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耽于纯美,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谋士系统在三国_分节阅读_第83节
小说作者:辣个糊涂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5-05-12 21:58:01
  这都不是简单的又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而是他们两人的地盘在地位置上,是一点都不符合远交近攻原则的,因为他们两地是相邻的。
  至于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两者还会成为同盟,事实上这个同盟是现在才出现的,之前曹操只能被称作小弟。
  是袁绍跟公孙瓒对峙的时候,帮着他防备后方敌人的。
  结果现在好了,小弟变成同盟了,虽然袁绍是不承认的,曹操也没有表现出要“反叛”的意思。
  破防的事情总是不单行的,当年跟自己一拍两散的也跑去帮着他了。
  听说这次对方的成功中,还有陆离提供的所谓“平巾策”。
  好嘛,当初跟我说什么去洛阳的捷径,结果含含糊糊的啥也不说清楚,就只知道怨怪我不信,结果跑到人家那里去倒是掏心掏肺了。
  袁绍怨念满满,像是看到在自己这里作天作地的人,跑到别人那里去做贤妻良母了,不是讨厌双标,但你双标的偏向对象不是我就很让人讨厌了。
  不过很快他就没有心思去关注曹操那边了,不只是他,全天下都没有人再去关注一州一地之得失,尽数将目光投向了长安。
  王允不出所料的将自己,将好不容易逃出董卓的大汉给玩脱了。
  王允合吕布得以诛杀董卓,可在对董卓旧部的处上始终没有拿出一个合适的态度来,不仅没有,还颇有点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决绝状态。
  对付董卓时正面战场绕过去走了捷径,现在政治场上倒是要跟人家人硬碰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两人一人被李傕、郭汜所杀,一人战败后携带残部奔逃。
  按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来看的话。
  如果将何进对付宦官视作一鼓作气的一,袁绍杀死宦官后遇到董卓应该算是再而衰,讨伐董卓不成算是三而竭,而王允的再一次失败,直接就是一个大完蛋状态。
  考虑到大汉现在还没有完蛋。
  那么或许应该袁绍等人一起讨伐董卓算作一鼓作气的一,王允的失败就是再了,至于三,谁知道三会是什么呢。
  陆离一边为王允在预料之中的失败而叹息,一边又忍不住为曹操的运气感到赞叹。
  你这边刚刚搞出了一个大新闻,就立刻被另一个大新闻压下去了,这要是在娱乐圈自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你这不是正处于一个“高筑墙、广积粮”的发展阶段吗,这不妥妥的帮你转移视线,让你方便闷声发大财。
  我的天,这就是气运之子的待遇吗,确实不一般啊。
  陆离在赞叹曹操的运气,曹操却在头疼对于陆离的安排。
  不是他不接纳陆离,而是他觉得陆离恐怕没有接纳自己。
  平巾策是对方亲自来献的,但表现出来的样子就纯纯为民,再加上一点对于黄巾的特殊“情怀”,至于他曹孟德,完全就是恰逢其会的正好是那个在对付黄巾时不顺的人而已。
  现在人虽然是跟着自己一起来到了鄄城,口中说的也不过是走亲访友,完全没有自己期待的那个意思。
  换句话说,他们现在还处于一个彼此之间都妾身未明的无名分状态之中,更要紧的是,曹操有些拿不准陆离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他还莫名有点不好意思开口问,这要是会错了意,那多尴尬啊。
  曹操不是个脸皮薄的人,可偏偏他这次就是脸皮薄了。
  带着一部分原本在东郡的从属转移过来荀彧知晓了曹操面临的问题,没有帮忙解决,只是给曹操举荐了一名贤才,并作为亲人带走了陆离。
  曹操原本以为自己需要努力打起精神来才能真的打起精神,可谁知道不过是两三句话,就有点惊为天人,再两三句话,这叫一个相见恨,说到最后,他心中叹道:助我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事实上这份欣赏显然是相互的,郭嘉也觉得:曹操真吾主也。
  顺便感叹了一下自己两个长得好看的朋友,这个看人的眼光也确实很不错了。
  按照正史的话,曹操本该是在失去戏志才后急需一位类似的人才,郭嘉作为对方急需的存在被荀彧举荐了过来。
  但真正的金子时时刻刻都会是金子。
  他跟戏志才或许有些撞了类型,但曹操又不是袁绍那种人一多就不知道该听谁说话的存在,只会期待人才越来越多才好,万万没有有了一个就将其他人往外推的道。
  虽然士人喜欢以夫妻之恩比君臣之义,可戏志才与郭嘉显然不是什么纯元与甄嬛的关系。
  不过有一点倒是非常有意思,明明陆离最先认识曹操,后面两人一起来兖州,一个去找曹操,一个去找荀彧,结果先定下了名分的反而是后者。
  这谁看了不说一句有意思呢。
  曹操想到了之前荀彧给郭嘉写信时,对方正跟陆离待在一起,思忖片刻,曹操没有跟对方谈及陆离的事情。
  同样的,郭嘉好像也半点不曾察觉到曹操与陆离之间的那份“别扭”。
  两人相携而出,没走多远就看到了在不远处亭子里面喝茶的荀彧与陆离两人。
  虽然隔着一段距离,但陆离看着他们那个样子,就对情况有了一个大体了解。
  他真的觉得挺有意思的。
  别的穿越者穿越到古代,那几乎都是意气风发、大展宏图的我,带飞自己穿越后遇到的那一群怀才不遇的小伙伴。
  但是轮到陆离这位穿越者,他觉得自己以后的剧本说不准是自己意气风发的小伙伴们,捞一捞极有可能怀才不遇的自己。
  啧,陆离都不知道该不该惭愧一下,自己可能给广大穿越者同胞们丢脸了。
  三人正要一同离去,曹操却突然开口道:“伯安请留步。”


第83章 私心公情
  被叫住的陆离脚步一顿,迎着郭嘉打趣的眼神,陆离心中的小人在对着空气打拳。
  不是兴奋,不是高兴,反而带着点莫名其妙的尴尬。
  但他显然没有拒绝这一次挽留的想法,有些话他们早就该说了,只是陆离不方便主动说,而本该稍微主动一点的曹操又一直不说,这才拖延到了现在。
  可都拖延了这些天了,怎么偏偏就要选择今天呢。
  眼看着那俩人是一点等等自己的意思都没有,陆离眼中不由流露出些许无奈。
  真的不等等吗,说不定我们说不了两句话就闹翻了呢。
  荀彧与郭嘉离开后,陆离与曹操两人干脆坐回了之前陆离与荀彧喝茶的亭子中。
  下人见状要上前帮忙,却被曹操挥退,对方自己亲自动起手来,别的不说,至少这个态度做的绝对是足够到位的。
  人家有了态度,陆离也没有端着,直接就跟对方怀念起了当年洛阳初见:“那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莫名心中一动,回头一看便觉这人当是孟德兄,结果果然不错。”
  想起当年,曹操也忍不住跟着怀念起来,那个时候哪里想得到后面会有这诸多变故呢。
  又有谁能想到,昔日洛阳一景,腰间佩玉、出入随行的陆侍中,如今腰间空空、衣着简朴的与自己同在兖州。
  带着这份怀念,曹操面上略显踌躇道:“自盟军之中一别许久,再次见面又逢战事,虽是重逢已久,不想今日才得以问上一句,伯安于康成先生处可无恙否?”
  就像曹操说的,这声私人化的问候来的委实有些迟,但因为有黄巾祸事能够充当借口,倒也说得过去。
  况且那个时候,也是陆离表现出了不想谈及私事的态度,才将很多话都堵住了。
  现在终于说了,不比在军中讨论战事时的畅所欲言,私下里谈及这类关怀之事,曹操面对陆离是带着些许不自在的。
  这个不自在源自多方面,其中一部分就来源于当初大家一起相约去洛阳,结果自己却失约了。
  虽然失约原因并非他有意放鸽子,而是真的半路遇兵,不得已而难去。
  但这感觉就是不太对劲。
  尤其是自己这边失约了,陆离跟孙坚那边却是成功到达洛阳,只是到了一步,搭配上陆离回来后直接跟袁绍闹翻了脸,曹操有些拿不准对方到底是怎么看自己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的。
  尽管曹操就这件事情可称一句问心无愧,但有些事情论迹不论心啊。
  陆离倒是不知道曹操还记挂着这件事情,事实上陆离都快要将这事给忘了,就算没忘也真的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对曹操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
  当时对于这件事,陆离是全都算到老天爷头上去的。
  此刻面对关怀,陆离也不叫孟德兄了,反而改口道:“有劳曹州牧挂念了,离隐居安全之处,厚颜以享太平,何颜言语有恙。”
  就这个生疏客套劲,不知道的还以为之前那个跟曹操怀念过去的,是陆离的双胞胎兄弟呢。
  对于陆离的冷淡,曹操倒是一点都不惊讶。
  几个呼吸间,曹操迅速摆脱掉那份不自在迅速找回了状态,要不怎么说人家是成大事的人呢,那眼神中满满的真诚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假的,或许也确实不是假的:“伯安何以这般称我,前言说此次前来兖州是要来走亲访友,莫非操已非伯安友人?”
  “况且伯安在徐州之作为,岂能说是空享太平。”
  不被陶谦视作正事的那些作为,在曹操看来却是陆离初心不改的明证。
  他们俩的关系,那可是一起在陆离亲爹坟前喝过酒的,这在某种意义上跟升堂拜母也没啥区别了。
  陆离顺着这话再次将称呼改了回来:“孟德兄多虑了。”
  这种称呼的改变是需要对方主动的,而且是明确主动。
  这就好比现代领导说:“别称呼领导,叫我老王就行。”
  你这要是真的顺着就改口叫“老王”,那就不对了,你依旧叫“领导”,对方的回馈如果是:你这人真是太客气了。
  这就是要继续叫领导。
  可如果对方说的是:“叫啥领导啊,叫生疏了不是,就叫老王,真别这么客气。”
  那才是你真的叫“老王”的时候。
  怀念过去的时候称呼一句“孟德兄”可以,对方随之亲切的称呼“伯安”,其实就有点顺着那份怀念表达“我们是朋友的意思”,可你不能真的就顺势一直跟人家称呼朋友啊,你是许攸吗。
  虽然也许人家真的就是那个意思,但礼多人不怪。
  在陆离看来,他们曾经有交情不假,但是有书信交情的是乐安郡守与济南国相,有见面交往的是陆侍中与曹校尉,后面同军对敌的是“盟军吉祥物”与联盟参与者,以及为对抗黄巾献策者与还未坐稳兖州牧对付黄巾不利者……
  可是此刻,他们是陆伯安与曹州牧。
  对于陆离称呼的几次变化,曹操想的与陆离相似却又不同。
  在曹操看来,最开始的孟德兄,那是在怀念过去,后面的曹州牧,那是在定义现在,而再次改回来的孟德兄,这就是在展望将来了。
  总结一下这是什么呢,这是希望大大的有。
  有了信心的曹操道:“伯安昔日山中之言,如今犹在耳边,操时刻难忘。现天子蒙难、奸臣当道、百姓离乱,伯安道此来兖州走亲访友,可伯安之亲友尽在为天下奔忙。
  如此之境况,伯安如何忍心空坐深山,视而不见。”
  当年曹操在乐安郡跟陆离说私人之事,说跟刘宏关系太密切了会很危险,陆离跟对方说天下百姓之大义。
  如今对方跟陆离说起天下百姓之大义了,陆离却说起私情来了:“人之异于禽兽,在于私心公情俱在,两相拉扯之下,便不免纠结。”
  曹操也是闻弦知雅意:“不知伯安如今公情为何,私心又为何?”
  陆离说私心公情,对方却问公情私心。
  也许只是无意间导致的前后顺序的不同,可陆离按照话语主动权的争夺来解。
  陆离回道:“离昔日私心,因陛下偏爱,权力几乎尽得,反而几近于无,只如今身若浮萍,飘忽难定、命不由己,反倒是私心再起。”
  这话说的过于坦诚,明明说自己有私心,却又显得好像没有私心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3页  当前第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2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谋士系统在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