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宵猎又问:“卢氏以北,特别是到虢州的路上,有没有下雪?”
士卒道:“没有。雪只下到火山关,火山关以北片雪未下!”
收起公文,王宵猎在原地转了两圈。道:“直娘贼,老天也不照拂我们!栾川下了大雪,大军赶到卢氏非常困难。偏偏北边没下,金军的速度可比我们快得多了!”
说完,王宵猎道:“取笔墨来!粮草运不上来,我们大军到了卢氏吃什么!加上李彦仙数千人,粮草必须及时运到!如果耽误了,后果不堪设想!”
崔青取了笔砚,在墨上哈了口气,急急研了墨。
王宵猎给汪若海写了一封公文,让他催促运粮的人,不管多么困难,一定要把粮草运上来。尽量多运粟米,体积小,容易充饥。一部分士卒,把兵器盔甲暂放在栾川,先背着粮食到卢氏。
吩咐士卒把公文迅速送出去,王宵猎扯过竹枝,急忙上路。
卢氏县衙,风尘仆仆的李彦仙喝了一大口水,对一边的耿嗣宗道:“王镇抚说是来援,现在他的军队到了哪里?金军已到火山关,若是那里有失,我们如何守得住卢氏县城?”
耿嗣宗道:“前几日王镇抚已经到了栾川县,前天前锋已经到了卢氏。不过,几天前栾川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寒冷,雪一直不化。王镇抚要来卢氏行路艰难,只能等几天。”
李彦仙猛地一跺脚:“这是什么时候!怎么这个时候下雪?偏偏北边又没有下!”
说完,重重地坐下来。想了一会,道:“立即派人知会王镇抚,金军倾全力来攻。火山关虽险,我们是仓促防守,非常困难。”
耿嗣宗称诺。急急派人去找王宵猎的前锋,让他向后方送信。
火山关是虢州到卢氏的要冲,本是山中的一处垭口,历代在此设关。南北长一二十里,关北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此处并没有建城,以前只有十几人防守。
李彦仙南撤之后,命邵云带五百人在此防守。
由于地形复杂,更多的人没有用处。而且粮草运输困难,留的人多了,粮草也供应不上。
韦仪纵马到了关前,只见前方山势高耸,一条小道从被刀劈开一般的山中蜿蜒而过。行进的路上堆了大石,并且塞满了荆棘,显然是李彦仙的人所为。
前方的将领过来,叉手道:“都监,前方宋军据住两侧山头,在谷中塞了大石,一时难以过去。”
韦仪看了看天上的太阳,道:“先扎下营来,看清楚了这一带地势,再攻关不迟。早就听人说这火山关是卢氏县大门,地形险峻,我们大意不得。”
将领领命,指挥着手下将士扎营。这一带都是山区,连绵不绝,没有大片平地扎营。韦仪只能命手下依着地势,或在山坡,或在谷地,扎下营来。手下数千人,营地迤逦数里。
山岭上,邵云看着下面忙碌的金军,道:“这里地势险要,金军要攻破并不容易。只要后方的粮草供应得上来,金军想从这里过去,就是做梦!”
一边的赵成道:“我们从虢州过来,带的粮草不多。最好明日经略送粮来,如若不然——”
邵云道:“卢氏县虽小,数百人的粮草总能够供应得上。放心,明日必然有粮!听说南边的王镇抚带兵来援,想来用不了多少日子也该到卢氏了。襄阳、邓州都是富庶之地,他们必然粮草不缺!”
赵成点头:“对。年初金军围陕州,多亏王镇抚带兵来救。邓州兵马众多,而且英勇善战,上次在陕州与金军对阵也不落下风。他们来了,战上几场,说不定我们能杀回虢州呢!”
第366章 布置
王宵猎停住脚步,看着前方山谷中的卢氏县城,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年初援陕州,走的不是这条路,而且没有下雪,并没有觉得多么困难。今年下了一场雪,就觉得完全是两个世界。
不足百里,王宵猎走了五日。只觉得一直在大山里面瞎走,没有尽头。直到今天见到河谷,见到了卢氏县城,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李彦仙和耿嗣宗早早带了官吏和将领迎出城来。见到王宵猎,快步上前,道:“镇抚辛苦!听说栾川下了大雪,道路必然难行!”
王宵猎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一场雪,三天的路就要走十天,不知伤了多少马匹。唉,打了这么多年仗,还没有这么狼狈过呢!好在金军没有攻来,不然该向谁去说理?”
李彦仙道:“火山关扼住要道,地势险要,金军要破关并不容易。”
说完,急忙请王宵猎一行入城说话。
到了县衙,几人落座,耿嗣宗急忙命人上了热茶下数。
王宵猎喝了茶,喘了一口气。才道:“我军现在到卢氏县的约有三千人,后边还有一万余人。不过看路上的情况,只怕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到齐。北边金军情况如何?进军可还顺利?”
李彦仙道:“虢州到卢氏全是山区,道路极是难行。金军到火山关的,现在是韦仪属下五千人。其余金军大队,不敢贸然入山,多在虢州附近驻扎。”
王宵猎点了点头:“我记得虢州附近倒还是平坦,一二十里入山后才道路难行。金军入山,必然要有足够的人给他们运送粮草。进了大山,他们想抢也没有地方抢去。”
说完,等身上慢慢暖和过来,王宵猎吩咐手下的亲兵士卒把灵宝到卢氏的地图展开。这是去年救援陕州的时候军中画的,虽然还很粗糙,大略也够用了。
指着地图,王宵猎道:“卢氏地形险要,又是几条道路的必经之地,是这一带的中心,必须要妥善防守。虢州方向,火山关后边是杜关,要派较多兵力,随时可以支援火山关。向西边方向有青石关和白华关,每关要派两三百士卒,防止金军绕道来攻。永宁方向沿洛河来的,有瓮关和虎豹关,每关也要派两三百人守住。其余军队,驻于卢氏,随时准务支援。”
李彦仙道:“镇抚一万余大军,加上我的六千余人,卢氏驻两万大军,粮草能否供应得上?”
王宵猎道:“本来我觉得应该可以的,现在看来过于乐观了。到卢氏来的,我一共有一万五千人大军。现在看来,战兵不需要这么多人。我欲命其中五千人,把兵器盔甲留在栾川县,改为运粮。还有从邓州征调的民夫约两万人,从内乡向栾川运粮草。”
说到这里,王宵猎想了想道:“若是有必要,让八千人运粮也可以。现在栾川到卢氏的路实在太过难走,不要说是车,就连骡马都很难使用,只能用人背。一万多人在卢氏城里,压力不小。”
耿嗣宗道:“卢氏周围的百姓有一千余户,要不要征调民夫运粮?”
王宵猎摆了摆手:“算了。大军驻在这里难免扰民,就不要麻烦本地百姓了。一千户人家,能征调多少民夫?让他们留在家里,众人心安。”
说到这里,王宵猎又道:“粮食可以从邓州运来,薪柴却不难。我带了襄阳印的会子,可以向本地百姓买柴。只是不知道这里的百姓认不认会子?”
耿嗣宗连连点头:“认的,认的。襄阳会子印制粮食,又不多用,极是好用!卢氏这里,会子不比金银差的。若是镇抚肯出钱,卢氏周围都是大山,薪柴又有何难!”
王宵猎对一边的李彦仙道:“经略看来,还有什么事情要特别注意?”
李彦仙道:“青石关和白华关我已经派兵驻守,瓮关和虎豹关都是向长水去的,是董先地盘。那里没有必要派兵去吧?董先是翟兴副将,应该能守住地方。”
王宵猎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次是山区作战,前线人多了没有用处,还是派兵去守。过几日翟镇抚也会到卢氏,那时最好董先也来,我们商量下如何作战。”
李彦仙属于陕西路,跟京西北路的翟兴接触不多。特别是与董先,虽然年初董先随在王宵猎身后救援了陕州,双方平时的龌龊却着实不少。听说翟兴会来,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
看着桌子上的地图,王宵猎道:“此次卢氏之战,地形太过特殊,战法与其他地方也不同。火山关地形太过复杂,我军又是居高临下,优势很大。而且那里没有平地,前线容不下太多兵力。”
李彦仙道:“我命邵云带了五百人在那里驻守,再多人,就容不下了。”
王宵猎道:“这种情况下,就要在后方多备兵力。前线守关的人,每过几天就进行轮换,一直保持旺盛的斗志。按金军战法,初期进攻的,应该是用降兵,无非是韦仪和高琼两人。”
李彦仙道:“退出虢州后,随在我身后的是韦仪所部。”
王宵猎道:“最先打的,总是这些伪军。说到底,还是汉人打汉人。有什么办法?总有人为了身家富贵,叛国叛民,不打他们怎么行?不过说到底,这些只是伴虎的伥鬼而已。只要虎没有了,这些伥鬼自然也就没有了。只要有机会,还是要先打金军才对。”
前世的时候,总有人说什么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问题是,对面的人都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了,抛媚眼给瞎子看呢。没有取得胜利,这些伪军就会趾高气扬,高高站在人民的头上,什么样的坏事都干得出来。战争不打掉他们,敌人就躲在后面,让你无可奈何。更有甚者,不对这些人进行批判,哪怕是最后胜利了,还有人为这些人歌功颂德。
对面的韦仪,就是金军占领关中后,最早投降金军的将领之一。帮着金军打仗,一生中做了多少坏事?后世讲民族团结,此事不敏感了,他的子孙后代一样出来为他歌功颂德。
金军总兵力,不足二十万,占领黄河以北已经非常吃力。可金军在两淮一直在进攻,现在又占领关中,依然气势汹汹。这么广大的地盘,怎么占住的?少不了这些伪军的力量。
王宵猎明白,必须形成相对稳定的战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积攒击败金军的力量。在此之前,自己再是想击败金军,也很难实现。这个相持的阶段,是无论如何躲不掉的。
第367章 翟兴到来
邵云站在高坡上,指挥士卒搬起大石,向山下砸去。攻上来的金军结不成阵形,三三两两,躲避着山上砸下来的石头。
正在这时,一个士卒快步跑来。叉手道:“将军,有贾何将军到来求见!”
邵云命小校接替自己指挥,快步到了后方帐房。见贾何站在那里,上前道:“哥哥因何前来?昨日粮草送上来了,再无大事。这里把住要道,金军除非插上翅膀,不然绝不可能到卢氏县去!”
贾何道:“两天前王镇抚到了卢氏县,与经略商量过,守这里的军队,每三天轮换一次。我正在你的后面,三天后来换你,知会你一声。”
邵云笑道:“我居高临下,金军难进一步,何必轮换!”
贾何道:“经略是如此吩咐,我们遵命行事就是。金军攻上几天,必然会想办法,要小心行事。”
邵云拉着贾何的手,到了山前道:“哥哥且看,这关正据住山顶上。下面道路蜿蜒曲折,金军要一步一步走上来攻。山顶砸一块石头,下面的金军就死一大片!”
贾何道:“我从这里撤到卢氏去,自然知道。好了,你再守三天,三天后换我。”
邵云道:“你莫不是来抢功劳的?这样的地利,正是立功的大好时机,我岂会甘心!”
贾何听了无奈地道:“你这是什么话?若是不信,回县里去问经略好了!”
邵云自然知道贾何说的是真话,只是不甘心。重重击了一下手掌,扭过头去。
山下面,韦仪看着自己的士卒被山上下来的石头砸得七零八落,面沉似水。过了好久,转头问身边的亲兵道:“多派人去查,附近村里多找向导,问清楚到底有没有其他的路!直娘贼,守军就在山顶上面,上山的路还弯弯曲曲,这样的地方如何攻得下来?”
亲兵道:“都监,小的查过了,附近数里之内只有一个小村子,村民早已逃走,找不到向导。”
韦仪冷声道:“从虢州到卢氏只有这一条路,我就不信,除了军队没有其他人走!多派人出去,遇到人只管拿来!我看过了,山上的守军不多,只要有几十人登上山去,就不难攻下!”
亲兵应诺,快步去了。
韦仪在山下看着山顶,紧皱眉头,想着办法。这一带都是大山,大军无法进来,自己的三千人都聚拢不到一起。这样险峻的地形,几乎攻不破。必须要另想办法,绕击敌后。更要命的是,道路实在难以行走,自己三千人的粮草也难保证。
兀术不可能替韦仪解决粮草问题,只能自己想办法。韦仪派出了近千人,从虢州附近开始,抓捕丁壮运粮,搞得人心惶惶。
卢氏县城里,王宵猎走出房子,看了看天上明晃晃的太阳。问身边的崔青:“天气好了,栾川到卢氏的路上的雪化了没有?”
崔青道:“听运粮的人说,两天前就开始化了,不碍行走。到了今天,已经化完了。”
王宵猎出了口气:“这一场大雪,着实是折磨人。若不是我在雪天从栾川走过来,还真想不到会造成这么大的困难。现在最要紧的,是粮草一定要及时运来。山区作战,需人不多,粮食可不能少。”
说完,王宵猎到院中的亭子里坐下,看着周围的景色出神。
卢氏是一个理想的防守之地。位于群山之中,四面八方均有险关,并不需要太多军队就可以守得如同铁桶一般。缺点也很明显,地方太小,人口也太少。单凭卢氏县,支撑不了多少军队。
王宵猎明白,这一战的关键不是自己能派多少人上前线,而是能运多少粮食到卢氏县来。只要粮草充足,金军就是插了翅膀,也攻不到这里。
现在攻火山的还是韦仪,兀术带着大军驻在虢州。攻火山关不利,让兀术产生了犹豫,是继续驻军于虢州攻卢氏,还是带军西去占领地盘。不过金军进展极为顺利,并不缺兀术的一万多人,使他一直下不了放弃卢氏的决心。
王宵猎揉了揉额头,觉得头痛欲裂。
金军的攻势依然凌利,丝毫看不出力竭的样子。自己想的金军攻势减弱,进入相持阶段,看来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从富平之战到现在,不过两个多月,金军就横扫千里,兵锋直到泾原。
有时候王宵猎不由怀疑,自己对战争的判断到底正不正确?
叹了口气,王宵猎抬头看着四周的群山。这一带的大山是邓州的天然屏障,守住了这里,就能保证邓州的安宁。安全的邓州,才能够尽快养出大军来。手中有了强大的军队,才算有了底气。
正在这时,一个亲兵快步进来。叉手道:“禀镇抚,伊阳翟镇抚已经到城外!”
王宵猎听了,急忙站起身道:“翟镇抚来了,我自当出城迎接!”
进了县衙,李彦仙早已准备妥当。见王宵猎过来,道:“翟镇抚已经到了城外,我们去迎接!”
与李彦仙一起,王宵猎出了卢氏县城。
卢氏位于群山之中,不像山上那样寒风刺骨。在太阳的照耀下,竟然有暖洋洋的感觉。路边朝阳的地方,有小草在发芽,甚至还能看到几朵野花。简直无法想象,山顶上竟寒风刺骨。
翟兴身上裹得严严实实,头上戴了一顶皮帽。见到王宵猎和李彦仙过来,解下皮帽拿在手里,迎了过来。双方叙礼毕,翟兴道:“一下了山,便觉得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简直春天一样!”
李彦仙道:“卢氏县城位于洛河谷地,周围有群山阻挡,寒风难吹到这里,自然温暖些。”
一边说着闲话,三个人进了城,到县衙里坐定。
问了翟兴路上辛苦,李彦仙道:“王镇抚到这里来的时候,我便给董先去了一封信,邀他到卢氏县来商议战事。一直没有回音。直到昨天,董先回了一封信来,说要防洛阳孟邦雄进犯,不能前来。”
翟兴听了不由皱起眉头:“孟邦雄手下的兵马,都是最近招募而来,可以说是乌合之众。董先再是不济,也不应该放在眼里!莫非,洛阳方向来了金军的援军?”
李彦仙道:“哪个知道?李彦仙据洛河一线,一直觉得地方狭小,与我不少争端。今年端他随王镇抚救援陕州,便有意占据渑池。幸亏有王镇抚手下邵凌大军在那里,才没有与我起了冲突。现在他不愿到卢氏县来,也没有什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