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与正道:“阿爹,孟都有许多赏钱,不知要怎么给你?”
一听到钱孟阿爹就精神了。急忙问道:“还有许多办法吗?不应该是你一手交钱,我伸手接住?”
吉与正笑道:“当然不是了。一千多贯钱太重了,搬运不便。我这里有几个办法,你来参考。一是我给你新印的洛阳会子,你收了之后随便去花就好——”
孟阿爹一怔:“听做生意的人讲,这几年外面都用襄阳会子,十分受欢迎。在华州等大城,听说要一千一百足文才能换一千文的会子。怎么,现在洛阳也印了吗?”
吉与正道:“宣抚已经从襄阳搬到了洛阳,现在自然是洛阳会子。”
孟阿爹摇了摇头:“乡下人家,这些可是不懂。如果洛阳会子跟襄阳会子一般,自然可以收。”
听了这话,吉与正被噎得好长时间说不出话来。会子是一样的会子,换个地方印,在乡下会引起很大的误解。过了一会道:“还有一种办法。过几天银行会到蒲城县设置分行,我把钱给你存到银行里,你要用时随时拿着存单到银行取钱。存到银行,一年还有些利息。”
孟阿爹低头想了一会,想不明白银行是什么。每年有利息,难道是放贷?他是个乡下人家,不懂那些,更加不敢做。道:“若是方便,知州还是给会子好。”
吉与正无奈,道:“好,一会我把会子你给。阿爹,现在钱放在家里,要一切小心。”
第855章 不嗔不痴
王宵猎静静地听着这些天张中孚和郑建充的表现,不时点头。肖振讲完了,王宵猎道:“我知道了。让他们好好生活,过些日子去洛阳的学校吧。”
那天晚上王宵猎说了那么多,根本就是对牛谈琴。两人这些日子牢骚满腹。对身份不满意,对俸禄不满意,对未来也不满意,总之几乎没有一件满意的。
王宵猎是过了些日子,才想起需要听听他们的反应。便找来陪伴的官员,问问他们平时表现。才知道这两个人平日里这么多牢骚,只是不敢向自己说而已。才知道自己那一晚的话完全是对牛弹琴,他们根本没有听进去。
有几个人听进去呢?这个时候,王宵猎不得不怀疑,自己身边的人也没有听进去。就是汪若海、陈求道等人,虽然不反驳,但也未必认可。
如果有一天,自己没有了,整个系统或许就轰然倒塌。甚至自己说过的这些话,也会被人遗忘。他们会忘记自己为什么建立这支军队,为什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甚至他们会记得什么,都是令人怀疑的。
他们对自己唯唯喏喏,言听计从,不是自己的理想多么伟大,而是因为自己胜利。是因为自进占襄阳之后,几乎没有失败,连战连胜。自己的主张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他们都同意。
叹了口气,王宵猎靠在椅子上,看着窗户外面。
人自然是千人千面,各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要觉得可惜,正是因为千人千面,我们才有了缤纷多彩的世界。强求别人想的与自己一样,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不管你的理想有多伟大,目标有多么纯粹,也不可能要求别人跟你想的一样。不要说为了什么伟大的目标要奉献终身的话,那不可能。更何况他们就是愿意奉献终身,还有怎么奉献的问题,怎么生活的问题。
这本就是个人的事。只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想让别人跟自己一样。既然做不到,那就不必在这上面浪费精力。一个组织,是需要强制命令的,必不可少。只不过如何命令,怎么执行命令,有许多技巧。
军队可以强制命令,因为这些命令来自于政治要求,比较明确。换句话说,军队不可以有自己的意志,军队的意志来自于政治意志。如果军队产生了独立意志,要及时掐除。
问题是,政治意志如何产生?按照世界总的发展趋势,权力从天授、神授,慢慢转为了人民所授。典型的就是选举,且选举权越来越被更广泛的人所拥有。
王宵猎不想在形式上动脑筋。因为定了一种形式,掌权者总是努力地把自己的利益嵌入到这种形式中。最后只保留了形式,内容却面目全非。王宵猎要做的,是寻找一种治理方式,与新的政治思想相适应。
以前讲官员应该懂一点统计学,王宵猎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因为世界本就如此,官员当然要用这种方法来治理。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简单地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的。如果这样做了,就必然对世界进行了大量简化,然后描绘出一个大致的模型。这个模型与真实的世界类似,但绝不是真实的世界。大部分理论,都是对自己描绘出的模型的讲述,而不是关于真实世界的理论。
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的?比如你的小区绿化树是果树,桃、杏、李子,甚至石榴、柿子等。大部分人都会爱护这些树,保护小区的环境。但总有几个人,甚至有时就是一个人,每到果实快成熟的时候,就把果实摘下来,拿回自己家里去。他们很多时候不吃,但就是觉得自己不摘,就好像亏了一样。
如果把这个人赶走,你会发现过一段时间又出来一个人,依然会这样做。除非这种果树非常泛滥,或者根本没有食用价值,不然这种现象很难消除。甚至一个邻居前一秒跟你一起抱怨摘果子的人没有公德心,下一秒他就去摘果子了。这种时候抱怨是没有用的,因为世界本来如此。
去分析人性,说人性本来利己,或者人性中有什么基因会导致如此,都没有用处。事实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不去摘,就那么几个人摘呢?
实际上,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进行管理。比如摘一个果子被抓到罚多少钱,只要抓得多,慢慢就没人摘了。但是这有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罚多少。摘一个果子罚一万,这叫重典。摘一个果子罚一毛,这叫轻罚。重典会出现虽然抓到了人,却交不起罚款,刑罚不断上升的问题。轻罚则会出现惩罚不了人,摘的人更多的问题。
所以有一个罚款的区间,既不是重典,也不会轻罚。只有落在了这个区间,才算是有效的管理。
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如此。社会现象都是概率性的,符合一个统计规律,只有懂得统计学知识,才能更好地管理。不懂统计学知识,管理就会盲目。
王宵猎早就了解到了这一点,只是他还想做最后尝试。用传统的方法,到底能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能不能把事情做好。只是尝试过后,结论是做不好。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王宵猎摇了摇头。
人本来就是千人千面,强求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不可能的。这种事情很正常,不能上火,不能怪别人骗自己。因为你问的时候,本来就问错了。
说权力来自于人民,那就要找出让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方法。不要想着这种方法会万世不变,永远有效,对自己有效就行了。想着靠着制度,不管阿猫阿狗当皇帝都可以,根本是无稽之谈。
怎么做?当然还是要靠统计学知识,把世界的本来面目描绘出来。做这些的人,便是在襄阳的时候,已经有了的到民间采风的人。这些人是另外一种官员,了解真实世界的人。
为政不可用重典。乱世用重典,首先应该处理的,是导致乱世的人,然后才是短时间用重典。正常社会,是不适合重典的,用重典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当然也不可轻罚。处罚太轻会让人蔑视法律,视法律为无物。正常社会,法律应该不轻也不重,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只有这样,才会让法律既有该有的地位,又不会引出更多的问题。
法律的关键,是违法必罚。法律既轻重相宜,对于违法的行为一定处罚。不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有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痛下杀手。如果这样,人们对法律的敬畏就会消失,法律不管用了。
王宵猎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算得一清二楚,他只能保证自己不嗔不痴,冷静对待。
第856章 陕西各将
绍兴三年正月初九,受王宵猎邀请,陕甘方面的几位主帅一起到了石州,商谈陕西以后的防御。
王宵猎把人迎到州衙,各自落座。
亲兵上了茶来。王宵猎道:“年前得了一场大病,最近几天才好了些,不宜远行。所以邀请诸位到石州来,商议陕西以后的防御事宜。还请各位见谅。”
接替张浚的王似道:“太尉奋神威,全歼金军于丹头寨外,陕西局面焕然一新。我等高兴还不及,怎么会怪罪太尉呢?现如今各军已经出蜀道,进入陕西。太尉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王宵猎忙道:“诸位是宣抚管下,我有什么差遣?只是我们划好地盘,守好疆土就行了。”
今天来的,除新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王似外,还有利州路制置使、兼本司都统制吴玠,绵、威、茂州、石泉军沿边安抚使刘琦,熙河路马步军总管、统制熙秦军马关师古。王似是川陕主帅,吴玠、刘琦、关师古则是川陕三大将。
王似虽然是接替张浚,却没有了“便宜行事”的权力,地位差了很多。刘子羽则因为兵败,受到贬谪。
寒喧过后,吴玠道:“太尉怎么安排陕西的兵力,还请告知。这一路上,我们几个为此打了赌,我要赢一个东道。”
王宵猎看了看众人,道:“陕西的事,还要看王宣抚如何安排。不过,我这里有一个主意,还请你们参酌。”
王似道:“太尉请讲。”
王宵猎道:“鄜延路屏蔽河东,是我侧翼,事关我军安危,还是由我军防守。河中、京兆、凤翔三府及其周围各州是关中地区,远离西夏,也由我军防御。以北环庆路,与西夏相接,地位至关重要,则由刘琦驻防。泾原路及秦凤路地盘广大,则吴玠驻守。熙河路及以西地区,关师古驻守。你们看如何?”
王似道:“陕西虽然由太尉平定,但京兆、凤翔等地还是由我们川陕宣抚司掌管的好。”
王宵猎道:“这么大的地方,宣抚有那么多兵吗?”
王似听了不由脸色一变,不再多说。
王宵猎道:“我所掌管的京西、河东两地,被金兵肆虐多年,人口逃散,实在不足以支撑大军作战。关中各州府地方富庶,人口众多,可以补充军需,也方便扩招兵源。如果交出去,我实在支持不住。不是我贪关中的地盘,现在我们还要全力对付金人,确实需要这里。而川陕宣抚司有四川做后盾,不是非要此地不可。我这是持中之论,有得罪之处,宣抚勿怪。当然,到底要怎么部署,还是宣抚来定。”
王似想了想,叹了口气:“虽然太尉占了陕西路好多地盘,也确实是无奈之举。现在川陕宣抚司属下,兵马不过六万,也实在是难守。此事还是由朝廷决断,宣抚司就不好插手了。”
王宵猎点了点头。道:“当然是由朝廷决断。不过,这些地方我占住了,不希望川陕宣抚司来插手!最少在对金人作战期间,我需要这些地方的钱粮。”
王似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吴玠一拍手:“路上我就说过太尉会如此安排,你们看如何?”
其他几个人苦笑,微微摇头。
王宵猎对刘琦道:“环庆路现在由我军驻守,安抚要快些去接防。赵彬屡次反复,苦劝不听,已经斩了。慕容洧仗着部族甚众,投了西夏,现在盐州。境内已经没有敌军,一切安堵如常。”
刘琦道:“我手下兵不满万,环庆路偌大地盘,如何守得住?”
王宵猎道:“境内还有蕃兵蕃将,愿意为大宋效力。加起来也有近万之众,应该足够了。”
刘琦没有想到王宵猎会留兵将给自己,大喜过望,急忙谢过。
王宵猎道:“诸位,原则上来说金军由我一个人应付,你们防住西夏就好。以你们现在的兵力,加上各降将的兵力的话,应该是能守得住了。与金军作战,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各位好自为之!”
众将一起拱手:“太尉打下来了陕西,我们若是守不住,情何以堪!”
王似在一边冷眼旁观,暗暗叹气。
川陕宣抚司自从张浚到任后,迅速把原来的统兵将领换成了自己人。王似上任以后,没有大的动作,众将也不服他。反而王宵猎连战连胜,特别是丹头寨一战,众将都叹服。所以王宵猎的安排比王似更管用,也不出奇。
张浚被调回朝后,现在王宵猎是宋朝最大的地方实力派。虽然他不像张浚一样拥有便宜黜陟的权力,但却实际上自行其事,不听朝廷调遣。朝廷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好听之任之。
赵构的手诏,看似提高了王宵猎的地位,王宵猎却明白,是赵构要收拾自己的起端。只要赵构北伐成功,就绝不会听任王宵猎独霸一方。北伐不成功,恐怕也会想其他的办法。
知道了自己的处境,王宵猎反而敢于放开手,该自己管的就不放手。
赵构让王宵猎收回陕西,却不说收回之后怎么做,也是有意为之。名义上,陕西该归川陕宣抚司,实际上王宵猎驻军在那里,又怎么会听川陕宣抚司的?
商量了陕西驻防事宜,王宵猎道:“诸位到了石州,怎么可以不尝一尝这里的羊肉?这一带羊肉味道鲜美,而且不腥不膻,可以说天下间第一美味。”
刘琦道:“听闻洛阳产一种名酒,叫做牡丹春,其他地方所不能比。都说太尉打仗,军中必备牡丹春,作为庆功之用。我们几个在路上就说,不知太尉会不会用这名酒招待。”
王宵猎笑道:“几瓶酒值得什么!今晚我们就吃羊肉,喝牡丹春!”
说完,对王似道:“宣抚,不知你们住几天?”
王似道:“准备待上三五日,等事情商量完了就走。”
王宵猎道:“如此甚好。多待些日子,我也好好尽尽地主之谊。石州虽然地处山中,偏远了些,但是吃的颇有自己特色。而且黄河在这里奔流于峡谷中,景色特异。等过些日子冰化了,可以观看其奔流之势。”
王似道:“只怕公务繁忙,不能久住。”
王宵猎道:“唉,政务还有卢副宣抚使,不差这些天。”
王似虽然对王宵猎处置陕西事务有些不满,但对王宵猎还是心存佩服,并没有其他心思,没有再说。
王宵猎道:“而且叶参政这些天到府州去了,过两天就回来。宣抚既然到了石州,怎么不见参政呢?”
叶梦得还没有动身回去,这些日子一直在石州。迟玉平收复府州后,为了尽快平息事态,他特意去见新执掌府州的折彦质。王似既然来了,没有不见的道理。
第857章 自由行动
到了晚上,州衙宰了几只羊,专挑羊胁精排与山药煮了一锅。再配上精酿牡丹春,王宵猎与几位主将一起,尽欢而散。到第二天,诸位将领与姜敏等人一起,到军中巡视,闹得不亦乐乎。
王宵猎看得出来,吴玠、刘琦和关师谷等将领对自己态度还是很恭敬的。待了两天,他们就明白,此时王宵猎的身份已经与他们相差太远,姜敏、张均等人才大致相差不多。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姜敏、张均待在一起。
正月十二,王宵猎找来姜敏、张均和梁兴三人,在自己官衙商量战事。
桌子上面铺着附近的详细地图,王宵猎和姜敏等人趴在地图上,仔细观察附近地势。
最后,王宵猎直起身。道:“现在周围地图已经绘制,大致情况都了解了。梁兴到方山后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方案。免得到时手忙脚乱,忙中出错。”
姜敏起身坐到一边,道:“宣抚以为,太原府若发生战事,我部该当如何?”
王宵猎笑道:“我的脾气没那么硬,非要你们按照我的想法来。既然你认为作为奇兵,是要限制你们的活动,那就不限制好了。太原府若有战事,你们要进攻。但怎么进攻,还是按你的想法来。”
姜敏急忙摆手:“属下并没有什么想法——”
王宵猎道:“那就到战时,再想出个相法来。总而言之,太原府战事我会用晋州和隆德府的军队作战,你们可以自由行事。你们这支部队,就当我随手在这茫茫大山中撒下的一粒种子。到底是龙种还是跳蚤,就看你们几个了。”
姜敏愣住。没想到王宵猎的态度变化这么大。上次要他进攻忻州,把路线定死,这次干脆放飞,完全不管了。完全不管,姜敏的责任就大了。如果到时没有什么战果,如何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