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361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如今邵凌在关中,牛皋在泽州,各自负责一方。王宵猎想把二人调回来,重新组建司令部,统一指挥战争。但是关中新得,不派大将驻守,怕出意外。
  让邵凌在陕西,还是调回洛阳,王宵猎一时没有下定决心。
  到了下午,王宵猎离了官衙,回到住处。
  一进门,就见林夕换了一身新衣,在院子里眼巴巴地看着。见到王宵猎回来,急忙道:“官人,今夜放烟花,外面应该已经很人了吧?”
  王宵猎上下打量了林夕一番,道:“时间还早,谁会这个时候出去?”
  林夕道:“既然是赏牡丹,这个时候不刚好赏花?等到天黑,吃了晚饭,刚好看烟花。”
  王宵猎笑了笑,摇摇头,走进了内房。
  林夕巴巴地跟进来。见到王宵猎换了衣服出来,急忙问道:“晚上我们怎么做?你是一路宣抚,必然有事情。”
  王宵猎道:“那是当然。今夜要赐宴,请重要的官员和将领一起赴宴。之后欣赏烟花,也就夜深了。”
  林夕捏着衣角,轻声说道:“那我阿爹怎么办?你有没有叫他也去赴宴?”
  王宵猎一怔。
  此事自己确实没有想到,竟然没有请林升源。说起来,林升源是自己的老丈人,没有不请的道理。可他身上又没有官职,以什么名义请是个问题。
  王宵猎是三路宣抚使,属下有宣抚司和河南府。这两个衙门,并不养闲人,没有合适的官职给林升源。而且王宵猎对于公款养宋人深恶痛绝,没有打算给林升源类似职位。
  想了一会,王宵猎道:“你不必着急,虽然我没有说,下面的人也不会忘了。一会我问一问,是以什么身份邀请的老泰山,不就行了。”
  林夕听了,眼睛立即暗淡下去。小声道:“这么大的事,你终究还是忘了。”
  王宵猎愣在那里,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小声对林夕道:“这些日子事情太忙,是我忘记了。你不要往心里去,以后不会再有了。下面的人一向作事谨细,虽然我没说,他们也不会忘了。一会我问一问,今晚给岳丈的位子尽量向前去,你不要生气了。”


第882章 烟花
  林升源特意换了一身新衣,腰间挂了几块好玉,上衣挂了一块新出的怀表,带两个随从,乘着四轮马车,早早就到了烟火表演的地方。见到的人不多,便站在会通桥头,看了好一会风景。
  直到来的人渐渐多了,才施施然走到位子旁。一路上洛阳城里的员外官人,纷纷打招呼。林升源回答了,便就骄傲的告诉身边人,这是宣抚使的丈人,身份非同小可。
  走到第一排的位子,林升源振了振袖子,坐了下来。左顾右盼,神彩飞扬。
  这一带的位子是洛阳城里有数的几位员外,非是腰缠万贯,是万万不可能坐到上面来的。当然,为了今天晚上的烟花燃放,他们都出了钱。
  林升源的位子是第一排第一位,格外显眼,一看就是身份显赫。
  位子是高颖安排的。王宵猎说的不错,高颖心思缜密,不会忘了给林升源安排位子。由于没有官方身份,他便跟这些员外们在一起。虽然没有捐钱,但是坐第一位,别人也没有话说。
  旁边遇仙楼的楼员外见林升源跟人打过了招呼,便道:“今日得与官人相傍,实是三生有幸。”
  林升源拱了拱手道:“一样,一样!”
  楼员外指了指林升源挂着的怀表,说道:“听说最近钟表厂出一种挂表,外面很难买到。林兄挂着的,就是新出的挂表吧?不知哪里买的?”
  林升源把挂表拿下来,给楼员外看。道:“这一块挂表,是钟表厂生产的最好的一块。我哪里有办法买到?是我的女儿买来,特意送给我,是以宝贝!”
  楼员外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口中连连称赞。
  宣抚司属下生奢侈品的工厂,生产出来的货物大多供不应求。往往是高级官员都买了之后,才在民间贩卖。像林升源戴的挂表,上面镶着一块红宝石,极其精美,是民间无论如何买不到的。总要有路子,或者是有人卖了之后才能得到,往往要花大价钱。
  以林夕的身份,当然没有她买不到的东西。林升源身上,很多这种奇奇怪怪的小玩意。
  正在这时,一声锣响,王宵猎带着官员入座了。他们坐在最上面,位置也好,不是其他人能比的。
  林升源羡慕地道:“若能坐到上面,那可就最好了。”
  楼员外道:“官人,上面的位子看着威风,其实十分不方便。你看那些官员,正襟危坐,生怕失仪。非要过一段时间,开始放烟花后,才能自由活动一下。”
  林升源看了一会官员,叹气道:“唉,各人有各人的难处。”
  王宵猎对正式场合的官员仪态有严格要求,在上面坐着确实不舒服。不过坐在最上面,确实威风。
  随着王宵猎进场,林夕带着女眷也静悄悄地进了场,坐在众官员的下面,与林升源等人相对。林升源看着女儿在女眷的最前面,神态庄严,老心大慰。自己有这个女儿也值了,还计较些什么呢?
  李清照一个人,站在柳树下面,看着涌动的人群。
  今夜可算是全城出动,不能到台上的百姓,把下面会通桥两侧挤得满满当当。许多人还爬到了树上,在上面伸长着脑袋,看树下的风景。
  看着涌动的人群,李清照觉得有些孤单。洛阳百般皆好,就是限制雇人,限制住房,好似要大家都是小家庭。
  月亮爬上了天空中央,洒下清冷的光辉。月光中,有个孩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挎着一篮子桑葚叫卖。许多人贪图桑葚酸甜可口,却吃得嘴角红得发黑。
  正在这时,就听前方突然一声号角响起。随着号角,前方靠近洛河边,一道火花从地上窜起,直入半空。到了半空之后突然炸开,绚烂的火花向四周喷溅开去,宛如天女散花一般。
  随着这一枚烟花开放,各种各样的烟花陆续升空。只见时而一线冲天,时而天花乱坠,精彩纷呈。
  李清照从来没有看过这种景象,站在柳树下,几乎痴了。
  在烟花中,半个天空被照得亮如白昼。放烟花的地方烟雾弥漫,空气中飘散着硝烟的味道。
  一年放几次烟花,算是对烟花工厂的广告。毕竟这东西出现的时间不长,不做推广,很难流行起来。一年由官府举办几次烟花表演,既让节日热闹,又给了与民同乐的机会。
  其实每次烟花表演,出钱的主要是各地富户,官府花的钱很少。富户这个时候花钱,既与官府府搞好关系,又挣足了面子,他们也乐意如此。
  大规模的烟花表演一刻多钟就结束了,后续的是各个商家和字号的烟花。他们有的绚烂,有的热闹,各的各的精彩。虽然没有官府表演那样大的规模,也让夜晚的天空五彩斑斓。
  官府表演后不久,王宵猎就带着官员离去。台上只剩女眷和员外们,他们忙碌着到处打招呼,联络感情。
  林升源坐在那里,不时有员外过来,与林升源打招呼。虽然林升源做的棉布生意规模不是特别大,但是他的身份特殊,都想与他扯上关系。林升源正襟危坐,颇为自重身份。
  李清照从柳树下面走出来,买了一碗冷淘吃了,在洛河边慢慢走着。
  洛阳的夜很热闹,路边都是小吃摊贩,卖着各式小吃。叫卖声此起彼伏,挎着篮子的小贩在人群中穿梭。远方洛水岸边,不知就有哪个商家开始放烟花,照亮天空。
  李清照走在热闹的人群中,周围没有认识的人,没有熟悉的事物,不免觉得冷冷清清。这种感觉很不好,是李清照所不喜欢的。自小她就喜欢热闹,喜欢一堆人聚在一起,几时尝过这种滋味?
  从靖康年间金军南下,这几年颠沛流离,看过了人生冷暖。去年与张汝为的婚事对李清照打击尤其大。本以为找到了晚年的依靠,哪里想到,碰到的却是披着人皮的狼。
  蓦然回首,却见一轮弯月挂在半空,静静地照耀着人间。月光皎洁,不带一丝杂色。
  洛阳花虽好,是自己的归宿吗?


第883章 农家的梦想
  三月天气,麦子已经抽蕙了,绿油油的农田一望无际,让人心生欢喜。
  王宵猎走在麦田里,随手抓起一个麦蕙,望着田野,久久不说话。
  一边的高颖道:“今年风调雨顺,又是一个丰收年!宣抚看这麦子,长得如此饱满,似这般一亩要收三石以上!”
  王宵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心中却暗暗叹气。
  一亩地三石,不过是三百多斤而已,这样的麦子可想而知长得多差。前世,王宵猎不是个不知人间烟火的人,知道那时候的麦子长什么样。到了三月,麦子抽蕙,田地里密密麻麻,根本就没有地方下脚。反观这片地,麦子长得稀稀拉拉,没有精神。
  可这样的地,就是这个年代最好的地,麦子难得的丰收了。
  看了一会,王宵猎走出麦地。
  麦地尽头是一处庭院,种了一圈枳树作篱笆。门口一个水井,井旁种了一棵柳树,树阴还盖不住井上的辘轳。正房是三间草屋,西边还有三间厢房。一条茅竹搭成的走廊,从门口一直到正屋。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站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王宵猎等人。他身边的桌子上面,摆了一把壶,几个大碗。
  高颖道:“这汉子名叫王冠,蔡州人。去年冬天,选中他来这里。由于桃源仙乡没有赋税,征役又少,对宣抚很是感激。今天听闻宣抚来,早早就开始准备,还去割了几斤肉。”
  王宵猎道:“百姓都是好的。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粮食丰收,课税不多,丰衣足食。”
  说着话,两个人来到王冠面前。
  王冠急忙向王宵猎行礼。口中道:“小民见过大官人。还请快快坐下,饮两杯茶。”
  王宵猎向王冠点了点头,与高颖一起坐下。
  王冠捧过一个大瓷碗,掀开旁边一个小罐的盖子,用一把调羹,小心地舀了一勺白糖出来。把糖放进碗里,又提起旁边的茶壶,倒了一大碗茶水。
  对王宵猎道:“我看这里人家喝茶,都用的是一种小的茶碗。现在粮食没收,家里乏钱,官人担待些。”
  王宵猎道:“不妨事。”与高颖一起,端起茶碗喝茶。
  王宵猎在襄阳南方的几个县,曾经种甘蔗制白糖。后来四川的糖进来,用红糖制白糖,效率高了很多。现在的白糖虽然还是奢侈品,普通农家也可以拿来待客了。
  茶碗里面放一勺白糖,这是极高的礼遇了。
  农家喝的茶,都是外面买最便宜的茶叶,无所谓味道好坏。你说回甘回韵,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白糖带来的甜味,对他们来说是更直接的味道。
  把茶碗放下,王宵猎道:“刚才我们在麦地看过,见你的麦田长势很旺,今年当是个丰收年。”
  王冠猛一拍腿,道:“不瞒官人,我活了近四十年了,从来没有见过麦子长得如此好!这里水源不缺,浇水很是方便。难得是今年还风调雨顺,只是刚开春浇了一次,再也没有缺过水。今年莫不是老天开恩,让我们有个饱年?”
  王宵猎微笑,端起碗来喝水。
  小麦不能够缺水,所以在北方不是处处都能种。总的来说,这个年代北方还是以粟米为主,小麦为辅。小麦只是种在那些水浇地,能够方便浇水的地方。
  虽然能够浇水,地块也好,但受限于土壤肥力,再加上品种不行,小麦的亩产并不高。一般来说,如果是普通的土地,一般亩产一石多,不到一百五十斤。高产的田地,也只能三石多,不到四百亩斤。
  这一带是洛河滩,土地肥沃。今年风调雨顺,王冠家的麦子一亩能收三石多,算得上是丰收年。
  王宵猎抬起头,观看四周。见柳树上挂了一个鸟笼,盖着布,也不知道养了什么鸟。
  抬着鸟笼王宵猎问道:“不知你笼里可养了鸟?什么鸟?”
  王冠道:“今天春耕的时候,地里捡了一只小八哥,便养了起来。”
  说着,王冠过去把蒙着的布掀起半边,露出里面八哥的样子。
  王宵猎对于花鸟虫鱼一窍不通,只见八哥的样子神骏,眼睛炯炯有神。赞道:“好一只神鸟!看来大哥在这里,日子过得还满意?”
  王冠笑道:“这里都是好地,一家五十亩,再无冻饿之忧。而且,此地又无赋税,又不课役,闲时村里要用人做些零工,也都给钱的。似这般的生活,十世也修不来!”
  王宵猎道:“看你们家里,好似并不宽裕?”
  王冠道:“州里说要搬到这里,大家都不愿意。背景离乡,又不知道这里怎么样,谁愿意来?我家里太穷,佃了二十亩地,勉强过活。见没有人愿来,我心一横,便就来了。”
  王宵猎道:“来了这里,还满意吧?”
  王冠道:“满意,十二分的满意!我们到了之后,房子都已经盖好了,农具和牛配给我们。似我只有二子,家里面也有五十亩地,尽够好了。”
  说到这里,王冠起身从院子里的棚子下搬出一张犁来。对王宵猎道:“前些日子村里面修路,我攒了些钱,便买了这张犁。这犁不但能耕地,还能中耕呢!官人看上面的犁头,比一般耕地的小,恰好能在大豆间中耕。有这中耕犁之后,就不大要锄了。对于农民来说,省多少力气!”
  王宵猎看着中耕犁,见王冠神采飞扬,不由点头。
  宣抚司下有专门的农机具厂,最近正在筹措建一所农机具学校和研究所,当然知道这些东西。
  现在每县都设有农师,负责农业新技术和新的农机具的推广。这两年重点推广的农机具,是中耕犁、收割机、耧和脱粒机。使用这些农机具,可以大大减少种地人力,方便荒地的开垦,也方便让他们转入工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