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镇抚大秦_分节阅读_第360节
小说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5:34
  政治只论利弊,不讲道德。
  扶苏一遍又一遍喃语着,只是眼神渐渐坚毅起来。
  最终。
  他目光变得十分坚定。
  他沉声道:“嵇先生说的没错,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大秦接下来几年并不会这么安稳,尤其是父皇身体并不稳定,一旦父皇出现状况,朝堂不稳,天下也一定会状况百出,眼下这些朝臣受世俗观念影响已数十年,非朝夕能改,与其如此,何必在他们身上浪费太多时间?”
  “天下从不缺乏治世之才。”
  “只要大秦能真正坐稳天下,天下英才岂会不尽入觳中?”
  “嵇先生当年在狱中便说过。”
  “大秦的一切政策实则都是用时间来换取空间,大秦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浪费?”
  “大秦需要的从来都是独断专行的‘暴君’!”
  “唯有暴君,才能顶着满朝大臣、天下万民的质疑骂声,将政策推行到底。”
  “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
  扶苏目光坚毅。
  他已经彻底醒悟过来。
  嵇恒已经说的很含蓄了,大秦走的是一条法制务实之路,而以杜赫为首的朝臣,他们更偏向于务虚,一实一虚,实是南辕北辙,刑执之两可,则威不可测,这实是在与皇帝争权。
  同时。
  扶苏正襟危坐。
  嵇恒除了这句话外。
  还有一句。
  这一句更令扶苏感到心颤。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嵇恒很郑重的提醒自己,若是始皇开启大巡行,无论发生了什么,自己都不要离开咸阳,哪怕是始皇的诏令,他问嵇恒为什么,嵇恒只是说以防万一,至于这个万一是什么,嵇恒没有说,只是说一切为求稳。
  到这时。
  扶苏隐隐回过神来。
  嵇恒恐是担心始皇会在巡行途中出事,到时朝中若无人坐镇,恐会陷入到群龙无首的地步,只是他依旧有些费解,他眼下负责的是军功爵制相关的事,而始皇大巡行,除了镇抚天下,便是行督查所为,到时将关东各郡县清理一番后,他便能够继续推进士官退伍,何况那时正常情况,他应该在军中,若是天下真的有变,自己岂不是更容易平乱?
  为何嵇恒执意自己留在咸阳呢?
  扶苏有些想不明白。
  他嘴里反复咀嚼着‘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只是越咀嚼,越感觉迷惑。
  沉思良久。
  扶苏最终还是放弃了。
  不过虽然想不明白,但他还是决定按嵇恒所说去做。
  至少嵇恒鲜少出错。
  另一边。
  嵇恒负手而立。
  望着早已光秃秃的桑树。
  他轻声道:“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我似乎有些担心过头了。”
  他抬起头,望向咸阳最高耸的地方。
  那里是咸阳宫。
  他后续对扶苏说的话,其实没太多必要,因为按他估计,始皇的身体,不太可能会差到那种地步,只是不知为何,一想到历史上始皇的巡行,就不免有些心绪不灵,最终还是多说了几句。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句话不是说给扶苏听的。
  而能听懂这句话的,除了自己,便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始皇。
  另一个则是蒙恬。
  而始皇跟蒙恬都知道这句话说的是谁。
  王贲!!!
  当年始皇初即位,大权旁落,而宫中有人揭发嫪毐非宦官,嫪毐恐慌之下,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嬴政。
  当时嬴政虽为王,但兵权调兵的虎符都在吕不韦手中,就在这种危及时候,王贲却与其他将领不同,未见虎符调令,依旧坚定率兵镇抚咸阳,并拒绝一切不合秦王既定方略的乱命,迅速缉拿欲图火中取栗的嫪毐,并由此倒逼吕不韦还政嬴政。
  而这同样是嬴政器重王贲的原因。
  王贲只尊王命。
  甚至在未见调兵虎符下,依旧唯王命是从,但蒙恬不一样,蒙恬会坚持,会抗命,但绝不会无所畏惧的举兵镇国。
  这同样是王氏跟蒙氏的区别。
  王氏相对敢作敢当强固,而蒙氏更偏向柔韧强毅。
  然若是始皇真的在巡行时出了事,而扶苏又在北原大军,到时接到不合理‘令书’,蒙恬不一定敢抗令的,到时若真如历史走向一般,那嵇恒辛辛苦苦为秦谋划半天,最终岂不是白折腾了?
  而嵇恒之所以把这句话说出来。
  便是担心,扶苏若真去到了北疆,接到一些令书时,能够把这句话说给蒙恬,到时蒙恬自然就懂了,或许蒙恬依旧不会举兵镇国,但一定会派人去探明情况,当不会再如历史上一般稀里糊涂就自杀了。
  想到自己这么操心操力,嵇恒也不由叹惋一声。
  他终究还是没能做到心如止水。
  也没能做到置身事外。
  他牵扯在其中太多也太深了。
  不过,嵇恒内心其实并不认为始皇会出事,只是他不知道始皇的行进路线,尤其是沙丘这个地方,对他们赵家人实在有些玄乎,他最终还是决定多做一些,至少能稳妥一点。
  为了大秦。
  他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雪越来越大。
  天地陷入到一片混沌。


第274章 宁不与上天一争乎?!
  两日后。
  始皇的一道诏令立即明颁天下,张挂于咸阳城池四门。
  荧惑守心从出现开始,天下大为惶惶不安,多的是恐惧弥漫,乃至皇帝诏书颁行,且明白晓谕其中道理,天下也为之震撼。
  令书曰:
  大秦始皇帝特诏:朕定六国,一天下,结束数百年战乱,而使天下兵戈止息,扫灭边荒,使华夏族群得以长存,行郡县替代诸侯制,使华夏族群裂土不再,内争大战从此止息,修驰道、掘川防、拓疆域、一文字、一度量衡,如此等等,实为华夏一体昌盛大出于天下也!
  然则。
  数月前,天象异动,乃荧惑守心。
  天下对天象拆解不断。
  有言,荧惑之执法使命与灾难意涵,天下腹心必有动荡劫难,亦有言,荧惑复归本庙而显像,并非立刻降临灾难,而是对天下发出的另一种深刻警迅,流言种种,加之各方附会,便有了目前弥漫天下的流言。
  除此之外。
  山东各地种种议论弥漫,还不时爆出各种惊人预言。
  然而国家之忧患,根本只在于民生。
  千年万年,无得例外。
  夫朕即位之初,连岁大旱,天夺民生,秦人何为?
  秦人图存,宁不与上天一争乎!
  今天下乱象怪诞层出不穷,朕不敢怠慢,决意与万千庶民勠力同心,苦战鏖兵,以大决国命之心,修人事以胜天。
  ……
  大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冬。
  这道诏令如同一道惊雷,在天下迅速传播开来,在天下轰隆隆震荡着。
  只是这道诏令刚颁行下去,巫觋良相公便立即带着几名巫师,进宫面见始皇去了。
  始皇早就料到了这些,并未阻拦,让良相公等人入了殿。
  良相公年事已高,步履蹒跚,此时却情绪高亢,高声道:“陛下,臣费解,陛下为何会颁发此等侥幸不当诏令,若是惊怒天神,大秦恐会面临更大灾祸,臣请陛下收回令书。”
  与此同时。
  其他巫师纷纷附和。
  嬴政面色如常,面带浅笑道:“良相公恐是理解有差,朕非是不敬天意,只是更注重人事。”
  “此外。”
  “朕乃皇帝,岂有收回之理?”
  良相公固执道:“陛下谬矣,陛下之令书上对天,下对万民,轻天意而重人事,本就背离了天心,眼下令书尚未传至天下,陛下收回,臣尚可向上天祈求,宽缓陛下无心之失,若是陛下执意如此,恐真就惊怒了天神。”
  “到时大秦恐就危矣。”
  嬴政淡淡道:“老巫师此言差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1页  当前第3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0/7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镇抚大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