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一个教,但是也大体差不多,招惹起来都是个麻烦!”张顺笑着摇了摇头道,当前之事还是以邀请韩霖入伙为主,尽量不要节外生枝。
回到营地,众人草草地吃过晚饭,便钻进了帐篷,和衣凑合了一晚。
本来马英娘没有被张顺发现前,还偷偷自个支个帐篷。如今既然被张顺知道了,就故意把帐篷支在张顺旁边。
张顺一路车马劳顿,疲惫的很,钻进去就沉沉睡去了。
第103章 绛州韩霖
等到第二天天刚亮,张顺便勤快的起来了。他捻了撮青盐,嚼开杨柳枝就细细地洗刷起牙齿来。
刚刚洗刷完毕,就见马英娘打着哈欠从帐篷里慢慢爬了出来。张顺连忙把嘴里又咸有苦的青盐吐出来,又喝了两口清水漱了漱口,对她说道:“杨柳枝我都泡好了,你过来洗漱吧!”
喊完,张顺又看了看她一脸疲惫,还带着黑眼圈,就奇怪地问道:“怎么了?昨晚没休息好吗?”
马英娘听了这话就来气,瞪着眼一副找茬的模样喊道:“没—睡—好!怎么了?”
张顺莫名其妙,耸耸肩干脆不去理她。
马英娘更来劲了,一把抓起杨柳枝,嘴里还嘀咕道什么“睡的像猪一样,还真能睡”之类的。
一番收拾完毕,张顺便带着悟空、马英娘及十几个护卫进了绛州城,前去拜访那绛州举子韩霖。
韩氏乃绛州大户,论及门第,其为南京工部尚书韩重六世孙。兄长韩云不仅举人出身,更是徐州知府。
韩氏一门两举人,更是和城中大户段氏亲近,乃是绛州说一不二的家族。
所以,张顺到了城中,轻轻松松就打听到韩府所在,递上了拜帖。
这一日刚巧韩霖正在家中研读经文,听闻仆人来报:“外面有自称张顺者前来拜见主人。”
韩霖正看得仔细,便不耐烦的挥手道:“什么张顺张逆的,没听说过。想必是前来蹭饭的闲汉,打发他走吧!”
那仆人转身便走,走了两步好像想起来什么了,又返回来禀告道:“这人气度非同寻常,又携带十余个家丁,怕不是什么吃闲饭的!”
韩霖一听,不由心道:看样子倒对我们的教业有所帮助,且看看他对我教的看法如何!
于是,韩霖便命下人把张顺等人带了进来。
张顺进来和韩霖打了个照面,只见此人约莫三十四五年纪,长的是面皮白皙、身材高大、长身竦肩。
他身着一身员外服,看起来一团和气,令人如沐春风。
可是张顺并不为所动,因为当他被韩府下人带进屋子里的时候,也不知何故,他就感觉这格局装饰有一股强烈的违和感。更何况见到这举人韩霖,这种违和感就更强烈了。
韩霖作为主人,笑着迎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敢问朋友从何而来?欲往何而去呀!”
张顺倒不想这么快展开正题,便笑道:“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欲往西天拜佛求亲!”
那韩霖也是个妙人,只道是张顺口音问题,“亲”“经”不分,也笑道:“求经求到我这里来,也是缘法!我有天主经卷数部,客人可愿一观?”
张顺终于知道这股子违和感是怎么回事了,感情这韩霖是个基督教徒,这屋里和一些装饰皆含有一些宗教意味儿。
张顺便意味深长地问道:“我读佛经可成佛,我读道经可成仙,我读儒经可成圣,不知我读天主经卷可成天主否?”
那韩霖闻言不由大怒,脸色一沉道:“狂妄!这么说来,客人要是造反,也能当皇帝不成?”
张顺拊掌而笑道:“还是韩公知我,某姓张名顺字逆取,江湖人抬爱,皆称为我舜王。如今我亲自前来,便是为了邀请韩公入我麾下,成就千古帝业!”
那韩霖好歹也是有功名之人,又有兄长韩云朝廷为官,消息也不算闭塞。
那“舜王”带领三十六路反贼,在山西破宣大总督张宗衡,斩山西巡抚宋统殷、四川总兵邓玘,擒石柱土司马凤仪,威名赫赫,能止小儿夜啼,韩霖如何不知?
当初张顺声威正盛之时,韩霖都曾经开始考虑联合城中士绅上书朝廷,在绛州依照西洋法式,制作敌台堡垒,以便守护乡里。
所以当他听到当面之人便是凶名赫赫的“舜王”张顺的时候,顿时肝胆俱裂,脸色发白。
好容易才稳住心神,韩霖才嘴角哆嗦道:“客人说……说笑了!那反……反王‘舜王’早已远走河南去了,何以至此也?”
张顺笑眯眯道:“我这不是为了你吗?昔有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我虽然不敢以刘皇叔自诩,好歹也得亲身而至,以示诚意吧?”
马英娘站在张顺身后,死死咬着嘴唇,想笑而不敢笑出声来,生怕破坏了张顺营造出来的氛围,她忍的很辛苦。
她一直纳闷为什么自己会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张顺,甚至对方对自己爱答不理的,自己却喜欢的死去活来。
这一刻她明白了,因为张顺就是这样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心所欲而不逾距的男人。
他见位高者而不卑,见位低者而不傲,无论什么困难,他也不绝望、不悲观,他总是能想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办法来。
这样的男子先不说长相如何,而哪个情窦初开的女子不喜欢呢?
张顺当然不知道他已经变身为“行走的荷尔蒙”了,只是直直地盯着韩霖韩雨公。
张顺今非昔比,早非昔日吴下阿蒙。一身权势,全化作了他犀利的眼神,给予了韩霖最大的压迫感。
那韩霖虽然比张顺年长十多岁,却被张顺看的满头大汗。好半晌,韩霖才鼓起勇气质问道:“舜王来此,身边不过数十人,就不怕韩某告官吗?”
“官?张某纵横山西河南上千里,不知何人能制?我听说‘神爱世人’,若是韩公想违逆主的教诲,不妨一试。说不得,这安静平和的绛州城少不得要经历一番战火!”
“你你你!”韩霖恐惧的指着张顺,“你怎么知晓主的教义!”
张顺心想:后世发小册子的人我见多了,少不得听了一言半语,此番道出果然有用!
那韩霖沉默了半晌,这才低声说道:“客人容我思量思量,明日再作答复!”
“那好吧,先让我这几个仆人叨扰一番,我去去就回!”张顺笑眯眯的站了起来,便带着马英娘及五六个护卫扬长而去。只留悟空及五六个护卫在那里死死盯着那韩霖。
第104章 能签会算
出了韩府,马英娘连忙赶了两步,追上张顺问道:“就这样算了?回头他要报官怎么办?不如先下手为强,先把他抓过去,由不得他不服!”
张顺哭笑不得道:“姑奶奶!咱们是……”
“哎!”马英娘眉毛弯弯,眼睛眯成一条线,笑嘻嘻的应了一声。
……
“你是成心占我便宜,是吧!”终日打雁,叫雁啄了眼,张顺没有想到自己也有今日。
不待张顺伸手打她,马英娘一溜烟跑出去好几步,然后扭过头来“略略略略~”给张顺扮起了鬼脸。
张顺见马英娘流露出小女孩的姿态,不由无奈地摇头笑了笑,颇有老父亲看女儿的神态。
几人在绛州城逛了半日,也不知道张顺到底逛了些什么。
正好路上有卖枣子的,张顺便顺手花钱给马英娘买了一小袋枣子吃。据小贩说这枣叫“板枣”,是附近稷山县的特产。
张顺也不知道是不是,尝了一颗还挺甜,就花了几十文买下了一些,送给马英娘做零食。
马英娘又惊又喜,一边抓着吃,一边嘟嘟囔囔地说道:“你也能有有钱那一天?你不都是找你婆娘借吗?”
“啊?对啊!”张顺理所当然道,“这几两银子是柳如是抬给我的印子钱!”
马英娘闻言不高兴了,嘟着嘴道:“我也要抬给你印子钱!”
“我又不缺钱,要什么印子钱?”张顺纳闷道。
“不,你缺钱!你给我买袋枣子都得抬印子钱,真是太可怜了!”马英娘严肃的反驳道,“所以,我也要抬给你一些!”
……
张顺大手一伸:切!你敢抬,难道我就不敢要吗?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马英娘这才展颜而笑,从怀里掏出来七八两散碎银子,放到张顺手里。
张顺的手无意中被马英娘碰了一碰,嗯,张顺心中毫无波澜!不过,那几块散碎银子倒有些余温。
张顺一把抓住,塞进了自己怀里!
马英娘满意的点了点头,也不再找茬,只是跟着旁边笑嘻嘻的一蹦一跳吃着枣子!
张顺暗道:你倒是放心,不怕我卷钱跑了?
过来半晌,太阳升到天空正中央。张顺用手杖扇了扇暑气,对他们喊了一声:“走,咱们吃大户去!”
明末普通百姓一般还是吃早晚两餐,大户富户才习惯中午添加一餐。
张顺身为后世之人,对这种一日两餐的习惯深恶痛绝,只是以前囊中羞涩不得已罢了。
如今有了好机会,便带领众人又返回韩府。
等到张顺率众走进客厅以后,正好看到那举子韩霖和悟空正在那里大眼瞪小眼,和当初他们刚离开的时候没两样。
张顺也不拿自个当外人,直接喊道:“韩公安好?时值中午,当食午餐,特来叨扰一番!”
韩霖拿他们没有办法,只好命仆人奉上些米饭咸菜罢了。
张顺也不介意,先让韩霖尝了几口,见他没有什么反应,才安心的和众人大吃大喝起来。
韩霖气的脸都绿了:吃我的喝我的不提,还敢拿我来试毒,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只是看了看悟空沙钵大的拳头,他也只好不得不忍了!
众人吃饱了喝足了,张顺擦了擦嘴,问道:“韩公意下如何?可肯随我而去乎?”
胳膊拧不过大腿,韩霖只得避其锋芒,聂聂喏喏道:“我尚未考虑清楚,明天晚上再行答复!”
张顺想了想,笑道:“非是我求你,而是当你求我!当今天子不当立,当立者乃昔日嫡子福王也。”
“神宗皇帝将崩,曾遗诏福王之母郑贵妃为后。朝中衮衮诸公依私废公,图拥立之功,立光宗为天子。违逆宗法,人神共愤!”
“今我秉公执正,欲为福王讨回公道,君其有意乎?”
韩霖闻言脸色大变,不由惊叫道:“如此,岂不是天下大乱?”
“以庶废嫡,人神共愤。如今北方大旱,流民遍地,起义之人此起彼伏,此岂非天意哉?唯有以嫡代庶,以正其位,方可天下太平!”
“神罚?”韩霖深信天教,这天教为了拉拢信徒,更是对神罚极度渲染,他倒因此不由信了几分。
只是因为他本就是书香门第出身,兄长又是徐州知府,好歹还保留一丝理智,一时间沉吟未决。
张顺也不理他,便大摇大摆去了。等到离了绛州城,张顺赶快翻身上马,快马加鞭奔回了附近的骑兵营地。
马英娘也跑的气喘吁吁,不由奇怪地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刚才还在悠悠哉哉,怎么突然就疾驰起来?”
张顺笑道:“无他,唯有怕有人跟踪罢了。我等一人双马,快马加鞭,哪怕有官兵来袭,亦可轻松走脱。只怕心里大意,被官兵所趁,攻我不备罢了。”
马英娘见张顺胸有成竹,谨慎多谋,倒放下心来,心中也不免有三分佩服。
只是她依旧有一点不明白,问道:“将军所言倒是不错,只是邀请韩霖之事怎么办?就这么放弃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