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说话间,朱高煦回到了院内,不多时便提着昨日的食盒走了出来。
  在递过食盒的同时,朱高煦也往少年人手中塞了五文钱:“大热的天,辛苦了。”
  “谢谢主顾,您慢用!”见到手中的五文钱,少年人脸上立马洋溢起了笑容。
  再三作揖后,他便高兴的提着食盒向着巷外一蹦一跳的离去。
  瞧着他的背影,朱高煦也不免受到感染,整个人哼着小曲回到了院内。
  倒是在他返回院内吃午饭的时候,先前离去的朱高炽也在紫禁城的东华门下了马车。
  他稍微整理了自己的衣物,然后才告别了贪玩的朱高燧。
  由于朱高炽在南京城名气极大,常常受到朱元璋和朱允炆的召见,因此东华门的兵卒并未检查他,径直放行。
  从东华门到东宫不过二百余步,朱高炽却走的有些流汗。
  待他来到东宫门口,早就在这里翘首以盼的东宫太监连忙上前撑伞,手里的纸扇也不断扇风,让朱高炽感受到了一丝凉爽。
  朱高炽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当即往太监手中塞入半吊钱,并不动声色的边走边问:“太孙召我何事?”
  “可能是有关令弟,具体的您进了春和殿,看看那位桌案后悬挂的东西就知道了。”
  东宫太监小心提醒了朱高炽,而此刻他们也抵达了春和殿前。
  太监将伞与扇子递给了门口班值的太监,与朱高炽一前一后的进了春和殿。
  朱高炽对这里很是熟悉,进去后很快找对了朱允炆所在的宫殿,并在进去后抬手作揖:
  “燕府长子朱高炽,参见皇太孙!”
  “弟弟何须拘泥礼数,快快请起。”
  隔着十余步外的朱允炆开口,朱高炽闻言也直起了背,同时谢恩:“谢皇太孙。”
  话音落下,朱高炽抬起了头,而朱允炆始终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起身,更没有迎接一说。
  不过对此,朱高炽已经习惯,他缓步上前:“不知皇太孙召臣弟何事?”
  说话间,朱高炽隐晦的看向了朱允炆身后那篇被裱起来的文章,而这文章一开头的内容便让朱高炽心凉了半截。
《削藩论》——朱高煦。
  朱高炽的小动作没有瞒过朱允炆,而面对他的小动作,朱允炆也起身,十分和善的走到朱高炽身旁,与他并排的同时,也不忘笑着看向那篇文章。
  “还不错吧,真没想到高煦还有这样的文采和见地……”


第43章 春和不和
  春和殿内,听着朱允炆那略带笑声的话,朱高炽只觉得汗流浃背,耳边只剩下了自己的心跳声。此刻的他只后悔自己没和朱高煦谈论考校的事情,如果谈论了,那他现在也不至于毫无对策。
  只是这样的想法仅是一闪而过,因为几个呼吸后朱高炽便转身作揖,一脸惭愧:
  “不瞒殿下,臣弟也是刚刚知道高煦写了这样的一篇文章,可否让臣弟凑近阅览?”
  “炽弟请便。”朱允炆谈笑抬手,示意朱高炽可以往前去一些。
  朱高炽见状,回礼之后便上前凑近看起了自家弟弟所写的这篇《削藩论》。
  不得不说,这篇文章从开篇到结尾都写得有理有据,不仅满足了朱元璋想要塞王守边的想法,还根据汉代的推恩令来将藩王手中兵权一点点的分拨抽离。
  作为一个王子,朱高炽很清楚大明的藩王制度与历朝历代皆不相同。
  大明的藩王没有封国土地,因此汉代推恩令不能硬套在大明身上。
  不过经过朱高煦这么一改,那一些子嗣较多的藩王,恐怕只需要两代人,便能将兵权削弱到极致。
  像燕王府这种只有三个王子的藩王,顶多就是三代人的时间,燕王能直辖的兵马便不足千人。
  等到第四代,那恐怕连百余名护卫都凑不齐。
  可以说,这是妥妥的明代版推恩令,很适合大明的国情。
  如果朱高炽自己是皇帝,恐怕也会乐于采纳这个办法。
  只是朱高炽很清楚,这个办法只能让朱元璋高兴,而不能让朱允炆高兴。
  作为相伴一年有余的伴读,朱高炽很清楚朱允炆想要的是什么。
  他年轻气盛,自然是不愿意花费几十、上百年时间来实施这样缓慢的办法。
  他想要的,是一口气将藩王问题解决,然后再实现他心中所想的其它计划。
  朱高炽不懂朱元璋,但他懂朱允炆。
  “这篇文章虽好,但始终速度太慢,高煦还是有些瞻前顾后。”
  知道了朱允炆想听什么话后,朱高炽自然捡着他想听的话来说。
  果然,在听到朱高炽的结论后,朱允炆脸上的笑意更甚,不过这次的笑意没有了那种让人寒芒在背的感觉。
  “炽弟言重了,高煦毕竟年幼,能想到这样的办法已经不错了。”
  朱允炆走上前来,伸手摸了摸朱高煦的《削藩论》。
  “皇爷爷看过了吗?”朱高炽明知故问,他很清楚朱允炆不喜欢这种文章,因此能让他挂在这里的只有朱元璋。
  “看过了,皇爷爷觉得高煦的办法很好,想法倒是与你不太相同。”
  朱允炆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说了朱高炽的想法与朱元璋不同。
  这样的一顶帽子,朱高炽可有些背不动,但他又不能直接否认,因此只能想办法把朱允炆拉下水。
  他侧头看向那《削藩论》,摇头叹气道:
  “这些年的麻烦事太多,想来皇爷爷也有些疲惫了,因此不想大动干戈,所以高煦的办法才得以采纳。”
  朱高炽的话说出后,朱允炆果然上钩,转身坐回椅子上,语气平淡:
  “话虽如此,但一味的追求稳妥也不行。”
  “这是自然。”朱高炽走到书桌一侧,旁边的太监也端来了椅子让他坐下。
  “这几个月,高煦进步很快,炽弟可有感觉到什么异样?”朱允炆不相信曾经那么莽撞的朱高煦会突然开窍,他一直怀疑这篇削藩论是朱高炽或者朱棣指使朱高煦所写,为的就是把时间往后拖。
  “这……”朱高炽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朱允炆会这么问,因此故作迟疑,脸上也露出几分惆怅。
  瞧见他这模样,朱允炆来了兴致,坐在椅子上的身体不由凑上前:“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眼看鱼儿上钩,朱高炽以退为进的抬手作揖:“不瞒皇太孙,我半年前与高煦吵了一架,之后他便搬去了军营,至今日我才前往府军前卫与其和解。”
  “原来如此……”朱允炆笑容一僵,显然朱高炽的话让他不是很满意。
  眼下他已经有了晋王朱棡和周王朱橚这两个嫡子的把柄,如果再能抓住嫡四子朱棣的把柄,那他就可以在日后秋后算账了。
  只是可惜,朱棣这么多年来并未犯下什么不法的事情,甚至对北平百姓,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的兵卒也体恤有加。
  正因为他没有把柄,朱允炆才觉得他有其它想法。
  原本以为朱高煦突然变得性格是朱棣在后面安排,现在看来倒也不一定。
  朱允炆脑中思绪万千,但很快就摆上了笑脸:
  “高煦的脑子好使,因此我想托炽弟问问他,这《削藩论》还能不能改一改?”
  “太孙哪里的话。”朱高炽不假思索的回应,并作揖补充道:
  “高煦既然有这等能力,那自然要为国朝出力,不管成与不成,都需要先做过之后再说。”
  “太孙不用担心,我稍后出宫便派人去询问他。”
  “那就多谢炽弟了。”朱允炆十分高兴,同时也起身道:
  “这件事情事关国体,请炽弟现在就走一趟吧。”
  “这……好,那臣弟现在就去办事,请殿下静待佳音。”朱高炽早已不想在这里继续待下去,眼看有了机会,自然没有放过。
  他起身回礼作揖,随后被朱允炆礼送出了春和殿。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朱允炆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而身着正四品补服的黄子澄也从偏殿走出,来到了朱允炆身旁。
  “如何……”
  朱允炆盯着朱高炽的背影,头也不回的询问,而在他身旁的黄子澄也略皱眉头的回应:
  “大体瞧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按照下面人的消息,燕嫡长子炽说的并无纰漏。”
  说到此处,黄子澄不免为朱高炽说起了话:
  “太孙,这燕嫡长子炽素来与您交好,对您提出的诸多政见都十分契合,依臣所见,实在不应当怀疑他。”
  “若是让有心之人抓住间隙,继而挑拨关系,那恐怕会打乱计划。”
  “嗯……”朱允炆应了一声,并转身向殿内走去。
  他回到了春和殿,黄子澄也一路跟随。
  站在书桌前,朱允炆死死盯着朱高煦的《削藩论》,面色阴沉。
  “炽弟虽仁厚,但其父、其弟却是大凶。”
  “让人给我查清楚,朱高煦的这篇文章到底是他所写,还是我的那个好四叔!”


第44章 为天子笔
  “笃笃——”“来了!”
  黄昏,当朱高煦已经吃完第二顿准备早点休息的时候,他的院门再度被敲响。
  仔细算来,这是今日它第四次被敲响。
  自朱高煦入住此地以来,还是第一次感觉自己这院子有那么热闹。
  他缓步走出院子,来到院门处轻松开门。
  只不过当门打开,后面的来人却让他心里一紧。
  “大哥你怎么……”
  “我有事情要先问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