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638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亦失哈将三本文册放到了朱高煦案前,朱高煦正疑惑为什么会有三本文册,打开后便瞧见了其中内容。
  “殿下,这三本文册分别是江东六府县城口数,以及机户衙门支借织机情况,还有最后一侧便是西番乌斯藏、朵甘两地都司的齐民编户内容。”
  郭资的话,让朱高煦脸上笑容展露。
  在青藏高原进行齐民编户,这可是除了吐蕃王朝和后世以外,曾经元明清三朝都没做到的程度。
  蒙古的齐民编户比较松散,是让吐蕃各部自己汇报,因此不算其中。
  相较之下,大明的齐民编户就显得分量十足了。
  这次的齐民编户从侯显率军入藏开始,至今已经是第八年了。
  乌斯藏都司及朵甘都司在明军的巡查下,开始对曾经的那些千户、万户进行户数、口数清查,至今八年才查了个大概。
  朱高煦没有先看江南新政的口数和机户衙门的文册,而是打开了西番两都司的卫所内容情况。
  早年朱元璋对西番之地的规划,分别是乌斯藏、朵甘两个都指挥使司,以及陇答指挥使司。
  其次就是朵甘、董卜韩胡、长河西鱼通宁等宣尉使司。
  远招讨司朵甘思、朵甘陇答、朵甘丹、朵甘仓溏、朵甘川、磨儿勘等招讨司。
  沙儿可、乃竹、罗思端、别思麻等万户府。
  朵甘思、所剌宗、所孛里加、所长河西、所多八三孙、所加八、所兆日、纳竹、伦答、果由、沙里可哈忽的、孛里加思、撒里土儿、参卜郎、剌错牙、泄里坝、润则鲁孙等千户所。
  这套体系看似健全,实则繁杂。
  如今经过驻藏明军的齐民编户,西番之地被划为乌斯藏都指挥使司,朵甘都指挥使司。
  两个都指挥使司下辖十二个卫,以及直辖的二十一个千户所,一百五十六个百户所,合计军户十万三千二百五十七户,四十七万九千三十二口。
  当然,这里主要只统计了明军能控制到的驿道沿路部落,类似后世的阿里、拉达克和羌塘等地区则是没有统计。
  不过即便加上这些地方,整个青藏高原的西番百姓也不会超过七十万人。
  相比较吐蕃强盛时期的数百万人口,随着气温下降,青藏高原的环境也开始恶劣,人口开始不断减少。
  如今能有七十万人已经不错了,毕竟开始解放初期也不过才一百万出头。
  “殿下,侯显与李英、木土、刘昭四人都上疏认为马赋过重,请酌情减少,您看……”
  郭资面对朱高煦还是比较底气不足的,毕竟他是朱棣的人,而非朱高煦的人。
  “五户一马,并且还赠一百斤干茶,这还苛刻?”
  朱高煦闻言皱眉,要知道大明在西番的马赋,与其说是单方面的税收,不如说是双方面的贸易。
  诚然一百斤干茶成本不过三四贯,而西番马匹若是运往内地则动辄七八甚至十余贯。
  但如果算上运送茶叶的运费,实际上一匹马大明也赚不了多少,况且西番之地征集的马匹基本都投入军队了。
  “茶叶固然好,但当下西番更缺的是粮食……”
  郭资小心翼翼的回答,并且继续道:“如果不是朝廷当初迁徙了朵甘等地的西番百姓前往四川屯垦放牧,恐怕当地早就怨声载道了。”
  “西番之地当下有多少亩耕地?”朱高煦询问,郭资也回答道:
  “朵甘及乌斯藏,合计不到二百四十万亩,产出则是每亩平均下来,只能产出青稞八斗,最少四亩地才能养活一个人。”
  “不过朝廷每年还会以干茶在当地购买粮食,以此补给军粮,一年下来通常要买七八万石青稞。”
  郭资回答过后,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随后才开口道:
  “你觉得,朝廷若是再迁徙西番人口前往四川,可以迁徙多少?”
  朱高煦还是想着老办法,即迁徙人口进入内地,以此让当地人均耕地产粮保持自给自足,同时还能供给军队一部分。
  “若是要迁徙,唯有迁徙那曲、陇卜、苏芒等地大约两卫七千户,二十七百户,约两万户的百姓。”
  “迁徙走他们后,可以让喇萨、三竹节、昌都、德格的牧民接手土地。”
  “不过这么一来,这西番之地便又少民十万,来年马赋最少降低两万匹。”
  “不用全部迁徙。”听到郭资的话,朱高煦打断道:
  “从那曲、陇卜、苏芒迁徙一万户进入四川龙安耕牧,再从喇萨、三竹节、昌都、德格等地边牧边迁,酌情迁徙一万户前往四川、云南。”
  “如此整体少两万户,地方上百姓可以立马接收当地的耕地来耕种,减少了荒地的时间。”
  “按照这样,这些地方百姓手中能多出不少耕地,唯一要在意的就是这两万户西番之民内迁后,如何招抚治理他们。”
  “四川有蹇义,云南有沐春,他们善于治理,我十分放心。”
  朱高煦与郭资这番讨论,立马让青藏高原人口下降了十万余。
  不过这不要紧,当下大明在青藏没有敌人,三十几万百姓养七千军队,负担并不是很大。
  相比较曾经的农奴生活,当下的西番百姓生活已经够好了。
  不得不说,朱高煦算是吃了一个时代红利。
  当下的青藏,无疑是秦汉以来最弱的一个时期,就连曾经统治萨迦大殿的帕木竹巴家族,也难以拉出数千军队和明军对垒。这个碎片化的青藏,让明军齐民编户起来十分轻松,几乎没有遭遇什么的麻烦。
  偶尔有几个土司试图抵抗,也都被明军的野战炮给教化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询问起了驿道的事情:“驿道已经修通了吗?”
  “已经修通了,因此臣想询问殿下,是否还需要修建通往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的驿道?”
  郭资回答的这条驿道,是历史上明清都未开辟的驿道。
  正因如此,历史上这块地方才会轻易的被莫卧儿给侵占。
  当然,虽然没有明清驿道,但当地确实有从喇萨和三竹节通往列城和色加尔的吐蕃故道,就是不容易走罢了。
  “这条驿道若是按照之前修建驿道的成本来计算,要花费多少?”
  大明有钱,但这笔钱始终会花光,因为比起朱高煦的计划,这两千多万贯的储蓄实在太少了。
  因此他必须得先问问看这条驿道的费用,才能决定是否修建。
  “恐怕不下百万贯。”
  郭资硬着头皮回答,而这也让朱高煦衡量了起来。
  诚然俄力思军民元帅府那块地方很重要,但那是后世,而不是当下。
  其次,当地人口数万,若是与明军发生冲突,那明军的补给线从四川成都府算起,起码有九千里路。
  尽管沿途可以征调西番百姓,但那样代价就太大了,而且当地没有什么产出,大明的手也伸不到中亚来对其进行补给。
  想在当地驻军,那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这条驿道一点点修吧,每年从成都起运十万石,慢慢来。”
  朱高煦不准备一口气竣工,按照每年起运十万石米来说,起码四十年才能修通这条驿道,但这对四川和西番的压力也不大。
  如果四十年后大明能收复西域,并在喀什一带屯垦补给的话,那明军想在当地站稳脚跟还是比较容易的。
  “是……”
  郭资简单回复,朱高煦也打开了江东六府的两本文册。
  文册上,江东六府三十三县,县中有户六十万六千余,口数二百九十五万余。
  如果按照洪武十四年的六府六百余万人口数据,那江东六府的城市化率恐怕突破了40%……
  当然,这样的情况自然不可能,所以只能代表相比较县城,农村的隐匿人口更多。
  三十年时间,六百万人能增长多少?
  哪怕古代夭折率很高,人口增长五成恐怕也没有问题。
  从江东六府来看整个南直隶,那南直隶人口估计早就突破了一千八百万,而江东六府起码九百万人口。
  六府之地,便是除江南之外其它一省乃至数省人口。
  这三十年间隐匿的人口究竟有多少,朱高煦也很想知道。
  “人口情况继续差,摊丁入亩、取消徭役,加上户籍牵扯官学的这些政策下,江东六府的人口最快一年就能清查出来。”
  “今年弄好了,明年再调几万吏员进入南直隶,对南直隶全面推行新政。”
  朱高煦一边说,郭资一边记。
  人口的事情说完,朱高煦将目光放到了机户衙门的文册上。
  在文册上,机户衙门的五万多架织机尽数支借了出去。
  一架织机价值上百贯,每年可织上百匹,值钱四十贯。
  按照朝廷支借织机只收五分利息来看,织工们起码要织两年半的白布才能平账。
  不过这是没算原材料的时间,如果算上原材料的成本,那织工们得不吃不喝七八年才能平账。
  在平账过后,他们每年收入起码四十贯,刨除材料还能赚十来贯。
  若是手艺精湛些,织些绫罗绸缎,那收入还能翻上一番。
  辛苦一年,便能在城外购置三四亩上等的水田,亦或者辛苦三年,便能在内城购置一处三进三出的院子,自此成为富农。
  这也就是朝廷愿意直接织机,换做曾经的那些富户,顶多只会租借织机,并且利息要比朝廷收得高得多。
  明代中后期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被视为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但实际上的织工顶多糊口,比普通普通种地的农民过得稍好些罢了。
  类似朝廷这种年利息只需要五分的机户,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存在。
  正因如此,机户衙门的织机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支借一空。
  七八年后,朝廷每台织机获利三四十贯,另外还能用平账的白布进行远洋贸易,从东洲和日本赚取足够的贸易。
  这笔买卖,怎么算都不会亏。
  唯一会亏的,便只有那些高利息租借织机的富户,所以这次江东六府的反应才会那么大。
  没有朝廷横插一杠,他们手上的织机光吃利息就能获利数十上百万贯,如今朝廷横插一杠,他们就得换个方法发财了。
  “当下涉事的那些富户,株连三代,发配吕宋。”
  朱高煦看完了机户衙门的奏疏后,当下便将那二百多富户的株连范围扩大到三代,不出意外的话,吕宋将会获得数千人口。
  “是……”
  听到只是株连三代,郭资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要是株连九族和三族,那这二百多人恐怕能牵扯出上万乃至数万人,他真是把江东士绅彻底得罪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6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8/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