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这一切不改变,她沈家即便逃过此劫,将来是否还会有别的缘由,让他们再遭横祸?
即便他沈家从此高枕无忧,但朝中、民间是否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沈家”呢?
“阿浔,没有人该成为上位者之间权利倾轧的牺牲品!”
“人命从来至重至贵,这本就是天地大义,是人间正道。”
“若有人位处高位,便自恃权柄,生杀予夺,那我就算头破血流,反的就是他们!”
话至此处,沈嘉岁缓缓呼出一口气,终于道出了自己的打算:
“阿浔,我想知道,一个王爷蓄意陷害忠良,证据确凿,他是不是就此与皇位无缘了。”
“若如此,我便定计了!”
第187章 他是罪人
江浔的目光紧紧锁在沈嘉岁脸上,此刻心中满是震撼,又难掩感动。
他来到此间已然十年,见过无数的人,却唯独在岁岁身上,隐隐看到了超越时代的觉悟。
在这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皇权至上,不可撼动。
可此时此刻,岁岁就仿佛是与他来自同一个时代的斗士,挣扎着在“荆棘丛中”发芽探枝,而后盛放。
他早就说过,他只需去往岁岁在的地方,因为他们从来——志同道合。
“我知晓岁岁的意思了,既如此,我们同往,再布一局。”
江浔总是说着最轻轻飘飘的话,做着最声势浩大的事。
沈嘉岁闻言,在经历如此动荡的夜晚后,心绪总算是落到了实处。
她就知晓,阿浔一定懂她。
见沈嘉岁点了头,江浔也终于安心,他复又起身入了内室,将帕子拧干了再带出来。
“来,仰头。”
江浔半跪在沈嘉岁身边,温声说道。
沈嘉岁乖乖仰头,江浔便将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冷帕子敷在了沈嘉岁的眼睛处。
“再敷敷,不然回了府,伯父伯母怕是要吓一跳。”
江浔说着,又坐下了,却是挨着沈嘉岁,好让她靠在自己的肩头。
屋内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夜已经很深了。
这时候,沈嘉岁似乎心有感慨,忍不住开口低声道:“阿浔,当年还小时,我曾扮男装见过爹爹手底下的那些兵。”
“那次会面,于我影响很大。”
“我与那些叔叔闲聊,他们很是崇拜我爹爹,我问他们为何参军,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
“......真的很奇妙。”
“他们大多身份低微,有人是为了给家中亲人赚口吃的;有人无父无母无牵挂,来军中只为衣食无忧;也有人胸怀大志,想搏一个出人头地;还有人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护一个四海升平。”
“那时候我听哭了,因为我只要想到下次再见时,或许很多人已埋骨沙场,就哭得不得自己。”
“他们却大笑,给我唱他们家乡的小调,讲军中的趣事。”
“北地苦寒,爹爹说,那边的风景枯燥又单调,但将士们唱的家乡小调,却年年换了又换。”
“我便是从那时候开始,意识到人命的珍贵与厚重,我想,他们若有家人在堂,定一直倚门而望,期盼着阖家团圆呢......”
沈嘉岁的声音隐约发颤。
江浔眉眼微垂,这一刻不由湿润了眼眶。
他对此感触很深,因为他曾是另一时空另一时代下,一样曾上过战场的人。
只是当时山河破碎,他们没想那般多,只是拼了命地撑起华夏的脊梁,一心要将山河收回,让和平再临。
.......
南风从定国将军府回来时,还带来了沈征胜的口信,说若是时辰太晚,让沈嘉岁不必再来回奔波了。
肯说出这句话,可见沈征胜对江浔已是全身心信任。
但口信带到之前,沈嘉岁已悄然从原路离开,赶回家中去了。
她不是个会沉湎于愁怀苦绪中的人,既然已理出头绪,当争分夺秒和爹爹互通有无,定下计来。
.......
定国将军府。
书房的烛火还亮着,只是静谧无声。
沈征胜正襟危坐在案后,那是他在军中留下的习惯,到哪儿都坐得板正笔直。
他的身躯依然高大,肩背宽阔,可所有气势延伸到左臂时,却陡然一滞。
空荡荡的衣袖垂落一旁,在烛光的映照下褶皱层叠,倒仿佛添上了一丝悲凉。
沈征胜微垂着眉眼,目光落在空无一物的木案后,瞧不清神色。
不知过了多久,叩叩——
敲门声突兀响起。
“爹,是我,岁岁。”
沈嘉岁稍显沙哑的声音在屋外响起。
吱呀——
门顷刻间就从里头打开,沈征胜已站立在沈嘉岁面前。
父女俩一高一低对视了一眼,似乎有些话不必出口,已然明了。
“进来说吧,岁岁。”
沈征胜后退两步,将沈嘉岁迎了进来,父女二人隔案而坐。
“爹爹猜到了?”
一开口,沈嘉岁的声音里就隐约有了湿意。
她问的是今晚之事。
可沈征胜长叹一口气,却忽然问道:“岁岁,那不是梦吧?我们沈家满门当真曾因爹爹的愚蠢而斩首倾覆,是吗?”
早些时候,沈嘉岁是和沈征胜两个手下一起出去的,可回来时,却唯独缺了沈嘉岁。
再结合手下人对沈嘉岁神情的描述,沈征胜其实已然能猜出几分了。
他知晓沈嘉岁的坚强,能让她如此失态又不敢立即返家,想必真相里有他这个父亲的过错。
尤其方才坐在书房中,他将当年旧事,还有自陆云铮退亲后发生的一切,都细细想了个遍。
此言一出,沈嘉岁的眼泪瞬间就决堤了,“爹,岁岁确实重活了一回,从两年后,回到了陆云铮上门提亲那日。”
沈征胜瞧着已不意外,他先是沉默,再抬头的时候,烛光映出了他眼底的泪意。
“是爹无能,不辨忠奸,引狼入室,这才害得满门失了命,让岁岁吃了那么多苦。”
沈嘉岁赶忙摇头,三两步走到沈征胜面前,疾声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爹爹怎能将一切都揽到自己身上!”
沈征胜却摇了摇头。
在这件事上,人心是险,但他也确确实实是罪人。
他不知上天为何给了他们沈家第二次机会,但他沈征胜实在是千恩万谢,感激涕零。
“我朝与漠国之战旷日持久,当年圣上下旨,让我从底下将士中择能者着重培养,以备不时之需。”
“当时手下最能者,当数左右两个副将,但右副将顾长申更激进些,容易感情用事,我思来想去,将左副将陆永渚置于第一位。”
“此事,我也曾剖心剖肝与他二人详谈,彼时顾长申有言,陆兄行兵打仗确实要远胜于我,说这话的时候,他满脸的心服口服。”
“顾长申伴我数十年,我待他亲如手足,与陆永渚从未分先后,若说他为何叛了我,思来想去竟只有此因。”
沈征胜边说着,手掌摁在案上,指尖微微发白。
沈嘉岁未曾听过这些旧闻,登时绷紧了心神,这会儿瞥了眼自家父亲的断臂,忍不住问道:
“爹爹,当年那一战,顾长申果真是为了救您才丢了性命吗?”
第188章 都走!别回头!
“是。”
沈征胜应得干脆又笃定。
他眼帘微阖,这一刻似乎又回到了最不愿回想的那日。
那一日,漠军分三路袭来,他亲自领兵迎战正面的敌人,又命左右副将各率手下部将迎击两侧敌军。
在此之前,漠军已多次骚扰试探盛国边境,可都一触即走,滑溜至极。
将士们因此胸中都憋着一股气,这一仗打得极是勇猛,漠军很快不敌,溃败而逃。
穷寇莫追,他当即下令鸣金收兵,可回到营帐时,却听闻右副将顾长申竟率精锐之部追击溃逃的漠军,至今未归。
当时他心中已觉不妙,就在此时,有人策马归营求援。
他认得,此人正是顾长申身边最得力的亲卫之一。
可他不是回来求救,而是回来求援的。
原话大意是:顾长申与其余溃逃的漠军遭遇,若有增援,当可一网打尽。
听闻此言,众将已摩拳擦掌,准备前去增援。
他恐顾长申急功近利,倒中了敌军陷阱,当即将陆永渚留下坐镇,自己亲自率军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