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931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8:30
  然而,张顺却不知道就在他惊讶于张溥的理解和总结能力的时候,他的言语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在张溥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原来自孔子创建儒家学说以来,历经两千年,虽然其间不停的修修补补,但是终究是建立在古典贵族社会基础上的一套学说,已经难以适应自宋明以来逐渐平民化、扁平化的社会发展。
  也正是这种落后的基因,导致元、清蛮族社会入主中原以后,能够以落后文明迅速建立统治的重要原因。
  说白了,就是中原社会迟迟无法摆脱落后理念的桎梏,反倒又被蛮族拖回到“贵族”统治之中。
  然而,张顺这种从后世“引进”的先进理念,十分切合的解决了明末社会平民化、自由化的问题,故而让张溥惊为“天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有了钱,就能够雇佣其他人为自己烧火做饭、打理园子、织布纺棉?甚至也能够组组建军队……不成,不成,这个不成,这个属于‘公事’!”那张溥举一反三,很快就想到了很多。
  “没错,理论上是这样!”张顺满意的点了点头,“除非违反法律,不然这些事都可以自行协商。”
  “那……那个人的权力也太大了吧?”张溥皱了皱眉头,不由质疑道。
  这个时代的法律,只有一部《大明律》,如果事事都依靠法律,显然个人的权力会急剧膨胀。
  “这个……这个就需要建立健全整个法律体系!”张顺笑道,“我是这样想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完全没有注意到一个昂首挺胸,来回踱步,而另一个还躺在地上,时而沉吟,时而激辩。
  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有人喊了一声道:“殿下,该用膳了!”
  “哦?”张顺闻言一愣,却见天色已晚,他不由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请先生和我一起用饭!”
  “啊,这……”董小宛闻言,不由面露难色。
  原来她只做了张顺一人的饭菜,并无准备张溥的份儿。
  “不妨事,一会儿多盛点米饭就是了!”张顺一看董小宛这神色,如何不知道她的心思,不由笑道。
  “哎,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我本是以罪臣,如何敢与殿下……”那张溥闻言连忙拒绝道。
  “哎,先生,你这是奴性未除啊!”张顺不等他说完,不由调笑道,“公有上下,私无尊卑!”
  “此乃私人宴席,有何不敢之说?”
  “好,好,那恕在下无礼了!”张溥听到这里,不由一愣,这才施施然从地上爬了起来。
  只是由于他躺那太久了,身子竟然麻了半边,差点又摔了回去。
  幸好张顺眼疾手快,伸手又将他扶了起来。
  张溥这一次什么话都没有说,脑海里只蹦出一句话来:“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不多时,董小宛果然端上来两色菜来,一盘是虎皮肉,另一盘则是霜葵炒肉。
  “来来来,吃吃吃!”张顺顺手递给了张溥一双筷子,然后自顾大快朵颐起来。
  “这……”张溥不由一愣,发现堂堂舜王吃饭,既没有人过来伺候,有没有其他山珍海味,一时间都惊呆了。
  “怎么了,不合先生口味儿吗?”张顺见他迟迟不肯动筷,不由奇怪地问道。
  “没……没什么!”张溥尴尬的笑了笑,感慨道,“不意殿下竟说到做到,表里如一,愧煞我这圣人门徒也!”


第668章 张溥的决心
  张溥走了,在张顺的再三挽留之下,他还是走了。
  这倒不是他不同意张顺的理念,而是他太赞同张顺了,以至于要冒险回去,劝说复社成员一起支持张顺。
  复社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学社,而是由云间几社、香山同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中州端社、浙东超社等全国十几个学社组成的一个大社。
  由于其强大的影响力,又被人称之为“小东林”、“嗣东林”,除了主张切磋学问,砥砺品行以外,又主张“蠲逋租,举废籍,撤中使,止内操”。
  也就是要求朝廷免除地方积欠的租税,任用被免职的官员,撤除皇帝派往各处的太监,中止太监授甲操练等事,反应了江南地区地主、商人和市民阶层的利益。
  如果从思想主张方面来说,复社其实就是东林党的转土重生。
  在张溥建立复社以来,短短几年之间影响力极大,从之者几万余人,许多文武将吏及朝中士大夫、学校中生员,都自称是张溥门下。
  甚至在原本历史线上,为了对抗温体仁,复社还操控朝政,把闲居了八年之久的周延儒推入内阁。
  能量之大,令人咋舌。
  田见秀称赞他“居于乡野之间,却也能遥控朝廷;虽是闲散之身,却也能执掌天下”,亦非夸大之词,这也是他信心十足前去“离间”李自成和张顺的根本原因。
  如果李自成真正掌控了两万精兵,一旦在复社的帮助下自立江东,赫然又是一个“小霸王”。
  只是无论张溥还是复社其他成员,都没有想到随着义军势力的空前壮大,李自成已经不具备了自立的条件。
  一个是李自成侄子李过已经“封侯”,滞留山西,无法相应李自成的号召。
  另外一个就是他麾下的刘宗敏、党守素、张汝魁、罗尚文四将之中,党守素和张汝魁自成一体,罗尚文由于接收了部分张凤仪的白杆兵,已经成为了张顺的死忠。
  唯有刘宗敏可能追随他起事,但是也不具备压倒性的力量。
  那李自成除非是猪油蒙了心,不然不可能好端端的亲王不做,反倒做什么劳什子“大魏吴王”。
  这张溥也是非常之人,本来他做好了“以身殉道”的打算了,但是见了张顺以后,却有起了别样的心思。
  一则他确实出身卑贱,母亲乃张府奴婢,为此遭受了不知多少白眼。
  二则他在张顺那边看到了机会。
  义军兵马虽强,又笼络了张慎言、吕维祺和祝万龄等人,但是那张慎言、吕维祺、祝万龄一干人等如何比得上“汇集天下文脉”的复社?
  如果……如果复社彻底投靠张顺,那么不仅能够推广自己的理想抱负,更可以把已经奄奄一息的东林党彻底埋入土中,然后踏上一万脚。
  “天如,如何?”当张溥刚赶到苏州太仓,前来迎接的“娄东二张”之一的张采不由连忙开口问道。
  “我没能说服‘闯王’。”张溥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反倒为‘舜王’殿下所说服!”
  “啊?”那张采闻言本来还想安慰张溥几句,但是听到后面一句话,一下子愣住了,“这是为何?”
  张溥大才,更胜自己十倍,张采当然不会认为他会为张顺所惑。
  “‘闯王’身材魁梧,沉默寡言,有刘皇叔之风!”张溥不由长叹道,“然‘舜王’雅量,有汉高唐宗之风,胜其远矣!”
  “无乃太过乎?”张采为人严毅,素闻张顺出身“贼寇”,又行魏武、梁祖之旧事,故而对其观感极其不好。
  “我观其麾下将领,个个桀骜不驯、如狼似虎,若非由其约束,恐怕天下大乱矣!”张溥不由解释道。
  “又观其习性,素以好色闻名。然婢女不过三人,每餐不过两菜,可谓简矣!”
  “吾又与其言天下之事,殿下又云‘畜人为奴,与牛马同,不仁之至也’,与你我主张相差仿佛。”
  “此人可引之为援,而不可为之敌。”
  “若我等率复社投之,必能匡扶天下,申我等志气!”
  “天如,君择臣,臣亦君。”张采听到这里,不由严肃道,“你想投靠舜王,我这里倒没什么,其他人可能也就骂你几句。”
  “可是你居然想鼓动整个复社投向舜王,你知道你会面临着多大的压力吗?”
  “我知道,可我不想眼睁睁看着我亲手创建的复社走向灭亡!”张溥闻言沉默了片刻,这才开口道。
  “这一次,我走访了‘闯王’、‘舜王’,也见识了南京城外战火遗存,这才明白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张采奇怪道。
  “咱们就像那蔓藤,人家就像那大树。无论那蔓藤长得如何茂盛,终须缠绕在人家大树上面。”
  “就像咱们俩想‘平等待人’,连一个奴仆出身的张峣都无法收入门下。而舜王想‘废奴’,却只需一纸文书,便能引得天下大震。”
  “何也?人家有兵有枪还有理,咱们怎么敌得过人家?”
  “如果咱们联手,就不一样了。”
  “柔可以克刚,弱能够制强。现在他固然能够制住咱们,他日咱们未必不能制住他!”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到时候即便是堂堂舜王,又能怎么样呢?”
  “你想的倒挺好,可是你觉得那些人会跟着你走吗?”张采听到这里,不由苦笑了起来。
  原来明代自建国以来,只因儒士多从蒙元作威作福,不以从胡为耻,故为朱元璋所鄙、所忌,便建立了一套“挟制”士大夫的手段。
  比如非军功不得封侯,再比如建立厂卫、诏狱,以及常常用来羞辱臣子的廷杖。
  这一切隐隐约约都昭示着一个事实,明主对士人的态度就是以“奴婢”蓄之,对他们以敌视和羞辱为主要手段。
  故而明代的士风也表现为乖戾、偏狭,士人亦具有“激昂好为已甚”、“有闻则起,有谏必争”、好攻讦毁先贤等特征。
  所以张采才提醒张溥,别看你现在誉满天下,一旦做出他们不喜欢的时候,很快就会被人口诛笔伐、谤毁天下。
  当然实际上,明代士风如此乖戾,除了所谓的君主的态度以外,更多的是明代社会大发展以后,社会向扁平化、平民化、商业化发展,进而引发了儒学观点和社会相触的必然结果。
  这些士人一方面深受传统忠孝节义的束缚,无法反抗现有的封建体系。
  另一方面又深受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的现实影响,难免产生了各自奇奇怪怪的心思出来,继而形成了“乖戾”的士风。
  “欲成大事者,岂可瞻前顾后?”不意张溥闻言毫不畏惧,反倒笑道。
  “我欲再度召集春秋集会,舌战群儒,以辩是非!”


第669章 春秋大会
  “三月十五,春秋大会?”张顺不由看向王铎道。
  “对,春秋大会!”王铎笑着解释道,“自复社成立以来,总共召集过三次大会。分别是吴江尹山大会、南京金陵大会和苏州虎丘大会。”
  “每次召开,天下士子云集,衣冠盈路,相互之间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行,随便臧否人物,点评时政。”
  “每次能召集多少士人?”张顺皱了皱眉头,心道:这复社如此嚣张,怕是哪朝哪代也容他不得!
  “大约有两三千之数!”王铎沉吟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数字。
  “吓?”张顺这才真正明白,张溥为什么敢自称“以闲散之身,执掌天下”。
  原来天下竟有这么多士人为之鼓吹呐喊,其力量端的不容小觑。
  他沉吟了片刻,不由开口问道:“这一次聚会地点在哪儿?”
  “常州江阴!”
  “常州江阴?”张顺听到这个名字,不由一愣。
  “对,常州江阴!”王铎点了点头道。
  “那感情好,正好有机会咱们也去瞧瞧!”张顺不由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1页  当前第9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1/9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