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269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8:30
  然后“以古定制,凡岳、镇、海、渎并去前代所封名号,止以山水本名称其神。”
  凡被帝王敕封的神灵,便是正祭,否则便为淫祀,不然一旦伐山破庙,这些“淫祀”便要被官方直接捣毁。
  由此,可见古代帝王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并非一句空话。理论上来讲,天下诸神,亦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张顺借助这次“身死三日,然后复活”的意外,干脆装神弄鬼,先把皇帝的神权“天子”夺到了手再说。
  本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张都督因为张顺这一次装神弄鬼,还有几分芥蒂,结果看到张顺如此处置,颇有上古帝王之风,反倒颇为欣慰起来。
  高一志心中不服气,还待要辩,张顺哪里有闲心理他?他便把手中毛笔一掷,揉了揉酸疼的手指,指了指自己的喉咙。
  意思是“今日言辞不便,吾且休息矣。若是他日有空,我等再辩不迟!”
  高一志一拳打到空气上,差点被张顺闪着了老腰。他原本还有一肚子神学理论要说,被张顺一下子全堵在肚子里去了。憋得难受,半晌儿才在韩霖的劝说下气鼓鼓而去。
  张顺这才擦了把汗水,揉了揉手指头,示意柳如是把笔墨纸砚收拾收拾。
  这几日张顺身体不适,除了几个丫头轮流照顾以外,李香亦常伴其左右,以免有些意外,方便及时处理。
  见张顺劳累了,她连忙上前给他按摩起来。虽然没有什么章法,终究胜在人美手软,心里的更加令人满足。
  按了半晌儿,李香忍不住劝慰道:“老爷千金之躯,贵为‘天子’,如今又是身体不适之时,何必和他一个欧罗巴人置气?”
  “非我和他置气,实乃他和我置气也!”张顺摇了摇头笑着写道,“他们神棍一个个整天装神弄鬼,愚弄百姓,反倒我这个‘真天子’不为人知,真是岂有此理?”
  他心道:我一个穿越者,身怀前世记忆,不说万中无一,起码在这一世应该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如何也当得“天道之子”的称呼了吧?
  李香、柳如是等人皆跟随他已久,对他身上颇有些“神异”之处也有几分了解,如何不信他的言辞?
  一时无话,张顺稍作休息之后,便命柳如是继续为自己研墨,准备书写些东西。
  柳如是虽然颇善文墨,奈何也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娇小姐,一时间也累得不行了,不由抱怨道:“天色将晚,老爷如何不肯休息,反倒写这些劳什子东西?”
  李香性子偏软一些,见柳如是也累得不行,便伸手向柳如是要那墨锭。
  柳如是哪里肯给她,不由感激地笑道:“我的夫人呐,如今你已经有身孕在身,我可不敢劳驾你!今日你照顾老爷已经身心俱疲了,可不要害我!”
  张顺见她们似乎有不满之意,不由写了一句话,把刚刚写就的一些东西递给她们看:“莫说辛苦,我这写的可是好东西!”
  李香和柳如是本也好奇得紧,闻言伸着脑袋一看,只见那纸上密密麻麻的写着什么:“天是什么,为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又当如何称呼,历史上有哪些记载,又有哪些谬误;与佛教、道教、儒教以及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有什么关系和异同;对人家有什么影响,又和天子有什么关系?”
  其下又密密麻麻的写着张顺的回答:“天乃客观规律,无私无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人的想法而变迁。天道自然,从无中生一,一化天地万物,故称之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注:其实就是宇宙大爆炸。问:天有何面目?答:无面目,天非人哉,岂能以人身视之……”
  张顺居然已经写了十余张,怕不少于数万字矣。李香与柳如是相顾骇然,不由问道:“老爷,这是?”
  “设定,或者称之为大纲也行!”张顺闻言笑着抽出一张白纸随手写道,“你道白天我如何不肯与那高一志辩驳?只是心中尚且未想全罢了。”
  “这玩意其实和写玄幻小说差不多,先把世界观定了,然后设定出场人物卡和能力等级,以及各大势力,再拉出来故事主线。对了还要画出世界地图,捋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故事逻辑差不多就通顺了,几乎就没了破绽。”
  李香和柳如是见了半晌儿,这才反应过来,有几分不敢置信地问道:“老爷今天和那高一志说的都是假的?”
  “对啊!”张顺理所当然的挥毫写就道,“你以为呢?宗教不就是糊弄人的吗?”
  “他们水平太次了,编纂的破绽太多,不得不不停地打补丁,不停的分化出来异端和异教徒。我这个就不一样了,顶层设计做得好,应该没有啥大的破绽了,属于比较高级、完美的宗教!”
  李香和柳如是相视一眼,一肚子的“槽”不知道从何吐起。感情我们姐妹俩辛苦了这么老半天,你搁这给我们编话本呢?
  想到这里,李香和柳如是心中也不由羞愧了起来,前些日子那高一志还向她们俩推销过这个劳什子“天教”。
  最终因为这个“天教”只许娶妻,不准纳妾,被她俩暂时拒绝了。这两人其实都是一般心思,且等我做了正室,再信不迟!
  她们俩万万没想到,原来这“天教”竟是这么个玩意儿,差点被人当傻子忽悠了。


第302章 官兵攻城
  洪承畴脸色阴晴不定地看着前面的几份纸张。一份是城中眼线送过来的情报,一份是陕西总兵左光先送递上来的情报,一份是原临洮总兵管曹文诏和侄子曹变蛟私下派人传过来的书信,还有一份乃是当今圣上的圣旨。
  前两份分别从侧面证明了“顺贼”身死,“幼主”张平安即位之事,催促朝廷早发大军,以免贼人稳住局势。
  而曹文诏和曹变蛟的书信则是向朝廷表忠心,愿意将功赎过,约定时间替洪承畴打开城门,引官兵入城,请求五省总督洪承畴保下自己。
  而最后一份圣旨则是朝廷斥责洪承畴养寇自重,不肯及时剿灭洛阳的顺贼,以致于秦豫之地“闯将”“活曹操”“八大王”“扫地王”及“古元真龙皇帝”等贼寇攻破了南直隶凤阳府,焚毁明皇陵和朱元璋当过和尚的龙兴寺,危机京师漕运安全。
  传旨太监揣着洪承畴塞给他的沉甸甸银两,稍作犹豫,提醒道:“贼人先后杀死颍州知州尹梦鳌、在乡尚书张鸣鹤以及凤阳留守朱国相。陛下得到消息以后,素服痛哭,早已经已经命人处死了漕运总督杨一鹏,让兵部右侍郎、山东巡抚朱大典接任!”
  洪承畴听了,连忙谢过了。这些话对传旨太监来说,说与不说倒无所谓,但是却帮了五省总督洪承畴大忙。
  凤阳作为明开国太祖朱元璋老家,被他设为中都,与当时的明南都南京、北都北京,并称明三都。
  不但是为明朝三大政治中心之一,更是明朝风水宝地龙脉地气所在。
  如今洪承畴身为五省总督,不能剿匪安民,反倒导致中都丢失,皇陵被焚,没有被崇祯皇帝带着圣旨过来直接处死,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原本五省总督洪承畴因此吃了“卢象升”的亏以后,颇为多疑,对张顺身死之事犹豫不定。
  他本来认为反正“顺贼”已死,再等些日子,等事情明朗了,再行攻城不迟。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驱赶走的“闯将”“活曹操”和“八大王”居然和“扫地王”、“古元真龙皇帝”勾结在一起,攻陷了中都凤阳府。
  虽然朝廷念在他“斩杀”三十六营盟主“顺贼”和总掌盘子“闯王”两位影响重大的义军首领,才没有治他的罪。
  可若是他不能及时恢复洛阳城,恐怕下场不会比蓟辽总督袁崇焕好得了多少。
  想到此处,他思量了半晌。如今“顺贼”已死,贼人群龙无首。即便前次惨败,官兵损失惨重,剩余兵力尚有三万余人,犹有一战之力。
  于是,他便点了点头道:“公公姑且放心,明日一早,我便亲率大军,继续攻打洛阳城。只是贼人凶残,我不敢保证福王安危。”
  “这事儿洪督师你自己做主便是,咱家身为内臣,也不便干预军事!”传旨太监又不傻,自己传旨之余,不过趁机探查一下洪承畴军中形势,方便返回京师以后汇报给崇祯皇帝罢了。
  “攻城”和“福王安危”之事岂是自己一个中官能够参与的?
  洪承畴见这厮也是老奸巨猾,也息了拉他背锅的心思,只好又让身边的小厮备了些银两,以谢传旨太监。
  到了第二日一早,洪承畴果然只留白广恩率领五千人监视紫微星堡,其余人马则一并攻打洛阳城。
  失了张顺指挥的义军一副抱头挨打的模样,但死死龟缩在洛阳城中,任凭官兵如何叫骂,就是不肯出城浪战。
  叫骂了半晌,官兵早已口干舌燥,这才将营中红夷大炮和大将军炮等火炮拖了过来,向洛阳城发起了炮击。
  这一次官兵一共携带了红夷大炮二十余门,各色大将军炮一百余门,尽数摆出,一字排开,颇有当初义军百余门野战炮轰击官兵的风范。
  那洛阳城最外侧乃是前几年朝廷发民役筑造的拦马土墙,高约一丈,宽亦一丈,长三十三里,将洛阳城团团围住。
  由于义军人手不足,三十三里长的拦马土墙亦无法今守,只好派遣了些士卒守住通过四门的缺口。
  河南总兵王绍禹一直都是城中不稳定因素,当初张顺“身死”之时,宋献策还亲自拜访了他一番,以稳住此人。
  如今张顺一醒,又念他乃是官兵第一降人,多次危急之时又未掺和叛乱之事,便特意命他率领麾下三百士卒防守北门拦马土墙缺口。
  王绍禹才能不过中人,本以为要被“舜王”弃了,没想到还有用到自己的时候,便领兵欣然前往。
  结果他麾下人马又少,战力又不高,焉能是洪承畴大军的对手?官兵只发了两轮炮,一个冲锋便打的王绍禹弃了阵地潜逃回城。
  张顺见了倒没有责备他,反倒劝慰他:“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派你前去阻拦,不过让你见识见识官兵的手段罢了,以免回头遇上了不好对付。”
  河南总兵王绍禹一听,不由又惊又喜,看张顺这意思,莫非是想栽培自己?
  且不说王绍禹如何心思,且说那洪承畴过了拦马土墙之后,便能望见洛阳北门安喜门。
  只是经过韩霖、高一志主持改造以后,这城门一左一右分别有两座锐角敌台夹峙,如同两支挥舞起来的螃蟹钳子一般。
  五省总督洪承畴经过多番攻打紫微星堡以后,识得这敌台的厉害,不由提醒道:“诸将且小心行事,切莫白白送了性命。”
  左光先、王承恩、贺人龙等人也不由心中一突,暗道:恐怕又要拿人命填了。
  谁的命不是命呢?虽然将领不拿麾下的士卒当人看,但终究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也怕损失过多了。
  所以,官兵最开始便先利用红夷大炮和大将军炮对洛阳旺喜门进行炮击。
  炮弹像雨点一样打在洛阳城墙之上,把夯土城墙城墙外面的包砖打个粉碎。只是青砖虽然碎了,厚实的夯土城墙依旧无碍。
  明代洛阳城建于明初,在高效而有廉洁行政作风下的建筑,虽然比不上那些以糯米为粘合剂,蒸土筑城的坚城,好歹也是真材实料,没有半分偷减。
  短时间,官兵哪里攻的破?而城上义军亦早早拉出火炮,断断续续对城外展开了反击。在一场声势浩大,却颇为无聊的隆隆炮战声中,再度拉开了洛阳城攻防战。


第303章 断其归路
  五省总督洪承畴在洛阳城下发起了一波又一波攻城,张顺却见招拆招,只防不攻。
  这倒不是张顺惧那洪承畴麾下人马众多,反倒是他“复活”以来,“胃口”变大了许多。
  原本仅仅打算击败洪承畴的战略目标,如今已经被他修正为“吃掉”这三万余精锐秦兵。
  后世伟人有句话说的好,“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前番洛阳城下大战,义军虽胜,但由于张顺意外阵亡,而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仅仅以伤亡五六千人的代价逃回了大营之中。
  若是但以人数计算,其实官兵实力犹在义军之上。只是官兵以多打少,以强凌弱,还被义军打的大败,士气大伤,其实发挥不出来原本的优势罢了。
  于是,张顺便动了脑筋,试图一举吞并五省总督洪承畴部。
  当张顺提出这个打算的时候,不但张慎言、宋献策和红娘子大吃一惊,甚至连曹文诏、陈长梃这些义军将领都极力反对。
  虽然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战例,但是大多数战争还是遵循最基本的规律。
  《孙子兵法》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虽然这其中数值未必特别准确,但是也能够大致反应一方要想达到自己的军事目标,大体需要的人数。
  一方具有十倍的人数优势才能围歼对方;五倍的人数就可以直接冲上攻打敌人;一倍的人数优势需要分化瓦解敌人,各个击破;而双方人数差不多的时候,尚有一战之力。
  现在义军人数勉强也才能够凑出三万之数,尚且低于新败官兵的三万五千人,若是野战破敌倒也罢了,岂有以少歼多乎?
  张顺连忙将自己的计策和盘托出,这才勉强说服了众人。
  原来张顺的计策倒也简单,第一步就利用自己“身死”的假消息,麻痹大意洪承畴,吸引其全力攻打洛阳城。
  具体办法就是找老山长左冷禅的弟子黄德清冒充吕维祺弟子元谋的笔迹,以及让吕维祺儿子吕兆麟将功赎罪写信与洪承畴。
  当时洪承畴接到的那些书信,除了他自己派入洛阳城探子的以外,其余两封正是“元谋的书信”和吕兆麟的书信。
  可惜那洪承畴老奸巨猾,三厢验证,依旧龟缩营中,亦不肯出。好在终究“闯将”等人攻陷中都凤阳府的消息传来,在朝廷的压力之下,这厮才不得不离开了“温暖的小窝”,向洛阳城发起了全力进攻。
  说实话,张顺原本计算是让“闯将”、“活曹操”和“八大王”切断漕运,也不知道为何阴差阳错之下,却破了中都凤阳府。
  好在效果都是一样,依旧让朝廷焦头烂额,也幸好没影响到张顺的大计。
  当然,五省总督洪承畴也不是傻子,久攻不下自生离去之心。张顺便连忙命令曹文诏、曹变蛟叔侄再度书信联系洪承畴,私下和他讨价还价,诈称准备“打开城门以迎王师”,让洪承畴举棋不定。
  其实从五省总督洪承畴发兵攻打洛阳城的时候,张顺早派遣陈长梃、李牟二人率领两营六千官兵偷偷向西直扑宜阳县城。
  宜阳县城位于洛阳城的洛水上游,有五十余里路程。之前张顺奇袭京营的时候,亦曾攻破此城,只是后来为了集中兵力进行防御,随即又弃守了此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1页  当前第2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9/9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