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镇抚大秦_分节阅读_第540节
小说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5:34
  “也知道其具体用途。”
  “先生给的那副残方,夏老太医其实很早就补全了,只是一直没有上禀,唯等到死去,才让门下弟子将这份药方呈上。”扶苏淡淡道。
  嵇恒面色平静,缓缓道:“我能猜到。”
  “因为这不是医人的方子。”
  “只能辅助医治。”
  “夏老太医不呈上去的原因,你其实心中早就清楚了。”
  “我也很早便告诉过你。”
  扶苏沉默。
  隔了一会,扶苏坐到席上。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冷茶,很冷,只是扶苏依旧一口饮下了,即便喝下时,脸色早已皱成一团,但他还是一饮而尽了。
  似这冷茶能给他带来一些勇气。
  他开口道:“先生当真没其他药方了吗?”
  “残缺的也行。”
  嵇恒摇头。
  他深深的看了扶苏一眼,轻叹道:“药方并不难得,任何一个医生,都能写出数十上百份,但能成为天下名医,能始终做到对症下药的,普天下都寥寥。”
  他将手中看的《语书》推了过去。
  扶苏伸手接过。
  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他笑着道:“二弟、三弟等弟弟编纂的《语书》,的确对天下教育启蒙大有裨益,父皇也对此大为称赞,二弟他们更因此获得了不更的爵位。”
  嵇恒沉声道:“是啊,区区几卷的书卷,却是古人数十年,都未必能走完的路。”
  “如今都挥洒在了《语书》之中。”
  “若诸子先贤,能活在当世,见到这份《语书》,也不知会如何赞叹,而儒家孔子,见到朝廷这些年建立的初级学室,同样也会惊叹连连。”
  “有教无类。”
  “如今秦廷正在逐步落实。”
  扶苏点头。
  过去这一年,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大政频出,却是没看到,地方多出了很多初等学室,而等到开春,便陆续会有适龄少年入学,假以时日,大秦将会培养出数以千计万计的识字人才。
  这也将是大秦稳固天下之基石。
  只是……
  他这次前来,并非为这事。
  也实是无心于此。
  他将竹简合上,重新放了回去。
  不过,嵇恒并未将这份竹简拿走,而是连同这份竹简及扶苏带来的那份药方竹简,一并推了过去,他淡淡道:“这就是新的药方。”
  闻言。
  扶苏一下愣住了。
  他怔怔的望着被推到身前的两份竹简。
  眼中充满了疑惑跟不解。
  一份《语书》,一份《麻沸药方》。
  哪里有什么新药方?
  他伸出手,又将手缩了回去。
  这两份竹简内容,他早已过目不知多少遍,虽做不到过目不忘、倒背如流,但也深知这两份竹简的大概内容,两者完全不搭边,如何能构成一份新药方?
  扶苏双眸在两份竹简上来回扫过。
  心中思绪万千。
  只是任凭他如何猜想,也始终想不到‘新药方’在何处。
  最终,扶苏苦笑一声,作揖道:“扶苏愚笨,看不出‘新药方’在何处,还请先生提醒。”
  嵇恒神色淡然。
  他轻笑一声,开口道:“夏老太医身死后,宫中可还有太医?”
  “自然是有。”扶苏直接道:“夏老太医固然是太医院中医术最精湛的人,但宫中又岂会只有一名太医,自还有不少太医。”
  嵇恒道:“夏老太医的弟子,可入了太医院?”
  扶苏迟疑片刻,缓缓点头道:“有几名医术精湛的弟子入了太医院。”
  嵇恒又道:“太医院的太医是如何挑选的?”
  扶苏沉声道:“大秦有很严格的户籍制度,医者几乎都是出自医者家庭,当然也并不绝对,若有医者愿意将一生所学传授他人,并引荐此人为医,同样可入户籍百业中的‘医’。”
  “所以大秦的太医,多是医者世家。”
  “或是医家门徒。”
  扶苏点头。
  嵇恒轻笑道:“百家诞生以来,医家便是小众,基本在一个家门中荡漾。”
  “唯有后继无人,或者是为一些权贵压迫,不得不将一身所学传授他人,如此,还会私下藏匿自家独门药方,而医家中少有的大家,基本都是自幼耳濡目染,加上有一定天赋,最终才推陈出新,成为医家大家的。”
  “然这般出彩的人注定寥寥。”
  “世上只有一个扁鹊,也只有一个鲁班。”
  “后续的‘扁鹊’跟‘鲁班’,不仅不能达到前人的高度,甚至只能望而兴叹,医家也好,工匠世家也好,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制度下,已缺乏了创新的意识。”
  “他们这些‘后人’,只能拾前人牙慧。”
  “就这还是学艺不精。”
  “一代不如一代。”
  “我若是没有记错,你先祖昭襄王曾自学医术。”
  扶苏点头道:“确有此事。”
  随即。
  扶苏面色一滞。
  他已隐隐明白嵇恒在说什么了。
  昭襄先王身边没太医吗?
  自然是有的。
  但为何昭襄先王宁愿自学医术也不愿用?真是因为自己在医术上很有天赋?但这恐也未必,毕竟昭襄先王乃一国之君,日理万机之下,哪有那么多时间跟精力学医术。
  然……
  昭襄先王却是活了七十多岁。
  固然以先祖的身份地位,能够见到很多的医家书籍,但从对医术一无所知,到最后为自己医治,并最终得以长寿,这恐非是自学就能解释的了。
  毕竟……
  先祖看到的医家书籍,这些太医同样能看。
  那为何独先祖得以长寿?
  扶苏懵了。
  他一下反应过来。
  世上只有一个扁鹊,也只有一个鲁班。
  即便将扁鹊的所有书籍都给其后人学习,恐也无人能达到扁鹊的高度。
  一代代传下去。
  只会一代不如一代。
  除非这些百业世家中出现一个天才。
  不然泯然众人才是常态。
  但这种几率太低了,而根本原因,便在于这是世袭。
  庸人才是最多的。
  昭襄先祖或许在医术上是有些天赋,但能这么轻易的超过那些太医,恐正是因那些太医都太过庸碌了,只要稍有天赋便能超过,这也解释了,为何昭襄先祖对太医跟方士嗤之以鼻。
  非是不敬。
  而是这些人的能力不配!
  相较让庸医医治,昭襄先祖宁愿自己去医。
  见状。
  嵇恒微微额首。
  从扶苏的面色上,他基本是意识到了。
  他淡淡道:“在过去世袭为主的岁月里,百业是在一个家族中打转,但并非所有家族都代有人才,也非是所有家族都能始终进步,庸碌才是世袭家族的常态。”
  “陈腐守旧,抱着过去的书卷,也才是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古人没有提供方法,很多家族便直接傻眼,也提供不了任何办法,朝廷的太医或许会从民间挑选部分,但随着时间过去,最终太医的位置,也会渐渐为这些世袭的太医垄断,一些更有医术的医生则始终流落民间。”
  “医术也始终得不到发展。”
  “小病成大疾。”
  扶苏心念一动。
  他看向一旁的两卷竹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1页  当前第5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0/7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镇抚大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