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347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第851章 你们要感恩
  绥德军衙,汪若海急急进入官厅。对王宵猎道:“府州折可求饮毒酒自杀,把府事交给了折彦质!现在迟玉平大军已经到府州,请宣抚决断!”
  王宵猎愣了一会,才摇头道:“这个折可求,宁愿死也不投降,当年投降金朝的时候他脑子坏了?算了,府州地方偏远,不适宜驻扎大军。让迟玉平率大军返回石州,留一个团在那里。就让折彦质暂摄府事,防范西夏。”
  汪若海点头。又问道:“折家的人如何处置?”
  王宵猎想了想,道:“交给折彦质吧。相信他能够处理得好。”
  汪若海道:“交给折彦质——宣抚,这样是不是草率了点?”
  王宵猎道:“我们之所以攻府州,是因为府州僻处西北,威胁我们的后路。彻底解决府州问题,现在我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后路安全就可以了。解决了府州后,就应该瞄准岚州。这个时候,就要梁副都统上场了。”
  汪若海点了点头。
  赶在金军大规模南下之前,先解决岚州及周围州军,威胁太原府后路,是王宵猎的既定政策。凡战争必然是以正合,以奇胜,这就是王宵猎布下的奇兵。
  如果只对西路军,王宵猎已经占据了兵力优势。怎么发挥这种优势,是取胜的关键。把兵力聚集在晋州和隆德府两路是一种,把兵力分散开又是一种。显然,王宵猎认为,分散开能取得更大战果。
  其实在府州,王宵猎连一个团都不想留。只是现在折可求刚去,折彦质需要一个定心骨,帮他稳定地方。
  汪若海去安排府州的事,留王宵猎一个人在官厅。
  靠在椅子上想了一会心事,王宵猎站起身,走出门来。
  已经是正月,但是天气一点没有变暖,春寒料峭。只是风虽然依旧寒冷,却少了冬天刀子一般的感觉。
  走了几步,王彦从房间出出来。见到王宵猎,急忙行礼。
  王宵猎道:“书记匆忙。这是去哪里?”
  王彦道:“去知会张中孚和郑建充,一会到官署来。宣抚有话要讲。”
  王宵猎道:“刚才我也在想这件事情。让他们来官署,太过正式了些,只怕人家心里嘀咕。这样吧,今天中午我们备一桌酒筵,请他们二人。许多话,酒筵上好说。”
  王彦道:“也好。那就去通知他们。看看也快到中午了。”
  看着王彦离去,王宵猎在庭院里散步,想着心事。
  在金军进攻陕西的时候,张中孚和郑建充都立刻投降了金军,使金人没有付出多大代价就占领了陕西。当然投降的不只他们二人,陕西很多守将都投降了。因为投降太快,后期很多将领出现反复,又归顺宋朝。因为此事,金国皇帝对娄宿非常不满,曾经训斥过。
  张中孚和郑建充降金后,决心很坚决,并没有反复。在其他将领归宋的时候,还平叛立功,青云直上。
  正因为如此,王宵猎对二人的态度,是以前叛宋和现在归降一起算,最多功过相抵。以后怎么样,看以后做的。
  中午时分,张中孚和郑建充两人早早就到了军衙。被亲兵引到旁边客厅里,静静坐着等待。
  看郑建充坐在那里,脸色阴沉,神情不悦。张中孚道:“经略,为了何事不高兴?”
  郑建充看了看张中孚,道:“你还知道我是经略,但在宣抚的眼里,就只记得是知州了。”
  张中孚叹了口气:“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现在你我二人,皆是鱼肉,而宣抚则是刀俎。有何话说?”
  郑建充只是冷笑,不理张中孚。
  张中孚、张中彦和赵彬等人,都是曲端亲信。张浚不相信曲端,多有责难,他们就降了金朝。到了现在为止,张中孚降金未久,并不像郑建充那样计较名位。
  见郑建充不再说话,张中孚只好转过头去,巴巴望着门口。
  过了小半个时辰,才有亲兵进来,对两人道:“宣抚已经忙完了,在后衙等候。”
  两人起身,随着亲兵到了后衙。
  就见王宵猎正在指挥着亲兵上菜,见到两人进来,上前说道:“今日得闲,请二位饮一杯。一些话,也必须要说开了,免得你们瞎想。”
  张中孚和郑建充忙道不敢。
  正在这时,汪若海和王彦进来,招呼张中孚和郑建充落座。
  今天酒宴比较正式。先是四个凉菜:水晶肘子、白斩鸡、凉拌藕片、皮蛋豆腐,六个热菜:豆腐箱、蒸排骨、四喜丸子、葱爆羊肉、肝腰合炒、红烧鲤鱼。还有饭后甜点,现在还没有上来。
  张中孚和郑建充虽然位居高位,但一向在西北,还没有见过这么精致的菜肴。有点眼花缭乱,不敢乱动。
  其实正规宴席,不应该上一些怪味的食物,比如皮蛋豆腐。而且这些菜,大多并不精致,算不上上等宴席。不过这个时代,炒菜刚刚流行,菜色本来就少,这些食物足够让人惊叹了。
  看众人落座,王宵猎举杯,领着连喝三巡。
  酒是宜城名酒金沙泉,并不是烈酒。张中孚和郑建充饮了几杯,就觉得嘴中寡淡。不过这种场合,也不好说什么。
  放下酒杯,挟了几口菜吃了。入下筷子,王宵猎道:“二位归宋有些日子来,一直没请你们吃一餐饭,心里觉得很不好意思。今日得闲,备了些酒菜,来请二位。多有得罪之处,莫怪!”
  张中孚和郑建充忙道不敢。
  王宵猎道:“两位归宋之前,都是经略使,可谓位高权重。归宋之后,按说应该以先前官位安排你们,才是世间之常理。但是我这里,只能从知州做起,二位知道为什么吗?”
  张中孚和郑建充忙道不知,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王宵猎道:“经略使、安抚使这些职位,从名字上来说,实际上中央官位,派到地方而已。所以朝廷序位,并不会以这些使职为资序,只是参考。地方上的官位,本朝最高的就是知府、知州而已。我是个地方官,不可能给你们中央朝廷官位,而只能是地方官,那就是知州了。”
  张中孚和郑建充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连忙向王宵猎谢罪。
  其实他们心里知道,王宵猎只是托词而已。知府、知州确实是地方最高官位,各种使职对他们没有直接约束,而只能借助朝廷力量,才能在他们之下。朝中大臣,甚是宰执,出为地方官也大多是任知府、知州。除了在重要地方担任经略使等职,不会任转运使。但这并不是说,名义上的事情就是事实了。
  王宵猎确实没有张浚在川陕时的“便宜行事”之权,但却有便宜行事之实。从自立之初,便与朝廷隔绝,属下官员任免、将领升降都是王宵猎自己决定,不必等朝廷的认可。现在占据陕西,如果让张中孚和郑建充两人任经略使或者类似的官,王宵猎当然做得到。只是让两人任知州,显然这不是原因。
  又喝了两杯酒。王宵猎道:“两位认为,官位是什么?”
  张中孚和郑建充急忙摇头道:“在下愚钝,这种话如何说得清楚?”
  王宵猎笑了笑。道:“在我面前,你们没有必要这样小心。所谓官位,通俗一点说,无非上忠于皇帝,下无负于黎民而已。但是,什么是忠于皇帝呢?一切都听皇的是不是?很显然,不是的。什么是下无负于黎民?有人说就是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也不对的。”
  听到这里,张中孚和郑建充两人不敢说话,只是吃菜。
  王宵猎道:“所谓官位,就是这么一个位置,这个位置的自己的要求。什么样的要求?就要从天下开始说起。我们知道皇帝是天子,代天而牧民。对于皇帝,天是有要求的。所以才天下失德,天要降灾祸,皇帝诚心改错。这样对不对呢?现在看起来,恐怕是不对的。”
  汪若海和王彦两人,都脸色从容,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时间久了,他们听多了这种话,也就无所谓了。
  王宵猎道:“金军破开封府,掳天子北狩,此诚有历史以来,前所有之大耻!圣上白马过渡江,艰难再起,确实创业维艰。方今天下,只要圣上一意抗金,一雪前耻,才可雪前日之辱。否则——”
  说到这里,王宵猎摇了摇头。
  张中孚和郑建充心里一紧,知道王宵猎是什么意思。赵构的合法性在抗金,不抗金就失去了合法性。历史上赵构与秦松合作,颠覆了这一点,不抗金也能安坐天下,是另一回事了。
  王宵猎道:“我们做臣子的,每一个官位都有要求。官员要小心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即使如此,我认为天下适合要求的官员也寥寥无几。怎么办呢?就只能任命一个人,来做这个官。你不符合要求,演着你好像适合要求,行不行?所以做知州,你们首先要知道知州的要求是什么。做不了官,演着你们合适,那行不行?”
  张中孚和郑建充对视一眼,终于明白了王宵猎什么意思。
  告诉你地方官知州最大,再告诉你知州不容易,想做这个官要先学习。听明白了,才真正无语。
  王宵猎道:“当然,你们不愿意,也没有关系,可以做别的官。级别会更高,但没有前途,看你们的选择了。”
  张中孚和郑建充心里思量,王宵猎既然说其他的官没有前途,而且也未必好干,恐怕真的难选。而且违拗王宵猎的意思,以后只怕会有意想不到的麻烦。
  思前想后,一起拱手道:“多谢宣抚为我二人考虑,我二人自然愿意。”


第852章 目标岚州
  送走张中孚和郑建充两人,王宵猎有些微熏,到书房里休息。坐在椅子上,想着刚才张中孚和郑建充的样子,王宵猎非常满意,甚至还有些自得。
  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让大家心悦诚服,天下还有几人?自己费尽心力,也不亏了。
  实际上王宵猎的这些道理,别说张中孚和郑建充,就是汪若海、陈再道等人,又理解多少?只是现在的王宵猎位高权重,又一胜再胜,不理解他们也相信罢了。一旦换一个上司,自然又会是另一种面目。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很多时候,不是你的道理说服了别人,而是你的身份让别人不得不相信。在上位者,经常把后一种情况,错误理解成了自己说服了别人。甚至以此认为自己说的多么有道理,因此自负而不自知。
  这些日子实在太顺了,让王宵猎产生了错觉,以为属下理解了自己,真的按自己想的做事了。
  又过了两天,陕西的事情一切安排妥当,王宵猎等人回到了石州。
  姜敏和叶梦得率文武官员,早早就迎出城外。行礼如仪,接了王宵猎进城。
  当天晚上,姜敏设了酒席为王宵猎接风,一时间热闹非凡。
  等到酒过三巡,王宵猎道:“陕西一战非常顺利,我们已完全战据关中之地。等过几日,吴玠、刘琦等人到了石州后,再与他们商议陕西如何防守。总的来说,我不想在陕西过多消耗精力。所以想把环庆路、泾源路、熙河路和秦凤路除凤翔府外的地方,交给他们防守。也就是说,防守西夏的任务,还是交给他们的好。”
  鄜延路因为遮蔽河东,关中是富饶之地,王宵猎要自己掌握。陕西其他地方,主要是防西夏,则就没有必要自己掌控了。最少现在,王宵猎的主要目标是金国,没有与西夏作战的打算。
  接着道:“占领陕西之后,我们的后方就安全了,当全力经营河东。现在我们占据晋州和隆德府,目标是汾州和太原府。直接进攻,我们的兵力还是薄弱了些,要等陕西的军队调来。隆德府北进,全是山地,而且会受西边河北路威胁。没有办法,只能在西路,也就是石州北进了。”
  说到这里,王宵猎看了一遍众人。道:“石州想北进,首先必须解决府州。虽然过程一言难尽,府州终于还是落入我们手中。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夏季之前占领岚州。”
  “占领了岚州,在必要时就可以向右攻击太原府后路。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我们攻战岚州,虽然这支奇兵失去了一些机动性,但是对敌人的威胁更大。当前线胶着时,以数万人袭击太原府的后路,必然会收到奇效。”
  见王宵猎说完,姜敏举杯道:“宣抚思虑深远,我们当共饮一杯!”
  说完,与众人一起,举杯一饮而尽。
  众人尽欢而散,一夜无话。
  第二天,在石州州衙,王宵猎招集众官员开会。接下河东路战事,必须详细安排。
  众人落座,王宵猎道:“在河东路,修兵马到齐,我们准备以晋州和隆德府两路齐出,进攻太原府。如果金军从大同府来救,则你们就出岚州,威胁其后路。金军如果不理,就断其后路,四面包围!”
  说完,王宵猎看了看众人。问道:“你们觉得怎么样?”
  姜敏道:“宣抚,兵法虽有云‘以正合,以奇胜’,但正合之间,本就讲究巧变。宣抚命令我们占领岚州,正合是不是就用死了?金军只要守住忻州,我们就无计可施了。”
  王宵猎道:“这本来就是阳谋。金军虽然知道我们怎么做,却无法分兵应付。”
  姜敏想了想,还是摇头:“属下认为,正合的变化用死,一切都一眼看出来,不是正路。”
  王宵猎道:“依你的意见,应该怎么做呢?”
  姜敏道:“我们在侧面,肯定是奇兵,威胁金军的后路。但后路是哪里,是忻州还是代州,一切还要看金军怎么布置,什么地方是弱点。如果弱点在忻州的话,我们路上就轻松此。如果弱点在代州,就山中多走些路。”
  王宵猎道:“如果想袭击代州,就必须占领宁化军、岢岚军,甚至保德军和火山军也要占领。如此一来,在北方的战事规模就太大了,金军怎么会置之不理?”
  姜敏道:“现在太原两万金军,他们想理也没有办法。”
  王宵猎没有说话,在那里暗自思索。过了一会,问旁边的汪若海:“参谋怎么看?”
  汪若海道:“宣抚的布置甚好。但是应该注意一点,我们进攻的重点在正面,就是晋州和隆德府两路。特别是晋州这一路,应该投入较多兵力,对金军形成优势。姜敏本就是奇兵,有机会就出击,没有机会就算了。”
  王宵猎点了点头。又对王彦道:“书记怎么看?”
  王彦道:“进攻太原府,应该以晋州为主力,隆德府本就可以作为奇兵,配合晋州的攻势。隆德府本来就防备刘豫从滏口陉进攻。若大规模出兵,恐怕其后路会不稳。”
  王宵猎问道:“如此说来,石州方向的姜敏在太原一战中,并不重要?”
  王彦道:“当金军与我军在太原府方向僵持,姜敏才想起作用。不管是我们快速取胜,还是速败,他们都没什么作用。宣抚,属下认为你对姜敏一军寄予了太多期望,只怕这不是好事。”
  王宵猎想了想,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太原一战中,姜敏可能并不重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7/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