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好地方
抱犊寨真是个好地方!张顺在宋献策、萧擒虎和张都督三人汇报以后,亲自过去考察以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抱犊寨距离三川集十四五里,地形险要更胜当初舜王坪。抱犊寨位于抱椟山山顶,四周壁立千仞。山顶凹陷如同簸箕一般,正是一等一的防御险地。
张顺不知此地在清末至民国之时,先是因为村民躲避兵乱形成了村落,再后来为土匪所盘踞。后世解放军为了消灭这股反动势力,三打抱犊寨,前后牺牲了五百余人,才最终消灭此地的土匪。
以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尚且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足见此地易守难攻之处。
张顺心中喜欢,连忙指给红娘子看了。红娘子自从失了舜王坪,颇为伤心,如今见又要有了新“家”,也不由喜笑颜开。
她笑脸盈盈地说道:“这山顶还有一处山洞,名曰:过风雨,又名抱椟洞。洞中湿润,若是稍作发掘,当可掘得甘泉若干!”
张顺闻她说的有趣,看了看左右距离较远,便低声打趣道:“这山中的抱椟洞颇为湿润,可掘得甘泉。只是不知娘子的‘抱椟洞’如何,为夫可否掘得甘泉若干?”
红娘子刷的一下红了脸,啐了他一口,才低声骂道:“你这色痞,老娘和你说正事儿呢!”
红娘子只他的德性,也不去理他,继续说道:“作为山寨,险要为第一要务。然后只有险要却是不成,一旦敌人围困,不战自败矣。故而水源和粮食为第二要务,特别是水源,不像粮食可以随意储存,一旦短缺,顷刻便会覆亡!”
“故而此地行与不行,其要在掘井。待井水出,则山寨可成。再掘水窖、建粮仓,始可居住。此地已有民居若干,可视情况再增建一些。扩建寨门,增设马厩、望楼、堡垒和寨内校场,此寨初步乃成。”
“此后应再增设政务之所,专为义军头领所设。一来方便管理,二来以防人多眼杂,多有泄密之事发生。再设酒楼、赌场、药店、当铺等处。那抱椟宫已经残破,可以重新修葺一番,拨付宋先生使用。使他再招募两三个道童,专职负责寨内婚丧嫁娶之事。”
“此外又有金矿一处,需要派遣可靠之人管理,继续挖掘淘洗,年产二三百两黄金,便是一两千两银子,也是一笔进项。”
张顺看自己婆娘认真起来了,便笑看着她在那里一条条一项项的掰着手指头算计。听了半天,见她说的累了,才笑着说道:“如此那就多多辛苦娘子了,为夫无能,好容易攒下了这点家业,还得烦劳娘子操劳!”
“对了,还有那张都督,颇为擅长防守与火器之法,他那沁水窦家庄,不过一个小小村庄罢了,便被他经营的固若金汤,义军连打三次,都不能下。”
说曹操,曹操到。张顺刚提到张都督,他就赶了过来。
原来他本来以为自己擅长火器,攻打如此一个小小山寨还不是手到擒来。结果自己还没出的上力气,便被宋献策一顿操作拿了下来,自己反倒成了多余之人。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张都督刚加入义军不久,没有起到办法作用,颇为不服。于是,他便趁机找到张顺,建议道:“将军,我已经仔细查看过了,此山寨地处山坳之中,东南西北四面,只有三间断壕被开辟为入寨通道,称之为东寨门、北寨门和西寨门。皆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我意可铸造万斤红夷大炮九门,建为炮台,纵有千军万马,不可破也!每个寨门背后一门,谓之‘当头炮’,一旦寨门难守,可以炮攻之,从头至尾一炮穿。若是敌人密集涌来,只这一炮下去,怕不是血流成河,尸骨如浆!”
“寨门左右再各立两门大炮,谓之‘夹子炮’,一左一右,如同螃蟹夹攻之。若是敌人突破了寨门,欲攻往山寨,正好以此两炮夹之,无往不破!”
张顺听了,也不由拊掌叫好。这所谓的“夹子炮”,如同螃蟹一般左右夹攻,不就是后世所说的交叉火力嘛!
不过,张顺还是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意见:“此地本就险要难攻,并非缺乏大型火器,唯嫌有火力不足之虞。不如,多铸造两三千斤红夷大炮,若是敌人来攻,可以轮番发炮击之。若是有短缺之处,也可暂且借调使用。张都督以为如何?”
那张都督本着“大就是好”的心思,本来想试着铸造一下万斤红夷大炮,也可让张顺开开眼界。不曾想张顺全无年轻人的冒进鲁莽之心,反倒以实用为主。
张都督想了想,还是张顺的办法不错,便连忙应了。又问道:“如此理当铸造多少门为宜?”
张顺想了想,便命令道:“先试铸造九门试一试威力如何,若是好使,再增铸一十八门。到时候每个寨门设九门炮台,一旦敌人来袭,可以逐次开火,轮番打击!”
张都督领了命令,便开始召集工匠,采选铁料去了。张顺这才辞了红娘子,喊上了悟空、张慎言和宋献策三人并四五十个亲卫,前去看那金矿。
这处金矿距离抱犊寨不甚远,处于深山老林之中,约莫有十余里。
当张顺等人到达这处金矿的时候,此地早已经被刘应贵带人控制住了。
只是到了附近,只见林海茫茫,不见此处与别处有何异同。直到刘应贵亲自过来,带领着他们走向金矿。
等到张顺走近一看,原来却是隐藏在一处灌木丛生、草木茂盛之处的矿洞。
走进洞里,只见有七八个人在那里烧火、冶炼。刘应贵连忙指着道:“此乃冶炼之所,所产便是黄金!”
有深入些许,只见有二三十人在那里淘洗些什么。刘应贵又解释道:“此乃选砂之处,经过淘洗,选得金砂,一并送往外面熔炼了,方才出黄金。”
最后又深入百余十步,张顺才见有苦工打着油灯,在那里挖掘。张顺觉得呼吸有点困难,连忙退了出来,命令道:“这矿洞过于深入,难免喘不上气来。多挖几个排风口,以防万一。”
第11章 卢氏民生
等到张顺视察完自家的产业,天色已晚,便凑合着在抱犊寨过了一夜,顺便挖了挖“抱椟洞”。
第二天一大早,红娘子和箭儿都早早起床,主持山寨规划和建设之事去了。
张顺自个闲着无聊,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寻思者:怎么觉得如今自己像是在玩英雄无敌这款游戏?如今自己占据了一处城堡,又占据了一座金矿,预计下一步便可招兵买马了。
正在思索期间,突然听到悟空喊道:“师傅不好了,苦主找上门了!”
张顺闻言一愣,只道是黄来儿找上门来了,也顾不得天气寒冷,连忙胡乱穿了衣服跑了出来。
他急忙问道:“这黄来儿如何来了?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悟空亦是一愣,奇怪地问道:“什么黄来儿?我说的是卢三爷!”
张顺闻言差点吐血,你这个死猴子何曾靠谱过一回?亏得自己信他了一次。
张顺这才稳了稳心神,奇怪地问道:“卢三爷来这里干嘛?”
悟空挠了挠,迟疑的猜测道:“莫非要给陈淘金报仇?还是想讨要好处?”
张顺眼睛一瞪,杀气四溢道:“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找上门来?”
言毕,张顺便带着悟空等他前去山寨东门查看。张顺刚到东门,就远远的望见有人挂了条白绫在寨门上,咋咋呼呼。
张顺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赶来过去,问道:“何事喧嚣?你是何人,又为何在我寨门无理取闹?”
宋献策见张顺过来了,连忙赶过来低声解释道:“此人便是卢三爷,因为他的担保,被咱们借机斩杀了陈淘金,坏了信誉。所以来到咱们这里,寻死逆活的!”
张顺闻言不由一奇,问道:“如此人憎鬼厌之辈,死不足惜,你不拍手称快也就罢了,焉能如此痛哭流涕?莫不是你也是为虎作伥之辈?”
那卢三爷闻言大怒,气急败坏道:“你是哪里人氏,怎能如此败坏规矩?自古以来,‘鼠有鼠道,蛇有蛇道’,岂能如此任性而为?这连强盗也不如了!”
张顺闻言不由大乐,吆呵,我这是遇到一个活的守序中立阵营的家伙?
宋献策也觉得多少亏欠了此人,生怕张顺恼怒,正要规劝一番。不曾想,张顺竟笑道:“老伯所言甚是,做什么事情都少不了规矩。本公子也是讲规矩之人,只因这抱犊寨寨主率先坏了规矩,才有今日的下场啊!”
那卢三爷闻言不由一愣,奇怪地问道:“此话怎讲?”他心想:难道不是你这厮坏了规矩吗?怎么又污蔑到陈淘金身上去了。
张顺笑道:“家父本是官场之人,执掌朝廷刑法。这陈淘金私自盗采黄金,本就是死罪。不过民不举官不咎,若是他不来惹我,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不曾想,我那亲信刘应贵前些日子在你三川集露了白,便被这陈淘金盯上了。不仅杀死杀伤我家家丁,还捉了我的亲信,讨要赎买钱。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陈淘金本就犯了该死的罪过,又做下如此之事,我岂能容他?更何况他杀人越货,奸淫掳掠之事亦未少做,既然做得来初一,就不要埋怨别人做了十五!”
那卢三爷闻言目瞪口呆,无法反驳,只是恼怒:这事儿又与我何干,为何非要坏了我的名头,做下此事?
不过,他见张顺凶残的紧,一时间也不敢辩驳。
张顺知他不服,便笑道:“老伯你是个生意人,要知道天大的规矩,也得依靠武力来保证。”
“如今我既然做了这山寨之主,你那三川集便归我保护,不知你意下如何?”
那卢三爷的三川集原本还真是被抱犊寨保护,这也是卢三爷失去陈淘金以后,恼羞成怒的原因之一。
此地穷山恶水,自古以来多出刁民。豫西毛葫芦,缠头裹脑,杀人为业。后世更曾经是土匪的天堂,便知此地治安如何。若非那陈淘金在此,他卢三爷的三川集早就被人劫了掠了,甚至洗了屠了!他卢三爷哪还有今日?
卢三爷闻言不由眼前一亮,这一路山贼又奸又诈,还心狠手辣,端的是一等一的合作对象。
想到此处,卢三爷试探性地问道:“若是如此,不知山寨要抽提几成?”
“以往陈淘金抽提几成?”张顺反问道。
“陈贼凶悍,抽提两成利润!”卢三爷连忙伸出两根手指头道。
张顺反口便说道:“你这老爷子也不实在,欺我年轻,还想糊弄我等。真是要钱不要命之人,我也不多要你的,只需三成就行!”
卢三爷闻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只得勉强应了。其实他心中早就乐开了花,之前陈淘金手黑,一下子提了五成利润。如今自己多赚了两成利润,已是万幸。
张顺哪里不知道这厮肯定赚了便宜,不过他也不想逼迫过甚。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自己初来乍到,还要依靠这些人给自己捧场。
张顺于是便把这卢三爷请到寨中,分别落座以后,上了茶水,才问道:“卢三爷有礼了,晚辈初来乍到,不知此地情形如何,还请卢三爷多多赐教。”
那卢三爷连道不敢,捋了捋胡子才施施然说道:“我卢氏山多人少,地狭田稀,多金银铜铁,多山珍皮毛,唯少五谷杂粮!”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本地少食,又多猎户,民众自然是凶悍难制。本地难制者,不过‘两头一贼’而已。”
“所谓‘两头’,便是矿头和庄头,所谓‘一贼’,便是山贼。这矿头常占据一处矿产,或铁矿、或铜矿、或金银矿。他们聚众数百至数千不等,一来采矿需要劳力,二来怕其他矿徒偷盗劫掠,三来怕官府围剿抢夺。是以各备武器,长枪大矢,颇为凶悍。”
“而庄头则是县中大户,拥田前倾,佃户数百千户,每户出丁一人,农忙则耕种,农闲则操练。轻则抗税,重则械斗,争水夺田。其余百姓为其所迫,不能安身。有点干脆弃了产业,入山为盗,有的则干脆养盗贼以为‘护身符’。故而本地山匪盗贼,常与山下百姓有故。每年百姓如同夏秋二粮一般,依照官府例向山寨纳税,而山寨则保证村庄不遭其他匪徒劫掠。”
“只是山匪盗贼,哪有什么仁义之辈?常常有人坏了规矩,闹得附近百姓家破人亡,不得不搬迁他处!”
张顺闻言也不由打开眼界,他自山西而来,本道山西泽潞之地已经是极惨之处,不曾想这豫西之地恶劣更胜山西百倍。
第12章 康金山
虽然此地极惨,但是对张顺来说却是极善。只是这么想多少有点缺德,可是若是天下生平,百姓安居乐业,谁又有心思造反呢?
如今年关将近,义军之中也不由热闹了起来。张顺这次带到卢氏的人马丁壮及家眷等诸人约有万人,前番占据卢氏县城的时候,也住不下这许多人,有不少人依旧驻扎在城外简易的营地。
这次虽然义军占据了抱犊寨,其实这地方也容纳不下这许多人。张顺经过和白县令、张慎言等人商议以后,决定一部分人暂且迁入抱犊寨之中,一部分人则移居抱椟山山脚下的火神庙附近,剩余人士则暂且居住在卢氏县城之内。
上一次过年,张顺抱着李三娘和竹儿躲在寒冷的黄榆关巡检司内,勉强过了一个节。那红娘子和箭儿只好在舜王坪独守空房,甚是抱怨。
如今见大家能够在一起过个好年,红娘子分外高兴。甚至她特意起早贪黑,多次催促工期,力争在大年之前将抱犊寨建一个雏形出来,以便张顺迁过来和自己团圆。
张顺说了她几次,她也不听,他又帮不上他什么忙,只得由她去了。
那李三娘如今已经八个多月身孕,随时都可能生产。这时候也做不得事情,整日挺着个大肚子到处走动。
这可把张顺吓得够呛,连忙喊道:“我的姑奶奶,你可少给我找麻烦了!若是你有过闪失,那可怎么得了啊!”
结果吴妈在旁边听到了,笑道:“将军不用担心,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多走动的时候,到时候好生产。若是坐的久了,躺的久了反倒不好!”
可是张顺总觉得她说这话属于不靠谱的经验,只是上辈子也没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孩子。张顺自个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只是觉得心惊胆战、白白担心。
不过好在吴妈以前也经常帮人接生,算是一个颇有经验的接生婆,张顺便姑且信她一次罢了。
只是张顺仍然是不放心,又命人找找的寻了有经验的大夫,随时喊来查看情况,方才放下心来。
张顺自是高兴不提,那红娘子自从知道李三娘怀孕以后,整个脸都黑了。她本来以为有收养的“小宝宝”拖着李三娘,让她没有时间跟着张顺了。
不曾想那张顺不但趁机又取了一房如花似玉的李香,这李三娘居然也已经怀孕了。自己枉作了小人不说,可是自己的肚子还没有动静,别提多糟心了。
这也是最近红娘子闲暇之余,缠着张顺的原因之一。既然暂时怀不上,那只能广种薄收,多试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时候李百户也带着二千石粮食赶了回来,毕竟也就只有一个女儿的人了。思来想去,大过年的还是凑过来过算了。
卢氏乏粮,这些东西本就是硬通货。张顺算计了半天,有心让李百户拿出来一些,去三川集发卖。一来换了一些日常用品,二来也可以提升一下三川集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贸易。
结果,李百户这一去反倒惹出来一桩事来。哪天晚上李百户和卢三爷鼻青脸肿的跑了回来,向张顺哭诉道:“舜王,你可要为我们做主啊!那康金山居然砸了我们的市集,夺了我们一车的粮食,损失一千多斤米面。”
张顺闻言不由大怒,这几日快要过年了,他本来打算过个安生年算了,不打算找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