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士_分节阅读_第328节
小说作者:子率以正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46
  所以他很识趣的见完礼后便恭敬的退下,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一个工匠迎上来,陈堪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老吴,许久不见。”
  那吴姓工匠上前一步,脸上露出一个幽怨的表情:“是啊,老朽还以为侯爷不管军器监这档子事情了呢。”
  吴姓匠人正是陈堪后来从朱棣那要来研究火铳的匠人首领。
  家中祖上八代都是和火药打交道的,若非是他造出了短火铳,陈堪也不可能有勇气去刘福通那个老怪物面前浪。
  二人早已熟识,说话间便少了些距离感。
  陈堪直言道:“老吴,本侯也不瞒你,本侯过几日便要启程去北京,京师这滩子水太混,本侯暂时先去北京躲躲风头,这一次来军器监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了。”
  老吴顿时惊呼出声:“发生了什么,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呀?”
  陈堪苦笑了一下:“朝堂的事情和你也说不明白,总之本侯这次来,就是来以权谋私的,这是陛下的手书,你检查一下,若是没什么问题,你这里的存货我就带去北京了。”
  老吴皱眉道:“侯爷,朝堂的事情老朽不懂,但您说这话就见外了,军器监火器局都是您一手创立的,老朽相信您,这些东西您尽可带走。”
  陈堪摇摇头:“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
  说完,不由分说的将朱棣的手书塞到老吴手里。
  别看兵部派出了官员负责这里,但这里真正做主的还是这位老吴,他不点头,陈堪带不走这里的任何一支火铳。
  手书已经在手里,老吴只好无奈的摇摇头,随后逐字逐句的看了起来。
  片刻后,老吴将手书还给陈堪,拱手道:“恭喜侯爷高升,年纪轻轻便能独领一军,裂土封王指日可待啊。”
  漂亮话谁都爱听,陈堪也不例外。
  但听听也就算了,千万别当真。
  陈堪不再废话,朝老吴笑道:“借你吉言,现在这里的短铳和遂发火铳有多少存货?”
  老吴道:“短铳两百一十四支,火铳六千七百三十二支,子弹五万发,侯爷要全部带走吗?”
  “全部。”
  陈堪肯定道,但凡犹豫一刻钟都是对这些火铳的不尊重。
  老吴也没有多问,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便拱手道:“行,老朽这就叫人装起来。”
  “晚一点会有人来取。”
  事情办完,陈堪也没有在无名山谷多停留。
  他还得去找郑和取宝船。
  回到城里,陈堪便将马车换成了战马。
  郑和造船的地方在刘家港,距离京师不远,但距离出海口更近,陈堪想要尽快搬家,就只能自己去把船开回京师。
  让郑和派人送来肯定是不现实的。
  好在陈堪的亲卫都是江南人,让他们骑马打仗他们不一定行,但让他们操弄船只却很简单。
  不管多难的船,只要见过别人操弄一遍,他们就能迅速上手。
  “驾~”
  马鞭的破空声和陈堪催动战马的声音同时响起。
  就算陈堪已经将麾下的大青马催到极限,待陈堪一行人到达刘家港时,天色还是暗了下来。
  “吁~”
  远远地看见一片灯火通明堆满了各种粗壮木材的空地,陈堪放缓了马速。
  但战马狂奔弄出来的动静瞒得过造船的工匠,又岂能瞒得过多年来一直跟随朱棣征战沙场的郑和。
  很快,船坞里便驶出一队铁骑,直奔陈堪所在而来。
  “来人止步,前方乃是郑和将军船坞所在,本将不管你们是哪位将军麾下,还请速速离去。”
  来将操着一口浓厚的关中腔,身材不算高大,却异常魁梧,全不似江南人该有的身材。
  “好一员骁将。”
  陈堪眼中毫不掩饰的赞赏之色。
  眼前之人,一看便是那种戏文里常说的万人敌猛将,豹头环眼,虎背熊腰。
  手上一杆在大明军中近乎绝迹的马槊在他手上宛如一根木棍,端的是威猛无双。


第三百三十三章 开走宝船
  “本侯陈堪,奉陛下之命前来调取宝船一艘,还请通报郑和将军一声。”
  老远远的陈堪就报上了家门。
  来将明显是万人敌一类的猛将,万一对方把自己当成了什么不好怀疑的人,陈堪可没有把握吃下他一朔。
  马槊这玩意儿向来是猛将的标配,寻常将士能挥动几下就不错了,想要玩成一根小木棍那样顺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来将一听陈堪自报家门,先是一愣,随后赶忙下马朝陈堪行礼:“未知是靖海侯当面,末将程风有礼了。”
  陈堪也下马步行,走到程风跟前搀扶起他,又向他出示了朱棣的手书和牙牌。
  程风这才拱手道:“还请侯爷稍等,末将这就去通禀郑和将军。”
  “有劳了!”
  陈堪拱手回礼,便带着一众亲卫在船坞外等候郑和。
  没一会儿,郑和便身着一身蟒袍便在程风的簇拥下出现在陈堪面前。
  “侯爷深夜造访,郑和有失远迎,还请入船坞内一叙。”
  陈堪行礼:“郑和将军,本侯深夜前来叨扰,还请将军不要见怪才是。”
  郑和微微一笑,伸手接引道:“侯爷说的哪里话,侯爷能来咱家这小船场,咱家也是面上有光啊,侯爷,请!”
  “将军先请。”
  客套了几句话后,两人一同走进船厂。
  既然是造船的地方,那自然是船坞码头一应俱全,事实上这座港口本身就是水师的一座营地。
  而郑和与一干将士和造船的工匠们,也是居住在停靠在码头上的一艘宝船里。
  郑和将陈堪领上宝船,笑道:“宝船上的地方足够宽阔,倒还省去为将士们和造船的匠人们建造居所的花费。”
  对于郑和的精打细算,陈堪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江南人把船当家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郑和虽然不是江南人,但自小在滇池边生活,被掳进京师以后也在京师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生活习惯早已与江南人没什么不同。
  倒是这个郑和身旁的程风,一口关中腔表明了他来自黄土高原的出身,在船上生活竟也能习惯,这倒是有点稀奇。
  陈堪没有过多的废话,而是直接拿出了朱棣的手书向郑和道明了来意。
  “郑将军,本侯举家搬到北京,家中女眷和稚童众多,走陆路实在是不方便,是以特意向陛下讨了一艘宝船,今夜此来,便是想请将军行个方便。”
  陈堪的话说得客气,但郑和的表情还是肉眼可见的阴沉了片刻。
  宝船制作不易,他这两年来殚精竭虑,与工匠们同吃同睡,每日与匠人们一起劳作,也不过造出宝船三艘,福船六十余艘。
  现在陈堪空口白牙的就要走一艘,换成谁来都不会太开心。
  郑和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郑和毕竟不是一般的太监,很快便调整好了情绪。
  沉吟片刻后,郑和道:“侯爷既然得到了陛下的敕令,那本将自然不会阻拦,只是这宝船毕竟付出了本将太多的心血。”
  陈堪秒懂,朝郑和一拱手道:“郑和将军误会了,本侯还没有那么厚的脸皮白要将军一艘宝船。”
  一边说着,陈堪便从怀中掏出一张卷轴递给郑和。
  “此物,本侯想着在将军手上比在本侯手上发挥的作用更大,还请将军务必收下。”
  陈堪不由分说的将卷轴塞进郑和手里,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
  这样太明目张胆了吧?
  哪有人行贿是这样行贿的?
  郑和也愣了一下,但看清卷轴上的一角后,他的脸色顿时肃穆起来。
  “侯爷,此物本将就厚颜收下了,宝船侯爷可以随时开走,或是咱家安排人给侯爷开到京师码头亦可。”
  陈堪罢罢手,笑道:“不急不急,宝船之事不急,本侯还有一件事情想和将军商谈。”
  “哦?”
  “不知侯爷还有什么事情要与咱家商议?”
  郑和口中应付着陈堪的话,手上的袖子倒腾几下便将陈堪送出的卷轴收起来。
  陈堪指了指程风,问道:“这位程风将军是关中人吧?”
  郑和瞥了程风一眼,心中已经猜测到陈堪要和他商议什么了。
  遂点头道:“不错,程风确实是关中人,侯爷可是想要程风入麾下效力?”
  郑和直接捅破了陈堪那点小心思,陈堪也不尴尬,笑道:“不错,将军也清楚,如今草原分裂成两部,正是我大明火中取栗的好机会。
  本侯又节制北京五千禁军,既然是军人,那就是要放出去打仗的,天天在家里操练算怎么个事。
  统兵之人与左右前锋本侯都已经有了人选,现在就差一个能够斩将夺旗带着军队正面冲锋的无双大将。
  本侯原本打算去到北京之后再慢慢寻找的,却不曾想在这里遇到了程风将军,便有意问问将军可愿忍痛割爱?”
  听完陈堪的话,郑和脸上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随后忽然高声大笑道:“哈哈哈哈,侯爷愿意抬举程风咱家求之不得呢,何来愿不愿一说。”
  “哦?”
  陈堪面露惊异之色:“这般熊罴之士,将军舍得?”
  郑和颔首笑道:“正如侯爷所说,程风是熊罴之士,既然是熊罴之士,那就该在战场之上纵马扬鞭大放异彩,将他困在江南水网之地两年,咱家已是心怀愧疚,侯爷此举,可谓正中下怀啊,哈哈哈哈。”
  郑和一阵大笑之后,看向程风问道:“侯爷与咱家的话你可听清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1页  当前第3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8/5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