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跟前,那员外伸两臂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道:“你们修路,着实是辛苦了。虽然路是国家修的,但你们每日里开山架桥,不知出了多少力气。今日我做了炖肉和咸鸭蛋,大家改一改口味。每人一块肉,两个咸鸭蛋,上来领取。”
众犯人一声欢呼,纷纷聚到莫员外身边。
陈校辉和卢宗元急忙扒碗里的饭,好去盛肉。
虽然是罪犯,这里却从不克扣犯人的伙食,吃饭不用太抢,每顿都能吃饱。做到这一点并不需要特别制度,伙食费给够,及时巡查犯人饮食即可。犯人吃的不好,大多是巡查制度不到位,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莫员外看了看众人,慢悠悠地踱到陈校辉和卢宗元面前。
陈校辉抬着看了看莫员外,奇怪地问道:“员外莫不是找我们有事?”
莫员外道:“你们两个,就是在洛阳使用假会子的?”
陈校辉不知莫员外什么意思,只是点了点头。
莫员外道:“听说你是丹青圣手,能够画得跟会子一模一样。不是银行,根本看不出来。不知可是真的?”
陈校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没有员外说得那么神。如若不然,我也不会在这里开石头了。”
莫员外叹一口气道:“宣相虽然雄才大略,小事却不那么讲究。如此这般江湖异士,却因一件小事,就罚到这里来开石头,可惜可叹!今日无事,我略备些薄酒小菜,请二位赏光如何?”
陈校辉一愣,道:“我们二人是囚犯,可以出去喝酒吗?”
莫员外道:“别人可能不行,但如今是我请客,看守的人要给我三分薄面。”
陈校辉听了不禁嘀咕:“宣抚治下管理极严,还有这种事?”
莫员外的随从在后边听就笑:“我家员外,是这县上一等一的大善人,有什么事是不成的?你们是在外面做工,管理本来就松,员外请你们喝酒有什么奇怪!”
这个年代的习惯,对于囚犯的管理本来就不严。若是在北宋时候,不要说是喝酒,以莫员外的身份,就是弄出去吃香喝辣,快乐逍遥也不难事。现在这样,已经是下面的人顾虑王宵猎管理严格了。
洛阳长夏门外,张择端和李迪立在大柳树下,看着驿路,望眼欲穿。
直到几辆牛车出在视线中,张择端才大喜。对李迪道:“来了,来了。要不是嫂嫂派个人来,我们如何迎接?”
说着,两个人一起走出柳树底下,迎向了车队。
牛车在两人面前停下,从上面走下一个妇人。看着张择端道:“张家兄弟,这次劳烦你了。”
张择端笑道:“嫂嫂哪里话!如今你诸事不顺,正该换个地方居住。这番来了洛阳,可要好好放松心情。”
妇人回道:“但愿吧。过了襄阳后,雇了这几辆牛车,顺利就到了洛阳。还好没有出意外。”
李迪道:“王太尉治下与其他地方不一样,自然一路平安。”
女子是李清照,这两年诸事不顺。去年改嫁张汝舟,后又离婚,到牢里九天,折腾得不轻。去年底听说张择端在洛阳,便来投奔这个丈夫的故友。
如今之天下,看起来最安全的地方是王宵猎的治下。不但比那些盗贼遍地的地方好,就是赵构治下也不能比。这几年李清照随着赵构奔波,吃了太多的苦。
作为官宦人家,李清照的亲朋故旧还是不少的。但因为改嫁张汝舟,与赵家的关系并不好,不能去投奔。自己家的亲戚,如秦桧的妻子是她表姐,李清照又看不起秦会的为人。如今的翰林学士綦崇礼,是夫家的关系,而且出狱的时候已经帮过忙了。算来算去,现在竟成了孤家寡人。
之所以请张择端帮忙,是因为李清照看中洛阳,觉得能在洛阳安居乐业。千里迢迢,投奔而来。
这一年来,张择端在画院里过得很舒适。俸禄足以安家立业,平时就是画画,王宵猎很少干涉画院事务。以现在张择的身家,负担李清照的起居也完全没有问题。
当然,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世家,公公曾经做过宰相。再是落魄,随便卖一点家里存货,也足够糊口了。
第880章 学校
看着屋里塞得满满的箱子,张择端道:“嫂嫂担待些。这里虽然小了点,挤了点,但是便宜。洛阳这里与其他地方不同,大的房子就贵,而且贵得不是一点半点。站宅务对小房子收租低,难免挤了点。实在不方便,过几天再去租一个仓库,专门用来放这些东西。”
李清照道:“无妨。有个容身之所,就十分好了。”
现在李清照虽然有自己和丈夫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之类,价值不菲。但是身上的现钱实在不多。这里一个月五贯的租金,正好适合自己。
张择端又道:“还有一样,洛阳不许买卖奴婢,只能雇佣。而且这些奴婢,在外面都有行头,还有官督,不是好惹的。嫂嫂若是雇人,记得对奴婢不可打骂,只能使唤。”
李清照不由愣了一下。道:“先前都是买一个年纪小的使女,帮着洒扫庭院。怎么,洛阳这里没有吗?”
张择端摇头:“洛阳不许买卖人口。若被官府抓住,处罚不轻。雇人也要十五岁以上,年纪再小就是违律了。所以嫂嫂最好雇个二三十岁的,使用起来方便。”
听见这样说,李清照有些不快。雇个小女孩,本来是雇的人和被雇的人两相得利,为什么禁止呢?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能干。别人养着管吃管住,做些杂活,家长还能得被身钱,是多么好的事!
以前在开封府时,这是普通人家通常的做法。家里面不是十分有钱的,小孩子多卖出去。等到长大了,卖身契的时间也到了,不耽误回家娶妻或者嫁人。
见李清照面色不悦,张择端道:“宣抚就是这样命令,普通百姓只能遵从罢了。在洛阳,也有很多人不满,但又能怎样呢?雇年龄大的,身价就贵,又不能随便使唤。这两年,雇人的时显少了。”
李清照道:“若雇一个人,现在时价多少?”
张择端道:“一般是两贯多钱。如果主家管饭,则少五百文。主家不管饭,则多五百文。”
李清照一愣:“还有主家不管饭的?”
张择端道:“当然有。他们一般不住在主家,要回家住的。”
李清照听了不由愣在那里。第一次听说,还有雇佣的人住在自己家的,还不管饭。那要这样的人何用?
张择端看李清照的样子,笑道:“嫂嫂多住几天,便就了解这里的行情了。好在家里没人,也就是孤单点,并不妨碍生活。出门向东不远,就是一处市场,那里应有尽有。”
李清照点了点头。觉得在洛阳,许多地方都与别处不同,还真要住上些日子。
看看天色,张择端道:“已经午时了,我们去吃饭吧。嫂嫂今日到洛阳,我们为你接风。”
李清照奇道:“在洛阳这里,男女一起吃饭?外面酒楼,只是没有见过这样场面。”
张择端道:“洛阳城北,积德坊一带,开了几家纺织棉线的工厂。她们大量召收女工,给的钱不少。这些女孩儿在外面,自己又能赚钱,带出来了很多新的风气。男女一起吃饭,现在稀松平常。”
李清照听张择端说着这些自己闻所未闻的事情,觉得惊奇不已。道:“洛阳这里,还真是与他处不同。”
简单收拾了一下,李清照随着张择端和李迪离开了住处。李清照生性豪放,不喜世俗规矩,男女可以同桌吃饭不但不抵制,还认可这种做法。
出门向东,走不到半里路就到了一个市场。这是一块专门开辟出来的地方,不但卖肉卖菜的,更有卖各种吃食之类。如果不想做饭,这里可以很方便买到。
市场的门口,有一家“仙客来”饺子馆。
张择端指着饺子馆道:“现在洛阳,若是平常饭菜,都喜欢到饺子馆里。花钱不多,又能吃饱,很是划算。”
说完,带头走进了饺子馆。
饺子馆流行,其实是洛阳最近开了很多工厂,多了工人消费。以工人的收入,这种饺子馆可以经常来,而以前的酒楼之类,就不方便去了。
随着纺织厂开始正常生产,大量工人涌入,洛阳的很多生活习惯被改变。
王宵猎未进驻之前,洛阳几乎是一座空城,人口很少。大量工人涌进来之后,几乎成了洛阳的主要人口,一切都围绕着这些人。
到了二楼的小阁子里,张择端要了三盘韭菜饺子,一盘酱牛肉,一盘手撕鸡,一盘猪耳朵,一盘拌藕片。对李清照道:“嫂嫂有什么喜欢吃的?一并点上来。”
李清照道:“不知有没有银条,点一盘来。常听人说此菜是洛阳名产,只是现在有些晚了。”
张择端叫来小厮,一问才知道,现在的银条是珍稀菜肴,一盘就要一百文钱。张择端听了笑道:“今日是为嫂嫂接风,只好破费了。一百文,虽然不便宜,还好吃得起。”
便吩咐小厮上一盘,当作给李清照尝鲜也好。
又叫了一瓶酒,几个人倒了,连喝边吃。
饮了三杯酒,张择端问李清照:“嫂嫂还洛阳,不知以后怎么过活?”
李清照沉默了一会,才道:“我不过认几个字而已,其他的活计一概不知。怎么过活,却没有想过。”
张择端道:“嫂嫂好大的名声,不如就开一家学校吧。收些女孩儿,教她们些诗词歌赋,也能够赚钱养家。”
李清照道:“洛阳城里现在人口不多,又能招几个人呢。”
张择端叹了口气:“嫂嫂,你小瞧洛阳城了。宣抚司衙门在这里,里面多少官员?宣抚司来了,许多商家字号也就跟着来了。这些人都是家里有钱的,交些学费自然小事。”
李清照道:“有这么多吗?”
张择端道:“不但是有这么多人,而且宣抚对官员管得严,没有了家妓,没有了歌舞,官员手里有钱。他们有钱花到哪里去?要教育子女。现在请教师到家里太难,学校当然容易招人。”
第881章 岳丈的位子
从饺子馆出来,张择端道:“明日谷雨,是府里定下全城赏花三日的第一天。今天晚上,河南府会在洛水河畔放烟花,非常壮观。嫂嫂没事,早早到河边选个位置观看。我还有事,晚上就不过来了。”
李清照道:“常闻洛阳牡丹天下第一,没想到一来就遇到了赏花盛事。”
略说了几句,张择着和李迪便靠辞离去。
李清照一个人回到家里,看着满屋的箱子柜子,出了一会神。
洛阳虽大,除了张择端外,再没一个熟人。回到家里,难免觉得冷冷清清。
出生在大户人家,自小被人伺候,现在一个人,李清照觉得诸事不便。明天要赶紧去雇个人,不然家里的东西都没人收拾。只是在洛阳城里,雇人比别的地方麻烦得多,又让李清照觉得厌烦。
不是王宵猎的每一项政策都让人喜欢,惹人的讨厌的也很多。不过整个社会欣欣向荣,这些不快表现不出罢了。
河南府衙,王宵猎俯身看着眼前的牡丹花。这是著名的品种姚黄,正在开放,果然是摇曳多姿。
陈求道进来,到王宵猎身边。道:“宣抚要今夜放烟花,高颖已经安排妥当。若有其他要求,还是提前告诉高颖一声。若是没有,今夜就按高颖安排的办了。”
王宵猎道:“就按高颖安排的好了,我们不必多管。烟花都有专人负责,我们说多了,反而让他们无所适从。”
说完,想了一下道:“过年的时候我不在洛阳,难免冷清。今夜除了烟花外,在那里的摊贩要管好。多安排一些人去,不要到时候人不够用,出现混乱。”
陈求道拱手称是。
王宵猎把陈求道请到旁边凉亭坐下,吩咐亲兵上茶。道:“这是我在洛阳的第一次盛会,一定要热闹。让大家感觉天下平安,太平安乐,不要把前线的情绪带来。这场仗打了太多年,百姓渴望平安。”
陈求道点了点头。道:“从靖康年算起,已经十年了。人生有几个十年?很多百姓已经习惯了颠沛流池,渴望有安定的生活。若是在以前,这只能想,现在却可以梦想成真了。”
王宵猎道:“现在到十月,还有九个月的时间。这九个月,军队要依次有序地调到河东,宣抚司要组织好战争物资的准备。同样的物资,同样的距离,组织有序与混乱无序相差得太多了。你们一定要组织好,不要混乱。”
陈求道道:“下官记住了。根据估计,洛阳几州和关中的物资足以支持晋中军队和石州军队,只有隆德府那里运起来麻烦些。我已经命各地提前准备,保证隆德府物资不缺。”
王宵猎点了点头:“这样就好了。没有想到,占领关中之后物资丰富了许多,兵源更是不缺。”
陈求道道:“关中自来是征战不断的地方,自然不是京西路可比。”
占领关中和河东路南部后,王宵猎发现这些地方不是京西路可以比的。这是北宋的兵源地,王宵猎军队的待遇比禁军更高,吸引了大量人群参军。关中虽然不比京西路富庶,但受到的损坏更小,可以提供大量物资。现在战争并不需要京西南路几州的物资,他们可以支撑中原。
王宵猎道:“现在的条件,比前几年好得多了。粮食不缺,物资不缺,就连武器装备,连打几场胜仗之后也是不缺的。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说完,对陈求道道:“你们回去好好准备吧。除了运输物资外,今年的一季粮食也要种好。洛阳周围和关中地区都是种麦的地方,可以命农师四处巡视,把前几年我们在襄阳总结的经验传给他们。到了麦忙时节,告诉各地不允许兴役,要让农民有时间收麦。这些事说起来小,不详细叮嘱,到时候又出问题。”
陈求道一一称是。见没有其他事情,告辞离去。
看着陈求道离去的背影,王宵猎的目光变得有些虚幻,想着心事。
从去年的收成来看,今年加上关中地区,王宵猎能够养兵的数量更多了。而且陕西是北宋的兵源地,受到的损失又相对较小,兵源更多了。
以前王宵猎曾经考虑过设两个军,现在撤底打消了这个想法。军队还是以师为最大单位,自己一个司令部,免了许多麻烦。更关键的是,战争中不可能每路兵马一样,设立新军之后不好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