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王宵猎叹了口气。道:“若事情为真,不可能不管。”
  汪若海冷笑:“一个蕞尔小民,奔波数百里,告到了我的面前,观察还以为事情是假的?若不是我无兵无权,就直接去信阳军,办了张均!”
  王宵猎摆了摆手:“提刑,不要说这些气话。事情若是真的,该如何解决才最重要。接了状子,你该问过告状的人,信阳军现在到底是何情形?”
  汪若海道:“观察何必问我?张均是你爱将,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吗?”
  看着汪若海,王宵猎有些无奈。道:“信阳军与其他几州不同,到这里道路遥远,许多事情我确实不清楚。提刑,你不必着急,状纸上如果说的是真的,我也绝不会包庇张均。现在最要紧的,是此事到底有能相信几分?信了,我就把张均调回来,与告状的人当面对峙。但如果是百姓言过其实,我调大将回来岂不是被人耻笑?这种大事,最少要有几分把握。”
  见王宵猎态度诚恳,汪若海的语气也缓和下来:“我问过告状的葛雄,从他言辞来看,此事十之八九是真的。而且张均不只是对葛家,据葛雄说,信阳军全军上下,凡是殷实人家,无不受张均之害!”
  王宵猎托着额头,想了好一会。道:“好,我相信提刑。不过,此非常时期,不可能让你到信阳军去审案。这个年月,知军被抓,整个信阳军就全乱了。不如这样,你等几日,我把张均调回来。”
  汪若海看着王宵猎,见他神色如常,终于答应下来。在这几州,没有王宵猎同意,根本就没有办法审案,也只能答应。只要张均回来,王宵猎总不能推托。
  王宵猎要汪若海在新野住上几天,汪若海哪有那个心情?第二日就回了邓州。
  当天,王宵猎撤销光化军,只留乾德县并入襄阳府。命余欢代替张均,权知信阳军。命张均等余欢到信阳军后,立即回新野。与牛皋和邵凌一起,以后专心练军。
  把命令发出去,王宵猎坐在书房里,一时有些无奈。昨天汪若海拿着状纸来,王宵猎就信了。前些日子困难的时候,几州里面就只有信阳军钱粮充足。张均的钱从哪里来的?一时之间太忙,王宵猎还没顾上查这件事。现在想来,只怕就是用这种手段,从治下百姓手里来的。
  现在缺钱,治理地方,王宵猎采用的办法就是打击豪强。但打击归打击,不是无差别打击。打击的豪强,主要是在地方上有很大势力,把持地方经济,影响政令通行的人。张均的办法,显然是把这个政策扩大化了,凡是有钱的都打击。不分别对待,不讲道理,无差别打击。
  这不是后世的打土豪分土地,不能够把社会秩序整崩溃。哪怕是后世的打土豪分土地,打击的也是土豪,而不是地主。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那个时代,正常的地主也难以存活,乡下的大地主鲜少有不沾百姓血的。而在人少地多的地方,比如东北,同样的政策效果不就不好,很难赢得百姓支持。
  现在这个时候,中国大致还是人少地多,现实情况不能跟晚清民国比。除了少数的有官身的大地主占地广大,大部分的小地主剥削还不厉害。剥削太厉害,农民就自己去开垦田地了。
  土豪对地方影响最大的,是把持了地方经济,影响了中央施政。仅仅是占有土地出租,还算不上罪大恶极。此时有大量闲田,不必要剥夺地主夺地,官府就可以开垦出大量官田来。
  张均做出这种事,让王宵猎无语至极。自己没想土改,没想对社会上的富人下手,张均却自作主张动手了。如果自己真要消灭地主富户,他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能怎么办呢?不能够放任张均在地方上任意妄为,但也不能处罚太重。汪若海作为提刑,对他的意见也不能置之不理。这些日子,汪若海已经足够配合。只能把张均调回来,处以轻罚,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汪若海那里也有交待,以后合作的日子还长。
  眼看就到七月,余欢到了信阳军,张均携母亲回到新野。
  王宵猎命人备了酒菜,在后衙为张均接风。
  张均落座,见周围并没有伺候的士卒。起身为王宵猎倒了酒,自己也倒了。双手举杯道:“许多日子不见观察,卑职好生想念。借花献佛,这一杯酒为观察寿!”
  王宵猎示意张均放下酒杯。道:“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叫你回来?”
  张均道:“现在新野之兵近两万人,只有邵凌、牛皋二将,只怕统领不来。卑职虽然年幼,对于军旅之事还算熟悉。一年多来,不管是学习还是训练,都算合格。观察叫我回来,自然是统兵。”
  王宵猎摇了摇头:“你倒是当仁不让,以为自己可以与邵凌和牛皋相比了?若是要需要人回来统领兵马,我宁可调曹智严回来。实话说,前些日子,有人在提刑司把你告了!”
  张均一愣:“有人告我?告我什么?”
  王宵猎道:“我问你,在信阳军,这些日子你做了什么?”
  张均摸了摸脑袋:“观察,我做了什么?在信阳军,我足兵足食,军民皆安。除了本部三百人,又练了六百厢军,粮草丰足。告我什么?”
  王宵猎道:“前些日子,其他几州都缺钱,惟你信阳军不缺。钱从哪里来的?”
  听了这话,张均笑道:“钱粮当然是从百姓来。卑职知道观察脾气,从来是善待百姓,不取百姓分毫。卑职在信阳军也是如此做的。所需钱粮,都是从地方土豪来。”
  “你确认都是从土豪手中来的?”王宵猎也有些无奈。这本是乱时,许多法律条例都没了用处。即使是跟官军比较,张均做的也并不离谱。在其他地方,百姓告状就是傻。这个时候,哪个衙门会接这种官司?不过王宵猎与他人不同,一直想营造一种和平时期的感觉。张均的官司,不得不管。
  见张均还是一头雾水,王宵猎道:“我不瞒你,你治下罗山县有个葛雄,在提刑司递了状子。说你威逼百姓,强取民财。汪提刑准了状子,到新野来找我,才把你调回来。”
  张均听了睁大了眼睛,实在想不到这个时候,自己竟然能惹上这种官司。说到底,王宵猎是个承认朝廷的军阀。军阀部队,自己治下的信阳军,已是难得的好地方。换个人,不但是要抢百姓钱财,还要逼着百姓从军呢。自己这样做,百姓还要告自己。其他的地方,百姓的官司不要堆成山了。


第179章 过犹不及
  看张均的样子,王宵猎举起酒杯。道:“且饮酒,我们慢慢说此事。”
  饮了酒,张均理了理思绪。对王宵儿道:“依着观察,这案子会如何处置?”
  王宵猎道:“那就看你只是从百姓手里强取钱财,还是有人命官司。没有人命官司,都是小事,薄惩而已。现在非常时期,军队在地方,真正秋毫无犯的有几人?”
  张均笑道:“观察放心,卑职不是糊涂人,怎么会乱杀人命?交了钱,心痛钱财,自杀的人应该是有的。但我约束手下,绝对不会杀人。”
  王宵猎点了点头:“那就好。具体如何,看汪提刑如何断案吧。他是朝廷派来的提刑,在地方一点权力没有,说不过去。通过此事,也看出来你不适合治理地方,还是回来领兵。”
  张均却有些不服气:“我如何不适合治理地方?除了几家富户,地方百姓都说我好。”
  王宵猎看着张均,认真地道:“治理地方,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张均道:“钱粮丰足,百姓受益,人人称好,就是十分好了。”
  王宵猎摇了摇头:“不只如此。治理地方,最重要的是度。一件事情,你办也是对,不办呢同样也是对的。到底对不对,不在于你做不做,而在于能不能掌握度。所谓过犹不及,过与不及都是错。”
  听了这话,张均笑道:“听观察这样讲,倒是有些玄之又玄了。”
  王宵猎不说话,看着太阳的余光洒进院子里,树木都被描上了金边。空中有晴蜓在飞舞,一只蠽蟟螝爬上了树,树下两只猫在看着。一切都很安详。
  过了许久,王宵猎才道:“你说玄之又玄,其实是对的。这世界上的事,大多推到边界去,都是玄之又玄。所谓过犹不及,反者道之动,大约是这个意思。不过大部分的事情,不会走向极端,也就到不了那个玄之又玄的境界。为政不同,一个政策,有的人做就是刚刚好,有的人就会闹得百姓鸡犬不宁。真要说做错了什么,细推起来,好似又不能说是错。自我到汝州,便就从清理吏人入手,着意清理地方的势力人家。到了襄阳府,掌控数州,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为什么?因为天下财富,大部分在这些人手里。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他们掌控地方,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商业发展不起来,百姓赚不到钱,官府更加收不上税来,都与此有关。清理了这些人,就解放了地方的活力,出现了广阔的市场。这才是目的。”
  王宵猎说的话,有的名词张均是不懂的,但基本理解意思。王宵猎不说出来,自己以前还真想不到这一层。清理地方豪强的首要目的,不是他们手里的财富,而是他们控制的地方。没有了势力人家,地方的活力就展现出来,对于经济有莫大的益处。
  饮了一杯酒,王宵猎对张均道:“我们数个州军,是不是你最笨?肯定不是的。但其他州军的主官知道收敛,不过度骚扰百姓,反而没有大错。你是太聪明了,特别是自己觉得太聪明了,反而犯错。本来清理的是把持权力的地方豪强,看重的并不是他们的钱,而是他们不该有的权力。到了你那里,就成了看重他们的钱粮,想尽办法夺过来。这样怎么行?一有了钱,官府就要对付,百姓怎么想?合理合法地赚钱是好事,应该鼓励才对。把持地方,才是不能容忍的。你做得过度了。掌握不好度,怎么能够治理好地方呢?你错在这里。而不是迫害了什么人家,惹出了什么官司。”
  张均是个聪明人,但一时之间,还是不能完全理解王宵猎的话。地方豪强,难道不就是地方上有钱的人家?打击他们有什么错?但到了王宵猎嘴里,自己与他做一样的事情,反而成了犯错。
  中国的思想,经常讲的一个字是悟。为什么?道理讲得再明白,一时之间就是理解不了。思想上的事情,很多时候不是一是一,二是二,而是要悟。不悟不明白。
  王宵猎不再多说。对张均道:“现在招兵二万余人,不像在汝州三千兵的时候了。只有邵凌和牛皋二将确实不够,你回来带兵也好——”
  张均急忙道:“观察,让我带兵,不会再跟在信阳军这般吧?”
  王宵猎笑着摇头:“不会。带兵与治理地方不同,大多规矩是死的。你的才智,带兵足够。”
  张均连连点头:“如此就好,如此就好。我本以为在信阳军自己做得很好,结果回来,观察却说我错了许多。一时之间,倒不知道怎么做事了。”
  饮了两杯酒。王宵猎道:“明日我知会汪提刑,让他带着苦主到新野,开堂审案吧。记住,事情是你做下,不能够推辞。大丈夫做事要有担当,错了就认错。”
  张均叉手:“卑职明白!不让观察难做就是!”
  即使治张均的罪,又能够如何?降职贬官根本没有意义,又不能抓进牢里,最重要的是给百姓一个说法。让百姓知道,王宵猎治下,并不会夺百姓钱财。
  以前处理地方豪强,王宵猎的办法,还是严查之后审理,有罪的才会抓起来。没有罪的,只是用各种办法让他们不能控制地方而已。
  张均回去,王宵猎站起身来,看着夜色。
  说实话,张均是自己所有手下中最聪明的一个人。但他的聪明,很多时候让王宵猎无语。很多事情别人做得好好的,到他手里就要出来。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实在太聪明了。
  是好事还是坏事?王宵猎也说不明白。但愿他统军之后,不要再让自己操心了。
  第二天,王宵猎知会汪若海,让他带葛雄到新野,与张均对峙。
  汪若海到了新野城外,看着城门,一时之间五味杂陈。王宵猎确实信守诺言,把张均调回,让自己审理。可审理的地方放在新野城里,自己还能做什么?就是张均有罪,又能怎么处理他?说到底不过是给葛雄一个交待,最好再赔他些钱,让他回乡。
  这个时候,拥兵自重的王宵猎,做到这一步就是最大的让步。汪若海还能说什么?在其他地方,只怕统兵的将领根本不会理自己。
  叹了口气,汪若海带着士卒与葛雄,进了新野城。这件案子,对汪若海来说是个开始。从此之后自己这个提刑,就不再只是名义,而是有实权了。对汪若海来说,这是王宵猎态度表达出来的善意。


第180章 罚钱
  新野衙门一个厅堂里,汪若海设下刑堂,提审张均。王宵猎借来十个士卒,分立两边。
  进了厅堂,张均拱手唱个肥诺:“麻烦提刑。”
  汪若海道:“我是朝廷任命的提刑,有人到提刑司告状,自该审理。这一位是罗山县的葛雄,告统制在信阳军,依靠强力取百姓钱财。可有此事?”
  张均道:“我奉制置之命守信阳军,手下三百兵。到了信阳军后,又招厢军六百。提刑,养兵是要钱的。钱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地方百姓的手里来。天下数百州军,哪里不是如此?”
  汪若海听了愣了一下。是啊,这个时候,守地方的将领有什么办法?哪里不是这样呢?张均没有搞出人命官司,已经是很好的了。许多地方,兵兴之后,地方残破,又找谁说理去?就是告到朝廷,朝廷也不会理的。自己这个提刑,审这件案子,委实是有些尴尬。
  咳嗽一声,汪若海道:“王制置使治下,到底与其他地方不同。各州府皆有条例,治理地方要依条例而行。显然在信阳军,统制做得过了。”
  张均笑道:“昨日观察已经与我说过了,我在信阳军所做,或有不妥。提刑断案就是,大丈夫做了就是做了,我也不会推托。”
  葛雄在一边听着,不敢说话。本来自己以为,告到提刑司,这个提刑就风风火火抓了人来,这件案子自己赢定了。现在一听,好似自己告状,并没有什么用?
  汪若海并不多说,取过状纸,与张均一一对质。张均并不推托,凡是自己做的,均都承认。偶有些细节不符,并不影响整个案子。
  一切审完,汪若海道:“一件案子,本该是干办官来审,检法官选法条。现在非常时期,哪里能够那样完备?最重要的,是不能亏待百姓。此案就如此吧。张统制,你有违制置使军令,致地方动荡。统制到底是军中的人,如何处罚,要由制置使来定。但百姓损失,不能不理。”
  说完,汪若海问了葛雄家的损失,约近五百贯。这钱张均收了去并不是入自己腰包,而是用来养军的,不好让张均赔偿。取十一之数,让张均赔葛家五十贯。
  张均道:“提刑,五十贯是我一个月薪俸。赔了这一家,我岂不是喝西北风?”
  汪若海道:“那是你军中的事,由制置使裁定。不过在提刑司里,这五十贯钱是要交的。”
  张均一拱手:“如此,这案子就结了!提刑放心,稍后我便派人把钱送来!”
  说完,扬长出厅堂,也不回顾。
  汪若海对下面的葛雄道:“你拿了钱,就回罗山去吧。经了这案子,质库会还给你家,田地不会再找你麻烦。一家人好好生活。”
  葛雄道:“我阿爹回为抓进衙门,吃了一场苦,就此去了。此事又怎么说?”
  汪若海道:“节哀顺变。非常时期,百姓吃些苦,又能怎么办?”
  葛雄哪里肯服?自己吃这么苦到邓州告状,可不是为了五十贯钱,而是要给父亲讨个说法。哪里知道开始看汪若海风风火火,却如此收尾。
  汪若海没有多说,张均拿了五十贯钱,交给葛雄,此案就此完结。
  还能怎么做?张均是带兵的,从地方上搞些养兵的钱怎么了?没有揣进自己兜里,已经是此时难得的好官了。汪若海在邓州长时间没有事情,接状子的时候还是有些草率。
  进了王宵猎官厅,张均道:“没想到汪提刑竟然判我赔了五十贯钱出去!天可怜见,在信阳军除了薪俸,没有一文钱进我自己的口袋。五十贯钱,是我一个月薪俸呢!”
  王宵猎道:“如此最好。实话说,汪提刑不如此判,我本想罚你三个月薪俸!做错了事就要受到惩罚,不能贬你的官,也就只能罚钱了。”
  张均道:“在信阳军收的钱都用来养军了,如何罚我的钱?”
  王宵猎道:“本来我也不主张罚官员的薪俸。但现在呢,官职不定,贬官没有意义,最好的办法也只是罚钱了。不要觉得委屈,你在信阳军不知弄得多少家庭家破人亡。用来养军怎么样?其他州军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他们一样养得了军!”
  见王宵猎态度严厉,张均才闭口不谈。只是心里觉得肉痛,五十贯是不少钱呢。
  对于属下,王宵猎的态度是钱给够,但绝不允许利用职权捞钱。如果有人敢犯了,必须严惩。这是一条红线,跟每一个属下王宵猎都讲得很清楚。嫌弃官员待遇低,可以不做。
  宋朝官员的俸禄后世认为很高,其实不是每一个官员都高。大体来说,中高级官员的俸禄高,低级官员的收入还是很低的。当然,跟后世的明清比起来,宋朝的官员收入是他们不能比的。
  官员是当然的精英阶层,收入过低,与他们的身份不符。而官员有职权,正常收入少了,便会从其他地方捞回来。对国家来说,如果官方财政足够,还是让官员的正常收入高来得好。利用职权捞钱,必然会给经济带来混乱,给百姓造成伤害。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不应该有什么理解障碍。但在前世,因为种种原因,官员工资不高,但有各种各样的优待。在许多人眼里,就觉得官员的工资不应该高。甚至还有人,会比较各国官员的工资,借此发泄自己的奇怪想法。
  欧美国家的官员,与中国的大一统的习惯不同,他们应该是从以前的自治城镇发展而来的。官员本身有产业,当官有一种为市民服务的性质,工资高与不高并不重要。当然,公务员是一种工作,与通常说的官员不同。进入现代社会后,欧美国家的官员,可以利用职权给自己的产业捞好处,这是另一回事。
  官府想让精英人员进来做官,不给钱给什么?给待遇?给名眷?都靠不住。一个知州,应该在自己州里是收入最高的人群之一,知县也是如此。国家宰相,就应该是国家收入最高的之一,不如此,他们凭什么来做?做了之后,又凭什么不用职权为自己捞钱?当然,这指的是打工收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