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247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显然,像李然这种刀切豆腐两面光的行为,大体上最终都会落得两头不讨好的下场。
  申无宇的话虽是逆耳,却不可谓不锋利。
  李然闻声一笑,也并未对他的这番“劝告”做出直接的回应。
  毕竟申无宇他并不知道李然将要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条路,甚至是李然自己,也未曾搞清楚自己要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条路。
  不过有一点可以保证的是,李然要走的,绝对不是这个时代里的任何一条路。
  “大夫之言,然谨记。”
  “不过眼下,还请大夫先助李然查清这楚国内奸之事吧。至于其他的,不如容后再议。”
  “大夫如今既已为督建之位,千头万绪,事务繁杂,然便不再叨扰了。”
  李然起身后,二人又一番恭礼辞别后便是离开了。
  经历这一番会谈,不可谓不成功。
  虽然申无宇对他的立场产生了质疑,甚至对他所秉持的周礼是“嗤之以鼻”,可李然心里却还是极为高兴的。
  因为正是这样的申无宇,足以证明他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敢于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大胆的提出质疑,这种品质于当世,尤其是在专权横行的楚国,确是极为难能可贵。
  ……
  回到大营,孙武早已是恭候多时了。
  “先生。”
  “走吧,是时候会一会这个庆封了。”
  将庆封关押了已经有些时日了,李然却始终未曾去审问于他。而楚王这几日也因为忙着各种事未及过问。但如果再继续拖延下去,这显然也是不成的。
  关于庆封,关于吴国,以及隐藏于他们背后的那些事,李然还是有必要去审问一下的。
  于是,在孙武的陪同下,李然终于是来到了关押庆封的左大营之中。并在一个用条石砌成的监牢之中见到了这个曾在齐国呼风唤雨,权倾朝野的大权臣。
  不过此时的庆封却早已没了往日的威风,此时的他披头散发,脸上满是污垢,一双眸子暗淡无光,整个人看上去虚弱无比。
  见得有二人走了进来,他却一时有点搞不清楚状况。毕竟李然的穿着打扮,根本就不是楚人的服饰。
  但走在其身后的人,庆封却又是认得的,此人不正是当夜潜入朱方城,将他生擒住的小将吗?
  二人的到来,一时让庆封感觉是有些纳闷。
  “你是……”
  庆封嘶哑的嗓音发出的声音格外刺耳。
  李然闻声,当即让孙武从外面找来了水,给庆封饮下,而后这才随意的坐在一块条石上开口问道:
  “在下李然,见过庆大夫。”
  庆封这个钟离国的国君,乃是吴国统治了钟离国以后给庆封赐封的。
  而李然身为周王室之人,自然是不会承认他这个国君之位的。
  所以他开口称呼庆封,仍是以庆封在齐国的大夫身份。
  “李然?”
  “果然是你!”
  庆封好似早就料到李然会来,此番听得李然自报家门,脸上不见任何惊讶,反而显得十分平静。
  “嗯?”
  “哦?大夫何以知道李然会来?”
  李然有些诧异。
  只见庆封不以为意的惨淡一笑,而后缓缓道:
  “早就听闻先生客居楚国,此番我钟离国破,想来也必然是先生的手笔吧?”
  “先生费尽心机的将寡人生擒至此,所谋者也大。只不过,若任由熊围那不懂事的,将寡人给白白处死了,那先生的这一番谋划,岂不直接成了笑话?”
  事到如今,庆封却仍是以国君自居,张口闭口皆称“寡人”,就好似并未觉得他已是穷途末路一般。
  把话说完,他的目光当即是停留在了李然的脸上。
  “呵呵,大夫所言不假。”
  “然千方百计的将大夫生擒于此,的确是有些问题想要从大夫处得到答案。”
  “不过这一国之君的自称,还请大夫自重,而今的大夫不过是楚王国的阶下囚,若非是因大夫曾在齐国为相,恐怕此刻李然也不会有这般的好脾气。”
  在正题开始之前,李然必须要给庆封一个警告,让他知道他现在身处何等处境。
  这一开始的基调他还是要拿捏住的。
  庆封闻言,脸色顿时微变。


第三百一十九章 暗行众
  庆封是个聪明人,他当然知道李然故意提及“称呼”的用意。
  闻声,他也不再坚持,并是直言道:
  “留老夫一命往吴国去,老夫便可将所知道的悉数告知于你。”
  聪明如他,也当然知道“那些事”的价值几许。
  而在如今这当口,若能用这些事来保自己一条性命,显然是最合理,也最为合适的选择。
  “但倘若,你不能承诺保全老夫的一条性命,那便恕老夫无可奉告了。”
  说到底,庆封如今能索取的,不过就是与李然的一笔君子交易。
  而所谓交易,那必定是有商有量,讨价还价的。
  面对庆封开出的价码,李然倒也并未一口拒绝。
  只不过,他又适当性的还了一个价:
  “大夫如今身至囹圄,助大夫出逃吴国恐怕已是不能,但若是只论保全性命,然倒可尽力而为。”
  李然之所以不敢打这个保票,一方面,是因为楚国与吴国而今乃是生死之敌,他若是帮助庆封出逃了吴国,那即便楚王对他是再信任,也不免会引来猜忌。
  再者,召盟申地之会时,楚国所打的本就是缉拿齐国逆臣庆封的旗号。所以,李然倘若这时偷偷寻个机会放了庆封去吴国,那毫无疑问是扩大战事的举动。楚国日后岂不有了直接对吴国用兵的理由?
  所以,他无法答应庆封出逃吴国的请求,只能在保全他性命这件事上尽力而为。
  而庆封听罢,却是直接质疑道:
  “哦?人言李子明手眼通天,有神鬼难测之术,呵呵,莫不是也只有这点本事?”
  谁知李然一笑,却也不忌,直接是与他道出了其中的原由。
  “昔日,因吴王诸樊之死,吴国与楚国已成死敌,如今然若再帮你出逃吴国,两国势必会再大打出手,届时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此绝非然之所愿。”
  是了,楚国与吴国刚刚停息的战火,也是非常重要的。
  李然可不希望因为庆封去到吴国,致使天下再起纷乱。
  而庆封自己其实也清楚,他如今既落得这般田地,能够保全性命已是十分难得,想要全身而退,甚至是再去到吴国,恐怕只是天方夜谭了。
  毕竟按照楚王的性子,即便不杀他,也决计不会如此轻易放他离开。
  于是,他只得接受了李然的还价,并将信将疑的又多了一嘴问道:
  “子明先生确有把握能保老夫一条性命?”
  在这当口,由不得他不谨慎小心,毕竟事关他的脑袋。
  李然当即答道:
  “此事然会尽力而为,以如今楚王对然的信任,做到此事,该是不难。”
  庆封很清楚,李然其实是没有必要非夸下这个海口不可的。毕竟现在庆封乃是阶下囚,这话说出来也由不得他不信。
  果然,庆封闻声当即点了点头,面露思索之色。
  他应该是在思考该如何与李然开口。
  而李然却不等他开口,径直问道:
  “大夫能在朱方城坚守如此之久,想必背后定是有人相助吧?”
  “除了然已经知晓的鲁国季氏,宋国华氏以及吴国,不知大夫的背后却究竟还有哪些人?还请大夫能够如实相告。”
  为了挖出他背后这个势力,李然可谓费尽千辛万苦,如今真相呼之欲出,他又岂能忍得住心中急切?
  然而庆封在思索一番后却并未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了一句:
  “先生可知暗行众?”
  “暗行众?”
  李然闻声,顿时眉头紧皱。
  他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庆封微微点头道:
  “暗行众,原先乃是由各国的权贵所组成的同盟,早在周王室东迁之前便已经存在了。”
  “只因当年周王室专横跋扈,历代周王又一代比一代更为昏庸,甚至是出现了像厉王,幽王这样的昏主,比之夏桀商纣也毫不为过。”
  “于是暗行众便应运而生,由分封各国的执政权贵所组成,一方面为限制周王室的权力,一方面也是为各国联合,互为求同存异,以期共赢之局。”
  “一开始,暗行众的力量极为强大,也极为有效的抑制住了周王室对于权势的滥用。尤其是共和之时,华夏周邦发展迅速,天下可谓是一片悻悻向荣之景。”
  “直至幽王时期,暗行众与周王室的斗争却是愈演愈烈,申侯作为暗行众的首领,发动了一场谋反叛乱,甚至不惜引狼入室,将犬戎引入了中原,镐京城破,并由此导致了周王室的迅速陨落,乃至东迁。”
  “而这场叛乱,虽然暗行众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因为原则上已是违背了其初衷,而周王室经此一役,国力日衰,暗行众便成为了大家都极为一个讳莫如深的问题。而暗行众本身,也不得不由此转入地下。从此民不见闻,史不见载。”
  没想到西周覆灭之战,居然会是由一个组织发起的叛乱!
  饶是李然听到此事,也不由狠狠一惊。
  要知道犬戎与申侯当年杀死周幽王,可谓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李然万万没想到,原来这个姜姓一脉的申侯,居然会是一个组织的首领,而且这一组织竟还是由各国权贵所组成的联合体。
  换句话说,当年引犬戎杀死周幽王的,可谓是诸国共同所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2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7/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