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645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右监门卫将军李高迁当去职。”李渊继续道:“此人虽是晋阳老人,但入关后少有战功,当年大败于苑君璋,若非怀仁,险失雁门关。”
  李善没吭声,李高迁的确是个废材,但却是东宫一脉的核心成员……虽然太子看似更加倚重燕郡王罗艺,但实际上如李高迁、冯立才是太子的“自己人”。
  这说明李渊开始着手削除东宫的势力了,削除势力,首先肯定是要削除武力。
  所以,首先将最重要的北衙禁军中的东宫一脉踢走……冯立有可能不会离职,但李高迁是肯定要被踢走的。
  当然了,还有两个关键,一个是长林军,另一个是燕郡王罗艺。
  果然,下一刻李渊就说了,“罗艺外放河州总管……薛万彻,怀仁以为此人如何?”
  “臣不讳言,薛万彻、薛万钧兄弟,武艺超群,勇力绝伦,更善骑战,为大军先锋,不弱尉迟恭。”李善一边说着一边觉得诧异,李渊将罗艺外放,却没有处置长林军。
  也是,如今恐怕只有那些长林军能维系李建成那脆弱的神经了,如果迅速解散长林军,只怕被逼入绝境的李建成会拼死一搏,这不是李渊想看到的。
  “夏州总管……”
  “其实薛万彻善战,或可为一军副将、先锋,但为一军主帅,非大胜即大败,也不宜为方面之将。”李善诚恳的说:“当日以其出任夏州总管,也是迫于无奈。”
  李渊对李善的态度非常满意,如果凌敬在这儿,就要冷笑嘲讽几句了……头发丝都长满了心眼。
  李善先是用薛万彻带出了薛万钧,然后又客观的评价了薛万彻这位义结金兰的兄弟的优劣,这让李善保持客观但略偏向秦王的态度展露无遗。
  “那就暂时不动。”李渊想了会儿,“以秦武通为代州总管,薛万钧出任代州司马,让二郎挑个人出任长史……嗯,李世绩或者黄君汉都不错。”
  “侯洪涛晋左千牛卫将军,让二郎挑个麾下得力的出任右监门卫将军,嗣昌行走不便,北衙禁军暂时由怀仁你来节制,回京后再议。”
  “是。”李善在心里嘀咕,如果回长安后还是自己节制北衙禁军的话,裴世矩那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计可施了,看来要彻底落幕了。
  不过这种可能性不是很高,这几年除了苏定方短暂的节制北衙禁军之外,前后都是平阳公主夫妇……他们是立场最坚定的,不管是谁上位都不会影响到他们。
  除了冯立与长林军外,东宫一脉在长安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压制和打击,罗艺都被一脚踢飞去陇右道了,不过李善敏锐的察觉到,李渊并没有对裴寂、裴世矩这两位依附东宫的宰辅做出任何的处置。
  李善正想着呢,李渊轻声道:“拖得太久也不好……”
  “陛下?”
  “封伦那边……怀仁走一趟吧。”
  此时此刻,夜色早已经笼罩着凤凰谷,大大小小的帐篷错落有致,最偏东侧的一个小小帐篷内,面如枯槁的封伦跪坐在那儿,心里百感交集。
  封伦这一生,堪称浮浮沉沉,出身渤海封氏,父祖辈均有名望,而封伦本人在开皇年间得前隋名臣杨素的赏识。
  大名鼎鼎的隋朝广告渠道商杨素,得起赞赏的人太多了,可以排出很长的名单,其中最有名气的是李靖、李密,而封伦是其中得利最大的……因为杨素将堂妹许给了封伦。
  正是凭借这层关系,李靖、李密在隋朝虽然算不上默默无闻,但仕途还是挺坎坷的,而封伦却扶摇直上。
  等到大业年间,杨素病逝,封伦又攀上了权臣虞世基,等到隋炀帝杨广身上,他又被宇文化及任命为内史令……也就是唐朝的中书令。
  可以说,封伦这一辈子都在攀大腿,从杨素到虞世基,从宇文化及到李世民……每一个不论史书评价,但都是人物,可惜封伦在最后却被迫俯首齐王李元吉,一个资质、心思、能力、眼界都远远逊色前四位的青年。
  所以,封伦施展各种手段,尽量不使齐王显露野望,但封伦无数次的盘算过,不得不承认,齐王成功的几率并不大……这位亲王有着与野心不相符的能力。
  所以,当封伦看到李善与端着木盘的近侍走入帐篷,看见木盘上的酒壶、酒杯的时候,他并不意外,也不动容,他早就想到了这样的结局。
  “其实某知晓齐王难以成事,论文韬武略,逊色秦王太多,也不能与太子相较。”封伦的白眉微微颤动,“只是听陛下略略讲述仁智宫诸事,提及幸亏李怀仁,幸亏李怀仁……”
  封伦缓缓抬头,“如同去岁,也是足下来援吗?”
  “是,抵凤凰谷时,叛军已然攻破仁智宫,翠微殿也摇摇欲坠,陛下持矛上阵。”李善轻笑一声,“在下奉圣命穷查杨文干谋逆案,宇文颖应该是个意外吧?”
  都这个时候了,封伦也不隐瞒,点头道:“其实是前后三封信,足以让杨文干下定决心起兵,不料先有魏征奔赴仁智宫,后有陛下突然起意召见宇文颖。”
  “足下真是好手段。”李善感慨道:“若非连遭意外,就算杨文干未能攻破仁智宫,只怕也没人怀疑到齐王身上。”
  看着封伦投来的炯炯视线,李善笑道:“此次不同去岁,天台山一战之前,在下与陇州击溃梁军,得知梁洛仁偷袭仁寿宫,才会疾驰相援。”
  “那这一次呢?”
  “实在是运道。”李善啧啧道:“在下恰好那日遣派亲卫来仁智宫,在沮原桥被伏兵狙杀,其中一人连夜逃回长安,孤这才察觉仁智宫有变,才会尽起亲卫赶来。”
  “时也命也,时也命也。”封伦长长叹了口气,自己的谋划竟然是在这儿被人无意间戳了个漏洞。
  李善抬手斟酒,“陛下命孤为封相送行。”
  封伦的手略有些发抖,就算事先想了无数次这样的场景,但生死这一关,哪里能轻易迈过?
  看着那酒杯在封伦嘴边停留,李善并不焦急,耐心的等着,自己从武德六年开始盯着封伦,最近半年为了仁智宫……不夸张的说,至少熬掉了几百根头发,自然有的是耐心来欣赏这一幕。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送行(续)
  李善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上前几步,走到近处,笑着问:“可需在下助一臂之力?”
  封伦的眼神有些空洞,“命数,命数……”
  后方的近侍有些好奇,好奇于这位魏嗣王似乎很是喜欢看到这一幕,但他很谨慎的什么都不说,甚至往后退了几步,站在帐篷口处。
  在生死之际,封伦也感受到了李善散发的敌意,苦笑道:“当年进士科,非吾之意……”
  “嗯,那是杜持礼在捣鬼。”李善脸上笑容不散,漫不经心的说:“但记得孤被困顾集镇,阿史那·社尔攻略忻州,你却要问罪于孤?”
  封伦不再吭声了,而李善缓缓伸手,抵住酒盏的底部,封伦似乎手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力气,任由酒水缓缓入喉。
  “一杯够吗?”李善回头问了句。
  近侍用非常肯定的口吻回复:“足矣。”
  “多长时间?”
  “一盏茶。”
  李善微微颔首,索性盘腿坐在已经躺倒在地上的封伦身板……看到这一幕,近侍又往外走了几步,心想这位魏嗣王可真是生死不忌啊,就这么坐在正在死去的人身边。
  不过也正常,毕竟是天下有数名将,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
  过了会儿,李善试着伸手一探,封伦已然眼神有些涣散了。
  这时候,李善才凑到封伦耳边,低低的说:“你真的以为是运道不好吗?”
  “你真的以为孤是恰巧撞破吗?”
  已然涣散的眼神突然变得聚焦起来,封伦喉间发出呃呃的声响,如同鸡爪一般的左手坚强而无力的抬起,似乎是想去抓住李善的衣衫。
  无数的画面在封伦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的揣测在封伦的心中产生,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有些事情,在电光火石之间,封伦已经想通了。
  比如数月前,陛下命宰辅并赵郡王李孝恭、魏嗣王李怀仁议关内州府主官,为什么李善要调走坊州总管杨文干?
  比如李善在仁智宫之变后,为什么那么快就瞄准了杜淹这个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草包。
  一切都只证明了一点,这位青年嗣王可能很早之前就盯住自己了……
  是天台山之变的时候吗?
  或许更早一些,更早一些?
  但为什么会盯着我?
  封伦不甘而愤怒的盯着李善的双眼,自己并不是运道不好,而是坏在了李怀仁的手中!
  眼神再次涣散下去,李善笑着轻描淡写的招手,“差不多了吧?”
  近侍走近瞄了几眼,伸手探息,“快了,快了。”
  “呃……”
  对于这种无意识的呢喃,近侍没有一丝半点的反应,但李善却猜到了……封伦八成说的不是“呃”,而是“尔”。
  显然,在最后时刻,封伦突然想通了一个关键点,就算李善盯着自己,也绝不可能那么准确的抵达仁智宫,他一定知道准确的发动日期。
  而这个日期,除了自己和李元吉之外,只有奉命举告太子的桥公山与尔朱焕知道。
  尔朱焕突然叛变向太子举告桥公山,所以这个人只可能是尔朱焕。
  封伦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很多话想说,但生命迅速的消散在这个帐篷内,不多时,气息全无,脉搏不跳。
  “何苦来哉,何苦来哉。”李善露出伪善的嘴脸,苦笑道:“身为天策府司马,却要叛秦王……什么时候叛不好,却要在这时候叛变!”
  近侍虽然没吭声,但脸上神色显然是赞同的,如果是天台山一战之前还说得过去,这时候叛变……实在是蠢了点。
  一刻钟之后,翠微殿后殿内。
  “时也命也?”李渊冷笑道:“命数?”
  李善点点头,“似乎并无悔意。”
  李渊保持了沉默,封伦当然不会有悔意,这些年也有足够的时间想明白……在刀氏被二郎看上的那一刻,封伦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陛下?”
  “嗯?”
  “毕竟位列宰辅,以什么名义发丧?”李善小心翼翼的问。
  “暑热而死。”李渊冷冷哼了声,“便宜他了!”
  暑热而死,那等于是说并不将封伦与齐王勾结的事摆在明面上来说,李善在心里琢磨了下,冯立、薛万彻都没有去职,裴寂、裴世矩也没有被处置,这说明李渊不准备即刻处置太子,而是希望在一定时间内削除东宫势力,再行废太子。
  这么说来,齐王的罪名只能是勾结坊州刺史杨文干谋逆了……不然将杨文干与东宫联系起来,那李渊只能即刻废太子了。
  李善在心里啧啧两声,李元吉那货可真够倒霉的……不过也不算冤了他,毕竟是封伦百般用计,才使得杨文干下定决心起兵的。
  李渊在榻上不吭声,李善也不开口,开始胡想瞎想,李元吉至少会被废为庶人,李世民这货……连刀氏这种三十多岁的奶奶级别都不放过,铁铁的寡人之疾啊,应该不会放过齐王妃吧?
  嗯,很有可能,而且理由都是现成的……封伦给我戴了绿帽子,我也要让李元吉戴绿帽子!
  说不定李渊知道了都能理解呢,毕竟他头上也是绿油油的。
  对了,李善突然想起一件事,好像窦轨在杀了梁师都之后,将梁国后宫女眷送入长安,皆没入掖庭,李渊好像……
  嗯,李渊一定能很了解李世民的心情。
  “怀仁。”李渊瞄了眼出神的李善,“怀仁?”
  “嗯……陛下。”
  “你去寻二郎,告知此事,顺便将诸般事都告知。”
  “是。”李善心想,李渊这是下定决心了,迫不及待的将自己这个从不涉夺嫡的嫡系推入秦王的怀抱。
  两刻钟之后,李世民跟他老子一样冷笑着重复着那两句话。
  “时也命也?”
  “命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6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5/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