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55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8:30
  当时为崇祯六年腊月二十三日,义军假扮香客,巧取郧阳府以西的郧西县城,二十五日,往西攻占上津。遂后义军又深入大巴山中,逐次攻破竹溪、竹山、房山、保康四县,杀知县王振声、俞宵。
  然后又分兵三路,分兵攻略陕西、归州、奉节等地,直达长江北岸附近,声势一时无两。
  不料乐极生悲,朝廷分别任命五省总督陈奇瑜、郧阳巡抚卢象升对义军进行围剿。
  义军所占据之地,为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之间的广大山区。乃是明朝中期,荆襄流民所兴盛之地。
  后来荆襄流民为明朝所平定之后,为了预防流民东山再起,特意设立郧阳府,以统辖陕西、河南、四川和湖广之间的广大山区。
  这郧阳府正好处于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之间,又有汉水交通东西,连接汉中和襄阳。如同一根鱼刺卡在义军的喉咙之内,使得义军非常难受。
  “闯王”高迎祥和“闯将”等人不是没想过拔除这个战略要地,奈何卢象升文武双全,剿抚并用,很快便稳定了郧阳府的形势。
  义军被卢象升和陈奇瑜逼迫的没有办法,只能慢慢退入到汉中之地。遂后陈奇瑜入汉中府,义军被被围困在兴安州之内了。
  此地“闯将”于崇祯二年曾经来过,故而熟知此地地形地理。他虽然没有像张顺那样系统的学习过兵法,好在也是士卒出身,再加上天赋不错,他也深知“围三阙一”的道理。
  当时“闯王”高迎祥和其他义军,准备走子午谷北上西安府。他便反对道:“官兵四集,乃是为了剿灭我军。如今官兵三面罗网,只网开一面,定是料定我军必从此路北上。我若从之,定然为官兵所困。”


第52章 受困
  “闯王”高迎祥也不是什么外行,闻言觉得“闯将”黄来儿言之有理,便点了点头问道:“你们几个如何看?”
  “八大王”、“满天星”、“过天星”等人无论实力还是水平都低了一档,见“闯王”和“闯将”做了决定,都点了点头一致同意了。
  无论是“闯王”高迎祥还是“闯将”黄来儿都来过此地,是以熟知地形。这安康有一条小道正好可以通向西安府,众义军料定官兵定然不知。
  于是,义军趁夜人衔枚、马勒口,沿着傅家河河谷一路北上。
  时值五六月间,天气渐暖。义军正好沿河行军,林幽谷深,月光不能及,伸手不见五指。
  幸好谷内地形平坦,正好又避开了乾佑河与洵河交汇之处的两河关巡检司。一路上只听得蛙叫虫鸣,不闻人声。义军神不知鬼不觉,便轻轻松松走出了这傅家河谷,到达了兴安、洵阳和镇安三地交界。
  此地山峰林立,直入云霄,当道拦住,正是终南山余脉的牛头山与王莽山。越过此山,便能到达西安府的镇安县。
  此地本是绝路,只是不论山如何高大,谷如何深邃,终有小道相通。此山亦是如此,山间早有小道为当地百姓翻越,仅为当地百姓所知。若非如此,“闯王”、“闯将”等人亦不敢走此道而出。
  从兴安州出发,至镇安县,一路上翻山越岭,约有二百余里山路。义军攀岩了一夜一天,到了第二天天亮方到达一处山谷。
  “闯王”高迎祥使人问了,得知此处唤作“松树坝”,也不知道到底指的是什么。
  义军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一双脚板亦是疼痛难忍。“闯王”深知不能再走下去了,只得下令义军就地休息,埋锅造饭。
  其实义军早已经乏食了,往日劫掠虽多,身携车带皆是金银珠宝等物。如今既不能吃,又不能喝,只得拿出一些粮食勉强煮了些稀粥充饥一番。
  这时候就有义军小声抱怨道:“什么‘闯王’、‘闯将’,好大的名声!我们跟着一路吃苦受累不说,还连饭都吃不饱。想当初我们跟着舜王混,不但仗打的痛快,并且还吃喝不愁。”
  “我们当初信了他的邪,何苦来哉?一路上被官兵追的像狗一样,早知如此,还不如跟着舜王混呢,好歹人家还是正儿八经的总掌盘子!”
  “闯王”、“闯将”闻言不由脸一黑,奈何却是时运不济,自己被人背后说闲话,也无话可说。
  只是那“八大王”脾气有点火爆,闻言上前一脚蹬翻了碎嘴之人,破口大骂道:“入你酿的,你们要是跟着那个小娃娃,一路上还能快活?”
  “混账驴球球的,你女人也玩了,银子珠宝也抢了,好处全让你占了,还能说这种风凉话?”
  那人见来者是凶残的“八大王”,顿时不敢吱声了,只是愤愤不平地看着他。
  “闯将”黄来儿见不是那么回事儿,便上前扯了扯“八大王”,说了句:“算了!”
  “八大王”实力不如人,便卖了“闯将”一个薄面。他骂骂咧咧的走到旁边,盛了碗热腾腾的稀粥“哧溜哧溜”的喝了起来。
  “闯将”摇了摇头,不由苦笑了一声。这厮话虽然说得难听,倒也是实情。当初舜王就任盟主之位的时候,各营兄弟的粮草他还负担一半来着。
  当初大家还觉得也就那么回事,等到各奔东西之后,才发现这厮的厉害,也不知道当时他从哪里搞得到这么多粮草。
  如今别看义军有三四万众,实力更胜往昔。结果所到之处,如同蝗虫一般,竟是吃光抢净,稍有不利便是饿肚子的下场。
  大家都是农民出身,没了吃喝,第一反应便是跑到山沟沟里种田,结果这大明王朝也不给他们这群流寇半点机会。
  分兵之初,“八大王”在应山县,“闯王”去了郧阳附近,他“闯将”入了商洛。结果种子才刚撒下去,官府大军便追了过来,一阵乱战之后,不但失了底盘不提,连带撒下的种子全亏了进去。
  “舜王”那厮麾下也有万余人马,如今也不知道他去了何处,如何行事。
  想了半晌,“闯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不由苦笑的摇了摇头。
  这舜王心思活泛,异于常人,说不得又想出什么歪招来,反正肯定比自己等人逍遥快活!
  “闯将”正要问询问询不久前刚刚投靠自己的谋士,以后当如何行事。
  不曾想,只听得万里晴空之中一声炮响,震惊了山林鸟雀野兽。乌压压的鸟雀从林间飞了起来,叽叽喳喳的叫着,遮天蔽日,可是义军也没有半分欣赏的心思。
  只见山谷出口附近密密麻麻的冲出来一队人马,众人抬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一队衣甲鲜明,全副武装的官兵。
  众人一惊,连忙收拢士卒,往来路退却。刚退了七八里,只见有一队披坚持锐的官兵堵在了身后。
  好个“闯王”高迎祥,哪里不知自己等人中了官兵的鬼计,如今身陷险境。他连忙当机立断地喝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众位兄弟随我死战突围!”
  生死之际,哪里还顾得上计较许多?义军爆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将这股官兵打的节节败退。眼看就要突出重围,不曾想又一队官兵赶了上来,硬是将义军堵了回去。
  另一端官兵见有机可乘,又连忙赶来助战。双方从早至晚,鏖战至深夜,两败俱伤,方才各自退去休息不提。
  到了第二天天亮,双方再次爆发了激战,依旧各有损伤,互不上下。
  这时候“闯王”没了办法,只好召集众义军头领商议,结果都束手无策,只好各自散去。
  等到“闯将”黄来儿愁眉苦脸来到了营地,想问问兄弟侄子可有办法的时候。他那新投的谋士唤作“顾君恩”的献计道:“如今义军四面楚歌,困兽犹斗,官兵不能下,当以投降为上!”


第53章 纳降
  “闯将”等义军本是“诈降”的惯犯,倒无甚心理压力,只是当前情形,又如何使得?
  他闻言不由苦笑道:“军师有所不知,我义军素来旋降旋起,为官兵所忌。如今且不说假降,即便是真降,也降不得了!”
  “如何就降不得了?”顾君恩意有所指地问道。
  “我等欲降,也得官兵欲纳才是!”“闯将”只好把话说透了。
  “哈哈!”顾君恩大笑道,“将军,此言误矣。但有所求,必有所应,投其所好,无往不利!”
  “那陈奇瑜又不是无追无求的圣人,如何就不能为我所用?将军可知,此次义军行动如此隐秘,又为何为官兵所知耶?”
  “闯将”黄来儿闻言倒反应过来了,问道:“你是说义军之中有官府奸细?”
  顾君恩乃是外人,比义军更看得明白。他便笑道:“官兵也好,义军也罢,皆是延绥等地军户出身。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戚乡党,交错纵横。”
  “如今义军与战不利,自然有人起了心思,搭上了线投靠了官兵。可是若是义军想和官兵传话,岂不是更是轻而易举!”
  “可是即便搭上线,又有何用?”“闯将”奇怪地问道,“官匪不两立,那陈奇瑜又岂能容下我等?更何况我等亦不是可轻易打发之徒!”
  顾君恩闻言斥了一声:“糊涂!如今我军欲出而不得出,官兵欲剿而不能剿,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义军身处死地,只能死战罢了。那官兵只求荣华富贵,焉有必死之心?”
  “我军粮草不济,若是久拖,必将陷入险境。可是那官兵虽然占据地利,却是吃也吃不下,放也放不得,正是惧怕我等鱼死网破之时。既然如此,何不先满足其荣华富贵,再避免‘鱼死网破’之事呢?”
  “闯将”闻言不由眼前一亮,连忙问道:“敢问军师何计?”
  顾君恩自信满满地笑道:“如今义军之中粮草虽少,奈何金银珠宝等死物不可胜数。何不拿出贿赂官兵,使其网开一面,纳降我军?”
  “那陈奇瑜若是清官,又当如何?”事关自家身家性命,“闯将”连忙刨根问底道。
  “陈奇瑜是清官,难道他麾下将领,左右幕僚也都是清官不成?只需将这些人一起贿赂了,难道他陈奇瑜还能自个一个人来挡我义军三四万大军不成?”
  “闯将”闻言倒吸一口冷气,下意识问道:“这得花多少银两,方才买得我等性命?”
  “咱们三四万义军,哪个手里没有三五十两银子珠宝?各位头领,更是数万乃至数十万不得。如今性命都要没了,还计较这么多作甚?左右收拢收拢,怕不是能收拢三四百万白银?”
  “这个总兵、守备哪怕剿灭了我等,不过升官提爵罢了,还能赏赐万两白银不成?但凡大小官员,数千数万两不等的贿赂,不怕他们不依照我的计策行事。”
  “如今官兵兵力不足,拿了我等贿赂,定然不想分润给其他官兵。如此这般,官兵人少,义军人多。只需我等谈出一个,衣不解甲、刀不离身的方案出来,官兵还敢反悔不成?”
  “这……”“闯将”不由大惊道,“官兵就不怕我们出了谷,再度杀官造反不成?”
  “杀了就杀了,又能怎样?反正这些拿到银两之人无事便可,他们又何必关心其他官兵的死活呢?”顾君恩半点也不顾念君恩,冷笑着说道。
  “闯将”至此方才拜服,连忙对顾君恩行了大礼道:“多亏了先生,不然此地便是我黄来儿的葬身之处。”
  顾君恩连忙避过了,“闯将”得了此计以后,连忙说与“闯王”“八大王”“满天星”“过天星”等人。
  众人皆道此乃好既,唯有“八大王”有点舍不得,心疼的咧了咧嘴。“满天星”“过天星”等人连忙劝道:“左右暂且寄存在那里罢了,都是意外之财。等到我等逃出生天,哪里不能抢得?”“八大王”闻言心道也是,便不再反对了。
  话说那陈奇瑜自围了众义军于山谷之中,又惊又喜,遂命官兵日夜围攻,亦不能克。
  随着官兵死伤过多,麾下官兵渐有退意。陈奇瑜思前想后,准备写信给卢象升、洪承畴等人求来救命,将如此奇功分润他们一些,以求全歼义军。
  结果左右幕僚连忙阻止了他,并将义军的话带了过来。
  陈奇瑜闻言大吃一惊,连忙问道:“都有谁受了贿赂,此乃欺君大罪,你们如何敢做?难道忘了蓟辽督师袁崇焕的下场了吗?”
  幕僚闻言不由笑道:“军门当问何人未曾接受贿赂!我等劳苦一生,亦未见过如此多的银两。如此泼天的富贵,莫说贬官受罚,就是让我们如同袁督师那般千刀万剐,这辈子也是值了!”
  陈奇瑜哪里肯依,不由喝道:“你们是得了好处,我却要千刀万剐了!”
  可是自己麾下居然有这么多人受贿,这些该死的贼寇究竟拿出来多少银两?
  幕僚沉默了半晌,才伸出三根手指道:“那‘闯王’说了,若是军门肯放他们一马,他们肯出这么个数,全是军门一人的!”
  陈奇瑜闻言大怒,不由骂道:“本官苦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区区三十万两便想让我出卖自己的良心!”
  “不,是三百万两纹银!”幕僚斩钉截铁道。
  陈奇瑜愣了半晌方才乐了,笑道:“我欲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些许身外之物我亦不放在心上,只是念在你们跟我多年,劳苦功高,我且如了你们的意吧!”
  陈奇瑜欺崇祯年少无知,便连忙命幕僚备下笔墨纸砚,挥毫写就疏犊,上疏皇帝。又因此地山谷又无甚名字,他便随便编造了一个“车厢峡”的名号,报了上去。
  此时,金国二次征讨察哈尔林丹汗,并占据了归化城。遂后金军返回途中围困宣府、大同等地,分兵四掠,导致京师震动。
  崇祯皇帝急于剿灭关内义军,以便腾出手来对付东北金国的威胁,便批复道:“贼寇亦朕之赤子,愿降则纳!”


第54章 农事
  张顺哪里知道义军和五省总督陈奇瑜之间有这么多勾当,他只道义军陷入险境,恐难保全。奈何鞭长莫及,也只好听从张慎言建议,多派遣斥候间谍,收集情报,以早做准备。
  只是张顺担心没有多久,就没闲心管别人的闲事了。原来这河南之地,自今年义军入境以来,至今七八个月滴雨没下。
  古代社会以耕种为本,靠天吃饭。若是干旱、洪水、霜冻乃至蝗灾出现,粮食减产乃至绝收,就要死人了。
  好在义军初次开垦,第一年本来就只能撒点谷子、蜀黍以改善土地。所谓蜀黍就是高粱的别称,酿酒尚可,若是作为主食实在难以下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1页  当前第1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5/9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