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326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宫天宇见王宵猎打量布局,急忙道:“我们这些营房都是一个房间睡五人。四人睡在两边,中间是担任押队和拥队的效用。两个房间是一队,各自都有军官看着。”
  王宵猎听了点头:“这样好,这样合理。官兵各有去处,这样很好。”
  宿舍这样布置,不只是好的问题,更对军队的后勤提出了要求。标准化的营房,需要标准化的后勤,需要标准化的配置。如果做不到,就只能在营房里让士兵堆放自己的物资,全乱套了。
  回身看了张均一眼,王宵猎道:“这几个月,你用心了。”
  张均嘿嘿一笑,乐得搓手。
  姜敏道:“自张钤辖到了之后,提出了很多要求,想了很多办法,才有今日军营的模样。”
  王宵猎连连点头,不再说话。随便看了几间士卒的营房,想了想道:“看看你们军官的房间吧。”
  宫天宇有些为难的样子。搔搔头道:“其他人不在,宣抚要看,那就看属下的吧。”
  王宵猎道:“营房例不许上锁。一定要锁,值日军官也应该有钥匙。今天就看指挥使和监押的房间!”
  宫天宇听了急忙称是。拿出钥匙,跑步到营房的尽头,把一个房间打开。道:“这是指挥使和其传令兵的房间,监押的房间在另一头。”
  进了房间,只见同样是三面火炕。烟气进来的一面明显没有睡人,而是放了一个炕桌,上面整整齐齐地堆了几本书,旁边放着笔和本子。靠窗的位置花盆里种了一株蜡梅,已经有了花骨朵。
  东西简单而整洁,一眼就能看清楚。
  王宵猎随手翻着桌上的本子,见里面是学习笔记,多是战略战术的内容。
  回过身,站在屋里,王宵猎左右看看。对汪若海等人道:“我们这些高级将领,大多没有经过这个阶段。说一句实话,这些指挥使、都头是怎么生活的,我们都不清楚。我想以后,大家都要进军校,体验这种生活才是。”
  汪若海道:“宣抚说的是。”
  从房间里出来,王宵猎没有再看别的房间。对宫天宇道:“快到吃饭时间了吧?”
  宫天宇看了看军容镜对面的大座钟,回答道:“还有将近一个小时。”
  座钟流行之后,由于上面的刻度是二十四,人们便把小于时辰的一个刻度称为一个小时,原来的一个时辰称为大时或时辰。军中和官府,已经流行钟表的地方,这种称呼比较常见。
  王宵猎对姜敏和张均道:“到会议室,我们开个小会吧。”
  这种军营当然有自己的会议室。宫天宇开了门,众人进去。
  各自坐定。王宵猎道:“今天是我们到石州的第一天,看了这里的军营,感慨颇多。如果石州的军营都是这样,像我们看到的一样,这里的军队比我想象中要好。姜敏和张均,做得不错。”
  姜敏和张均听到表扬,明显出乎意外,急忙起身道谢。
  王宵猎道:“这样的布局,其实与其他军队差不多,没有明显不同的地方。真正令我意外的,是整齐划一。整齐划一不容易啊,可不仅是严格要求的事。简单来说,要让军队整齐划一,后勤供应就要得力,要标准化。所有的人缺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也是军中能够供应得上的。今天缺毛巾,明天缺脸盆,不是缺这个就缺那个,就没办法要求军中整齐划一了。其他军队也有要求严的,但与这里相比,整齐度明显不行。”
  汪若海道:“我们是常年在军中的人,但再没有一支军队比得上这里。最接近的,应该是宣抚司的警卫军队,也要差上一些。姜敏和张均,在这里确实下了苦功夫。”
  王宵猎对一边的崔青道:“崔青,刚才你也跟着进去看了,要学习。在石州的日子里,多跟姜敏和张均学习一下怎么带兵,把警卫部队的军容军纪提上来。你的军队,是宣抚司的脸面,脸面要光吗!”
  崔青起身称是。
  王宵猎道:“军容军纪是战斗力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战争时期,还能够保持好的军容,战斗力可想而知。司马法有云,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故德义不相逾。那是因为军队主杀伐,自有一股肃杀之气,故不能入国。我们现在这样的军容,有纪律,重服从,整齐划一,还有什么军容国容相背的?我一直说,我们的军队要不同,要与其他的军队有根本的区别。什么区别?就是我们的军队深植于人民之中,不能违背人民的意愿。在这个基础上面,还要讲纪律与服从,把纪律与服从深刻进战士的血液里。而这些,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要从基础做起。”
  折彦质坐在一边,心里五味杂陈。王宵猎的这些理论他前所未闻,以前从没听说过。军队能打就可以了,哪里还有这么多理论。但是听起来,说的要有道理,只是自己深深的怀疑。
  宫天宇命人上了茶来。王宵猎喝了一口茶,道:“大家讨论一下吧。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拘束。”
  说完,王宵猎看着众人,眼神飘忽。
  这么多年,王宵猎一直说要建立一支新部队,并努力地灌输自己的思想。但是直到今天,才算见到了符合自己要求的部队。虽然不知道这支军队其他方面如何,但只是从军容军纪上面,已经符合自己的要求了。
  姜敏和张均年轻,最重要的岁月是在王宵猎身边长大的,听多了王宵猎的话,各种夸奖和牢骚。这两个人也足够聪明,能够理解王宵猎的意思,坚决执行下去。这里的军官和士兵都是王宵猎从各军抽来素质最好的,能够坚决执行姜敏和张均的命令。或许,诸多因素叠加,才有这支军队的面貌吧。


第804章 请你们吃鸡
  军队大而观之,就是能打,重杀伐。但要想能打有许多种方法。严刑峻法是方法,动辄斩首,轻则杖刑,剩下的就像是鹌鹑一样,自然会听话。重赏也是方法。平日里好酒好肉招待着,一到有事时发重赏,自然也有人卖命。
  这个年代,前一种是通行的做法。文臣制定的十杀七杀,就是严格刑律,动不动就要砍脑袋。只是这些律法制定出来了,武将推行不下去罢了。文臣又指责武将宽纵,执法不严。觉得如果自己统军,就会严格律法,从而军队上下一心,战无不胜。
  这首先是宋朝对军队的定位决定的。实行募兵制,当兵拿钱,管着你的生老病死,当然战时要拼命。如果不拼命的话,那就用严刑峻法让你拼命。只是发的钱够不够花,能不能养活家人,会不会被上级贪污,就没人管了。如果大力整治,发的钱更多,而且实实在在发到士兵手里。打了胜仗就赏,打了败仗就罚,战斗力也能上升。只是除了岳飞等少数的人,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
  当大规模战争,军队的数量要求众多的时候,这种方法注定不行。民间的财富有极限,而军队的花销无极限,怎么能够做到呢?于是就要改成另一种方法,任凭军队抢劫。我发不了足够的军饷,你可以去抢啊,如果抢不到就是自己的问题了。一旦开战,地方涂炭,没有办法可想。
  韩世忠的地盘不非常大,只能养三万兵。岳飞的地盘大,可以养十万兵。他们的兵力,要受经济制约。
  当然也可以像金军,不发军饷,一切靠抢。只要能够抢得到,也可以迅速壮大。
  很多人对军事的理解,就是一方面发足够的钱,一方面严刑峻法。认为这样既有足够的诱惑力,又能够有足够的战斗力。甚至对其他的任何方法,都以一种居高临下在的态度而嗤之以鼻。
  如果没有见过后世的军队,王宵猎或许也只能这样。但他见过,而且感受过,那就不同了。
  知道为什么而战,也知道自己为什么必须作战,这是王宵猎手下的军队与其他军队截然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几支军队对这一点是模模糊糊的,而张均能够把这一点讲清楚。
  这是很了起的,没有一个人比他做得更好。
  讲的内容,其实王宵猎都讲过。别人或者将信将疑,或者深信不疑,但不能透彻地理解。张均能够理解,而且用自己的办法把这些内容讲透,深入到士兵思想里。
  这一点没有人能做到,王宵猎也不行。
  众人讨论得很热烈,但没有人真正说到点上。王宵猎没有办法。人的思想总是要慢慢成长,怎么能要求别人一下子就明白呢。看了一眼张均,见他很兴奋,显然是没有想到会受到这样的表扬。
  他还年轻,很多想法千奇百怪。但能理解王宵猎的思想,有办法落实,就很难得了。
  站起身,王宵猎道:“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吃饭吧。顺便看一看,这里的士卒吃得怎么样。”
  说完,王宵猎对宫天宇道:“不要因为我们到了,就把饭做得不一样。士卒们平时吃什么,今天就吃什么。给他们加菜,是我的权力,你们不要逾越!若是日后被我发现今天吃的跟他们平时不一样,你要受重惩!”
  宫天宇起称恭声称是。
  刚才心里犹豫,要不要让食堂的饭做得好些,不要丢了脸面。但王宵猎一直以来的习惯,不许做这样的事,所以犹豫。现在只能庆幸,幸好没有自己去做。
  到了食堂,士卒们还没有回来,饭菜倒是快要做完了。
  王宵猎看了看,吃的是豆腐熬萝卜,一大碗小米饭。另外配一碗骨头汤。
  回身问宫天宇道:“士卒能吃饱吗?多少时间他们能吃上一顿肉?”
  宫天宇道:“石州人口太少,市面上买不到什么东西。吃上一次肉,哪怕是一人三两,也要近十只羊,都把附近的羊肉买贵了。所以现在是十天吃一次,留着羊骨头和羊杂熬汤。”
  王宵猎又道:“指挥使和监押等人呢?”
  宫天宇道:“军官好一点,三五天不等。也是羊骨头和羊杂留下,用来熬汤。现在军中流行喝汤,食堂师父的手艺都练出来了。不过这里的鱼便宜,凿开冰很容易捕到。今天晚上是有鱼的,都是大鱼。”
  王宵猎点了点头,明白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从后方运来的大豆这里是充足的,所以豆腐和油不缺。军队中上顿豆腐,下顿豆腐,有的士卒快吃吐了。鱼需要大量的油做才好吃,也可以算是食物的补充。
  想了一会,王宵猎道:“那也不能顿顿都是豆腐吗!你们可以把豆腐做成咸豆干之类的咸菜,做为搭配。主菜经常换一换花样,让士卒不会吃得烦了。”
  宫天宇称是。
  王宵猎对汪若海道:“此事不可等闲视之,要想办法。由参谋厅组织些人,统一拟定军中食谱,在这个基础上基层部队进行调整,不要让士卒吃烦了。”
  汪若海称是。
  这个年代,这个时候,士卒每天可以放开肚皮吃饱已经不错了。每顿豆腐,十天吃一次肉,基本可以算是平常人家的水平。而且油可以放开吃,比平常人家又好了。
  王宵猎也没有办法。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拿来更多的钱,也只是把物价推上去,地方出产的就这么多。石州是山中穷州,军队不是常驻这里,没有办法。
  转了一圈,王宵猎对宫天宇道:“军中要想办法,想各种办法,让士卒吃饱的同时还要吃好。什么咸菜、泡菜、腊肉等等,适合保存食物的都要的有一些。顾好士卒的胃,他们才能上阵杀敌吗。”
  走了几步,王宵猎又道:“还有,不要让士卒上顿小米饭,下顿小米饭,要换一换花样。送军粮来的时候,我记得也有不少麦子,你们可以磨成面吃吗。一顿馒头,一顿小米饭,一顿大米饭,这样换着来才好。”
  面条不适合军中。那种食物,汤汤水水,士卒吃了训练不了多长时间又饿了,怎么行?所以只有病号,才适合吃面条,好消化。再卧上一个鸡蛋,就是美味了。
  到了食堂旁边的小食堂,众人坐定。食堂上了饭菜来,摆在桌上。
  一个连级食堂,师父也没有什么好手艺。只是煮了一盆羊肉,做了一条鱼,摆了几盆莲藕之类的鲜菜。最后宫天宇拿出一瓶酒来,问道:“宣抚,用不用什么酒水?”
  王宵猎道:“军中不允许饮酒。说起来,军营之中就不许有酒水!算了,今天我的心情不错,问不罚你了。我们吃过了饭,就到城中去。只是我的面前放着肉,外面的士卒却没有,心里不是滋味。这样吧,你把这肉拿出去给士卒分了吧。就说宣抚今日到军营来,很高兴,请他们吃肉!”
  宫天宇称是。
  王宵猎道:“还有,今天晚上你们统一吃肉。一会我再送些鸡来,就算我请你们。你们辛苦了!”
  宫天宇急忙叉手唱诺。想不到王宵猎转了一圈,全军今天能够改善伙食。


第805章 金枪锁喉
  离开了军营,王宵猎回身望了一眼,纵马进了石州城里。
  城里面的百姓不多,但还是显得很热闹,各种各样的摊贩都有。这些日子,张均和郑刚中把城中乱搭乱建的百姓全部搬出了城外,住到窖洞里,城里面就显得有条理得多。
  众人到了石州州衙,各自歇息。
  到了下午的时候,王宵猎休息完了。一时心血来潮,带着崔青和两个亲兵,出了州衙闲逛。张均得到消息,急忙带着亲兵追出来,却看不见王宵猎一行的影子了。
  离石县城不大,出了州衙走不多远,就是一个十字路口。这个路口是城里最热闹的地方,路口对面,就是离石县衙。算是商贾云集,人群辐凑的地方。
  刚走到路口,就见前面人群围成一个圈。圈子里面,是父女二人卖艺的。
  老头耍了一路花枪,停下拱手道:“我们父女二人,本是北边代州猎户。近日金军征税征人,实在无法存活,只好南下。听闻石州是王宣抚手下大将姜都统驻扎,驻军不扰民,甚是安乐,特来投奔。本来是打猎的人,我们父女别无长处,只是身体硬郎,会耍拳脚,今日只好献丑了!”
  说完,做了一个罗圈揖。
  王宵猎看见,对崔青道:“这老儿耍的不是花拳绣腿,枪出去自有一股杀伐之气。我们看一看。”
  老着说完,旁边他的女儿站了出来。
  这女子身高足有六尺,手垂着几乎过膝,肩膀开阔,身材好像一条大汉。面目周正,虽没有绝世容颜,但在尘世中也算漂亮。只是高大的身材,让人看着有些怪异。
  女子双手抱拳,朗声道:“在下周容,从小跟随爹爹打猎,练了些拳脚。今日施展一番,望大家喜欢。”
  说完,扎一个马步,大喝一声。抬起头来,向老儿猛地点一下头。
  老儿拿起手中的花枪,耍一个枪花,把枪给大家看。道:“列位客官看清楚了,这是一把钢枪。如今我要抵在女儿的喉咙上,用喉咙把这钢枪顶弯。”
  围观的众人就笑。说这老儿胡说大气,喉咙怎么会顶弯枪尖。
  王宵猎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走江湖耍的把戏,没想到今日能看到。若在前世,人们都见多识广,而且许多人知道其中的花活,这把戏耍起来只怕吸引不住观众。
  那女子站在那里,面容变得严肃。待老儿走近时,猛地大喝了一声。
  老儿把枪尖对准女子的喉咙,大喊一声,手上用力。只见花枪微微弯了起来,并不十分厉害。
  王宵猎对崔青道:“这两个不晓事。这把戏,枪杆应该用藤条,那样一顶就弯得厉害,才吸引人看。”
  话音刚落,女子突然一个趔趄,扎着头向前几步。快速站起身来,喘几口气,向观众抱拳。
  众人正在疑惑的时候,老儿举起花枪,向众人展示。这才看见,花枪的枪头已经顶弯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6/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