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366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谷神道:“现今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王宵猎如何作战。洛阳我们也派去了几个人,王宵猎都避而不见,把人监视在住处,一点情报也得不到。这样是不行的。我听说,王宵猎探听情报,往往是派人扮作商人,敌人往往不做防备。我们也可以学这个法子,派几个商人到洛阳去,探听宋军作战计划。”
  粘罕点了点头:“此法甚好。就由监军去办好了。”
  谷神听命。
  粘罕道:“虽然不知道王宵猎的作战计划,依据他的布置,大略也可以猜出来。在河东前线,王宵猎的驻军之所有几处。分别是平阳府、隆德府,还有石州、府州等地。石州和府州,应该是防备西夏的兵马,数量不多,可以不管他们。宋军用于进攻太原的根本之地,还是平阳府和隆德府。”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平阳府即晋州,加上本来潞州的隆德府,是宋军的两个前进基地。谁都看得出来,宋军不可能放弃这两地,而采取其他路线。
  粘罕道:“去年我们的兵力不足,宋军已经占领险隘,太原无险可守了。兼且我军利野战,不善守城,所以这一次我们不守城池,而与宋军野战!等到开战,放弃汾州,让宋军占领价休、平遥、西河三县。此时全军出击,用最快的速度击败这一路宋军。然后,再从容应对隆德府来的宋军。”
  耶律余睹一拍手掌:“元帅说的极是!何必与宋军周旋,用最快的速度击败他们才是最重要的!”
  粘罕道:“等到秋高马肥,大约八月下旬,我们全军出发去太原!兵分两路,一路由左监军谷神率领,大约八万军队。一路由右监军耶律余睹率领,大约七万多人。加上银术可在太原府原有的军队,近二十万兵!当年攻汴梁,也远不到此数。这个王宵猎,我们足够重视了!”
  众将一起叉手,高声唱喏。
  高庆裔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大家必须注意。去年,右副元师深自谋划,精心组织,从宋军那里抢了火炮来。这么多年,众将应该明白,王宵猎军中最可惧的就是火炮。一炮发出,无可阻挡,军阵自动溃散。火炮和工匠现在已经到了西京,我正组织工匠仿制。制出来后,各军要预先熟悉。”
  耶律余睹道:“都说火炮厉害,是不是真的?天下间若有如此利器,还有谁是敌手?”
  粘罕道:“当然是真的!拔离速和撒离喝,都是天下名将,就是折在火炮之下!你们都不可以掉以轻心!”
  见粘罕态度严厉,众将急忙称是。
  粘罕道:“现在是四月,各位回去之后,早做准备。秋后大军南下!”
  众将一起高呼,举杯畅饮。
  谷神回到大同府,当晚与次妃李舜英痛饮。
  李舜英原是和王赵栻的妻子,靖康之变后被俘,归谷神。人长得漂亮,又善于逢迎,很受宠受,成为了谷神的次妃。特别最谷神的原配乌古论·曷罗哂年老色衰,更加受到宠爱。
  靖康之变时,俘虏的宋朝嫔妃公主太多,金朝的大将基本都有宋朝嫔妃公文做妾室。有的如李舜英般,生活还算过得去。有的很不幸,很快就被折磨死了。总的来说,当然是不幸的人多。
  几杯酒下肚,谷神道:“我欲找个人到南方去做生意,你认识的南人多一些,有没有熟识的?”
  李舜英听了之后,暗自思量。到南方做生意,就多了回家的机会,与亲人重聚的机会,当然是一件好事。道:“有一个张原,如今在西京卖酒。听说在中原时,他就是个生意人家,头脑极好的。”
  谷神听了,忙问这个张原的具体情况。
  原来张家在靖康时做绸缎生意,兵乱全家离散,自己被金兵抓来运行礼,因此流落北方。这几年因为勤快,有个富户让他赊酒卖,才渐渐安定了下来。
  “做绸缎生意——”谷神心中暗暗盘算。自己要派人到洛阳去,绸缎生意倒是不错。王宵猎在洛阳建起纺织厂之后,棉布的供应量大增,北方也有许多人到那里贩卖。特别是冬季穿的棉衣,价钱虽然比不了锦裘貂皮,但比平常的绵衣还是贵的。由于挡风,在北方大受欢迎。
  想了一会,谷神道:“我有事情正要用这么个人。你明天让他到府里来,我见一见他。”


第892章 割麦
  不知不觉,就到了芒种。在洛阳周围,这是收麦子的季节。今年麦子丰收,家家户户没日没夜待在地里。
  王宵猎带着河南府的官员,早早就来到了桃源仙乡,观看割麦。
  官员看割麦,当然要选一个特别的点的日子。洛阳这里,地方官一向都是在芒种这一天。
  王冠浑家烧了水,灌满了几个大葫芦,早早提到了地头。已经有吏人等在那里,把他家的麦田看住了,专等农林院的人来。在农林院的人来之前,并不许下地。
  看着金黄的麦浪,王冠急得跳脚。自己家二十多亩麦子,夫妻二人即使一天割两亩,也要十多天。现在委实是一刻也等不得。现在就在地边看着,不许收割,心里面急得像着火一般。
  直到日上三竿,农林院的人才到来。他们带了一台机器,拿到田地里面调试。
  王冠看是像一台车,前面要用两匹健骡拉,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骡子的后边,是两个轮子。一根链条,由轮子引出来,带着后面一排锯齿。
  见王冠过来看,正在调机器的孙岩笑道:“哥哥对这机器好奇么?”
  王冠道:“我不是好奇,只是担心自家的麦子。这几天若是收得晚了,下一场雨,一年的辛苦可就白费了!”
  孙岩道:“你担心什么?选了你家的麦子作试验田,就必然不会让你吃亏。几十亩麦子,只要几十人,很快就割完了。再说,哥哥不要小看了这机器,一天就把你家麦子割完了。”
  王冠不屑地道:“什么机器这么厉害?我家里可是有麦子二十多亩,一天就能割完?”
  孙岩道:“差不多了。一天不行,最多两天。”
  王冠撇了撇嘴,明显不住孙岩的话。
  正在这时,王宵猎带着河南府的官员到了。王冠急忙跳上岸,准备茶水。
  王宵猎到了地里,问孙岩道:“调得怎么样了?麦收如救火,现在时间一点耽误不得。不要选了农户的田地,最后却收不完,让农户抱怨我们。”
  孙岩道:“回宣抚,快要好了。尽管放心,这机器我们已经试了多次,不会出问题的。”
  王宵猎点了点头,站在一边看着孙岩调机器。
  河南府的官员大部分都见过收割,见怪不怪了。纷纷下了田,看着孙岩忙碌。
  被许多人围观,孙岩压力大增。本来这机器不用调,直接用即可。孙岩怕出问题,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拆开的许多螺丝没有装上,不由额头出汗。
  正在这时,提举农林院的潘振林大步走来。到了路边,大声问孙岩:“好了没有?时候不早,要早点收割了!”
  孙岩道:“好了,快好了!”
  一边说着,一边快速拧上几个螺丝。直起腰,长叹一声:“终于好了!”
  潘振林牵来两匹健骡,套在收割机上。对孙岩道:“今天你来掌机器好了,一个时辰之后换人。”
  孙岩称是。快速又检查了一遍机器,对王宵猎道:“宣抚,现在真的好了,可以开始收割。”
  王宵猎笑道:“既然好了,开始收割就是。难道还要放一挂鞭炮,以示庆祝?”
  孙岩道:“不是。当然不需要了。”
  农林院里日常操弄牲口的闵山到健骡前,拿了缰绳,回头对孙岩道:“我开始走了,你小心些。”
  说完,一声吆喝,骡子迈开脚步,稳步上前。
  前进的骡子,拉着后面的收割机,健步上前。
  收割机跟着骡子前进,前面两个轮子转了起来。转动的轮子通过链条带动割台,上面的拨禾轮把麦子拨入到割台里,割刀片快速来回摆动,把麦子割倒。割倒的麦子被螺旋送到一边,聚成一个个小堆。后边扶着机器的孙岩每经过一段距离,拉旁边的小把手下一下,把麦子从割台放到地上。
  后边的王冠看得目瞪口呆。
  没有想到这个机器竟真的能割麦子,而且速度很快。看这个样子,一台机器,可以赶上十个人了吧。
  看到孙岩到了地头,又扶着机器回来。王宵猎对潘振林道:“下一步,要尽力把割台加宽一点,最好在机器里就把麦子打成捆。这样又省人力,又能加快速度。对了,那拨禾轮还是有些小了,最好把割台放到侧边,空间会大些。”
  潘振林点了点头:“宣抚说的有道理。我们正在制新的两匹骡子拉的,就是割台放在侧边。”
  王宵猎道:“造这些机器,就是要不断改进,一直改进。纵然刚造出来的时候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只要坚持不断地改进,总有一天会实用。你们农林院,就是要如此。”
  潘振林点了点头。
  机器,不管是农业机械也好,其他机械也罢,最重的是改进和创新。最开始的想法当然重要,但是之后的改进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低。一个机器往往就是从开始的不实用,慢慢改进,成为实用的机器。
  在襄阳的时候王宵猎提出这些想法,开始培养人才,建立工厂慢慢改进,一直到了今天。直到现在,收割机已经完全实用了。接下来的,就是推广。
  其实何止是收割机,一整套的农业机械都是如此。特别是小麦的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扬场机,有一整套的农业设备。这些机器如果推广开来,将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产业,特别是在以前更是如此。农药和肥料工业与炸药密不可分,其行走部分又与战车和坦克有极强的联系。曾经这个世界上,能生产重型坦克底盘的国家,必然也是能够生产大型拖拉机的国家。
  便如现在,王宵猎运输火炮的炮车,再没一个地方能生产出来。其生产原理,许多与农机相通。
  以农业机械为根本,王宵猎建立了一套工业系统,这是其他地方远远不能够相比的。借助这套工业系统,反哺到军事工业,才形成了现在以火炮为中心的军队。


第893章 机械化
  孙岩走了一个来回,就有几个汉子跳入田地,把地上的麦子捆起来。很快,地里的麦子全部捆完,只剩下一个人跟在孙岩后面,神态非常地轻松。
  王冠道:“跟在后面捆麦子的活计,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足够了。”
  王宵猎与潘振林对视一眼,笑着摇了摇头。
  这个年代没有孩子必须上学的想法,特别是中下层百姓。孩子识几个字有什么用?还能考进士啊。
  麦子捆起来,除了方便运输之外,最重要的作用,是脱粒时方便。而且脱粒之后的麦穗,可以用作牛羊饲料。既然做饲料,麦穗上的麦粒脱不干净也没有什么。
  脱粒的麦穗、谷子秸秆等是优质的饲料,农户可以用来养马,当然也可以养牛羊。对于中原来说,这些优质饲料是养殖牲畜的上好牧草,可以弥补没有草场的不足。
  中午没有吃饭,大家就在地头,看着收割机来来去去。
  到了下午,已经收获了近十亩地。王宵猎吩咐人,把收获的麦子拉到场院里。
  王冠看着依然在田地里忙碌的收割机,摇了摇头叹道:“这机器果然厉害,一台顶上十个人了。等到有钱了,一定买一台回来。有这样一台机器,也可以多种几十亩麦。”
  场院在王冠的宅院附近,早就平整过了。周围的大树被砍了,显得特别空旷。
  那里早有农林院拉来的脱粒机、扬场机,旁边则拴着几头毛驴。毛驴就是机器的动力。这个年代没有发动机,这些驴啊、牛啊的就是最好的农机动力。
  到了麦场上,几个士卒拉了一口铡刀过来,把麦捆上的麦穗铡了下来。又有几人上前,把麦穗挑开,在太阳下面曝晒。由于摊得较薄,要不多久,麦穗就晒得极为干燥。
  王宵猎上前看过了,对身边的潘振林道:“今天真是好日头,不大一会,就全部晒干了。”
  潘振林点了点头:“夏天的太阳,最是酷热难奈,晒麦子一会就好了。若是农家,这麦子晒一天,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恰好脱粒。我们时间太紧,等了第二天了。”
  说完指挥手下,把毛驴套好,准备开始脱粒。
  相比于后世来说,这台脱粒机非常简陋。第一段就是用揉搓的形式,把麦粒脱下来。下面一个筛子,把麦糠筛掉之后,麦粒则收集起来。脱不干净的麦糠,则进入下一台。机器的结构都大同小异,后一道只是复脱而已。
  潘振林指挥着几个人,用木叉把铡好晒干的麦穗放入进料口,进入机器里。毛驴拉动滚筒,把麦粒揉下来。同时带动筛子,把麦糠和麦粒分开。麦粒落到下面,收集起来。麦糠则一直向后,进入下一台机器里。
  这个筛子看着简单,其实麻烦无比。王宵猎听有印象中脱粒机的筛子怎么工作,并不知道具体结构。为了能够造出这样的动作的筛子,大家花费了无数的精力。
  王宵猎上前,看脱粒之后的麦子。见里面还是脱得不净,不由摇了摇头。
  潘振林指挥着停下机器,调整滚筒的间隙。指挥着调了好一会,麦粒才算干净了。不过如此一来,每次喂入的麦穗不能太多,否则毛驴就拉不动了。
  王宵猎道:“这样的速度有些慢了。一亩麦子,就要脱粒半个多时辰。”
  潘振林道:“宣抚,这样的速度可以了。二三十亩麦子,两三天就能脱料好了,以前哪里敢想?再者说,农民脱粒的时候麦穗必然晒得更干,也容易脱业。”
  王宵猎点了点头:“或许吧。一头毛驴还是力小了些,机器上想想办法,可以用两头毛驴。”
  潘振林道:“那倒是可以。现在的机器,也没有差到哪里。”
  麦子脱下粒来,就运到旁边的扬场机的旁边。
  小麦脱粒后比较干净,扬场机差不需要多快的速度,就可以扬净。一头毛驴带动机器,经过齿轮加速后,叶片飞快转动。吹出的劲风,把碎麦穗等杂物吹出来。
  看着干净的小麦被收集起来,王宵猎对潘振林道:“有这些机器,农民种小麦就省了很多力。种麦子省力了,就可以把力气用在其他事情上。假以时日,必能让农民由此致富。”
  潘振林道:“要想致富,要有其他的事情做才好。不然小麦上省出来的力气,也没有用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6/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