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127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那些叛军大大小小的头目是祸乱源头,也未必肯安分守己,魏征当日的许诺,以及凌敬等夏王旧部使力,使得不少降卒擒获头目以献。
  崔氏拷打方四郎,将其视为叛军头目……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但明面上是能绕过魏征的。
  此时,崔昊和魏征的争执,主要就是围绕这一点。
  所有人都知道那份口供的真实性近乎于无,魏征也是认定屈打成招,才强令清河令将方四郎提到堂前。
  在场的诸人中,两位崔氏族老很是不悦,虽然因为魏征太子心腹的身份没有出言相训,但话里话外都是在说魏征多管闲事。
  李道玄、柳濬、薛忠等人要么是宗室子弟,要么是世家子弟,虽然愤慨,但一时也并未插手。
  甚至于,他们可能在想,反正是清河崔氏和东宫太子之间的纠纷瓜葛,和我们无关。
  正是这种态度……让李善浑身上下微微颤抖。
  如何处置?
  如何料理?
  这是重要的。
  但有谁去理会地上那位被打成血肉模糊的方四郎?
  有谁去管方四郎是不是真的被冤枉了?
  角落处的李善目光越来越冰冷,无穷无尽的愤慨从内心深处升腾,血液似乎在浑身上下的血管中汹涌乱撞。
  但李善始终没有开口,他先需要确定一件事。
  不知何时出现的凌敬悄悄的撞了撞马周的胳膊,下巴向着李善的方向努了努。
  马周转头看去,脸色微变。
  这两人都对李善认知颇深,这是个有谋略,心思深,所学驳杂的少年郎,接触久了真不觉得是个十七岁的少年郎。
  但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却有着少年郎独有的血性,或者莽撞。
  虽然凌敬经常嘲讽李善以仁义闻名,实则小心谨慎……但也知道,当日李善见突厥人肆虐孩童,义愤出手!
  眼见如此惨状,而且还是李善当日和魏征、崔信商议之后……李善如此平静,绝不可能是等闲视之。
  沉默之后,可能是更久的沉默,但更可能是一场山呼海啸。
  李善也看见了凌敬,露出个人畜无害的笑容,踱了几步,低声问:“凌伯,小侄实在难解。”
  “嗯?”
  “不过两百亩田地而已,再不济一个庄子,一笔钱财,何至于此?”
  这是李善想不通的地方,为了这些玩意,清河崔氏为什么会如此不要颜面?
  今日清河小房两个族老都在,显然这事儿不仅仅是崔昊一人所为。
  即使是为了名声,清河崔氏也应该放手,更别说将苦主搜捕下狱,严刑拷打,屈打成招,混淆黑白。
  此外,清河崔氏还要面对得罪太子心腹魏征的风险……实在是得不偿失。
  那位崔帛,不过是旁支出身,并不是嫡系子弟,而且父辈无人出仕,似乎在族内地位并不高,名声也不太好。
  凌敬瞥了眼堂前还在辩驳的众人,低声嗤笑道:“无非为了田地而已。”
  看李善还懵里懵懂,一旁的马周补充道:“可不是为了这两百亩田地。”
  如一道闪电劈在头顶,刹那间,李善全盘想通了这件事。
  几千年来,每一朝每一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所有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目光始终被局限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世家门阀,也不例外,因为在地方上的权势,导致他们对土地的渴望有着极高的得手几率……特别是在大战之后。
  崔帛霸占田地,掳掠人妻,这会是特例吗?
  不可能。
  甚至崔帛很可能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虾米,或者是个探路的棋子。
  问题不在于崔帛肯不肯,而是很可能已经大量兼并平民土地的清河崔氏不肯。
  要知道此次刘黑闼起事,向突厥借兵数万,虽然刘黑闼竭力阻止突厥兵犯贝州,但因为欲谷设被李善生擒,最终数万突厥兵还是进了贝州。
  如方四郎一般破家的不可能只是个例,那些世代流传的良田……就如同一块块放在门阀子弟嘴边的肥肉。
  更何况,除了贝州,还有遭突厥劫掠的冀州、深州、刑州、赵州……多少中小地主都被突厥洗劫。
  这才是为什么诸事议定之后,崔昊突然搜捕方四郎下狱拷打的真相。
  一旦这个口子开了,方四郎能找魏征做主,其他人呢?
  难道让清河崔氏将那些已经咽下肚子的肥肉全都吐出来?
  即使只是吐出来一部分,谁吐?谁不吐?
  还是索性将方四郎定为叛军头目来的方便!
  诸般心思在李善脑海中飞速的闪过,他还是有些难解,清河崔氏就不怕惹出什么乱子吗?
  但此时此刻,李善不再迟疑,缓步上前,施了一礼。
  “怀仁?”
  面对魏征、崔信的询问,李善只笑了笑,视线落在了李道玄身上。
  “道玄兄,听闻近日洛州、相州颇不安宁?”
  李道玄一怔,随即点头,“昨日接洛州总管程名振来信,的确如此。”
  “明日某与凌先生启程去洛州,道玄兄不如同行?”
  李道玄还没来得及说话,崔昊脸色大变,稳稳坐在那的族老更是惊呼出身。
  “决计不可!”


第一百八十五章 沉默之后
  两刻钟的时间内,堂前一直在吵吵嚷嚷,魏征的高声呵斥,崔昊的狡辩,崔信的询问……就没有停歇的时候。
  李善出列,简简单单的两句话,似乎离题万里,但场面在顷刻间发生了变化,诸人都住了嘴,或小声交头接耳,或用眼神来回示意。
  目睹这一切的崔信不由对李善刮目相看,虽然知晓面前的少年郎是个不同寻常的角色,但没想到见事如此迅速,从纷乱的局势中直取中军,抓住了最关键的一个点。
  清河令崔虔看了眼崔信,又转头看了眼崔昊,才上前几步低声向李善说了几句。
  果然如此!
  李善嘴角流露出一丝冷冷的笑意,一件在众人眼的小事,结果发展到如今局势,主要原因在于清河崔氏太贪,吞进肚子里的肥肉不肯吐。
  但清河崔氏能一直瞒到现在,而且崔昊拷问方四郎,清河令崔虔不可能被瞒在谷子里。
  为什么事情会爆发出来?
  并不是因为魏征从冀州回返,发现清河崔氏不守承诺……魏征是奉圣人之命巡视山东的使者,不可能长时间关注方四郎一事。
  而是事实上,家产被夺,妻子先被掳掠后被逼自尽……这件事已经在贝州、刑州、冀州传的沸沸扬扬,只不过李善这些日子一直在崔氏的大本营清河县,无人说起而已。
  刚开始还没出什么乱子,但随着关于方四郎被搜捕下狱,屈打成招的消息蔓延开后,周边包括贝州已然颇有骚动。
  数百贼寇于漳南县打家劫舍,千余盗匪在冀州、刑州的交界处起事,打的就是方四郎的名头。
  盘旋在李善脑海中的疑团被彻底解开了,不是清河崔氏不怕闹出什么乱子,而是已经闹出乱子了。
  这就是为什么崔氏族老一听李道玄要西去洛州就大惊失色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李道玄、李善一行人在城外闲逛,突然县衙小吏找来的原因。
  李善心里有着这样的猜测,才会以李道玄为借口试探……果然已经出了乱子。
  有率军平定山东,擒杀汉东王的河北道行军元帅李道玄在此,小小骚乱不足道也……这是清河崔氏某些人的底气。
  魏征阴着脸走过来,低声说:“入狱拷打非一日,但直到今日,经城左右有乱军出没,某急行南下,口供已然被篡改……之前未有叛军头目的罪名。”
  李善轻笑一声,真是高看了崔昊等人,他们压根就没想过绕过魏征,只是现在惹出了乱子,才添了几笔而已。
  从这方面来看,清河崔氏显然不肯放下架子。
  瞥了眼魏征,李善知道这厮也不在乎这件事的本身,只不过因为影响颇深,才不得已插手。
  但显然,面对清河崔氏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对这中根深蒂固,关系盘根错节的世家门阀,魏征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尖锐的眼神似乎有些刺眼,魏征不自觉的低下头去。
  李善心思急转,脑海中思索的并不是摆在面前的这些破事……不是他像其他人一样漠不关心地上那团血肉,而是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让小吏出城寻找李道玄的到底是谁?
  是崔昊吗?
  是清河令崔虔吗?
  有可能,但更有可能是魏征。
  魏征是知道我对淮阳王李道玄有怎样的影响力,而且清河崔氏此举对我李善来说……也是一巴掌。
  魏征心里是想着如何解决这件事?
  还是想着祸水东引?
  如果真的闹出来民乱,第一个倒霉的必然是巡视山东的魏征……他和崔昊不同,身后并无门阀势力,不然也不会先后侍奉李密、窦建德多人。
  沉默了半响,李善微微侧身,正视魏征,“夺人产业,掳掠其妻,又杀人灭口,此何罪?”
  崔昊嗤笑道:“那女子明明是悬梁自尽!”
  “方家附贼,乃叛军头目,田地理应收缴入县。”一位族老胡子一翘一翘,“你这黄口小儿乃是何人,何敢大放厥词!”
  李善像是没听见似的,双眼直视魏征,“玄成兄竟然不知?”
  魏征的声音有些沙哑,“当论斩刑。”
  李善微微点头,“此等大罪需上报大理寺、刑部核准,若是战时,引发民乱,可否先斩后奏?”
  “可。”
  一旁的族老拍案而起,喝道:“此事崔氏何罪之有?!”
  “方家附贼,人证口供俱全,引发民乱,当斩方四郎首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1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7/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