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838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朱厚照认为,他已经将大明带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如果继承人选的不合适,就容易人亡政息。
  而且眼下正值大争之世,这是个关键关口,如果大明能有两到三代帝王比较靠谱,那么所取得的成就和为汉族奠定的基础将会非常强大。
  过了一会儿,负责守卫的将军许进过来禀报,单膝跪地说:“皇上,天色将晚,山上不好留宿,还请皇上早些还宫。”
  “知道了。”
  朱厚照站了起来,对着王守仁招手说:“走吧,爱卿,陪朕走一段山路。”
  “是。”
  王守仁身体不大好了,但总是躺着更加完蛋,还是稍微动一动,走慢一点就好了。
  这样君臣相合的画面看起来还是蛮和谐的。
  “去年底,老三还京,说还来看望你,他对你很是仰慕啊。”
  “三殿下抬爱了,微臣不过微末之才。”
  “还京以后,他告了老大一状。”朱厚照语气平淡,好似说一件寻常之事一样。
  王守仁微微一愣,他是没想到皇帝竟将这等秘密的事情告诉他,“唉。若以贤而论,这总是无法避免的。皇上总是会更疲累一些,老臣听之,心中不忍。”
  “朕累一些倒没什么。”朱厚照就这么缓步走着,边走边说,守卫将军则远远跟在后面,“爱卿,朕明白你说的,废长立幼以后,会引发皇子相争,只要不立老大,那么立谁都是竖了一个共同的敌人,这个太子就会像个靶子一样遭到所有人攻击。”
  “确实如此。”
  “那么朕便不公布太子人选。所有人都不知道,不就行了?”
  王守仁大惊,“陛下,储君乃是国本,关乎皇室存续,社稷安稳,若是储位常年空悬,恐生不忍之事。”
  “不不不,朕不是说不立储君,朕立,只是不公布是谁。如此,便没这个靶子了。也就是,秘密立储。”
  “秘密立储?”王守仁眉头皱起来。
  这四个字,只要公布出去就是泼天的大乱。
  这里面的关系太大了。
  首先一个,就是不符合道德伦理,汉家皇帝从来就没有这样过。不仅不立长子,还要秘密立储,到时候不知道会有什么帽子扣下来呢,一个‘乱’字是怎么都逃不掉的,尤其,道德、纲常本就是这个国家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次,就是不符合群臣、勋贵、后妃这些所有人的利益。
  因为会无限增大他们的风险,那就跟赌博押上全部身家的感觉一样。
  如果皇帝立了一个皇太子,像是朱棣立了朱高炽,那么满朝文武都不必多费脑子,这就是未来的皇上,你就可劲顺从就完了。
  这样多稳当?
  如果舔得够早,还能弄个从龙之功。
  但是一旦秘密立储,这就麻烦了。
  臣子们会迷茫,不知道哪一个皇子将来是皇帝,万一和一个人走得近,结果却是另外一个人当了皇帝,那到了下一朝还有他们的活路吗?
  别的不用多想,就是现在已经和皇长子走的近的那些臣子,如姜雍、蒋冕必定会拼尽全力的反对。
  极端的说,你把这些人逼得没有活路,人家一拥而上,给太子来个黄袍加身,然后把朱厚照掀了都有可能。
  这也是朱厚照全力打压皇长子的目的,
  所以此次让他监国,也算是朱厚照做的表面功夫,实际上是什么权力都不会给他的。
  要说直接废、杀,或是忽然废为庶人,那不太可能,那得犯很大的罪过才行。
  他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
  这次他在江南的错事,在支持他的那帮臣子看来不算什么大事,略微小惩就可以了。
  所以从大朝会之前就想办法在为他脱罪。
  尽管亲情温暖,但到目前这种时候,类似皇帝防太子的那种格局已经出现了。
  这是几千年宫廷政治的必然结果,
  不会因为朱厚照是穿越者,就能改变什么,
  也不会因为他们感情好,就能避免这一点。
  朱元璋和朱标那种情况是非常稀少的情况,朱标也是很少见的能掌握权力的太子。而极端少数个例,不具备参考价值。
  王守仁又道:“若立储一事只有皇上一人知晓,那么将来诸皇子皆可矫诏,若是皇帝说与旁人知晓,便是让出了废立大权。”
  “朕不会告诉任何人,朕会写好两道立储诏书,一道收在朕的寝宫之内,想来没有人敢到那里去偷盗,就算偷了也没事,朕再将另一封放在奉天殿的匾额之后,若朕忽然暴毙,来不及传下遗照,到时候拿出这两份立储诏书,大位可定。”
  秘密立储确实算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但之所以朱厚照明知有雍正皇帝的这个办法,还要纠结,就是因为秘密立储——其实也不是完美的解决办法。
  而且清朝实行秘密立储之后也没几个皇帝了,真正用上的就是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没有足够的样本,到底会不会有新的问题,还真不知道。
  甚至有人认为,实际上真正起作用其实就是道光到咸丰这一步。
  因为乾隆当皇子的时候,大部分人就知道是他,毕竟康熙皇帝喜欢他。
  嘉庆皇帝是乾隆活着呢就禅位让给了他。
  道光呢,他小的时候也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再加上嘉庆十八年,紫禁城被人攻打,当时嘉庆皇帝在热河,而道光和其他几个皇子正在读书,一听说这个事情,他连发几条命令,包括火速奏报、关闭城门、率人迎击,并派自己的弟弟寸步不离保护皇后。
  实际上,显不出什么了不起的军事才能,但至少他能沉着应对啊!
  嘉庆帝是个很传统的皇帝,常常以儒家圣君的标准要求自己,你说他辛辛苦苦十八年,结果紫禁城被人攻打,这他娘的千百年来有过这种事吗?属于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气得嘉庆都要吐血。
  而在此过程中,表现亮眼的道光皇帝自然就是他的‘救命稻草’,算是唯一可以安慰的事情,事后他也对这个儿子大加赏赐。
  到这个时候,还秘密个啥?
  真正起作用的就是道光在选择继承人时,是选择老四奕詝还是老六奕讠斤。结果就这么一次关键的抉择这他妈老道光还选错了。
  后来的咸丰皇帝虽然说不是什么昏君吧,但他身体不太好,老是叫慈禧协助处理政务,祸根就是在这里埋下的。
  身体不好的另外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嗣君的年龄必然很小,必须垂帘听政。
  要是选老六就不一样了,先不管鬼子六这个称号背后的那颗鬼精鬼精的头脑,至少他还活到了1898年呢,道光帝死是1850年,这中间半个世纪啊,如果是一个相对成熟、长寿一些的帝王,那至少中央权力还能稳固。
  所以秘密立储还有一个致命缺点,
  就是它完全依赖皇帝的个人选择,而人,是会犯错的。
  甚至有些混蛋执迷不悟,知错犯错,比如说受到宠妃蛊惑,就是要立宠妃的孩子,这时候和贤或者不贤没什么关系。
  而之所以思来想去,朱厚照还是考虑这个办法
  其实是他心中一个不能说的理由,哪怕是王守仁都不能说。
  他刚刚沉默的那一阵,就是在想这个。
  就是都现实一点讲,
  立长也好,立贤也好,那说到底又能有几个靠谱的皇帝?国家能保证多久的安稳?真的就一代更比一代强?
  拉倒吧,不管你用什么制度,三代、五代之后,肯定弱而生乱。
  盛极必衰,这是规律。
  现在是1527年,撑足了再给大明三百年的命数,那也差不多了。
  皇帝治国,以一人敌天下人,这是个高难度操作,能玩好是个别现象。
  所以说,与其如此,朱厚照还不如在他的儿子和孙子中挑个好的,这样祖孙三代加在一起,弄个六十到八十年的稳固时期。
  先这几十年辉煌一遍再说。
  而且有个大几十年的时光,至少可以把那些老古板的人全部熬死,生在新时代的人长大成为中流砥柱,这样国家也不会发生彻底的转向。
  那么以汉族和中国的体量、规模、底蕴,总是会再次崛起的。
  哪怕周遭都失去,只要中原一统,其强大的力量就会再次辐射周边,到时候新的王朝就得把朱厚照的路在走一遍,为啥?
  因为那是汉明故土。
  因为你不能做到比明朝皇帝还厉害,你就没有理由取而代之!哪怕临时苟活,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也会时时反抗,逼迫新皇帝这样做。
  汉人就是这个毛病,就是要当世界第一,谁在位谁都得提这个目标,你说咱不搞那些,现在的条件也搞不到第一,
  那简单,
  你下来,让我上,你不行不代表我不行。
  咱们会一直找到那个行的人,然后在他的带领下继续前进。
  王守仁蹙起了眉头,他和皇帝之间没有那些个多激烈的话要讲,就是一番利害陈述,陈述完了,谁能改变得了谁呢?
  “皇上真的想好了吗?此事一出,必定朝堂大乱!”
  朱厚照叹气一声,他虽然是天下的九五之尊,但对于秘密立储之后的大乱与争斗却没什么办法,“朕不想大乱,所以才拖延至今。”
  王守仁明白,他忽然问起另外一个问题,“皇上,相信命不由天定?”
  这话一出,皇帝直接停下脚步定住了身形,他眼神凝重的看了一眼王守仁,这老家伙则低头行礼,未有多言。
  “俗话说,过慧易折,你要是不那么聪明,兴许可以活个七十大寿。”
  王守仁笑了笑,“能有五十,已是偷天之幸。”
  正德天子,不愧是正德天子,他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也被领悟了。
  说起来,立贤就是要皇子凭后天的努力,这就有点‘反动’的味道。
  古时有所谓君权神授和君权人授的说法,不管是哪一种,君都是一种天命。封建朝廷为了维护统治,所宣扬的就是一种天生血统的论调。
  你爹是王爵,你生下来就是比屁民高贵,屁民也得接受这一点,为什么你苦,因为你投胎没投好。
  人人认命,社会才会稳定。
  如果后天能改变命,那么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凭什么我不可以呢?
  所以王守仁是想和皇帝说,立贤还会带来这种深层次的观念的改变。
  朱厚照想了想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早在秦代就有人这样喊了。朕不是独夫民贼,也不希望朕的子孙后代成为独夫民贼,他们必须要明白,当年陈胜吴广的这句流传千年的强音。”
  “即便如此,臣还是觉得应当立皇长子。福亲王虽有小过,却也能知错就改,没有足够的理由,皇上要行废长立幼之事,实在难以令天下人折服。”
  他说什么,朱厚照都接受,经过这番对谈,他的心中其实明晰了不少。
  “咱们且行且看。”
  与其按规矩躺平等死,朱厚照选择用一个合格的嗣君再辉煌几十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8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8/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