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将领只要不是蠢货,就肯定会学习己方的打法,所以对于此地镇守,还是得谨慎为妙。
“不知道黔国公他们打的如何了。”
张纯开口的同时看向西路军行军方向宣光,林粟闻言则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进入宣光必须拔除驻扎在王弄山东南的营盘。”
“越军在那里构筑了工事,还驻扎了三万步卒,不过……”
林粟看了看远处正在将越军尸体丢下奇穷河的画面,轻笑道:“这三万人,恐怕不够黔国公塞牙缝。”
“放!”
“轰轰轰——”
正如林粟所说一样,此时此刻的明越边境处,由七万六千名明土官兵组成的军队正在向红河边上,依托山岭构筑防御工事的越军倾泻炮弹。
实心弹、开花弹不断打向越军营盘,惨叫声与躲避声不断。
西路军经验丰富,胆子也大的吓人。
傅让还在谨慎将火炮阵地放在一里二百步的位置,可沐春却直接将火炮阵地设在越军营盘三百步的位置。
和西南土司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他太清楚这群人的尿性了。
他们以为超过三百步就平安无事,可如今明军会告诉他们,什么叫做时代在进步!
“这野战炮就是好用,我们要是早点有这东西,当初打刀干孟顶多一个月就能结束。”
阵地上,作为先锋的瞿能爱不释手的拿着一个五斤铁炮弹,不停在两只手间来回抛动。
他眼热的看着自己跟前的一百门野战炮,不止是他,就连顾成、何福、瞿郁、瞿陶、沐晟等人皆是如此。
当然,相较于他们的眼热,此行跟随他们南征的西南土官及土司们就有些不寒而栗了。
他们亲眼看着越军营盘被打垮,而越军营盘的厚度几乎与他们之中大部分土司的寨堡相同。
开战不过两个时辰,三万越军花费两个月修筑的营盘便成了破烂样子。
越军营盘如此,那他们的寨堡呢?
想到这里,他们纷纷看向了那位令他们胆寒的黔国公沐春。
此刻的他拿着望远镜,一言不发的在观摩越军营盘被摧毁程度。
“朝廷让我们来,恐怕并不是缺少兵马,而是展示强大……”
一时间,所有土官脑中都浮现着这种想法,不管他们之中有多大的土司,但凡见到了野战炮威力的他们,都不由的衡量了起来。
若是这次朝廷攻打的不是安南,而是他们这群土司,那他们之中有谁能抵挡住?
恐怕就连鼎盛时期的麓川,也难以与现在的官军交手吧?
“沐晟!”
沐春忽然放下了望远镜,一开口便让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队伍之中,一个三十出头的将领一路小跑到沐春跟前。
他不如沐春英俊潇洒,更不如沐春高大,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是西南土司们需要仰视的存在。
“大哥。”沐晟来到沐春身前,感受着旁人看他大哥的目光,心里也不由得感到自豪。
“你带土兵们准备出兵,一旦建昌伯(瞿能)攻破这三万人的营盘,你就让他们进入安南境内扫尾。”
“沿途的乡镇,只要他们能带走的,不管是人还是屋舍都归他们,带不走的就地处置。”
“他们缴获的金银要上缴七成给我们,有谁敢私藏的,你调兵直接镇压。”
沐春冷寒着脸说出这些话,让身为弟弟的沐晟愣了愣。
他太了解自家哥哥了,能力虽然出众却品德极佳,这种话从他口中说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沐晟也很快反应过来了,自家大哥虽然能力出众,品德极佳,可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愚忠。
这种军令不可能出自他口,那肯定就是朝廷的意思了。
“末将领命!”
沐晟猜到军令是谁下发的之后便不再多说,转身召集土官与土司们去后方调动军队,同时将刚刚得到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对此,土官与土司们先是一愣,随后便纷纷恭维起了沐晟。
对于许多还处于奴隶制度的土司来说,能肆无忌惮的抓捕奴隶,这简直就是老天赐福,更别提还可以随意扫尾了。
至于那七成的金银铜钱,反正也是抢来的,上缴的同时私藏多一些,官军也不一定发现,反正是个发财的机会。
想到这里,土官们目光炙热,纷纷看向了那岌岌可危的越军营盘。
如果目光可以化作炮弹,恐怕越军营盘已经全面垮塌了,然而它并没有。
西路军的炮击一直持续了四个时辰,最终在接近黄昏的时候,越军营盘的城墙出现了大面积的垮塌,以及大段的豁口。
儿郎们,随我冲杀!”
苦等已久的瞿能举起手中铁枪,带着瞿郁、瞿陶两兄弟,一马当先的冲杀向越军营盘。
主将不怕死,下面的兵卒更不用多说。
作为跟随瞿能南征北战的西川军团,他们持着长枪短锤便冲入了越军营盘之中。
不多时,营盘内火光冲天,喊杀声直冲云霄。
近万人的西川军团与越军拼杀一起,虽说敌军是己方三倍,可他们却被西川军团压着打。
“镇远伯……”
眼看天色要彻底变黑,沐春也回头看向了顾成:“请您带三千兵卒泅渡北边的王弄河,截断贼军退路。”
“末将领命!”西南军团配合不用多说,沐春只是一开口,顾成便知道了要怎么打。
三万越军和负责补给他们的五万民夫必须阵没于此,不然日后可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顾成率兵进入东北方向的王弄山,同时瞿能也将越军的堑壕、羊角墙等防线纷纷夺下,越军无奈退往东南方向的高地。
指挥这支军队的是胡季犛的庶长子胡元澄,他也是胡氏之中领兵能力不错的宗室。
眼看己方被逼退,并且交手不到一个时辰便死伤两千余人,胡元澄心里便升起了想要撤退的心思。
沐春作为大明西南的名将,威震整个中南半岛,哪怕是最南边的暹罗和高棉都听说过他的威名,毕竟麓川算是中南半岛首屈一指的势力,结果这样的势力与沐春交战两次都被击垮。
正因如此,胡元澄也仔细研究过沐春的打法,在他看到自己花费两个月构筑的工事被尽数摧毁时,他就明白如果不及时撤退,很有可能会被沐春包饺子围歼。
因此面对接近一成的死伤时,他果断下令突围。
“全军向南边的宣光撤退,沿途提防明军设伏,把所有带不走的粮草全部焚毁,一粒米都不要留给明军!”
“是!”
大帐之中,胡元澄的话让无数将领心痛,同时也感受到了劫后余生的感觉。
瞿能父子的勇猛历历在目,他们可不敢确定明日的他们能挡住瞿能的猛攻。
现在撤退,说不定还能在之后凭借手中兵马和大明讲和。
想到这里,越军将领开始执行胡元澄的军令,不足三万的越军抛下了五万民夫,趁着夜色掩护开始夺命南逃……
《明太宗实录》:“二年冬,安南胡氏戮我臣民,百万华人尽丧其手,时陈氏遗民秘奏,上闻知大骇,哭曰:“天朝子民遭此屠戮,朕心何安矣?今兴灭继絶,吊民伐罪,乃应天道。”,遂发檄文,遣黔国公沐春、都督傅让将兵三十万征讨之。”
《明史》:“二年冬,帝遣黔国公征安南,官兵屠戮甚众,沿道而下,白骨青磷,城邑无人,四处遗村,百姓不死而徙耳,自此安南虚耗矣。”
第320章 高歌猛进
冬月十五,这或许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日,面对明军的进攻,越军北部防线的统帅胡元澄率领两万余兵马一泻千里。当塘骑汇报胡元澄撤退消息,沐春当即便派遣瞿能父子率领西南三千余骑兵展开追击。
面对被胡元澄抛下的五万民夫,沐春倒是没有挥刀屠戮,而是分出三千步卒,将他们押往一千里外的南甸,尽数交给王瑄父子三人,用作修建滇西驿道。
由于胡元澄逃跑及时,因此顾成所率的三千步卒并没能拦截,但沐春也没有怪罪顾成,毕竟胡元澄脚底抹油的速度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翌日,当他从锦衣卫、西厂等宣光城探子手中获得胡元澄率领残兵逃亡二百里外宣光,并征调当地男丁为民夫时,沐春的想法倒也变了。
“国公,我们每日行军四十里,这速度是否太慢了?”
正午的安南官道上,当七万明土官军率领十五万民夫南下,他们的目标直指宣光城的胡元澄。
他们的行军速度太慢,并不符合朝廷的规定,故此何福提出了问题。
对此,坐在马背上的沐春一边眺望不远处的红河,一边眺望左边的高山丛林,随后才开口道:
“我们自己出兵去扫尾要耽搁很多时间,但胡元澄强征民夫的速度却很快。”
“西厂和锦衣卫的探子来报,胡元澄退往宣光后,立马开始在宣化州、归化州等二州之地强征男丁充作民夫。”
“他此举无疑与民心相悖,而我们完全可以给他时间,趁机把这次的民夫也俘获带往滇西,亦或者留在滇中开垦荒地。”
沐春说出自己的想法,何福听后却皱眉担心:“可殿下的意思是……”
“殿下的意思我知道,而我此举一样能达成目的。”沐春不等何福说完便开口打断,同时补充道;
“我不会带走太多人,毕竟云南也养不活那么多人,故此再俘获两三批就足够。”
“昨夜救火救出了多少东西?”沐春岔开话题,何福闻言也看向了跟在二人身后的一名佥事。
“回国公,昨夜救火救出安南稻米五万四千二百余石,还有各类杂物三万余斤。”
“还算不错。”沐春颔首,看向前方道路的同时眸子灵动。
“趁此机会,刚好可以利用这些被俘男丁,从宣光修建一条宽阔坚固的官道直抵昆明,若是日后此地有事,云南也可立马驰援。”
沐春的眼光卓越,他已经意识到了安南不会安分,哪怕朱高煦已经下令,但他们不可能将安南焦土化,因此安南的动荡会持续很久。
这种局面下,驻安南明军数量绝对少于安南人口数量,因此仅凭他们自己的力量很难应付大规模的叛乱。
这种时候,广西和云南便成为了驰援当地的援军。
广西不是沐春的辖区,因此是否修建官道他管不了,但云南是。
从昆明到宣光七百余里,只要能修建一条从昆明直抵宣光的官道,那以明军正常行军速度,只需要大概十二三天就能抵达宣光。
只要宣光不失,明军就可以出骑兵扫荡越北平原,将试图占领当地的叛军逐一围剿消灭。
自从有了朱高煦提供的西南及中南半岛地形沙盘,沐春对于西南和中南半岛各地要隘和各国要点都抓了个清楚。
他已经决定了,解决完安南后,他得重新对云南境内的关隘城池做出调整,对于平叛土司的方向也得做出相应调整。
至于他的调整能不能得到朱棣和朱高煦认可,这点他没有想过,他只想把该做的事情做完,然后为朝廷守好这方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