,今后恐在朝堂举步维艰,甚至会不进反退。
  如此险恶时刻,他又岂愿见到扶苏参与进去?
  但怎料扶苏这时回来了。
  这让张苍深感压力。
  今时不同往日,扶苏非是昔日公子,而是大秦储君,一旦政见跟陛下有差,那可是会影响到朝堂日后的稳定,过去殿下跟始皇有分歧,是得嵇恒相助,才勉强让陛下宽心,若是再出现分歧,恐未必就能这么轻易消弭了,而且嵇恒一旦牵涉太多,自身恐未必就能安全。
  想到这。
  张苍也面露忧色。
  他轻语道:“福兮祸兮,祸兮福兮。”
  “孰知其极也?!”


第265章 此乃务实阴阳之争也!
  十二月初。
  事涉华夏根本的一场思想大论证正式拉开了帷幕。
  除了远在南海的赵佗、北疆的王离等将领,凡在朝中任职的大臣,都已尽数到了宫中。
  这次的规模同样空前。
  大殿内皇帝阶下专设有皇子趋于,十几名皇子全部与朝,肃常宽阔的正殿,黑压压一片共计六百余人,殿外飘着雪花,众人也仿佛如天气一般,神色十分的严肃,不苟言笑。
  随着卯时钟鼓声响起。
  帝辇在迭次长呼中徐徐推出。
  高冠带剑的始皇稳步登上帝座,今日的大朝会正式宣告开始。
  “诸位,今大秦安定,然天地间却突降天象,国人惶恐不安,日前,首议业已发下,各官署也大体清晰商议何事,归总论之,主掌依然两分,今日大朝,朕降亲为决断,朝会议政,不避歧见,诸位但言无妨。”
  话音刚落。
  举殿大见肃静。
  正值隆冬时节,天气清寒,所有的殿门与窗户全都关闭,沉沉大殿中,燃放着炭火,相较外面的清冷,殿内却是异常温暖。
  安静些许。
  “臣,良相公有奏。”西边文职大臣区的巫师良相公,昂然出列道:“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臣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臣以为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之说,源于《尚书·洪范》。”
  “《洪范》曰: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其意简单明了。”
  “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变化。”
  “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天人之间是有感应关系的,人类的行为会上感于天,天会根据人类行为的善恶邪正下应于人,天下应人的方式即是用灾异来谴告人,使人反省改过。”
  “这次的荧惑守心便是上天降下谴告。”
  “请陛下明鉴。”
  说完。
  良相公施施然的坐回原位。
  他已过年七旬,这几年已从朝堂淡出,然惊闻这次朝会,也是难得上朝,将心中所想尽数吐露,而良相公的话,也是引得在场大臣为之侧目。
  良相公非比寻常。
  其是巫师。
  过去对谶语的拆解十分灵验,因而在朝中地位超然,像是扶苏、胡亥等公子降生取名时,始皇都有曾询问过良相公意见。
  眼下良相公率先开口,也是让不少人心生浮动。
  他这番言论虽没直说天象是对大秦不满,但言下之意已十分明晰,这已将这次天象的降临归咎于始皇的施政不当。
  有了身份特殊的良相公开口,其他日者星官纷纷进言。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上天有好生之德。”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1页  当前第3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7/7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镇抚大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