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70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8:30
  “往日为了教授学子书写公文,我也曾收集了附近县城文书,是以知这三位知县笔迹。本来我还想抬举他,让舜王刮目相待。不曾想朽木不可雕也,枉费了我如此心机。”
  ……
  张顺半晌无语,枉我感叹了半天,你又费了这么多口舌,其实就是为了造几份假文书罢了!


第87章 书信
  人都说“老奸巨猾”,张顺只道这老山长如何狡猾,也在自己预料之中。他哪里想到这厮就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居然像真的一般,演了半天戏给自己看。
  也幸好他那弟子“堂长”黄德清“图样图森破”,才暴露了他本来面目。
  不过,张顺也没有打算追究此事。用人之道,使其长,避其短。此人虽然老奸巨猾,好在也没有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
  更何况此人又是这七十余人学子的山长,若是因为这点小事儿就打了杀了,未免失了这些人才的心。更何况此人已久年老体衰,说不定哪天就蹬腿去了,自己又何必做这个恶人呢?
  一念至此,张顺便笑道:“既然如此,还是有劳德清为我书写几份文书,递与府城。”
  说是文书,其实这本来就是属于半公半私的勾当,也不适合拿来公开说道。
  所以,那左冷禅也就拿出这三位公文,让黄德清模仿着写了三份书信。
  张顺亲自对比了一下笔迹,发现还真有八九分相似,若非专门对比,哪怕是熟人也很难分辨出来两者之间的区别。
  特别是不但形似,而且十分神似。三份书信,三种字体风格,端的厉害。
  由于是当场写就,张顺又亲自检查了一番,没有找到其中有什么暗语隐词,这才放心下来。
  这书信已经有了,至于请愿的万言书和前去情愿的百姓倒也好找。那赵鲤子本就是孟津人氏,黄守才又在偃师很有威望,此事交付给赵鲤子处理便是。
  话说那孙推府自从担任了推官以来,向来秉持“法则刑也,不可擅用,唯上,唯利”的原则。
  他为人圆滑,素来喜欢“一团和气”,但凡有人递了状子,动辄便和稀泥了事。
  当初巡抚樊尚燝要他捉了“河神”黄守才,处他一个“勾结匪类,以至祸及河南诸府”的大罪。
  他权衡利弊,心道:不怕官就怕管,更何况巡抚樊尚燝既是官又是官,我岂能抹了他的面子。虽说那黄守才名声虽盛,却无甚实力,但等落入我手,只能任我拿捏。
  两相权衡,孙推官便上了巡抚樊尚燝的贼船,一边下令捉拿那:“河神”黄守才,一边派人去寻那黄守才的罪证。
  也算那黄守才手脚干净,虽然遗弃在河里许多船只,就是没能抓到直接证据。
  孙推府派人去偃师抓了渔夫舟子来问,都推说“前几天天气突变,寒风凛冽,不意吹走了船只,至今未曾寻得。不意竟在此处,感谢官老爷帮忙找回!”
  孙推府知道这话就是胡说八道,那些渔夫舟子当然也知道这是胡说八道。可是“河神”黄守才毕竟名声太大,不像普通平民百姓,找个由头屈打成招便是。
  若是反过来被他抓住了把柄,说不得羊肉没吃到,反惹一身骚。
  好容易孙推府把人也抓到手了,还找到了可以作为证据的一锭官银。结果巡抚樊尚燝被革职查办了,孙推府简直是欲哭无泪。
  自己忙前忙后,白白得罪人不说,结果后面的主谋倒台了,这可怎么办?
  要说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黄守才剁了,这孙推官也没那胆子呐。
  如今流寇四起,且不说流寇会不会打着给“河神”黄守才报仇的名义,来找自己的麻烦。就是不小心把那些受过黄守才恩惠的渔夫舟子逼反了,就没有自己好果子吃。
  没办法,孙推府只好硬着头皮把黄守才关在牢里,好吃好喝的供奉着,生怕有个闪失。可他又不敢把他放出去,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这一日,他一边让家里的丫鬟给自己扇着扇子,去去暑气,一边头疼此事。
  突然他听到小厮来报,外面先后来了二三个信使,送来了下面知县的书信。
  孙推府只道是哪个知县又私事求他,便命他们进来了。等到这三人把书信呈了上来,孙推府打开一看,不由大喜过望。
  原来这正是孟津县知县的书信,上面写着:黄守才治河有功,活万人性命,不是官吏,胜似官吏。且不说此人无有造反动机,即便有过,小惩大诫也就罢了,不然若是下次黄河决堤,又该找谁去治理黄河呢?
  再拆开一封,却是偃师知县的书信,上面写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河两岸,素来有百姓以渔渡为业,黄守才在其中素有清名。
  若是孙推官想兴大狱,需调来兵马,谨防有变。若是仅仅和黄守才有仇,打一顿板子出出气也就罢了,有何必逼的这些人狗急跳墙呢?
  而最后一封则是巩县知县的,大体意思也差不多。不过这巩县知县特意提到:黄守才治河有功,素有雅望。如今三县百姓听闻黄守才被抓,欲上万言书,请求孙推官及时判决黄守才无罪。
  三地官员或劝说、或威胁、或建议不一而足,却同时向他表态黄守才动不得。
  说实话三处知县之前寂寂无名,这时候却突然为黄守才说情,不得不说其实十分奇怪。
  可是孙推官根本不以为意,他反倒认为如果不是这样才奇怪。很明显这个时候有人要保黄守才,才故意联络官员士绅一并求情。
  孙推官怀疑背后的推动者不是别人,正是新任河南巡抚玄默。
  他倒不是怀疑玄默与黄守才有什么交情来着,反而巡抚的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
  自己之前站位前巡抚樊尚燝,新任巡抚估计有所不满,故意借此事探一探自己的态度。
  特别是如今“流寇”在陕南豫西十分猖獗,估计新任巡抚也不想因为自己捉拿“河神”黄守才之事,引起不必要的动荡,所以借机敲打自己。
  想到此处,孙推官心中已经起了妥协退入之意。他便喊道:“来人,准备车马,我要去拜服知府大人!”
  他已经想明白了,这事儿说难办难办,说好办也好办。他只需等到请愿的渔夫舟子及士绅过来以后,将这些事情一股脑推到原来巡抚樊尚燝身上便是,难道那樊尚燝还能过来和自己理论不成?


第88章 夺门
  过了七八日,果然有数百人操着孟津、巩县及偃师口音,涌向洛阳城。
  洛阳繁华,又是福藩重地,城郭虽然周围九里,依旧不能满足市民生活需要。是以,在洛阳成为,亦多有民居、集市等建筑。
  请愿之人,多为渔夫舟子,故而多为壮年青壮。由于天气炎热,再加上渔夫舟子多无田产,生活较为艰难,故而这些人多仅穿了一条牛犊裤,光着黑黝黝的上半身赶向洛阳城内。
  城外百姓甚为稀罕,不由围在两侧纷纷围观起来。有些大姑娘小媳妇,猛地见到这么多光着膀子的汉子,不由啐了一口,羞红了脸。
  这些人举着旗帜,拉着一条长长的布帛,上面签着密密麻麻的名字。
  有识货之人,向周围百姓解释道:“你们看,这就是万人请愿书了,上面全都是当地百姓的签名。”
  众人闻言皆惊叹道:“如此说来,那黄守才倒是一个好人,府里的推官如何捉了此人?想必也是一个奸臣贼子!”
  众人议论纷纷,正是孙推官想要达到的效果。他之前和河南知府勾兑了许久,吐出来好大一块利益,才将这帮人放入城来。
  他要当着众人之面,把这口黑锅盖到上任巡抚樊尚燝头上,以洗白自己的恶行。
  听闻请愿的渔夫舟子已经赶了过来,孙推官连忙让下人拿出官服,穿戴整齐,戴上了乌纱帽,一副威严模样,这才大摇大摆的领着众人出了府邸。
  等到孙推官行至北城门旺喜门附近,果然看到乌乌泱泱一群人乱糟糟的赶了过来。
  孙推官强忍着不适,高声喊道:“诸位切勿冲撞了城中百姓,我便是河南府推官,尔等有何话但与我说,我定会为大家主持公道。”
  孙推官想的挺美好,他准备等这帮请愿之人喊出“黄守才冤枉,为官府所捉,打入大牢。还请大人明断秋毫,还他一个清白。”
  到时候,他就可以应道:“诸位误矣,这黄守才并非由本官所捉,实乃是前任巡抚樊尚燝所为。如今我已经尽知此事,哪怕拼着我的乌纱帽不要了,也有还黄先生一个清白!”
  到时候,自己既得名,又获利,还能买好信任巡抚玄默。一举三得,实在是高!
  只是他哪里想到,他此话刚刚落地,只听得那些渔夫舟子高声喝道:“便是此贼捉了黄先生。黄先生治河有功,能活万家性命,如今被此贼嫉贤妒能,捉到牢中一番拷打,试图屈打成招。大伙休得和他废话,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言未毕,这伙人伸手往裤子里一掏,竟然皆掏出一把解腕尖刀出来。
  孙推府猝不及防,不由大吃一惊。他本道这是安排好的剧本,大家相互卖个好罢了,是哪个无耻之徒,居然不讲武德!
  他转身便要逃跑,可是哪里跑得掉?众人冲了上来,只把那解腕尖刀刺来,数刀便刺死了孙推府左右。
  孙推府跑不及两步,便被人一把捉了过来,一刀插在他的心窝子,当场了解了他的性命。
  其余百姓,本来都是围观吃瓜,万万没想到事出突然,兔走隼落之间孙推府便命丧当场。
  众百姓这时候终于反应了过来,高声尖叫道:“杀人啦,杀官啦,造反啦!”
  顿时一哄而散,有跑往城中家中躲避的,有跑往城外避祸的,不一而足,顿时在旺喜门附近乱窜起来。
  杀死那孙推府之人不是别人,正是赵鲤子。他抹了摸被孙推府喷到脸上的鲜血,如同恶鬼一般喝道:“速速随我夺下此门,迎接舜王入城!”
  原来当初老山长左冷禅定下了“伪造”官意、民意的办法之后,颇为敏锐的张顺突然想到:既然孟津、偃师和巩县的百姓可以借机入城,那为何不能让士卒假扮百姓,趁机夺取洛阳城城门?
  为了迷惑孙推官等人,张顺还特意命令赵鲤子分别去孟津、偃师和巩县招募部分丁壮,其余一二百人皆挑选军中壮士,连夜打造出一批解腕尖刀,藏于牛犊裤中备用。
  果然那孙推官只道是百姓上书,继续依照原有规则行事。哪里想得到“这帮泥腿子”也懂得官员之间的潜规矩,竟然借此骗入城中,胆大包天的要夺取洛阳城。
  旺喜门的守卫本来也在看戏,怎么也没想到事情突然直转急下,看戏之人却成了戏中之人。
  赵鲤子及其所带领二百壮士皆光着膀子,手持解腕尖刀。他深知自己等人无论武器还是防御皆不如官兵,唯有靠一股血气之勇,快速夺下此城城门,方才有一线生机。
  于是,赵鲤子一马当先,率领带领众人冲向旺喜门的门子。这些人虽然手持长枪,身披铠甲,其实都是样子货罢了。
  他们说好听点算是门卫,其实不过相当于后世“看门大爷”罢了。
  哪个人看大门,还要身穿铠甲?外面看着光鲜,其实乃是用布制成的样子货。他们更是没有见过血之人,如何敢应对如狼似虎的二百壮士。
  等到赵鲤子冲了上去,伸手捉住了一根长枪,用力一拉将其中一个门子拉到跟前,一刀搦死。其余门子顿时一哄而散,如遇恶鬼一般,逃跑还来不及,哪里还敢反抗。
  赵鲤子连忙留下了三四十人,自己捡起了门子丢弃在地上的武器,又带领剩余之人,顺着城门后面的台阶杀向了城上。
  这城上尚有守卫二三十人,哆哆嗦嗦的持着长枪便要反抗。
  赵鲤子连杀两人,早已经浑身浴血,他高声喝道:“舜王率十万大军已到,还不速速投降?若有顽抗,格杀勿论!”
  赵鲤子言辞方毕,只觉得城上一阵震动,如同地龙翻身一般。便听到一阵阵轰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了过来。
  众守卫相顾失色,扭头一看。正好登高望远,只见远处密密麻麻的三支骑兵成品字形从东北方向驰骋而来。望其旗帜,遮天蔽日,如林之盛。山呼海啸一般,呼啸而来。
  有不少人瑟瑟发抖,便弃了手中长枪,跪地而降。有七八个顽抗着,在赵鲤子冲上去一枪刺死了一个之后,其余人等一拥而上,当场乱刀戳死。


第89章 洛阳
  洛阳又名“雒阳”,别称洛京、洛邑、神都。周代商以后,周朝原本国都镐京偏西,无法控制殷商旧地。于是周武王就命令周公寻找新址,营建新都。
  周朝之前,天人照应思想流行。帝王们认为神居于天中,帝王应当居于地中。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便是这种崇拜“中”的思想的反应。
  夏之初,禹都阳城,号为天下之中。及至周公,复测量天下地中所在,认为洛阳之地才是天下之中,遂在此地营建洛邑。
  又因为洛阳盆地四周皆山,又有伊洛河从中穿梭而过,正如同一个“中”字一般,故而此地又被称为“最早的中国”。狭隘的“中国”含义,便是指的这河洛之地。
  洛阳之地虽非关中那样的天险,却也外有八关守护,内有高城深池。虽设立有河南卫,早已不堪使用。
  更何况新任巡抚玄默为了配合五省总督陈奇瑜消灭盘踞在豫西陕南等地的义军,早已经把能战之士抽选完毕,亲率大军驻扎在卢氏以西朱阳镇巡检司附近。
  当赵鲤子夺了洛阳北门旺喜门以后,张顺亲率刘成、贺锦和贺一龙三人及其麾下一千五百余骑赶到,这偌大一个洛阳城便落入到张顺手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1页  当前第1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0/9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