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地上,看太阳时多简单的一件事?
忽然想起,这是在潜艇里了。
潜艇出港,航行很短一段距离之后就要下潜,然后会在水下航行。
就算要上浮也不会完全上浮,一般只浮到潜望镜观测的深度,依靠潜望镜观察周围。
所以,基本上这些天就要在这个铁罐子里头待几天,那些潜艇兵要待一个月甚至三个月。
因此,离港前还没下潜的一段小距离,那一点点的时间,对即将要出海战备巡航的潜艇兵来讲显得弥足珍贵。
除了值班人员外,能上潜艇甲板的都上了。
当李正爬出潜艇甲板站在这条大黑鱼的背部,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真正的面朝大海了。
周围都是海水,港口码头已经远去,此时暂时还没离开港湾,两艘勤劳的拖船还在推着潜艇转向。
他们必须将潜艇推到调整好方向,并且到达一定的深度才会离开。
因为别看这艘潜艇只是柴电型潜艇,艇身并不算长,但转弯起来也要绕个大圈子,在港湾里施展不开不说,要等它自己转向,港口里其他船都要停下等他大半小时,效率会非常低。
利用拖船则不同,直接推正方向,推到指定位置,潜艇获得正确的方向后艇长才会下达命令自行离开。
几名潜艇上的老兵张开双臂,闭上双眼,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让自己沐浴在阳光之下。
对于他们来讲,水下的黑暗将是漫长的,此刻一秒都值千金。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很快,大家接到命令下艇。
拖船也在此时掉头离开。
李正知道潜艇这是要自行出港开始执行训练和战备任务了。
大家回到自己的住宿舱室里,又坐在那里开始发呆了。
不得不说,没事做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在岸上天天训练,尤其是特种部队,就没一刻闲着的,在这里呢?
一切都要听艇长的指挥。
哪怕像特种部队队员这种喜欢多动的家伙,在这里也要老老实实待着。
首先这里狭窄,就算你不怕热,愿意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空间也是个问题。
其次是潜艇上的生活有着严格的规定。
肖军为李正科普过这里的规矩。
从走路到作息,潜艇里都有严格的细则。
有些海域比较敏感,是不能发出任何声响,所有人必须保持安静,否则会泄露行踪。
李正忽然看到一个潜艇老兵穿着棉衣从自己身旁急匆匆走过,朝前头方向的舱室去了。
他不禁奇怪地问肖军:“不是说潜艇里头很热吗?我咋看到他穿棉衣了?”
肖军看了看老兵离开的方向,笑道:“他啊,肯定是要去鱼雷舱那边值班了。”
侯军问:“鱼雷舱很冷吗?”
肖军说:“当然了,潜艇上大部分地方都热,只有鱼雷兵最爽,艇上最舒服的是鱼雷兵,他们的舱室在潜艇首尾两端,离轮机舱最远,因而最凉快最安静,他们值班,时舒舒服服坐着,什么也不用干,守着舱内通话器动动嘴就行了,只有下潜时他们才有活干,摇开鱼雷发射管前盖使之注水以便潜艇下潜,携带鱼雷时连这点活儿都免了。”
“我听人说鱼”
李正问:“那最惨是谁?”
肖军说:“轮机舱最惨那里是发动机所在地,你想想,就算开空调,温度都在五十来度,跟蒸桑拿一样。除了鱼雷舱舒服,2舱也舒服。”
李正问:“2舱?”
肖军说:“是啊,2舱又叫艇首蓄电池舱,号称‘官舱’,因为潜艇上的军官都睡在那里,右舷有3个房间号称‘总统间’,艇长、政委各一间,还有一个职务并不高的军官也享受‘总统间’待遇,你猜猜是谁?”
李正好奇问道:“谁?”
肖军说:“即译电员,这货的工作性质与密电码有关,所以跟艇长和政委待一块。而其他军官的铺位在左舷,他们自称‘左派’,而艇长、政委、译电员则被称为‘右派’。”
侯军想了想,忽然想起一件事,便问:“不说我还忘了,我们也是军官啊。那咱们这里是几舱?”
第0770章 百无聊赖的静默时光
侯军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哄笑。
肖军说:“你自己听听,听到什么了?”
其实不用仔细听,进这里的时候,李正就听到了马达声。
他不禁苦笑:“这靠近轮机舱?”
肖军说:“这艘潜艇是老型号了,再过一两年估计你再来就看不到了,就这条件,凑合一下吧,咱们毕竟是搭顺风艇的,几天就走,人家要待一个月以上的才辛苦。”
侯军想想也是。
毕竟能上来这里参加实训就不错了,可不能挑剔。
说起艇老,一旁的蛟龙队员江森说:“肖排,你不说我还想不起来了,咱们这回运气不行啊,摊上这艘艇。”
肖军转头望向他问道:“啥?你还嫌弃了?有意见跟艇长说去呀,说他这艘艇老,你看他把不把你扔进海里喂鱼去。”
江森说:“我就随便这么一说,这个型号是太老了,比我年纪都大。”
肖军说:“别在这里废话,咱们到南海就下艇。”
江森说:“下艇好,在这里憋一个月,人都要疯掉。”
如果江森这话搁在岸上说,李正会感觉他太夸张。
好歹是海特的成员,在潜艇里一个月就憋疯了?
但现在李正就不这么说了。
仅仅进了艇里一小时,他已经感受到那种莫名其妙的压迫感了,有些与世隔绝的感觉。
没错,严格意义上讲,潜艇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一旦下潜,为了航线保密,通常会保持通讯静默,和基地的联络会终止。
通常潜艇出航训练或者战备都有计划,在什么地方,到达什么海域,在什么时段,才会打开频道和基地取得联络汇报情况。
潜艇上的通讯手段虽然不如陆上丰富,但手段也不少,比如水声通信系统可在水下进行潜艇间及潜艇与水面舰艇的通信联络;无线电系统可收发电文,特别要指出潜艇可依靠其特有的长波通信系统在水下一定深度隐蔽地接收电文;还可利用卫星进行通信数据传输及导航。
所以当潜艇进入静默航行状态,艇上的生活就显得尤其枯燥无味并且沉闷。
因为在水底,所以就跟永夜一样,永远开着灯,墙上挂着用来看时间的钟也和陆地上不一样。
陆地上的中标是12时制的表盘,而这里则是一圈24小时,采取24小时制,不这样的话,没几天人就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了。
李正在这种环境下待了两天,人就有些恍惚,感觉胸口发闷。
他以为自己是幽闭恐惧症又开始发作,于是去告诉肖军。
毕竟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关系到整个特种小分队,甚至关系到艇上其他潜艇兵。
结果肖军一听就乐了:“不不不,你这不是什么幽闭恐惧症。”
他说:“你这其实就跟晕船一样,第一次下潜艇的兵在前几天都会有种感受,觉得人有些恍惚,世界都不真实了,因为潜艇里头密闭又在水下,太阳看不到,星星看不到,看不到白天,也看不到黑夜,所以你会感觉很不习惯而已。”
听说不是幽闭恐惧症,李正倒是放下心来。
忽然,他想起一件事挺好奇地问肖军:“对了,潜艇上会不会晕船?”
肖军乐呵呵地说:“当然不会!这一点是潜艇兵比水面舰艇水兵更舒服的地方,无论多少级风浪,水下都是稳如泰山,一点事都没,这里没有晕船的烦恼,你放一百个心!”
放心倒是挺放心的。
潜艇受风浪的影响的确非常的小。
海面就算十二级大风,只要往深水里一潜,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但这又为李正带来了另一个苦恼。
不受影响意味着枯燥。
意味着和世界的关联度越低。
有时候李正在想,这潜艇到哪了?是什么海域了?
但他没法知道。
潜艇上甚至不像飞机,飞机你还能透过舷窗看看外头的蓝天白云之类,低飞时候可以观赏城市夜景。
可是作战潜艇毕竟不是用来水下观光的,为了使潜艇坚固并尽可能地布置机械设备,因此根本不设舷窗。
舷窗对作战潜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厚厚的海水遮挡了阳光,在潜艇活动的深度上,周围海水混沌一片,即使打强光灯也看不了多远,在泥沙含量高的海域甚至灯光也帮不了你的忙。
从视觉角度上说,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是个瞎子。
出了海之后下潜,潜艇的航行全靠海图。
在海图上,前海里所有固定的水下障碍物(暗礁、沉船)都被精确标出,海区水深、地形等也都标示的清清楚楚,潜艇只要根据标定的路线掌控好方向即可。
如果进入远海深海海域,潜艇航行情况就简单多了,由于深海动辄就是几千米的水深,而潜艇下潜顶多就几百米,海底地貌再复杂也与潜艇安全航行无关了,那时候真的是任我行了。
当然,在不明海域还是必须谨慎的,每当进入敏感海域或者未知海域,潜艇还可靠主动声纳、测深仪等水声器材进行探测。对水下、水面的活动目标,潜艇可以用主、被动声纳探测以免与之发生碰撞。
那几天时间里,李正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舱壁上的钟,看上面的时间,计算着自己已经出海几天了,大约到了什么位置。
如果说出海之前,李正对于自己在鱼雷舱里能否爬进鱼雷管子成功脱出还存在一定的不安和担心,那么在潜艇里待了好几天的李正,现在巴不得能马上到达预定海域,然后毫不犹豫穿上潜水服,带上自己的装备,然后开始长距离水下渗透模拟训练。
想必,浮出海面看到阳光的一刹那,应该是这个世上最美的景色了。
蛟龙小分队在艇上是客人的角色,这让他们变得更加无聊。
因为艇上所有人都有工作,除了他们之外。
别人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轮流排班值班,而蛟龙这帮突击队员没任务,他们也不熟悉潜艇操作,在航行这事上根本帮不上忙。
这就导致了他们成为这艘潜艇里最多余的一帮人。
为了让大家不至于在几天里变成无所事事的“废人”,肖军找艇长按照老规矩为队员们讨了一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