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张驰和迟玉平一起唱诺,出了王宵猎的帅帐。
  所谓擒贼擒王。韦仪带兵不行,只靠着自己勇猛能战,才把军队聚合在一起。这个特点,就是韦仪的弱点。抓住了,除掉韦仪,他的这支军队也就消散了。


第378章 忠实记录
  李彦仙进了王宵猎的帅帐,见中间放了一张桌子,两边几张椅子。桌子的尽头,挂了一张尺幅巨大的地图,上面标着“虢州敌我态势图。”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忙忙碌碌,在每个椅子前放一个本子一支铅笔,还放上杯茶。
  见到李彦仙进来,少年上前行礼道:“姜敏见过李经略。”
  李彦仙点头。问道:“王镇抚还没有过来?”
  姜敏道:“很快就过来了。经略先坐,饮杯茶歇一歇。”
  说完,领着李彦仙到了桌子左边的第一个位子,请他坐了下来。
  李彦仙坐下,翻开桌子上的本子看。本子封面印了一行字:作战笔记本。下面是单位、姓名,后面的空白处显然是让人写的。本子里面干干净净,一片空白。
  拿起铅笔,李彦仙试了试。虽然有些不太称手,拿一拿也就习惯了。
  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毛笔。不过跟后世不同,有各种各样的持笔姿势。不像后世的学校教书法课,先教你标准的持笔姿势。古代人持毛笔,很多也跟后世人用硬笔的姿势是一样的。他们用铅笔,其实不会非常不习惯。而一些特殊职业,比如会计等人员,本身就有用硬笔的。
  正在李彦仙在那里研究铅笔的时候,汪若海与张驰、迟玉平一起来。见到李彦仙,急忙行礼。
  李彦仙道:“刚才镇抚派人相邀,说是明日作战,今晚要开战前的会议。我心里奇怪,这可是以前没有的规矩。你们邓州军,与其他军队不同吗?”
  汪若海道:“以前是一样的。只是打的仗多了,镇抚觉得许多规矩要改,慢慢就不同起来。这战前的会议,就是跟女真人学来。据说金军打仗,战前总要召集诸大将集议,选出最好的方案。镇抚便命我们每到战前的时候,也要有一次战前集议,就称为战前会议。说起来,今天是第一次开呢。”
  李彦仙点了点头,道:“哦,我还尝个鲜呢!”
  汪若海一边说着话,一边把手中的文收交给姜敏,让他发到每个人的面前。
  张驰和迟玉平两人则到大地图旁,在那里比比划划,商量着什么。
  看汪若海在自己对面的第二位坐下,李彦仙心里明白什么。看来今天的排位不是随便排的,应该有自己的规矩。不是平常的按官位排,也不是如朝堂时候的按文武排。
  到了最后,王宵猎才进来。到右边第一个位子站定,轻轻敲了敲桌子。张驰和迟玉平两人急忙离开地图前面,到汪若海下面坐了下来。
  姜敏则放下手中的事,到李彦仙的下面坐下。
  王宵猎道:“几个月前我就在讲,以后打仗不要帐中议事了。不再由主帅一言而定,议事前与同僚密商,军帐议事时直接下令,而要改由司令部指挥。只是一切从头开始,实在不容易,直到现在司令部也没有齐备。明天打虢州,今天算是我们第一次的司令部会议。”
  见气氛有些严肃,李彦仙不好直接问王宵猎。对身边的姜敏低声道:“什么是司令部?”
  姜敏道:“顾名思义,司令就是掌管军令的衙门。打仗的时候,军令都由这里发出。”
  李彦仙点了点头。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宋朝的习惯,军令出自将帅,为什么要单设一个衙门来管,李彦仙想不太明白。军中机密重要,设一个衙门,不是容易走漏消息?
  王宵猎道:“这个司令部,算是镇抚使行使军令的机构。管理军政,还会有其他的衙门。司令部的大部分工作,由汪若海参议负责。一般事项,由司令部草拟意见,主管官员签字画押。重要事项,除送主管官员外,还要送到我处。特别重要的,则要开会决定。”
  说到这里,王宵猎看了看众人,沉声道:“今天是第一次战前会议,我说一下会议纪律。每次开会之前,由汪参议负责,拟定一份会议概要,原则上送到我那里核准。每个人的案前,有一份今开的会议概要,你们抽时间可以看一看。这份概要,本来是要在通知会时,送给与会人员的。今天特殊,实在是没有时间了,只能够如此。会议原则上按照会议概要进行,如果有参会人员提出其他的事情,经其他人同意之后,可以在会上一并解决。”
  李彦仙听了,忙把姜敏放在自己面前的会议概要打开。里面说了会议主题,就是明天出城与韦仪作战的事情。还有会议的流程,哪些人要发言,谁做会议纪录,最后由谁决定会议的结果。
  看了这概要,李彦仙觉得新奇。这种事情以前没有人做过,想不到有人还能想出这些东西。实际上在衙门久了,这些东西不稀奇。哪怕古代的衙门,同样有类似的东西。只不过做这些事情的,是各衙门的吏员,官员多不参与。
  王宵猎又道:“会上议事不必多说,与以前的集议相差不大。最重要的是我要强调一点。除非极特殊的情况下,实在无法做到,凡会议必须有记录,有签名。同意会议结论的,写同意。不同意的,则写不同意。不发表意见的,则写弃权。有条件同意,或者有条件不同意的,把条件必须要写清楚。这一点不能够马虎,每个人都要签名。做会议记录的,原则上是掌书记。现在没有掌书记,便先由姜敏来记。以后官员配备齐全了,都要各司其职!”
  开会只是形式,不一定非要这么正式。最重要的,是会议要做出结论。而这个结论,不能是简单的一句话,而要求是会议记录。会上每个人说了什么,提了什么,对会议结论同意或者是不同意,必须要清楚记录下来。会议决议如果出了问题,参加会议、做出决议的人是要负责任的。
  有人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还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是不正确的。历史就是历史,并不会因为由谁书写,或者是怎么打扮而改变。虚假的历史,终究是虚假的。哪怕永远不会有人发现真相,假的也不会成为真的。一个政治人物,如果连历史的真实都不敢留下,如果只想着用谎言欺骗行事,是不合格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王宵猎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个时代取得胜利,也相信自己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军队指挥,由以前的密室政治,改为作战会议便是如此。忠实地记录每一个会议,留下每一个人的真正面目,同样也是如此。这是一种政治自信,是一个政治人物应该有的自信。


第379章 三石弓、破甲箭
  今天的太阳躲在云层后面,露出惨白的颜色。没有风,天不冷,还有淡淡的雾气。
  天色刚亮,宋军便就到城前叫战。没多久,城门大开,韦仪便带了两千多人出城迎战。
  韦仪的阵形尚未立稳,就听宋军阵中一声号角。迟玉平当先冲出阵去,张驰与一百精骑紧紧随在迟玉平身后。出阵之后,没有任何犹豫,直向正中帅旗下的韦仪冲去。
  韦仪吓了一跳。自己当兵的时间不长,还没有见过这种打法。两军对阵,不断利用小股精锐骑兵冲击对方是常见的战法。但是谁都知道,中军是实力是最雄厚的,也是最难被冲乱的。骑兵冲阵,一般是冲击侧翼,或者是两阵结合部。冲乱敌阵后,再向敌人的中军压迫,达到目的。这样直冲中军,还真是见所未见。一百骑兵冲来,是送死吗?
  一声令下,韦仪阵中一声鼓响。前方枪兵让开,露出后边的弓弩手来。
  宋朝是大量使用弓弩的时代,军中正常情况下弓弩手占七成,多的能够达到八成。与其他兵种相比,弓弩的威力强,杀伤大。只要自己阵形不乱,敌人很难能够攻到阵前。宋军的战斗力不强不是因为阵形和兵器,而是人员,将领、士兵和制度都有问题。
  看看宋军冲进了弓弩射程,韦仪阵中又是一声鼓响。如蝗虫一般,漫天箭雨向宋军射来。
  迟玉平举起手中的小小盾牌,挡住要害,径直向韦仪冲来。这一百精骑,都身穿铁甲,韦仪阵中的箭雨并没有造成多大伤害。依然阵形整齐,向前冲来。
  常说临敌不过三矢。两军作战时,骑兵冲来的路上,守方大约只能射三只箭。三只箭射完,就短兵相接,进入混战了。当然即使混战,弓弩手依然可以发箭。一是协助前方枪手射阵前的敌人,再就是阻断敌方的援军。攻方不能够一股作气冲乱敌阵,就会陷入包围之中。
  见宋军攻势不减,韦仪一边命令自己军中继续放箭,一边提起手中长枪。等宋军相距二十步,猛地一声大喝,提枪带亲兵杀了上来。
  迟玉平收起盾牌,举枪迎着了韦仪。身后骑兵与韦仪的亲兵也杀到一起,阵前乱作一团。
  在后边的张驰轻拨马匹,避开混战的人群,取了弓下来。看着前方正与迟玉平厮杀的韦仪,深深吸了一口气。猛地一声喝,催动马匹,在人群外急驰而过。手中连珠箭发,三箭齐射,如电光般穿过混战的人群,直向韦仪射去。
  韦仪听见箭射来的风响,知道不妙,手中枪凭着感觉格掉射来的第一枝箭。只觉胳膊巨震,韦仪被吓得心胆俱裂。还没有反应过来,另两枝箭一中胸膛,一中腹部。直接破甲,深嵌进肉里。
  见韦仪眼神涣散,迟玉平一声大笑。右手从背上取下铁锏,一锏敲在韦仪的脑袋上。不等韦仪的身子落下马,迟玉平取出钢刀,枭了他的脑袋下来。
  手中高高举起韦仪的脑袋,迟玉平高声道:“虢州的守军,你们的都监脑袋在这里!还要打吗!”
  张驰出了一口气,慢慢收起弓。这个时候才觉得右臂酸软无力,刚才三箭把力气用尽了。作为军中善射的将领,张驰能开三石弓。能开三石弓,但张驰平时用的弓,只有两石三斗。用三石弓,便就跟现在一样,几箭就把力气用尽。
  随着迟玉平的话声,韦仪手下慢慢不再战斗。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有人大喊一声,整个军阵迅速崩溃,士卒四散奔逃。
  李彦仙看着战场上的情景,根本不敢相信。一支近万人的军队,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实在是太过魔幻了些。昨天晚上,和个人商量了今天对战的战法,却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
  昨天晚上的战前会议上,今天什么时候进兵,如何摆阵,怎么进攻,张驰什么时候发箭,一切都商量得清楚。杀韦仪的过程看起来非常简单,要做到却不容易。迟玉平什么时候引战,要尽量让韦仪保持什么样的状态,都有讲究。特别是张驰,要在乱军中三箭全射中韦仪,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看韦仪的军队四散奔逃,王宵猎对李彦仙道:“经略,我们进城吧。”
  李彦仙点了点头,与王宵猎一起,带着大军进入了虢州城。
  进了城门,李彦仙道:“韦仪有近万大军,让他们逃散,只怕会成祸害!”
  王宵猎道:“兀术带大军攻虢州,到现在几个月了。虢州周围的百姓或死或逃,哪里还有人家?到这里之后,我便命令汪若海,组织把仅存的百姓全部南撤邓州。现在虢州周围,三十里以内再没有一户人家。这一万人没有饭吃,要逃到哪里去?等上几天,慢慢收集就是了。”
  李彦仙一愣:“如此吗?周围没有百姓,这些乱兵确实是无处可去。”
  王宵猎点了点头:“陕州、虢州周围的百姓,年初的时候已经南迁了大部分,本来就不多。再经这一次战乱,剩下没有多少人了。不如全部迁走,让这里成为一片死地。”
  李彦仙默默点了点头,没有吭声。战争对社会的破坏,怎么估计也不过分。这几年,陕州、虢州一带经过数次大战,十室九空。这几个月再战一场,破坏更加严重。
  金军不重视生产,此次进关中,富平胜一场之后,夺取了大量的宋军物资。有这些物资支持,金军才能够在陕西各路迅速展开,追着宋军不放。正是有了这些物资,关中地区破坏相对不严重,但陕州和虢州一带就不行了。
  到了州衙坐定。王宵猎对李彦仙道:“按照战前所定,我们两人留在虢州,平定附近。由邵云和贾何带经略兵马,向东去取陕州。如果金军防守不严密,可以东出渑池,威胁兀术后路。我部由魏阳和薛成两人带兵去取潼关。若能顺利攻下潼关,则魏阳去取华州,薛成去取同州。攻下了这两地,向西就控制了黄河渡口,向东可以威胁京兆府。正进攻秦凤、泾原等路的讹里朵和完颜活女两部,被断了后路。金军再是狂妄自大,也必须要撤军对付我们。”
  李彦仙连连点头:“是啊,兵临京兆府,讹里朵就睡不好觉了,岂会容许兀术乱来?这一战后,兀术再不敢大军东来,必须要守好金军后路。”
  金军在陕西的主帅是二太子讹里朵,兀术只是其一翼兵马,另一翼是完颜活女。兀术留在了京兆府附近,本来就是防备后边的李彦仙断其后路。现在到洛阳,露出了破绽。


第380章 庆功
  汪若海进了房子,搓着手道:“外面起风了,乌云四布,一颗星星也不见。看这个样子,周围要下雪了。这样的天气,若是下大雪,一时之间可不便于行动。”
  李彦仙道:“我们占领了虢州,陕西附近的兀术必须尽快赶回来。下了大雪,走起来可不方便。”
  王宵猎笑了笑:“路再难走,兀术也要尽快赶回。如若不然,被我们占住了陕州,把他西来的路彻底封死,那可就难看了。现在京兆府周围没有金军大股部队,靠着投靠的军队,怎么守得住?这些人里韦仪算是个人物了,我们一战击溃其全军。其他人可想而知。”
  说完,王宵猎招呼汪若海:“今天张驰做得好,三箭射死韦仪。可以说,我们几乎没有损失,就占领了虢州,击溃了过万敌军,是个大胜。下雪好,我们饮酒吃肉,庆祝一番。参议忙了一天,过来坐下喝杯酒。今夜一切放下,不醉不归!”
  汪若海坐在火堆边,伸手烤着火。道:“乘着讹里朵和完颜活女西去,兀术暂时回不来,京兆府一带空虚,我们不能够放过机会。明天魏阳和薛成必须西去,以最快速度占领潼关。占了潼关,若是再占华州和同州,就关中震动。富平一战后,金军凶焰正炽,杀一杀他们锐气!”
  士卒在每人面前摆了酒杯,拍开酒坛,端了一大盆肉上来。
  王宵猎拿起酒坛,给李彦仙和汪若海倒了酒。道:“以前吃肉少的时候,就想着顿顿吃肉。现在肉吃得多了,又想时时吃一点菜。人哪,就是奇怪得很。”
  “哪怕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腻的。”汪若海接过王宵猎手里的酒坛,放在自己身前。“不过在冬天想吃菜可不容易。天寒地冻,哪里种得来菜?”
  王宵猎道:“总有几种菜是适合冬天种的。一是豆芽,再就是韭黄、蒜黄,屋子里温暖就可以。军中带着这些,经常改一改口味。今天大胜,我吩咐把这些全部做了,给将士们庆功。”
  酒过三巡,王宵猎放下酒杯。道:“此战我们损失很小,便就灭了韦仪。战争顺利,自然是可喜可贺。但是如果抓不住战机,不能对金军造成最大损失,就会非常可惜。富平一战后,陕西的军队普遍非常悲观,认为我们不能够战胜金军。而金军气焰嚣张,四处出击,欲要彻底夺取陕西路和熙河路。这一次大胜鼓舞了本朝军队士气,打击了金军气焰。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要扩大战果。”
  汪若海道:“镇抚欲如何?”
  王宵猎道:“兵分两路。李经略所属军队向东,堵住兀术。我们所部,则向西去,威胁关中。魏阳若能够顺利占领华州,则迅速出临潼,兵临京兆府。讹里朵若回援不及,则就捅京兆府一下!能占领京兆府,哪怕只是几天时间,都足以震动天下!”
  李彦仙道:“兀术近两万精骑,想守住陕州可不容易。”
  王宵猎道:“薛成破同州后,若黄河冰封,而回师东向占领河中府,与陕州相呼应。经略去陕州的兵马不要少于六千人,有薛成相助,可以阻挡兀术几个月。几个月后,战争也该结束了。”
  说到这里,王宵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想了一会,才道:“若没有意外,这次战役的目的:魏阳攻占京兆府,能待多久就待多久。收拾京兆府的财物,还有那一带的百姓一起南撤。讹里朵派大军来,则迅速撤退,不要死战。京兆府离虢州太远,撤回这里只怕来不及。应该提前占领蓝田,从那里向南撤入商州,从商州回卢氏。经略提前知会邵兴,提前接应。”
  李彦仙想了想,重重点头:“好!我命邵兴带及时清理道路,准备粮草!”
  李彦仙和王宵猎是两支不同的势力,各有自己利益。联合作战,其实会有许多矛盾。如果没有年初王宵猎救援陕州,现在李彦仙不会这么配合。
  看着李彦仙,王宵猎重重点了点头。道:“现在非常之时,我们也应该做非常之事!金虏南侵,多少人家妻离子散,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我们带兵的人,需要放开心胸,精诚团结,才能够真正有与金人一战的实力。金人攻陕西十万大军,若我们也有十万之众,哪里会如此束手束脚。有足够兵力,最低目标是围歼兀术于洛阳,甚至回头再聚歼讹里朵于关中!但本钱小,实在做不到。”
  其实还有一点,现在的张浚只怕已经成了包袱。实力没有多少,官职又高,又不甘心。王宵猎如果大开大合,全力与金军战上一场,很可能会被朝廷针对。进攻虢州,快速撤回,已经是王宵猎此次的极限了。更大的动作,王宵猎的实力还不允许。
  曹玉扯下自己的头盔,扔到一边,口中道:“直娘贼,好大的风!我巡视四周,路边许多树都被吹断了枝桠,在地上翻滚。一不小心,还差点被掉下来的树枝砸中脑袋。所有人都在说这样大风,今夜必然有大雪!下了雪,明天我们可是难走了!”
  魏阳挪了挪身子,道:“下再大的雪也要走!刚才镇抚特意叫了我和薛统制去,让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进逼关中。此次西去,如果能打进京兆府,要记一大功!”
  曹玉坐下,先挟了一大块烤熟的肉塞进嘴里。嚼了几口使劲咽下。道:“若必须要走,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先前想着少带些军粮,路上征集采买,现在看来难了。真要下了大雪,哪里征粮去?”
  说完,抓起酒壶,给自己倒了满满一大碗酒。
  其余几人一起举起酒碗,与曹玉喝了一碗。
  薛成道:“真要是下大雪,就不能用车了。一个不好,连驮畜都不能用,只能肩背人扛,这一路上可惨了!未到虢州前,栾川下了雪。等我们到了虢州,直娘贼,这里又下雪!”
  张迟道:“吃得苦中苦,方能为人上人。要打败金军,就要在这种天气里走得了路,打得了仗。我们难走,金军一样难走。路上吃些苦,真打进了京兆府,什么都值得了。”
  魏阳举起碗道:“说得也是!这一次,是乘虚直捣金军后路!打得顺利,什么都值得!”
  喝了几碗酒,气氛慢慢热络起来。魏阳对张驰道:“今日你出战,我看着前方一堆人混在一起,怎么就能连发箭,箭箭中的?那箭从人堆里钻进去,不怕射中别人?”
  张驰笑道:“那三箭,我用了全身力气。别人看着简单,却不知道我有多难。今日出战,镇抚特意命我用三石弓,带了十枝穿甲箭——”
  曹玉道:“何不足一壶箭?三箭不中,近前再多射他几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