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驰连连摇头:“兄弟,三石弓不是那么容易开的。就是我,也只能连发三箭。三箭射出去,半边身子一点力气没有。战后过了半个多时辰,那股酸麻劲才慢慢退了去。直到现在,我右臂还痛。镇抚让我带十支箭,就是怕出了意外,让我拼命也要干掉韦仪!”
这里面的人,除了张驰之外,就只有迟玉平能开两石五斗的弓。其余的人用尽力气,也只能开两石多一点。用两石弓,大家就没有了准头。
迟玉平缓缓说道:“这是张驰的本事,不服是不行的。能开三石弓,虽然只能连射三箭,这三箭却有准头。一般的人,能开三石弓的有,有准头的有几人?”
薛成笑道:“只能说韦仪那厮倒霉了!他阵上也穿了铁甲,却想不到我们有神射手!”
几个人一起大笑,举起酒碗一起而尽。
今天大胜,王宵猎命军中把储存的酒肉发了下来,让大家庆功。还特意送来两只羊给张驰和迟玉平两人,让他们饱餐一顿。两人把魏阳和薛成两个统制和他们的副统制一起叫来,大家饮酒吃肉。
歇了一天,张驰的胳膊慢慢恢复过来,此时开怀痛饮。三石弓连射三箭的人军中自然是有的,成千上万人的军队,有各种奇人异事。但连射三箭还有准头就极其罕见,算是张驰的天赋。
魏阳和薛成的军队明早就出发,不过走的不是他们两人。数千人的大军,不可能说走一起走,说停一起停。今天安排妥当,明早二人不必早起。
灭掉了韦仪,占领了虢州,是一场了不起的大胜。特别是在富平战后,极大提升宋军士气。如果王宵猎能够乘金军出击、后背空虚的机会,占领了京兆府,就更加是了不起的大胜。前方正面对金军猛攻的宋军,会有喘息的机会。
随着兀术西调,江南的赵构得到了喘息,暂时脱离了危险的境地。但陕西成了主战场,金军大军压境,宋朝军队面临到了极大的困难。接下来的时间,王宵猎不会如前几个月那么轻松。不过金军的目标是富庶的川蜀地区,暂时不会威胁襄阳邓州。
第381章 破潼关
西天的太阳摇摇欲坠,洒下漫天霞光。天地间到处都是白皑皑一片,就连黄河都掩盖在白雪里。
郑樵手按土台,四处张望。过了很久才道:“十二连城扼禁沟,是潼关屏障,怎么这里一个金军都没有?莫不是虢州一战的消息传到这里,金军都逃走了?”
杜才道:“怎么可能?进城的第二天我们就走,这几天大雪封路,还有走得比我快的?韦仪那厮只是乡里的恶少年,他的手下又高明到哪里?估计全驻扎在城内,这些地方没有人守。”
郑樵点了点头:“若是如此,潼关城倒好打了。——今夜不在这里扎营,全军去潼关!”
杜才看了看天上的太阳,道:“眼看着天就黑了,现在扎营都晚,难生火做饭。若是去潼关,到了那里只怕就要半夜了。今夜全军无法歇息。”
郑樵笑道:“不守十二连城,守潼关的金军估计防守也不严密。我们便赌一次,连夜攻城!攻破了潼关,哪里还需要在外扎营?潼关城里,多少房子没有!”
杜才听了,低头想了一会。猛地一击掌:“指使说的是。这里不守,潼关城也未必守得严!”
说完,两人命令手下兵士整理装束,乘着太阳还没有下山,向潼关急行。
这些日子天气寒冷,积雪未化,路上一个行人没有。太阳落下山去,风慢慢大了,吹在身上像是刀割的一样。地上的雪白天化了薄薄一层,晚上又冻起来,特别滑。
郑樵作为宋军的先头部队,一路急行。用了大约两个时辰,赶到了潼关城下。
看着潼关城上,东一堆火西一堆火,杂乱无章。火光中城头不多的士卒都聚在一起烤火,许多地方都没有守卫。郑樵轻吐一口气,道:“潼关城果然防守不严。而且看样子,他们还不知道虢州已经落入我军手中。命令全军,在原地歇息一炷香,准备攻城!”
旁边的将校一起称诺,分头去传军令。
城中官厅,几个将领围着一堆火。一边吃肉喝酒,一面天南海北瞎聊。
守将秦北阳道:“今年格外冷,好多年没有下这么大的雪了。还好韦都监命我们提前储备了足够的粮草,这样天气也有吃有喝。若是这个时候出去寻粮食,哪个能受得了?”
张献道:“不知道都监在虢州怎么样了。四太子去了洛阳,虢州只余都监。听说邓州的王宵猎带了数万大军救援李彦仙,一个不小心,怕吃了他们的亏。”
秦北阳大笑:“富平一战,金军灭掉了南朝二十万大军,南朝将领都被吓破了胆。都监带数万大军攻卢氏,哪个能挡得住?王宵猎再厉害,还能强过手握二十万大军的张枢密?”
几个将领一起点头。端起酒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吃了一会,张献又道:“今日天冷,守城的儿郎必然聚在一起躲风,疏于看守。要不要去城墙巡视一遍,让他们千万小心。潼关周围的山里不少义军,还是谨慎些。”
秦北阳连连摇头:“你在想些什么!这样的天气,哪个会出屋门!我们数百人守这一个关口,就是有人来了又如何?只能在城下吹风!”
话音刚落,一个士卒猛地撞进门来。叉手道:“大事不好,宋军来攻城了!”
“什么?”秦北阳猛地站了起来。“你好好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士卒道:“就在刚才,突然许多宋军出现在城墙上,对我们喊打喊杀。弟兄们一时防守不及,被他们赶下城来,顺势就开了城门。城外的宋军不知有多少,看他们样子,怕不是有数万之众!如蚂蚁般涌进城来,见人就杀!将军,眼看就杀到官衙了!”
秦北阳看着士卒,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了好一会,才道:“这样天气,哪里来的宋军!”
士卒道:“小的哪里知道?看他们人数众多,不像是附近的小股军队。小的想来,莫不是韦都监丢了虢州,李经略的大军杀来了?我们数百人,如何阻挡!”
秦北阳哪里肯信?正想再问一问士卒,旁边的张献道:“城已破了,我们不跑,更待何时?”
说完,一把抓起旁边自己的头盔,扣在脑袋上。提起腰刀,向门外奔去。有人带头,其余的将领一起称是,跟着张献一起跑。
秦北阳酒喝得多了,站在那里看着奔出去的众人,又愣了一会。才转身对士卒道:“宋军真地攻进城里来了?你若是虚言,我取你性命!”
士卒急忙道:“小的天大的胆子敢欺瞒将军!宋军确实入城了!”
秦北阳听了,不敢再多问。伸长耳朵听一听,外面确实传来了喊杀声。叹一口气,把手中酒碗摔在火堆上。提起旁边腰刀,向门外冲去。
看着秦北阳冲出去的背影,士卒一时怔在那里。过了一会,抓起一大块肉,咬了一口。又拿起地上的酒碗,一饮而尽。骂骂咧咧拿着肉出去了。
郑樵带着兵马直冲向官衙。一路上只有零星抵抗,大多金军看见宋军入城,早早逃了。那些逃不掉的,扔掉了刀枪,蹲在路边抱着头。
冲进官衙,左右一看,早已经空无一人。郑樵带人冲进官厅,见火堆正烧得旺,上面吊着一大锅煮好的肉。旁边几个酒坛,地上酒碗里面有的有酒,有的空着。
左右转了转,一个人不见。郑樵道:“我们从东城门进来,剩下的金军想必向西城门去了。这样的天气,又是深更半夜,他们能逃到哪里?”
旁边士卒道:“这里离华阴县不远,想必是都逃到那里了。”
郑樵连连摇头:“这样天气,路上积雪未化,一晚上能跑几十里路?算了,不管他们!”
说完,命令士卒仔细搜查,把躲起来的金军都找出来。又命张献带了一百人,出城查看。不要自己进了城放松警惕,被金军杀一个回马枪,又把城夺回去。
一切吩咐妥当,郑樵才道:“军营里面搜一搜,有什么肉啊鸡的,都收拾干净煮了。将士们一路辛苦,吃点好的补一补身子。除警卫部队,其他人及早歇息。明天一早,我们继续西行!”
将校应诺,快步去了。
第382章 可惜
阌乡县衙,魏阳猛地把郑樵的公文拍在案上。道:“直娘贼,竟然这样轻松破了潼关!看来,金军在关中一带并没有留多少兵马!若快马急进——”
说完,一个人在案前转过来转过去,口中念念有辞。
一边曹玉道:“莫非,统制想直取关中?”
魏猛地停下来,看着曹玉。想了一会才道:“关中就算了。金军在京兆府一带可能没多少兵,凤翔一带不可能少了。离邓州太远,我们没有必要跟金军死战。命令全军,全力急行!要以最快的时间占领华州,直逼京兆府!——对了,立即送消息给薛成,让他加快进军!”
曹玉称诺,叫过传令亲兵来,各自传令。
到案前看着地图,魏阳道:“潼关到渭南一百五十里,没有金兵阻挡,五天时间应该到了。我们三千大军占领渭南,金军想回援也来不及!直娘贼,这可是了不起的大功!”
说到这里,魏阳又来回转了几圈。回到案前站定,道:“镇抚命我西来,如果有机会,尽量占领京兆府。我本来想镇抚只是说说。京兆府是何等重要的地方?金军岂会不派大军驻防?没有想到,金军还真定没有安排大军!潼关已破,向西还有什么地方阻我!”
曹玉道:“前几天路上积雪,少了行人,金军的消息不通。昨天开始雪化了,又一路泥泞。对于我军来说确实不便行军,但也耽误了金军传递消息。岂非天意?”
魏阳道:“不管了,全力西进!凡是阻拦我军的,一律歼灭!只要金军不在关中,靠着韦仪这样的人物,凭什么守城?兀术被隔绝在洛阳附近,离我们数百里之遥。完颜活女在原州,讹里朵在陇州,均在数百里之外。现在我们大军西进,正是击敌之虚!”
说完,用手在地图上比划着,暗暗计算路上花的时间。
金军跑得再快,算上去传递消息的时间,大军回援的时间,怎么也要二十天以上,才可能到京兆府附近。那个时候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放弃京兆府北撤。
跟金军打了几年了,宋军很少有机会重新占领京兆府这样重要的地方。哪怕是守不住,也可以极大的鼓舞军心士气。前方的金军被吸引回来,张浚就有了难得的喘息时间。
魏阳反复权衡,又拿出王宵猎的军令看了几遍,下定了决心。
虢州州衙,王宵猎放下公文,起身到门前,看着外面一片艳阳高照。过了一会,转过身道:“前几天不见太阳,积雪不化。这几天不见一丝云彩,艳阳高照。今年这天气,着实是奇怪得很。”
汪若海道:“路上积雪不化,行军不便。现在天天大太阳,雪一下子化子,又泥泞难行。魏阳和薛成两军,这一趟着实不容易。”
王宵猎点了点头:“是啊,不容易。顺利占领了京兆府和河中府,就是他们两人大功!一支军队能不能打仗,不只是要在战场上勇猛敢战,还要特别能吃苦!这样的天气我们不便行军,金军一样是不便行军。我们不畏困难,赶了过去,就是大胜!告诉魏阳和薛成,不要害怕困难,要勇猛前行!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兀术突破了不了陕州。完颜活女和讹里朵正在追击张枢密所部,想回援京兆府,时间更长。只要他们快速行军,就有充足的时间击破金军腹心!”
汪若海应诺。
李彦仙道:“邵云和贾何已经占领陕州,正在试探渑池。不过,过了这么些日子,消息应该传到兀术那里了。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冒雪回攻虢州。”
王宵猎道:“兀术就是紧急回来,时间也晚了。更不要说,董先不会让他这么容易就走!”
李彦仙点了点头。又道:“邵兴应该也得到消息了。他从商州出发攻蓝田,可以接应魏阳南下。即使兀术占领虢州,魏阳等人也可以撤往商州。”
说完,李彦仙站起身来,走到门口看着外面的艳阳。过了一会,突然道:“以前作战,我都是冲锋在前,众军看我帅旗行事。今天坐在州衙,指挥着外面军队作战,还真是一点不习惯!”
王宵猎笑道:“经略,古人常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们不正是如此?只是现在的军队,帷幄之中的人忘了怎么运筹,千里之外的人忘了怎么决胜,以致将帅相疑。这样怎么行呢?将军不相信元帅的指挥,元帅不相信将军的执行,上下相疑,怎么可能打胜仗?”
汪若海道:“富平战后,因泾原路军队出力最多,溃败之后最先集结,张枢密叙复曲端。”
王宵猎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如果自己记得不错,张浚最后还是借了曲端人头。作为大将,曲端毛病多多,刚愎自用。但落得那样结局,与宋朝的军事制度有关,也与张浚有关。
将帅一心,合力对敌,最重要的是要有那样的制度,其次要有那样的人才。曲端毛病虽多,但在合适的制度下,未尝不能克制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长处。宋朝的制度,容易出现曲端这样刚愎自用不听号令的将领。同样的,也容易出现张浚这种不知军情、瞎指挥的统帅。
富平战败,让许多人攻击张浚,也让许多人同情曲端。甚至有人过于夸大曲端的能力,认为如果由他指挥,宋军不会战败,说不定占据关中,东窥河东。这就过于夸大了曲端的能力。富平之败,不是像许多人认为的宋军在占上风的情况下,由于张浚的瞎指挥,被金军逆风翻盘。实事求是地说,此时二十万宋军,并没有占胜十万金军的绝对实力。
张浚到川陕,不应该集中所有的兵力,与金军进行大会战。而应该根据地理,分散布置,与金军进行长期战争。等到双方实力转换,再寻找决战的时机。富平之败,首先是宋军战略的失败。
想到这里,王宵猎不由叹了口气:“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兀术东移洛阳,讹里朵和完颜活女前出到泾原、秦凤两路,关中空虚。如果我们的军队多一些,再有五六万人,就不会只是虚晃一枪。最少,要把兀术这一部全部吃掉!有五六万人守住关中,兀术哪里逃!”
李彦仙犹豫一下,道:“若是我与镇抚合兵,全力守住陕州。集中镇抚汝州三万大军,再加上董先和翟兴的部队,能不能把兀术消灭掉?”
王宵猎摇了摇头:“不行的。现在正是冬天,黄河冰封,金兵可以涉冰而过。而且,想快速吃掉兀术的近两万精骑,三四万人怎么够?一个不小心,就成了兀术和讹里朵两路对进攻陕州,把我们给包围在这里了。面对十万金军,说到底,我们现在没有决战的资格。”
说完,王宵猎站起身,看着案上的地图。道:“想与金军决战于关中,少于十万人不行。而想与金军决战于中原,无论如何要有二十万大军。我们的本钱不够,现在想都不要想。”
汪若海道:“二十万大军,足可与金军决一胜负!”
“决战中原,中原逐鹿,无非一个意思。在中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就决定了天下局势。现在金军势大,我们只能避开中原,在中原之外的地方休养生息。还好,金军起于白山黑水间,几十年前还在山里打猎,不知道怎么治理国家。纵然取得了中原之战的胜利,也无法发挥作用。所以立了个刘豫,代替他们守着中原之地,隔开与本朝的边境。”
说到这里,王宵猎不禁有些感慨。靖康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金军实际上是放弃黄河以南地区,只想占据黄河以北的地方。建炎四年后,不再渡江南下,攻击江南地区,宋朝实际上有了很长一段时间恢复的时机。可惜,大军刚刚成形,赵构与秦桧就迫不及待地求和,把机会浪费掉了。
第383章 埋伏
城头上,董先看着城外连绵的军营,面色阴鸷。金军攻寿安近一个月了,虽然没有破城,城内的董先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困难。粮草从永宁运来,很不容易。
张玘道:“王镇抚和李经略已经重占了虢州,断了金军后路。算着日子,城下的金军应该得到消息了,怎么还攻城不休?莫不是兀术以为,多攻几日就能破城?”
董先道:“金军数万人从虢州来,这样撤军如何会甘心?总要多攻两天试试,才会撤走。”
“多攻两天又有什么用?”张玘听了连连摇头。
攻城多日,金军的攻势并不猛烈。太阳还没有下山,便就收兵回营。
回到了县衙,董先命手下宰了一只羊,搬出几坛酒来,与手下几位将领饮酒。坚持近一个月,守住了寿安城,终于等到金军不得不退兵,今天要好好地庆祝一番。
倒了酒,撕一大肉咬了一口。董先道:“这次兀术数万大军来攻,我们坚守不到,这份功劳可是大得很!今夜诸位痛饮,坐等金军退兵即可!”
王倚道:“听闻李经略已经占住了陕州,堵住兀术回关中的道路。金军会不会——”
“会怎样?”董先瞪了王倚一眼。“我军重占虢州,就打开了进军关中的大门。兀术就是金军留在后面守门的,岂能不回兵?再在洛阳待下去,王镇抚不定就占了京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