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容易出了地形复杂的蛇山,却有见一条河阻拦在众人的面前。
吴三桂抵近一看,只见河边一片狼藉,更有焚毁丢弃的木筏、浮桥在河边顺水沉浮。
他不由连忙让士卒收拾了一番,重新搭建了一处浮桥,然后渡河。
哪曾想这边才刚刚渡过了羊肠河,那边便听到一声炮响,一时间不知道多少鞑子杀将过来。
那吴三桂见状,哪里不知这是中了鞑子的鸟计?
他不由大声疾呼道:“今亡亦死,战亦死,等死,为国尽忠可乎?”
那桑昂和那木气二人虽为降夷,亦慷慨激昂,分别用蒙古语应道:“愿随少将军效死!”
吴三桂见军心可用,便一边率领麾下骑兵疾突,一边派遣使者过河向祖大寿请援。
且不说那吴三桂如何,且说那多铎率军折返以后,眼见堵住了“明军”一队骑兵,不由大喜道:“果然中吾计矣!”
原来这多铎虽然脾气暴躁易怒,却也是一员宿将。
他听闻义军奇袭辽东,夺取了金州,顿时明白中了张顺的诡计。
只是后金本就兵力不足,难以同时照样广宁、金州和东进三地,故而只能以诡诈取胜。
这一次他之所以退的如此干脆,就是要麻痹张三百,让他以为辽南有失,他不得不回。
待到张三百率领主力追来以后,他再杀个回马枪回来。
准备先破了张三百,然后再找耿仲明、赵良栋、赵鲤子一干人等算账。
只是这多铎千料万料,万万没料到这一次没有骗来张三百,反倒把祖大寿、吴三桂两人给哄了出来。
可怜这舅牲二人长了一百个心眼,高低中了多铎的诡计,被人杀了回马枪。
第537章 苦战
“报,吴小将军被鞑子围困在羊肠河对岸!”就在祖大寿带领一干辽东兵在后面缓慢前行的时候,很快就有士卒折回来汇报道。
“长伯怎么这么不小心呐!”祖大寿皱了皱眉头,万万没有想到吴三桂会被人抓住了尾巴。
若是别个,被人抓住也就抓住了,他活该,他倒霉,卖了他祖大寿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但是,吴三桂不同。
他不仅仅是祖大寿的外甥,更是他祖大寿选定的接班人,辽东将门新一届顶梁柱。
于公于私,祖大寿官至极品,已经做到了武将的天花板。
要想更进一步,要么效法赵匡胤,要么成为从龙之臣。
然而,对于祖大寿来说,哪一条道都走不通。
物极必反,对于早已经听调不听宣的祖大寿来说,无论紫禁城内坐的是朱由检,还是朱常洵,抑或是张顺,没有任何区别。
无论哪一朝哪一帝,肯定容不下他们祖家继续掌控辽东。
那祖大寿对此心知肚明,故而早早就做好了计较。
首先,祖家必须退居二线,不能掌权。
其次,接班之人必须和祖家有一定的利害关系,以免被人秋后算账。
选来选去,最终祖大寿选中了同是辽西望族出身的外甥吴三桂。
如今的祖大寿已经年近六十,而吴三桂才不过二十五六。
如果不出意外,在祖大寿和吴襄的帮助下,吴三桂很快就能够崭露头角,成为辽西将门中的领军人物。
然而,这一次吴三桂被困,完全打乱了祖大寿的计划。
快,太快了!
如今义军已经占据了整个北方,而祖大寿又年事已高,如果他舍弃吴三桂,重新挑选接班人,恐怕张顺根本不会给他这个时间。
短短四年功夫,张顺便由一介白衣成为了一方之尊。
而四年功夫对吴三桂来说,才不过从一个小小的游击擢升为参将。
若是一切重来,恐怕祖大寿再也没有那个精力和时间。
想到此处,祖大寿不由下令道:“全军听命,即刻出发,全力营救吴三桂!”
“着人尽快回报张将军,就说我军抓住了鞑子的尾巴,惹急了鞑子,如今正被鞑子围攻,请求支援。”
原来这祖大寿也自有一番计较,虽然后金兵多,又围了吴三桂,自己手底下也只有一万兵马,但是并不是没有机会。
多铎这一次为了尽可能杀伤义军,故意避开容易设伏的山地,而在利于骑兵驰骋的平原发动了袭击。
这固然会因为河流的阻拦,让义军的追击部队难以逃脱,但是同时也意味着一旦排除了河流的阻碍,义军便能够借助蛇山的地形进行防守。
这样的地形能够保证自己在营救吴三桂的同时,不会把自己搭进去。
祖大寿计议已定,随着一声令下,顿时万余辽东精锐迅速地向蛇山开进。
而就在祖大寿全力进军之际,吴三桂正在羊肠河东岸厮杀。
如今的吴三桂血气方刚、年轻气盛,胸中有一股好心气儿,也是一位大好五为少年。
想当年一十八岁,率领而是家丁冲阵救父,也获得了“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
如今骤然遇袭,丝毫不惧,反倒笑着对桑昂、那木气二人道:“建虏骑兵虽众,却不如我辽东精矣。今我千人,却也要虎口捋须!”
原来那多铎虽然带领四万大军,但是这行军打仗自然也有先有后,不可能四万人挤作一团。
先与吴三桂部交手的乃是后金的葛布什贤超哈营。
所谓“葛布什贤超哈”,即前锋之意,此营即后世前锋营前身。
其将士皆由满人和蒙人担任,乃是大清国皇帝出巡的前哨警卫。
那吴三桂虽然年轻,却也在祖大寿的多年培养之下,对后金颇为了解。
他一见这“葛布什贤超哈营”,如何不知多铎就在跟前。
他不由冷笑一声,竟一马当先向“葛布什贤超哈营”冲杀了过去。
将乃军之胆,他这一冲不要紧,顿时桑昂、那木气二人连忙带领着麾下的降夷营也跟了上去。
那“葛布什贤超哈营”本都是精挑细选的满蒙精锐,素来以勇气自居,万万没想到“明军”还有这般勇士,顿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只见双方两马相交,那吴三桂只把手中的大刀一挥,顿时把当面的一个将领模样的骑士砍下马来。
然而,虽然后金大多数战法与明军类似,但是唯独骑兵战法却充满了游牧风格,与明军常用的横排冲阵战法截然不同。
后金骑兵常用战法,则是携弓矢火铳冲锋。
双方接近三十步,则发鸟铳;距离丈许,则发弓矢。
而明军喜欢用的单刀长枪,后金骑兵却只当作辅助武器。
而吴三桂手底下的降夷营,却正是以蒙人为主体的游牧出身,双方战法倒是大同小异。
独吴三桂和其麾下家丁,却是典型的明军战法,故而率先冲入后金阵中。
若是平日里,后金骑兵对上这两种战法,倒也娴熟。
今日则不然,一边是和自己游斗的骑射手,一边是拼死一搏的冲击骑兵,顿时把后金打得无所适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混乱。
顿时那吴三桂如鱼得水,只把一把青龙偃月刀使得如风车一般,水泼不进,左劈右砍,如入无人之境,只杀得后金骑兵人仰马翻。
那多铎远远望见了,不由感慨道:“此何人耶,莫非‘二关公’欤?果是关公在世,刘綎复生!”
“陛下错了,此非‘二关公’,乃‘三关公’耶!”左右闻言不由笑道。
“此人乃是祖大寿的外甥,吴襄的儿子,有个明目,叫做‘勇冠三军,孝闻九边’,说的就是他!”
“咦,竟不是‘二关公’?”多铎闻言皱了皱眉头,不由感慨道,“汉地勇士何其多耶,我满洲果不得天下乎!”
左右听了不由又羞又愧,纷纷主动请缨道:“陛下,奴才若是不能取其首级,情愿提头来见!”
而就在众人气愤填膺,主动请战之际,那吴三桂刚刚杀透了敌阵,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儿,却用余光瞥见了远处正有一队人马虎视眈眈,不由吃了一惊。
他正待打马要走,却突然发现那许多将士跪了一地,并未趁机杀来。
吴三桂庆幸之余,突然灵光一闪,福至心灵,他突然大声喊道:“鞑子伪帝就在对面,快快随我杀敌!”
“若能擒杀此獠,不仅其围自解,更是封侯拜将,只在今朝!”
众人闻言一愣,顿时嗷嗷的叫了起来。
天下帝王何其少耶,若能擒杀一人,子子孙孙皆承其惠。
想到此处,众人不由怪叫一声,便一股脑呼啸着向多铎方向冲了过去,誓要取其首级。
第538章 冲阵
“快,快拦住他!”那多铎本来在后面激励士卒,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因此被吴三桂发现了动向。
在冷兵器时代,将乃军之胆。
如果为将者在遭到敌人突袭的时候,如果应对不当,往往会引发不可意料的崩溃。
远者有孙十万,合肥一战,成就张八百威名。
近者有陈友谅,一命呜呼,成就朱氏近三百年帝业。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哪怕多铎有再多心思也是无法,只能硬着头皮硬挺到底。
随着多铎一声令下,“葛布什贤超哈”纷纷迎了上去,一时间铳声四起,箭如雨下。
那吴三桂见状,只命桑昂和那木气两人率领麾下骑兵和起纠缠,自率家丁亲卫猛突“葛布什贤超哈”营。
那吴三桂和其麾下家丁不仅武艺高强,更是身披双铠,刀枪不入。
一阵鸟铳、箭雨过后,除了有七八个倒霉蛋被杀伤了坐骑,跌下马去以外,其他人身上虽然挂满了箭支,如同刺猬一般,一往无前的冲进了“葛布什贤超哈”阵中。
“杀,杀!”吴三桂强忍着身上隐隐作痛的伤口,一边大声疾呼,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偃月刀。
若论冲击力,这马上偃月刀给长枪提鞋都不配。
但是,若论混战收割,这偃月刀就是“冷艳锯”,左劈右砍,前撩后拖,无法不可以杀人,无处不可以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