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142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林升源道:“姐姐因何事离开?莫嫌我多嘴,此事太大,着实骇人,总要多问两句。”
  玉奴道:“没有什么,这本是人之常情。员外知道,我是我官人的外室,不是他正室妻子。过了汝河之后,因为我妹妹的事情争吵,便就一拍两散。”
  林升源道:“我记得在襄城县时,姐姐不是与黄员外要好?与你官人吵翻了,黄员外舍得你?”
  看着林升源,玉奴沉默了一会。才道:“员外,我本是开封府里唱曲的人,因为金虏破城,才四处飘零。此事不知黄员外有没有说给你知道。”
  林升源道:“黄员外没说。不过我看你的样子,也大致猜到。”
  玉奴点了点头:“是啊,我是这样出身,自然就会被知道的人瞧不起。官人图我美貌,花些钱把我安置在襄城。我贪图安逸,便就答应了。我妹妹先前遇到恩客,是襄阳人,因出门在外,身上没带钱。临行时答应我妹妹,以后可以到襄阳去投奔他。”
  听了这话,林升源半信半疑。事情实在太过凑巧。黄员外刚到襄城,恰巧玉奴就住在隔壁。最后黄员外决定跟唐哲过汝河,好像还跟玉奴姐妹有关。一过了汝河,玉奴姐妹便就离开。他们刚刚离开,黄员外的货物就被抢了。当然,也有可能那个唐哲才是主谋,玉奴并不知情。等到过了汝河,玉奴姐妹没了用处,唐哲便就想到理由打发他们走了。
  想了许久,林升源道:“这样的乱世,活着着实不易。天下如王观察治下这样平静的地方实在是少之又少。你收拾一下,我们便就启程吧。等到了襄阳,收起心思,安生过日子就好。”
  玉奴道:“多谢哥哥提醒。你且稍等,我们马上就好。”
  林升源在门外等了一会,玉奴姐妹提了行李出来。她们行李不多,只是每人背了一个包袱。
  出了客栈,林升源陪着玉奴一起,雇了一辆车两姐妹坐。这本是南北驿道,客商众多,车并不难雇。林升源则骑着马,一起出了姜店。
  林升源骑马跟在车后,看着车里的玉奴姐妹,心中还是有些狐疑。这姐妹来路不明,黄员外遭劫又太过蹊跷。这两人到底是什么人?她们能安心过日子吗?


第331章 换人
  临颍县下面一个靠河的偏僻村子,冯晖带着手下暂时在这里安歇。这村里本的三户人家,兵灾之后就只剩了一对老夫妇,早被冯晖等人杀了扔在院外。
  院着架着一堆火,火焰正旺。冯晖与几个首领坐在中间,手下在周围或站或坐。
  碗里倒满了酒,冯晖端起来对栾庆山道:“此次买卖,全靠冯兄弟!且满饮了这一碗!”
  栾庆山端起面前的酒,与冯晖一起仰头干掉。道:“我既投靠了哥哥,自然就要出全力。这次是梅山的谢吉太过贪心,雇了个女妓来,最后却不想给钱,引得我们来。若是他痛快给钱,哪里会有后边这些乱子?纵然是做强盗,也不能坏了规矩的!”
  冯晖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兄弟说的是!此次是你大功,这里是十两黄金,你且收下。等卖了布匹,再给你五百贯赏钱!我们做强盗,也是说话算数的!”
  栾庆山叉手:“谢大哥赏!”
  冯晖如何听不出来?栾庆山说梅山的人之所以惹祸,全是因为不想给玉奴钱,玉奴才找了自己等人来。若是痛快把钱给玉奴,哪来的这些事?这话明着是说梅山的人,暗中可是在说自己。这数千匹布全是靠栾庆山,立了第一大功,要赏钱呢。自己若是跟谢吉一样,不愿给钱,后边可不知会发生什么。
  夜色降临,火上的羊烤得熟了,散发出香气。冯晖撕了一条羊腿,又撕一条给栾庆山,众人一边吃肉一边喝酒,聊着些杂事。
  酒过三巡,冯晖道:“现在我们兄弟不少,只是没个安家立命的地方。汝河向西,这一带有陈州的冯长宁,西华的彭晋原,北舞镇一带的董平。再向北还有谢吉。在嵩山一带,还有占据密县、登封、颍阳三县之地的丁进。按道理来说,冯长宁的势力最弱,又占据州城,应该抢他的地盘。奈何冯长宁这左右没半点骨气,与金人纠缠不清。而且我听说,金人要扶持济南府的刘豫当皇帝,冯长宁早早投靠了。若是去打了冯长宁,只怕引来金人征讨。”
  周围的手下一起称是。大家从军队逃出来,图的是无人管束,可不是去打金人。
  冯晖道:“彭晋原那厮手下多是与我们一般的军队出身,人数又多,不好对付。想来想去,也只有舞阳的董平最好收拾。并了董平,占了北舞镇,再占了附近的临颍县,也足够我们快活了!”
  说到这里,冯晖看着栾庆山道:“此次抢布匹,栾兄弟表现得有勇有谋,是不可多得的良将。便再麻烦你一次,提前到北舞镇,探明董平底细如何?”
  栾庆山叉手:“但凭哥哥吩咐!”
  “好!”冯晖端起酒碗。“饮了这一碗酒,我们去占北舞镇!占了那里,卖了布匹,我们要地盘有地盘,要钱有钱,还有哪个敢小瞧我们!”
  众人一起叫好。端起碗喝酒,敞开肚子吃肉,一直热闹到后半夜。
  方城,王宵猎在县衙里暂住。吃罢晚饭,在书房里处理一些紧急公文。最后拿起一份公文,正是临颍县的抢劫杀人案。
  把案子看完,王宵猎不由心寒。光天化日之下,一个贩运棉布的商贩被杀,棉布被抢走。现场留下一百余具尸体,死者中有近二十个挑夫。
  把公文放下,王宵猎吩咐亲兵,把唐州知州解立农找来。
  不多时,解立农到了书房,向王宵猎行礼。
  王宵猎道:“坐吧。我们多年相识,在我面前不必拘束。”
  解立农谢了,在王宵猎对面坐了下来。
  王宵猎把公文递过去,道:“这件案子你应该听说了吧?”
  解立农匆匆看过,道:“听说了。这个贩棉布的商人,本来是在襄城县,等待北边安定了过河。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向南过了汝河,好似要走另一条路。”
  王宵猎道:“另一条路,是走私南北货物的。东边是董平势力,西边是彭晋原。许多南北双方不许贸易的货物,都从那里走。收过路费,是董平和彭晋原一大收入。南北边贸,必须要有规矩。不但是朝廷有规矩,我们也有自己的规矩。不过,规矩是规矩,还有许多货物官方是禁止的,但有的时候,或者是一定的数量,是可以贸易的。这些由我们管控。商人要贩运这些货物,便从这一条路走。”
  解立农不好意思地笑道:“此事我也听说了。我还以为观察不知道呢。”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王宵猎摇摇头。“我不知道,哪个敢自己做南北贸易,我砍他脑袋!”
  说到这里,王宵猎想了想,道:“这一条路,势力是董平和彭晋原。本以为应该一切平安才是,哪里想到会有这种大案!而且案发地离汝河不远,就在我们眼皮底下!”
  解立农道:“过了汝河,一切事务我们都不管,向来如此。强盗心中有数,所以千方百计让货主渡过汝河。在那里动手,我们又能如何?”
  王宵猎道:“我原来想的,汝河对岸为游击区。我们不占,也不让金人占住。若金军来攻,有这样一个地区,随时可以断他粮道,骚扰后路。现在看来,游击区里放任其他势力,不是办法。”
  此事解立农知道,只是此事由汪若海掌管,不敢多说。
  站起身来,王宵猎在书房里走了几圈。问解立农:“我听说,张均不怎么听汪若海号令。你这里离蔡州较近,有没有什么消息?”
  解立农沉吟一会,小心说道:“张均是个胆子大的人,向来不喜约束。现在带兵在外,自然不喜欢别人指手划脚。而且汪参议生性谨慎,让张均不得声张,不许弄出事来。两人有一些意见不合。”
  王宵猎点了点头。道:“汪若海不是我们勤王军的人,做事本来就束手束脚。碰上张均这个胆大包天的性子,能说到一起去才怪了。这样不行。在游击区带兵的人,不但是要胆大,还要听命令。要绝对地听命令!张均这个人,让他听话可不容易。”
  说到这里,王宵猎看着解立农,沉声道:“由你去代替汪若海,如何?”
  解立农吓了一跳。急忙道:“蔡州不但管一州,还管着周围数州的许多事情。我是个带兵的人,如何做得了这种事情?”
  王宵猎道:“不会就学。在我们军中,能让张均听话的,你算一个了。我想来想去,在游击区带兵的人,确实没有人比张均更合适。不能换张均,那就只能换汪若海了。”


第332章 无本买卖
  北舞镇董平的客厅里。董平居中而坐,满脸笑容。对客人拱手:“孟员外是颍昌府里大族,州中谁为敬仰?今日光临,敝舍蓬荜生辉啊!”
  孟员外道:“你是唐州大族,以前两家也有交往。被王宵猎避迫,来到北舞镇,着实是委屈。我有消息,要不了多久,济南府的刘豫相公就要登基为帝。我有熟人与刘府交善,到时为你说一声,必然有无穷的好处。现在困顿,只是一时,不必挂在心上。”
  董平道:“员外,我说句话你莫生气。刘豫称皇帝,是金国人立的。我们到底是大宋子民,离他还是远一点好。董某占一县,手下数百人,何必要看别人脸色!”
  孟员外道:“道理都懂。但我们活在世上,总是要穿衣吃饭,要养活家人,怎么可能为一口气耽误了?你在舞阳县呼风唤雨,着实威风。但有哪个大势力看不顺眼,随便派支军队来就剿了。身后没有人为你撑腰,这是难免的事。兄弟三思!”
  董想了想,道:“刘豫若是为我撑腰,当然是好。不过,我不能向他称臣,这是脸面!他也不能派人到我这里,乱我的生意。还有,不能向我这里摊派粮饷。”
  孟员外道:“自然如此!刘相公治下许多土地,怎么会差了你这一县!”
  董平点了点头:“有如此心胸,才是个能做大事的人!”
  又聊了几句闲话,孟员外道:“现在有一桩事,正外麻烦员外。”
  董平一听,心中就明白,孟员外是颍昌府的大人物,怎么会平白到自己这里?来,必然是有其目的。颍昌府虽是州城,多次战乱之后,城中人口不过千户,还不如自己治下繁华。别听孟员外嘴里说得格外热闹,不过虚张声势而已。
  斟酌一番,董平道:“现在世道艰难,事事都不好做。不知员外所为何事?若是我能办的,自然竭尽全力。若是办不了,也没有办法。”
  孟员外道:“小事,小事!前些日子四太子大军过境,要了不少钱粮。我是州里的大户,自然出了不少。本想四太子在洛阳与王宵猎战过一场,没有占到上风,带军到陕西去了,我们也就太平了。不想前些日子,又提出要些妇人,到营里伺候。颍昌府城,现在哪有年轻妇人?那些女真人穷凶极恶,竟然要我家里的人!没有办法,我好说歹说,他们才答应只要十个年轻妇人,就可以饶了我家。”
  董平听了,脸色不悦:“员外爱惜家人,难道我不爱惜?”
  孟员外急忙摇手:“员外误会,误会!我怎么可能要你的家人?我听说,北舞镇里,离着码头不远的地方,聚集了不少暗娼。这些人本就没有什么廉耻,给些钱,让他们进金营岂不是好?”
  董平听了,低头想了想。抬起头来,看着孟员外,只是不说话。
  孟员外心领神会。道:“一个妇人我给十贯钱!十个妇人,就是一百贯足!当然,要年轻的!”
  董平道:“一个人只有十贯钱,这价钱可是太低了。”
  “这是什么时候?员外,有遭灾的地方,一顿饭就能换个小娘子!比不得往时,一个年轻妇人要几十贯,甚至更多。现在人人吃不饱饭,价钱当然就低了!”
  董平看着孟员外,不说话,显然是嫌价钱低。
  孟员外没有办法,咬了咬牙道:“好,一个妇人十五贯!再多,我真拿不出来了!”
  董平猛一点头:“就十五贯!十个人一百五十贯!我丑话说在前头,我交人,员外交钱!若是交不出钱来,孟员外,这北舞镇你可就难出去了!”
  孟员外急忙摆手:“放心,放心,我心里有数。董员外是什么样人,哪个不知晓。”
  董平也不废话,让下人带了孟员外去休息。又吩咐了一个族人,去抓十个年轻的妇人来。临行前特别嘱咐,只要是年轻就好,越是漂亮的越是要留下,以后还要靠他们赚钱呢。
  栾庆山当先南行,第二天就到了北舞镇。寻处客栈住下,倒头就睡。到了第二天早晨,到早摊上要了一碗糊辣汤,一斤油条。从在那里慢慢吃,一边观察着四周情形。
  后世闻名天下的糊辣汤有两个地方最著名,一个是北舞渡,另一个就是西华的逍遥镇。这个时候只能算是糊辣汤的原型,与后世不同,但味道也是鲜美。(注:此时逍遥镇是另一个名字,为了与不远的北舞镇相对,书中出现了。)
  填饱了肚子,栾庆山基本看清了北舞镇的情形。这座镇子非常繁华,店铺集中在码头附近,按照行业不同分成了几个区。卖各种货物的,客栈酒馆,一应俱全。
  在镇里闲逛,栾庆山留意着镇里的防御。董家住的大宅位于镇中心,宅子周围有高墙,好似城堡一样。除了董家的大宅,并没有其他设施。要进攻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插中心。
  正走着,突然见前面围了一群人。闹闹哄哄,不知道在那里干什么。
  栾庆山走上前,就见人群里站了一个汉子。叉腰高声道:“你们的福气!员外有吩咐,需要十个年轻的妇人到家里去干活。只要去了,吃饱穿暖之外,每月还有工钱!想要去的到我这里来登记名字,先到先得!来得晚了,只能后悔去!”
  在这个汉子的对面,站着许多妇人。老幼妍丑,各种各样。她们穿的衣服布料都很便宜,却打扮得花枝招展。有的妇人用廉价的粉把脸抹得如同白墙一般,几乎看不出本来什么样子。
  栾庆山看得糊涂,问一边的人道:“那些妇人是做什么的?样子古怪!”
  那人上下打量了栾庆山一番,笑着道:“官人第一次来北舞镇?那里可是男人的销魂窝,北舞镇里最好的地方!到了晚上,这里才热闹!”
  听了这话,栾庆山就明白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了。做这种生意,要么是在高档酒楼等地方,女人们价比黄金,一个个眼高于顶。男人在那里挥金如土,一掷千金,豪气冲天。要么就在这种地方,价钱最低贱。男人花最少的钱,做最简单的事。
  那汉子不用问了,就是董平派来的人。董平可不想出钱,只要几句好话,有的是人跟他走。
  正在这时,一个汉子急匆匆的从一条船上下来,快步跑了过来。不管别人的眼光,到了一个年轻妇人面前,低声道:“不要听这人满嘴胡言!今天有一个州里的孟员外,要十个妇人到金营做营妓。愿十五贯一个从董平这里买,董平便派人来骗你们!你随我走,坐船到汝河对岸去。我们有手有却,到哪里都饿不死!董平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过汝河!”


第333章 血案
  附近几个妇人听了汉子的话,有人就高声道:“陶三郎说董平要把我们卖了,州里来一个什么孟员外出价十五贯一人,送到金营里做营妓。这话可是真的么?”
  听见这话,刚才喊话的汉子脸色立刻变了。指着前面的人群道:“哪一个说的?哪一个说的?站出来!让我好好看看你!北舞镇里,敢违董观察的意思!”
  陶三郎道:“孟员外来的时候我就见了。听他一个手下说起,金军要抢他家里妇人,那厮便就到北舞镇里来买!看董平与孟员外谈了许久,早打听清楚,他要十五贯一个卖给孟员外!到金营做营妓,那是人做的事情吗?你们有没有良心?送这些人进火坑!”
  “你出来!来,我跟你好好说一说!”一边说着,汉子从旁边抄起一根木棍,走了上来。
  陶三郎道:“不怕你!这里是码头,上了船摇几桨就到对岸!董平天大的胆子,敢到王观察的地盘去撒野!我那里有船,不想到金营里跳火坑的,随我上船!”
  说着,陶三郎拽着身边的妇人,向汝河走去。
  “真是反了你们了!来,把他们围起来!北舞镇里,没有董观察的话,哪个敢到对岸!”董家的汉子一边喊着,一边指挥着手去冲上前去。
  那里约二三十个妇人,一时间乱哄哄的。有人要跟着陶三郎走,有人不信,有人在犹豫,一时间在狭小的巷口挤在一起。
  几个大汉快步上前,抢起手中木棒当头打去。很快有人被打得头破血流,惨叫声不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2/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