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好一切,赵康和萧玲珑乘快马一路赶回了帝都,见到了两人,原本还有些慌张的众多大臣就像是见到了主心骨一样。
大殿之内,文武百官到齐,萧玲珑坐在龙椅上:“杨太师将详情说一说吧,青州变故为何?”
杨千云走出来:“陛下,青州境内爆出虫害,全境受灾粮食短缺,州牧吴清河治理不善,畏罪自杀,下面官员乱成了一锅粥。”
“老臣已经命人开放粮仓赈灾,但依旧是杯水车薪,因此特请陛下和国师回京商议。”
“虫害!”
萧玲珑眉头紧皱,一旁的户部尚书张明远道:“是啊陛下,派出去的人赶回来汇报,一州境内蝗虫遍地啃噬庄稼无数,青州今年恐将颗粒无收,更要命的是。”
“上次征战我大乾国库耗损严重,各地粮仓内部存粮不多。去年江州水患还是国师从封地元江县中调取大量粮食,才遏制住了江州灾情。”
“青州和江州两地本就是我大乾产粮最多之地,如今两地相继受灾,未来两年之内恐怕粮荒灾情将会遍及全国!”
不少人都面带忧愁心中满是慌乱,人饿极了可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
要是粮荒真的遍布乾国,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引发什么恐怖后果。
听闻。
女帝陛下也是一惊立刻道:“国库现在还有多少银子?”
张明远面露难色,有些尴尬道:“不足五十万两。”
众人一听开始议论纷纷。
“这不够啊!”
“五十万两就算是全换成粮食,也不够青州老百姓吃上一个月的。”
“是啊,现在青州全境受灾粮仓无粮,要是期间再出点什么变故,恐将生祸!”
“国师可是什么好办法?”
有人突然说了一句,众人的目光纷纷转移落在了沉默不语的赵康身上。
萧玲珑也看了过来。见他发愣,萧玄策道:“老赵,发什么呆呢?”
赵康抬起眼帘笑道:“没什么粮仓无粮,但有人可是有粮的。”
说着他看向杨千云等人,微笑道:“太师诸位大人,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们还有件事没说吧?”
几人眉头一挑,心中暗自震惊,不会吧这事儿他也能够猜得出来?
赵康笑眯眯道:“青州粮荒百姓受灾,要是我猜的没错,现在青州周边各地的粮家应该能够贵的吓死人吧?”
张明远忙道:“国师高见,这也是我等没有立即拨款赈灾的缘故,除了国库空虚之外,就是现在粮食价格太贵了,就算是将国库掏空,购买的粮食也不够青州百姓吃得!”
第三百五十四章 整治门阀
无论在哪,都不缺发国难财的人,只要有钱赚,哪管其他人的死活。
因此尘世间的那句老话,无奸不商,是有一定道理的。
赵康可谓是一语中的。
张明远叹了口气轻声道:“青州内包括周边的粮商趁着这次虫害,开始大肆提高粮价。”
“就算朝廷现在拨出足够的款项发放给灾民也于事无补。”
“一如去年的江州一般,百姓就算是有钱也只能够买高价粮,终究还是于事无补。”
萧玄策听到这话顿时勃然大怒,他毕竟参与朝政之事较晚,想事情还是比较天真的。
当即冷哼道:“竟然还有此事,这群王八蛋简直就是在吸食老百姓的鲜血。陛下,臣弟恳请陛下下旨,令粮商降低粮价!”
在萧玄策看来,既然你们商人提高粮价,那我降低粮价就是了,要是不从那就全抓起来论罪!
不等萧玲珑表态,赵康就摇了摇头:“这样不妥。”
皇子殿下一愣,有些不解地看着赵康:“哪里不妥?”
有的官员也道:“是啊国师,由朝廷出面勒令商人强压粮价,那些商人胆子再大也不敢和朝廷作对吧?”
杨老太师苦笑一声:“那要是粮商从此不卖粮了呢?诸位大人想过没有?”
不少人都是一愣。
“粮商不卖粮了?那他们要干什么?”
“干什么都行,反正他们有粮饿不死。”
杨千云无奈地说着,随后看了一眼赵康:“朝廷出面干涉粮价,一小部分的粮商自然会有所顾忌,但是那些势力庞大的粮商必然会联合起来抵制。”
“他们可以不卖粮,甚至换个法子卖高价粮,比如什么买一个碗送一斤粮食,那碗的价格自然奇高无比。”
“咱们这些人要想和那些常年在生意场上的家伙抖机灵,都还差得远啊。”
萧玄策皱眉:“他们有这个胆子吗?”
赵康一听就知道,现在的萧玄策虽然已经有所成长,但依旧有些稚嫩。
皇权听起来至高无上,但实际上确有许多掣肘,并不能真像想象中的那样无法无天。
就比如说人家粮商不卖,你还能把他们全都抓起来,逼他们卖不成?
李元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去年江州水患全仰仗国师大人慷慨解囊,从元江县内运送大批粮食前往江州救济灾民。”
“这才让江州的粮荒刚冒出头就平息了。”
察觉不少目光看着自己,赵康抬起头,就见一个个官员直勾勾地望着他。
赵康乐了:“喂,诸位大人,别说现在我元江县没粮了,就算有也总不能逮着一只羊薅吧?”
“去年送去江州的那些粮食,是元江县所有的积蓄了,这会儿是有心无力了。”
不少官员尴尬一笑低头看地板,李元的话让他们想当然的意味这次赵康也能从元江县拨出粮食去青州赈灾。
一人轻声突然灵光一现,激动道:“我们不是有红薯吗?”
“对啊!怎么把红薯给忘了!”官员们眼前一亮,上次也正是因为江州粮荒的事情。
赵康带他们去元江县见证了一次红薯大丰收,那玩意儿可是亩产近千斤的宝贝啊!
杨千云苦涩一笑,摇头道:“红薯已经没了。”
赵康意识到什么,龙椅上的萧玲珑开口解释道:“青州气候适合栽种红薯,所以自从得到红薯之后,红薯的种植地就选在了青州。”
“这次虫害遍及青州全境,农作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那么地里的那些红薯恐怕……”
杨千云点头表示萧玲珑估计的没差,“青州的官员上奏的急报中已经陈述清楚,地里的红薯藤都被灾民们挖出来吃了个干净。”
听到这话,众官员才意识到情况有多么严重。
“就没有办法了吗?”萧玄策怅然地看着众人,他内心十分担忧青州的情况。
“国师就别卖关子了吧?您应该有办法的吧?”
李元看到赵康嘴角挂着的浅笑,这种时刻赵康还能笑得出来,肯定是有了办法。
听他这么一说,所有人的注意力又都来到赵康身上。
赵康往椅子上一靠幽幽道:“办法有很多,但说到底治标不治本的事情做了并没有什么意义,既然这群家伙想要发国难财。”
说着赵康冷笑一声:“那正好合了我心意!”
众人只感觉大殿内的温度似乎平白无故的降低了些许,一些小内心嘀咕。
听这话的意思,这家伙是要动手收拾人了啊。
“国师有何需要只管说。”萧玲珑心中窃喜着。
赵康起身道:“还请陛下颁布一道圣旨,就说将派赈灾大臣前往青州赈灾。其他的事请就交给臣来办吧。”
“好,那就听国师的。”女帝陛下兴高采烈道,立即开始命人草拟圣旨。
官员们还在懵逼中不知道赵康究竟要干什么。
下了朝,六部尚书并没有离开,他们都提前得到了赵康的通知,眼下聚集在了偏殿。
“国师!”
见赵康来到众人连忙起身打招呼。
“都坐吧。”赵康随口说着,拉了张椅子坐下。
杨千云先道:“国师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赵康笑道:“没什么,就是找诸位大人了解一下情况,另外和诸位通个气儿。”
“国师请说!”
众人连忙坐直了身子洗耳恭听。
赵康道:“如果我没记错,青州是我大乾最为富庶的地方,地方上氏族盘踞,门阀众多,对吧?”
李元心里咯噔一声,眼神有些惊愕,他已经明白了赵康心里究竟要做的是什么。
当即道:“国师是想要借着这次粮荒好好整治青州的门阀集团?”
赵康看向他玩笑道:“李大人,你这可真是本国师肚子里的蛔虫啊,那青州的门阀氏族有没有李大人的亲戚?有的话可以提前打声招呼了,免得被我误伤了!”
赵康虽然是笑着说的,但众人却不约而同的感觉到了一阵凌冽。
刑部尚书卫关后知后觉:“国师,这这这,这要是一个弄不好恐怕就会激起民愤啊!”
第三百五十五章 众人表态
“民愤?”
赵康笑了身子前倾道:“卫大人说的是氏族门阀的民愤,还是平头老百姓的民愤?”
卫关一下子说不出话来,赵康往后一靠翘着二郎腿道:“纵观当今天下,寒门崛起是大势所趋,任何想要逆大势而为者,最终都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给碾压的粉身碎骨。”
“咱们乾国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到处都有门阀氏族的身影,这天下被他们把持的太久了,也该交出来了。”
“叫诸位大人来,是因为我知道你们几个背后也有自己的世家。”
赵康淡淡道:“诸位大人自己家如何,我现在管不着今后也不想管,还是那句话,百年积累不容易,能有如今的荣华富贵,那是在座诸位先人的本事,你们合该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