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秘方_分节阅读_第265节
小说作者:八条看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62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13:19
  “督护所说可有根据凭证?”
  邱陵思索一番,从身上摸出一支掌心大小的密封漆筒,随即从中取出一张薄薄信纸来。
  众人见状不由得纷纷欠起身子向邱陵手中那张纸上望去,尤其是那滕狐,一心想要看清那是否便是那另一半的有用军报。
  可这一望,所有人都有些说不出话。
  那纸上满满当当铺着的墨迹似乎不能称之为字,怎么看都更像是鬼画符。
  还是喝了三两黄酒、教那妖怪敲坏了脑子才能划拉出的鬼画符。
  秦九叶咽了咽口水,半是迟疑半是谨慎地问道。
  “可是古籍文书?像是从未见过的文字。”
  邱陵闻言,终于轻咳一声道。
  “师姐做事利落,只是素来有些用笔狼藉、墨法癫狂,这次已收敛许多,细心些还是可以分辨的。”
  师姐?昆墟呈羽?秦九叶眼前不由得闪过那位孤零零立在竹筏上的冷美人。
  先前邱陵登岛,确实曾抽空去见过他那位昆墟师姐,原来是为了这样东西。这昆墟门果然人才辈出,就连书信都是加密的,寻常人哪里看得懂?
  “这上面的所说有关一起旧案,是我托师姐以金石司安谏使的身份暗中调查后誊抄下来的。”邱陵边说边举起那张纸,眯起眼缓缓道来,“南宫府一案曾是当时轰动都城的大案,七年前秋末,御史中尉南宫冀宴请挚友亲族在都城郊外迷苑水榭作饮,却在一夜之间满门被屠。有人说是江湖中人寻仇,有人说是霸匪齐人英的手笔,甚至有人猜测是当时的皇帝忌惮南宫家,暗中派了死士借机清剿,还在事后伪装成江洋大盗所为,而官府结案亦是潦草,最终只抓了三名流寇指为凶徒,当时负责此案的司寇监察将相关记录全部封存七草阁,然而不久后七草阁起火,相关档案尽数被毁,师姐辗转各处拼凑收集也只得一二,其中有一关键信息,便是当年曾赴南宫家宴者的名单。”
  邱陵说到此处,将手中那份抄录缓缓放到桌上。
  “当时的南宫家正式发出的请帖共记四十三份,每份都经由府中管事抄在飞花录上,以作宴中行酒赋诗记录之用。但当日赴宴作诗者却有四十四人,且根据官府当时的结案笔录来看,迷苑里清理出的尸体也并无这第四十四个人。”
  许秋迟视线在那龙飞凤舞的名单上一扫而过,显然并看不出个所以然,但指尖仍在桌上轻轻敲着,思绪也跟着飞转。
  “你是说犯下这起凶案的人,就藏在那日赴宴宾客之中?但这又和咱们现下追查的事情有何关联?毕竟南宫家也无人求药,还是说这凶徒……”
  许秋迟说到一半声音戛然而止,显然意识到了什么,邱陵见状便继续说了下去。
  “不错,南宫家当时并无人求药,而这位成了‘凶徒’的赴宴之人自己彼时也并不知道秘方的事。因为他便是那第一个染病之人。”
  邱陵此话一出,屋内众人皆是震惊之下陷入沉默。片刻后,滕狐才出声质疑道。
  “如若真如你所说,这南宫家也算是名门望族,利益牵扯甚广,经历如此血案,那些人怎会善罢甘休?”
  这一回,邱陵还未作答,沉默已久的李樵却突然开口道。
  “这案子是新帝登基后第二年发生的事,当时皇帝奉行新政,亦有大赦天下的举动,这等血案若传出去便不止是不好听这么简单了。而若杀人者实则来自比南宫家势力更大的家族,那压下此事、匆匆结案便也不是全无可能。”
  秦九叶偷瞥一眼李樵,她发现对方提起都城权贵之间那些说不明道不清的事时,面上神情很是平静坦然,似乎对那里的事很是熟悉,这不由得令她猜测他是否曾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
  她这厢想着,下一刻果然便听邱陵冷声道。
  “皇帝推行新政至今已有七年,你不在朝中,对这些事倒是记得清楚。”
  “我当然记得清楚。”少年缓缓抬起头来,随即一字一句地说道,“因为我师父是那一年死的,我也是那一年带她离开的山庄。”
  许秋迟听到此处瞬间欠起身子,当即开口追问道。
  “几月的事?”
  “初春时节,雪水刚从山上流下来的时候。”
  一旁滕狐立刻摇头道。
  “根据这案情记载,南宫府一案是当年入秋后发生的,时间隔得实在有些久,就算李青刀没死,应当也与此事并无关联。”
  “同我师父或许无关,不过在我离庄之后,山庄还出过一件大事。”李樵的声音在船室内回荡,如飘忽不定的烛影、如时涨时落的潮声,“山庄前任影使,也就是如今的川流院院主公子琰,便是那一年冬月接近岁末的时候叛离的山庄。算上一算,不就是那南宫府一案发生后不久吗?”


第192章 开不了口
  李樵话一出口,一旁的邱陵当即想起什么,又仔细回想一番后才开口道。
  “或许不止如此。那位自称出身书院的丁渺,应当也是次年进入青重山书院成为青门令的。”
  联想到那日狄墨在仙匿洞天中所言,秦九叶不由得喃喃道。
  “江湖都传言,天下第一庄上任影使死于黑白两道的合力剿杀。现下想想,就算他实则出身书院、真实身份乃是门阀贵族之后,官家也没有必要下场插手此事,甚至借江湖之手赶尽杀绝。除非……”
  “除非他当时是一桩牵涉朝中重臣的血案的嫌犯,而他家族背后的利益团体知晓其中利害,已经决定抛弃他乃至必须杀他灭口,确保他的所作所为不会牵涉到他们自己。”
  邱陵的话为方才所有推断一锤定音,众人闻言不由得又陷入新一轮的沉思。
  如果南宫府旧案当真是这场秘方诡事的开端,那么公子琰很可能是知情者,甚至与那位神秘的丁先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对方既已身染秘方,势必要为此事奔走、寻觅解法,传闻中的川流院便是为此而生,而老唐应当也是在帮他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暴露并招致杀身之祸的。
  只是就算那公子琰对秘方信息掌握更多,从那日狄墨将川流院引为众矢之的的情况来看,赏剑大会过后,他们势必会退避一段时日,只怕不好再主动接触。
  她这厢想着,许秋迟也已作出判断。
  “就算我们推断无误,以川流院这些年的行事作风来看,那位公子琰只怕未必愿意相信我们、与我们共谋此事,否则那日他派人来接老唐离开时便会与我们主动接触了。”
  其实不止是老唐,李樵也一早便和川流院的人有过接触。
  秦九叶垂下头,努力控制住自己的视线不要瞥向身旁的少年。
  李樵曾向她坦白:他之所以能够乔装成山庄弟子登岛并混入其中,是得了川流院从旁相助,而公子琰也确实要求他将青芜刀带出来,眼下结合邱陵那一番推断,她几乎可以肯定,公子琰很可能也知晓二十二年前的黑月四君子与秘方源起有关,这些年也一直在调查线索。
  但她现在不能当着众人提起此事。只因滕狐此人尚不能完全信任,她不想让李樵身染秘方一事在对方面前暴露。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她越是有心闪避,那滕狐越是穷追不舍。
  “既然此人曾是山庄影使,那山庄中人应当同此人打过交道,之后若还有联系也说不准。”
  对方说罢,当即将审视的目光投向一旁的李樵,秦九叶见状连忙清了清嗓子道。
  “且不说山庄弟子万千,谁知道他会寻谁?何况那公子琰既是叛逃之人,再同山庄中人有联系岂非自找麻烦?”她说到此处,不想对方再纠缠,当即将话题岔开、对着李樵发问道,“话说你师父当年教你刀法的时候,有没有提起过从前的事?”
  秦九叶此话一出,邱陵与许秋迟也都望了过来,显然心中也有疑惑,却见那少年只是简短答道。
  “师父很少提起被困山庄时候的事,更从未提起从前的什么秘密。”
  他话音未落,却见那滕狐已出手如电、右手直奔青芜刀而来。
  惯使暗器之人的手犹如上了劲的弓弦、蓄势待发的蛇头,一旦出手便少有失误,但他面对的是握刀之人的手,只听“啪”的一声脆响,两人间的茶盏已经打翻在地、摔得粉碎,杀机一触即发。
  滕狐活动着五根手指冷笑道。
  “李青刀生前刀不离身。她若真留下了什么线索,定与这刀有关。你若执意不肯让我们看,便是心中有鬼。”
  短暂沉默过后,屋内随即响起刀剑出鞘的声音。
  少年抽刀出鞘,双手将刀平放在桌面上,那双杀人的手动作极尽恭谨。
  “师父坦荡一生,她的刀亦是如此。你若有胆,便亲自上前一探究竟吧。”
  那滕狐显然是个软硬不吃、心无忌惮之人,当下套上自己那副手套,毫不客气地拿起那把刀查看起来。然而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任他左看右看也没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一旁的许秋迟见状,突然开口道。
  “你能在那琼壶岛上辨出假刀、盗出真刀,当真不知内情吗?若如你所说,李青刀在离庄后不久便已身死,在人生的最后时间里,她竟全然没有想过要同唯一的弟子交待后事吗?”
  许秋迟的质问不无道理,但那少年听后却始终一言不发,只盯着滕狐手中那把刀,直到对方将刀重新放回桌上。
  “这有何奇怪?我若是李青刀,也不会将这般重要的秘密托付给一个相识不久、又出身天下第一庄的杀手。”滕狐的声音冷冷响起,当中有些不易察觉的讥讽,“她会教你一招半式也不足为奇,你毕竟也算救她脱困于水火。而亡命奔逃的途中,她又自知命不久矣,一身本领若不传授旁人便会就此断送,想来也是没有其他选择,这才会……”
  他话还未说完,却见眼前白光一闪,桌台上的三盏蜡烛齐齐熄灭。
  青芜刀转瞬间已经归鞘,拿刀的少年不知何时已经起身,低声对那女子说道。
  “我去透透气,阿姊晚些再来寻我。”
  李樵说罢,无视屋中其余人的目光,径自离开了船屋。
  秦九叶望着对方离去的背影,心中不免有些异样感觉。自他们相识以来,她印象中的少年总是用那张乖巧的面具示人,这是他的生存之道,他以精通人情世故来伪装他的底色,只有当被触及底线或被逼入绝境的时候,他才会亮出獠牙,展现自己攻击性的一面。
  很显然,李青刀便是他的底线。
  他需要一点空间和时间,她便没有立刻追上去,只是“黑月后人”之一已经离场,这场并不算愉快的谈话就这么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心里都塞满了疑虑与阴谋,这些黑沉沉的过往犹如踹在腹中的一块石头,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消化排解的。
  离开船屋的时候,许秋迟就跟在她身后。
  他那副拐杖用起来越发得心应手了,不论她如何加快脚步,竟愣是甩不掉对方。
  “秦掌柜昨夜同我那兄长相谈可还愉快?”
  秦九叶不吭声,脚下越走越快,眼睛盯着跟在脚下的影子,耳边是对方阴魂不散的声音。
  “听闻兄长先前便找你说起问诊的事,倒也省得我开这个口了。过几日你得了空便跟我走上一趟如何?我让柳管事来接你……”
  秦九叶终于停下脚步转过身去。
  她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定定看着对方。
  这是他们相认后第一次单独会面,没有想象中的温情,反倒多了些奇怪的紧张感。
  许秋迟面上的笑淡了些,风将他宽大衣袍吹起,又在两人之间穿过。
  “小叶子为何这般看我?莫不是还在为先前错认的事耿耿于怀?”
  秦九叶终于开口,面上却全无笑意。
  “这几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二少爷当初为何要给我苏家问诊的请柬?”
  锦衣少爷的动作一停,随即一脸认真地说道。
  “自然是不想你错过赚银子的大好机会。”
  秦九叶面色更沉,再次开口时声音中仿佛能结出冰碴来。
  “我再问明白些。既然你早已看到那竹筒里的东西,自然一早便知道此事凶险。你去苏家,不是因为苏家与邱家结亲,而是因为你那时已经察觉秘方一事的端倪。既然你知道我便是当初救过你的人,为何还要给我苏家请柬、拉我下这滩浑水?”
  喜欢算命的杜老狗告诉过她: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转折点,这些转折点能够改变人的一生,需得小心应对。
  她那时觉得这说法不过命理套路,直到今日黑月后人的身份相继显露,她才恍然想起,她现如今的一切“苦厄”都始于那张请柬。
  如果当初没有收到去苏府问诊的请柬,她便不会被卷入康仁寿一案,不会被困听风堂、为了脱离困境而屡屡涉险,不会意外在这九皋城里发现一种怪病,不会为了得知所谓秘方的真相苦苦求索,不会因此越走越远、深陷泥潭、进退两难……
  “就是因为知道你是当初救我的人,所以我才要给你苏家的请柬。”许秋迟笑了笑,但他的笑前所未有的勉强,像是有些委屈、又像是有些无奈,“因为知道是你,所以相信你的能力,相信能破苏家迷局的人只有你,能救我父亲的人也只有你。”
  原来做个有能耐的郎中这么倒霉,好事轮不到你,麻烦事倒是第一个想起你。
  秦九叶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肺腑之间,快要将她整个人憋死,许久才有些失控地怒斥道。
  “我救你一命,你却要拉我入刀山火海,这是什么道理?这不是恩将仇报是什么?!”
  许秋迟的脸色也十分难看,声音好似从嗓子眼深处挤出来一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0页  当前第2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5/3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秘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