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354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无事!”
  曹仁自以为是心胸开阔之人,说道:“阎行若非是陛下所器重之人,今日我已追究其罪也!”
  说着,曹仁话锋一转,问道:“不知文则可知于何处屯扎?”
  于禁神色微正,说道:“车骑将军熟知江汉地利,禁不敢不从。今禁自率兵到樊城北十里处扎营,届时若有状况,某再告知与将军!”
  “善!”


第448章 于进!鱼进!
  夏季多雨,樊城低洼。
  此时不仅是于禁、阎行有动军之迹象,汉军也多有动作。
  屯住樊南的士仁、赵累二军,因汉水上涨之故,撤离樊南营地,转屯至淯水的邓塞下营。
  至于鱼梁洲汉寨,则是因关羽早有打算,屯兵在洲屿上的高点,无需挪寨。
  夏季时节,随着汉水水位的上涨,汉、魏两军进入了短暂的停火期,樊城周遭数里之内为之一空。
  鱼梁洲汉寨,军士营帐。
  年纪较轻的什长,握着从家乡寄来的竹简,说道:“仗打了大半年,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回乡。”
  “早着呢!”
  脸上留疤的什长,收起手中的竹简,瘪嘴说道:“以我看至少要等秋冬之际,才能逼降襄阳城。”
  “怕是不止!”
  年轻什长摇了摇头,说道:“襄阳粮多,恐怕要等到明年。若是还有贼兵增援,估摸有场恶仗要打。”
  “屮天娘的襄阳城!”
  刀疤什长骂道:“护城河那么宽,除非用命填,要不然谁也打得不下来!”
  “说什么混话!”
  冉省盘腿而坐,板着脸,说道:“你们能知道的事,君侯能不知道?”
  “收个家里送来的信,话怎就这么多!”
  说着,冉省然用脚踢了踢属下,骂骂咧咧道:“出帐之后,谁也不能说扫兴的话。趁着大王称帝,该多吃喝些,省得以后叫苦!”
  “嘿嘿!”
  刀疤什长麻溜起身,嘿嘿笑道:“要当军候了,话都说的不一样!”
  “滚!”
  “嘿嘿!”
  昔筑水之战,冉省率队追击有功,斩杀一名校尉,累计前功,冉省功绩不小,可升迁为曲军候。然军中军候多有人所任,故而军中有军候空缺,冉省便可补上,出任曲军候。
  随着手下那群人离帐,冉省把玩着竹简,露出思乡之情。
  家里妻子生老二,而他却不在家,加之仗打了大半年,他岂能不思念家人。仅不想在属下面前表达,以免那群口无遮拦的人胡乱言语,从而坏了他所部的军心。
  “哎!”
  冉省默默地把竹简收起。
  思乡是为人之常情,关羽深知劳师远征襄樊,军士长期从军,容易出现思乡之情,故而关羽让后方书家信与前线军士,希望以此来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大帐内,关羽在舆图前沉思。
  他虽然欲利用汉水上涨破敌,但如何利用是需要值得深思的问题。
  “父亲,家信分发下去了!”关平说道。
  “嗯!”
  关羽捋须颔首,说道:“军中将士反应如何?”
  “盖或是暂缓思乡之情!”
  关平想了想,说道:“将校得闻家中来信奔走相告,多是欣喜。不少军中将士欲写信回乡,今向某求问许可。儿不敢私自商定,故而特来询问父亲。”
  “自当要写信!”
  关羽笑着捋须,说道:“军士得有家书,若不书信回乡,岂不让家眷担心?”
  “好!”
  关平露出笑容,说道:“儿当下便吩咐书佐、长吏帮不识文军士撰写家信。”
  “善!”
  待关平出帐离开,斥候趋步入帐,拱手说道:“启禀君侯,于禁挪动军营,转扎至樊城以北十里处,居丘坡之上,临近清水。”
  “转屯樊城以北十里?”
  闻言,关羽露出揣摩之色,深思良久。
  “来人,唤吕蒙将军,随某入清水而北上,巡视于禁营寨。”
  “诺!”
  烈日当空,几叶扁舟出鱼梁洲,关羽、吕蒙身袭便衣居前,从者持弓弩而立。
  船手驱舟逆清水而行!
  未过少许,站在船头的关羽便看见正在修缮的营垒。其坐落于丘坡上,其地势明显高于周围低洼地带,且因临近清水,取水方便。
  从多方面来看,此地对屯军驻扎来说,是为上选之地。曹仁虽长于勇,短于谋,但打了这么多仗,不至于把于禁、阎行二人往死地里送。
  眺望良久,关羽问道:“周遭地形何如?”
  廖化上前小步,指着西、北二面,说道:“君侯,昔曹操南下之前,襄樊南北富庶,多有百姓。尤是樊城以北,因地势开阔,临近河水,百姓甚众。”
  说着,廖化凭空比画,说道:“汉水每逢夏秋雨季,常是河水大涨,故百姓多屯居于清水。依水而耕,引水灌田,多种稻米。其间不乏有大族截留清水,修筑陂塘,因而汉北多湖塘,与南郡不同。”
  得有廖化这般提醒,关羽想起了自己曾在新野居住的短暂日子。
  南阳地区之所以富庶,与南阳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关,那些好豪门大族会截流小股溪水,花费人力修筑成己家的陂塘。
  战乱之故,这些大姓因非是南下荆楚,则是被曹操北迁到宛城、许昌等地。今下这些陂塘渐被废弃,少有修缮。
  关羽手指向北,说道:“若我记忆不差,此地西面之前,尚有胡氏陂。”
  “君侯好记性!”廖化说道:“之前确有胡氏一族,然已被曹操北迁。”
  眺望着魏军营寨,关羽问道:“子明可有高见?”
  吕蒙凝目而思,说道:“此地高于周围低洼之地,君侯欲借汉水上涨之势,从而兵破于禁,恐是不易!”
  关羽按剑颔首樊城,感叹道:“我本意欲用汉水上涨之势,掘破樊南河堤,令汉水淹没樊城。时以水代兵进围曹仁,继而围攻于禁。今下于禁屯兵于丘坡,据往昔汉水水势,当奈何不了于禁。除非……”
  吕蒙顺势接过话,说道:“除非今岁水势更胜以往,否则难以危及于禁及其七军所部。”
  “嗯!”
  关、吕二人陷入短暂的沉默当中。
  半响后,关羽开口说道:“先遣斥候沿汉水西进,探查汉水水情。且多派人手至西、北二面陂塘,看陂塘今时状况。”
  继而,关羽对左右说道:“今且详探汉水水情先!”
  “诺!”
  忽然间,吕蒙发声而笑,引得关羽侧目。
  “不知子明为何发笑乎?”关羽不解的问道。
  “于禁,鱼进!”
  吕蒙指着于禁营寨,大笑说道:“鱼既至此,怎无水乎?”
  关羽猛地醒悟过来,捋须大笑,说道:“鱼进屯此地,当是水来也!”
  虽是谐音笑语,但却让关羽及众人欢乐不已!


第449章 论日议兵
  五月,武汉。
  夏时湖上荷叶田田,亭湖间鱼儿嬉戏。
  刘备与霍峻、法正等君臣对饮于湖中亭上,言语中多是谈及军国之事。
  “闻交岭酷热,烈日高照。今见仲邈,看来传闻不假。”刘备笑道。
  霍峻无奈而笑,他此番去番禺,因交岭太阳炎热之故,皮肤都被晒黑了!
  法正捋着胡须,说道:“正闻交人言,交岭炎热,冬不见雪,秋不落叶。武汉秋时,番禺正值盛夏;武汉深冬之节,番禺是为秋季。天下辽阔,幅员万里,气候千变,此盖是天时地理之玄妙。”
  刘备颇有感悟,说道:“朕生于幽燕,辗转中原,后至吴楚。今如及观交岭气候,实如传闻。盖有一思,为何愈往南行愈热?”
  霍峻笑了笑,问道:“敢问陛下,冬季生火取暖,离炉近热,或是离炉远热?”
  “当时离火愈近愈能取暖,此三岁小儿尽知。”刘备笑道:“仲邈莫非欲言,南近日,北远日。故愈往南行,气候愈发酷热。”
  “然也!”
  霍峻耐住性子,科普说道:“涿县位武汉之北,故涿郡寒于武汉。龙编位番禺之南,故交趾热于南海。故以大汉而言,南近日,北远日,此是为天下莫能变之理。”
  “既是愈往南愈热,不知天为何有昼夜之分,年有四季之分?”
  法正心有疑虑,反驳问道:“莫非日如火炉,点火而天明,熄火而入夜;之所以有四季,莫非加柴为盛夏,减柴为寒冬,仲邈之语恐难令人信服!”
  霍峻不急不躁,举起眼前的两樽茶杯,口以口合并,说道:“日好比峻之左目,目视上茶盏,则离下茶盏;目视下茶盏,则离上茶盏。大汉或是位于上盏之上,凡目视下盏,则少视上盏,反之亦然。”
  “盛夏之时,日照射上盏,故大汉天气炎热;隆冬之节,日转视下盏,故大汉气候严寒。四季之分,故以此而来。”
  “至于昼夜之分,不如以为茶盏自旋,目视正面为昼,则反面为夜。故南北有四季之分,东西有昼夜之别。日东升而西落,是为此理尔!”
  霍峻这番言语,虽逻辑能自洽,但其中的内容已是超出了法正、刘备二人的理解。若非霍峻常以博学出名,恐二人早已把霍峻当成疯子对待。
  法正不敢相信的摇头,说道:“仲邈言语虽是有理,但正不敢苟同。若如仲邈之言,我等岂不居于缥缈之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3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4/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