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355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闻言,霍峻心中多是无奈,莫非告诉法正,人生活在地球之上,因重力之故,故而被大地吸引。继而延伸到太阳为中心,地球是绕着太阳公转,且月亮不能发光,而是因月亮挡住了太阳故而才能发光。
  见二人言语有加深摩擦的迹象,刘备出言打断,说道:“四季、昼夜之语,古来各家多有言语论之。仲邈所说言语缜密,可为一家之言也!”
  顿了顿,刘备换了个话题,问道:“仲邈此番南下交州多时,今交州初附,朕欲深治,可有方略教朕?”
  话题被刘备打断,霍峻则也不以为意。一时的争论输赢毫无作用,还不如日后利用他的身份,多宣传下日地二者的关系。
  甚至他已准备在兵书的初稿中,以日地关系为提纲,细论气候、四季对用兵的影响,从兵家的角度尽量影响历代的执政者。
  收敛心神,霍峻说道:“交州粗安,陛下欲深治不易。峻与吕刺史曾言,士燮虽是败亡,但交州贼夷众多,陛下欲深治交岭,当先平不顺之贼夷,后择贤吏入郡县抚之。”
  “故峻窃以为陛下当专委吕刺史讨贼,降服交岭贼夷余孽,编户齐民,令郡县承平。及交岭蛮夷君长知陛下之天威,时治交岭易也!”
  随着士家集体被迁往武汉,南汉在交州未建立起稳固的统治。交岭各地郡县都有骚乱,或是海贼袭民,或是蛮夷动乱。
  霍峻离开交州前,曾与吕岱见面过,针对交岭郡县不服的状况,特别指出。因士燮专治交州几十年,导致蛮夷只知士燮而不知汉家,吕岱定要严厉打击四起贼夷,在交州竖起汉家的威信。凡能汉家威信竖起,大汉官吏治理交州郡县则能轻松许多。
  后世谈及西南山区地区,常言改土归流,方能建立中央集权。然至于土为何制,却寡有人深追。
  土是为土司,土司制度起于元,明恩抚云贵,旧录土司各部族长,故以为久治之土官,如田州岑氏、龙州赵氏、播州杨氏、贵州安氏等人。
  且不论土司诞生的经历,但究论两汉之时,大汉连可册封为土司的对象都少的可怜。
  如南中、交岭二地蛮夷在两汉之时,大部分蛮夷仍处在落后的蛮荒时期,其家庭关系中仅知母而不知父,采用居洞穴而生的居住方式。
  这种社会架构,蛮夷内部的治理体系都不成建制,更不用说汉家改土归流。
  故而今下治交岭、南中,其真正的核心在于,维护汉家的权威,保护地方汉民,尽量将熟蛮编户齐民,转化为汉地人口。且将先进的技术传播至落后地区,继而用汉家文化、习俗洗地。
  “若按仲邈这般言语,交州当不与内地各州同。当加封定公将军位,准其举兵讨贼。”
  刘备捋须而吟,说道:“来人,诏封吕岱为昭信将军,准其发交州兵马,自讨交岭郡内各地贼夷。”
  “诺!”
  不同于北魏的州郡长官领兵制,南汉盖因东汉之故,加之刘备自身的威信问题,对州刺史领兵制甚是排斥。
  如潘浚、徐庶二人皆无领兵之权,仅有监军之权。凡益州出现叛乱,郡太守可领兵平叛;若涉及到数郡的叛乱,由江州都督张飞率军平叛,或是由指派相关将领平叛。
  新委任的扬、荆二州刺史,他们如潘浚、徐庶二人相同,仅有总理全州的政事之权,而无领兵作战之权。他们的权威与武汉中枢的强弱有紧密关系,难以形成割据势力。
  今下交州因自身情形不同,需要让刘备专门加授吕岱将军位,准其名正言顺领兵作战讨贼。
  言语间,王粲脚步匆匆而来,手里捧着书信,说道:“陛下,关君侯来信。”
  “何事?”
  刘备收起谈笑的神情,问道:“今时襄樊战事如何?”
  王粲先向刘备施礼,奉上巾帛书信,说道:“启禀陛下,君侯言因汉水雨季上涨之故,于禁移营至樊城北十里,居高而避水。君侯欲观水情变化,进而择用具体战敌之方略。”
  刘备翻阅关羽所写书信,神情多有沉思。
  浏览半响,刘备将书信交予霍峻、法正二人,问道:“朕欲六、七月向曹操用兵,以助云长北伐襄樊。不知二卿以为如何,可有高见否?”
  刘备年少时,虽好犬马,锦衣玉服,但却非贪图享乐之辈。自上次北伐寿春,过了有小两年,自感年岁渐大的刘备早已按捺不住向北用兵的想法,尤其是襄樊战场进展顺利,让他看见北伐中原的希冀。
  在称帝后没几日,刘备便召集众人商议北伐之事,派人出使襄樊询问战况,为北伐而作准备。
  霍峻初回武汉,不深知襄樊战场细情,不敢妄加言语,遂沉默不语。
  法正放下书信,说道:“陛下,曹仁大败于筑水,关君侯进围襄樊。曹操遣于禁来援,欲破我军,复通襄阳。然久战至今,双方胜负不分,故可谓曹仁、于禁智不逮而力不足,二者难胜关君侯也!”
  “故正之见,曹操必会待汉水降时,起兵而南征,以解襄樊之围。今夏秋时节,雨水丰沛,汉水大涨,宜是用兵之时。陛下率众往讨,必可为助力。然兵出何处,仍需深议!”
  刘备沉吟少许,问道:“今云长似有破贼之方略,孤欲起兵向襄樊,不知可否?”
  法正摇了摇头,说道:“襄樊之地狭窄,城郭是为天险,难以轻破。关君侯用兵顺利,于禁避退,封锁汉水,围困襄阳。今陛下起兵而援,曹操必然南下,时襄樊又当生变也!”
  “且曹操遣偏军出弋阳、走随县,大军侧翼有危,且武汉处兵锋之下,难言明智之举。”
  说着,法正停顿几许,说道:“以正之见,陛下不如出偏锋,出兵江夏,破三关,出大别山,兵临淮河,亲攻汝南,以为牵制曹操大军之用。及襄樊变动,大王转而向西,则可确保襄樊可下。”
  之前有言以南伐北的道路,除了出兵襄樊、寿春外,实际上武汉正北的方向,尚有条出兵北伐的线路,即从弋阳三关向北,攻打弋阳、汝南二郡。
  这条道路位于寿春、襄樊两者之中,属于是可以左右呼应之地。刘备从江夏出兵北伐,可以带动中原战场,从而牵制住曹操所部兵马,从而减轻关羽的压力。
  且关羽所部生变,需要兵马支援。刘备所统大军可轻易西进支援,极为便捷。
  法正为刘备勾勒蓝图,说道:“及克襄樊,陛下广农积谷,观敌变化而思进,上可以出宛城,兵威许、洛,中可以蚕食南阳,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进图持久之望。”
  “兵出弋阳?”
  刘备捋着黑白参差的胡须,问道:“仲邈可有高见?”
  霍峻凝眉而思,说道:“今岁雨水繁多,似有江水上涨之貌。汉水常年侵害百姓,荆襄各城多有修筑堤坝。曹仁勇而无谋,寡有远见;于禁严而无略,不识山水。关将军骁锐,必能乘利而进,谋而胜之。”
  “襄樊既是有利于我军,则不宜多生变端。陛下何不如从法令君之言,举兵出弋阳,或为牵制,或是支援,亦或进谋汝南,皆是为稳妥之方略。”
  这位面是否会发生水淹七军之事,霍峻并不知道。
  然不论水淹七军之事能否会发生,今让刘备兵出襄樊,则是毫无意义。且不言曹操会不会行围魏救赵之略,单说把曹操大军吸引到襄樊战场,双方投入几十万的大军,则就非明智之举。
  毕竟曹操非是凡将,其为君或有不逮,但论为将帅之战术才能,纵连李世民亦都认可。非寻常将领可比,尤其是在重压之下的反击能力。
  官渡、白狼山二战,纵战场局势恶劣,曹操依旧凭借他出色的战术能力,击败袁绍,及斩杀蹋顿。
  今下南汉在襄樊保持优势,何不如让关羽继续保持优势下去,另开战场,从而牵制曹操大军,让他无法支援襄樊。
  刘备抿茶颔首,说道:“仲邈、孝直之言实为灼见,且容朕思几日,再定出兵之时日。”
  有霍峻、法正二人的建议,刘备基本是定下从江夏北伐的念头。但刘备还是需和诸葛亮通气,询问其出兵意见。
  顿了顿,刘备吩咐说道:“来人,命益、梁二州备战,随时出兵北伐。”
  “诺!”


第450章 见微知著
  六月,鱼梁洲大营。
  帐外,雨水如倾盆而下,豆大的雨滴砸在帐篷上,雨声响亮,灌入帐内之人的耳中。
  关羽坐于榻上,浏览手中的书信,神色多有沉思。
  寄来这封书信之人,是为汉中都督陆逊。
  信中,陆逊讲述言语不多,仅是说了汉中多日下雨,不乏有地区出现了山石崩塌之状况,今岁雨水比去岁雨量来得更大些。他担心汉中段的汉水异常,从而影响到下游阶段汉水,故而来信说明。
  “陆伯言此番书信,当是解我心中之惑啊!”
  放下书信,关羽感叹说道:“陆伯言虽是儒生,但却胸有方略。为人缜密,心系国家之大事。”
  说着,关羽看向侧席的关平,严肃着脸,说道:“小子当以伯言为样,多读典籍,谦虚好进,做事严谨,不可有误。”
  “诺!”关平闷闷不乐,勉强应道。
  见关平这般,关羽心中微叹了口气。
  之前刘备欲嫁长女,彼时有关平、陆逊、施然、张承等四人之选,群下众人议论纷纷,多有猜测以关羽与刘备的情谊,能娶刘备长女者,非关平莫属。
  然出人意料,不知道是否有人举荐陆逊,刘备选择陆逊作为自己女婿,这让所有人惊讶不已。
  时以儒生见人的陆逊,除了儒雅知文之外,看不出特别出众的地方。关羽得知儒生陆逊抢了儿子关平的位子,心中多有不爽。后来虽得到刘备的宽慰,但让关羽心中也多有芥蒂。
  但这一切的改变,来自于数年前。陆逊辅佐张飞下汉中,后坐镇汉中,水淹张郃,以寡兵据守坚城,名动天下,方才让吴楚之人刮目相看,其中包括关羽。
  今时因要与曹仁作战,关羽常与陆逊书信联络,反而对陆逊产生不少好感。做事严谨,待人有礼,非是腐儒、士大夫那般知会清谈误事。
  收敛心神,关羽吩咐道:“来人,命信使入帐答话。”
  “诺!”
  少顷,信使入帐行礼,拱手道:“仆拜见君侯!”
  关羽捋着长须,问道:“你可是从汉中乘舟舸而下?”
  “正是!”
  “既是乘舟舸,顺汉水而下,可知沿途汉水水势如何?”
  信使神情恭敬,躬腰说道:“启禀君侯,汉水大涨,水势汹汹,令人惊骇。尤是南乡段,均、丹二水汹涌,均口已是淹没河岸,灌入周遭林野,所幸无人居住。仆人乘舟近南岸缓行,方安然渡过。”
  “均、丹二水汹涌?”
  关羽心中暗自记下,挥手说道:“今送信奔波多有疲惫,且先退下休息。”
  “多谢君侯!”
  随着信使退下,关羽起身离榻,走至帐门,望着空中渐小的雨水,继而嗅着空中那混杂泥土的清新空气,不由捋须而笑。
  “此乃天助我也!”
  见状,关平从侧榻起身,问道:“父亲,雨水较往年更甚,父亲因此而喜,莫非已有破于禁之方略?”
  关羽出大帐口,伫步眺望滚滚而流的汉水,笑道:“襄阳之汉水河道奇特,不与他处同。”
  “襄阳之汉水,河床宽浅,水流散乱。水少之时,浅宽三、四百步;水生之时,深宽五、六千步,可见襄樊之汉水之不同。”
  “故往昔汉水汹涌,时常四溢害民,两岸修筑堤坝,以为防大水。长久以往,襄樊之地势,高莫高于河沿,低莫低于山边。于禁屯兵于丘坡,似为周遭之高处,但与汉水而言,或可谓之低也!”
  汉水常年容易泛滥,后世为了解决汉水泛滥问题,在襄阳市的上游丹江口市(今南乡郡)修筑了大坝。但即便如此,汉水也偶有泛滥,更不用说汉代时期的汉水。
  汉时之汉水缺少大坝蓄水,带着中上游的泥沙流入中端的荆襄河段,因荆襄辽阔的平原,汉水极易容易肆虐。故而在泥沙冲刷与人工大坝的作用下,襄樊河段的汉水堤坝高于平原地区的乡野村社。
  是谓高莫高于河沿,低莫低于山边。如此独特的地形,一旦让汉水淹没河沿,将会肆虐襄樊平原。
  关羽治南郡多年,对襄樊河段的汉水甚有了解。对汉水地形深入研究,便能知道曹仁给于禁所选驻的樊城以北十里,并非是安全之地。一旦汉水肆虐,于禁所部必会被汉水所淹,其必遭兵败。
  将汉水蓄高,非关羽与汉卒凡人所能操作;但借汉水之势用兵,关羽却能为之。
  在关羽教子间,吕蒙披着蓑衣而来,见到帐在营门的关羽,快步上前,说道:“君侯,某帐下斥候探得汉北陂塘状况。”
  关羽停下言语,转而问道:“汉北陂塘情况如何?”
  吕蒙笑容满面,说道:“雨下多日,陂塘渐满,已有河水溢出。凡雨水再下数日,汉水又会大涨,我等之策或能成也!”
  关羽笑着摇头,纠正说道:“我等之策当是必能成!”
  “伯言来信,汉中因雨涝发生山石崩塌;据信使言语,其乘舟舸过均口时,均、丹二水四溢,淹没周遭之林野。加子明这般言语,汉水今岁大起,必是不假。”
  吕蒙神情多有激动,说道:“若这般行事,当可联络宛城侯音,及破于禁后举事。”
  “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3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5/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