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422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王宵猎从外面进来,对林夕道:“今日是除夕,除却祭拜祖宗,中午我们也要好好吃一餐。你去吩咐厨房,中午要做一条鱼来。不知怎么回事,今天想吃鱼。”
  林夕奇怪地问:“想吃鱼,何不出去叫一碗来吃?伊河边上新开了一家宋五嫂鱼羹,味道极是鲜美。”
  王宵猎道:“我不想吃鱼羹,最好吃一条松鼠桂鱼。——既然你说那家鱼羹味道,也叫一碗来吃好了。”
  林夕听了嘟嘟囔囔,听说要吃松鼠桂鱼,在那里埋怨。
  这个年代的厨师当然想不出松桂鱼的做法,还是王宵猎教给厨师的。其实做法少了淮扬菜的甜,而多了北方菜的鲜美。味道更多的似鲁菜的红烧鲤鱼,与淮扬菜的做法有很多差距了。
  到了中午,王宵猎先盛了三碗小米干饭,上面插了几棵菠菜以祭祖,才与林夕坐下,享用中餐。
  除夕的中午饭,惯常都是以小米饭作为主食,配以菜蔬。林夕嫌小米饭太粗,吃了几口,便换成大米饭。
  王宵猎吃了几口米饭,见外面采买的鱼羹鲜美,拿起汤勺舀了一勺入口。鱼羹入口,鲜嫩滑润,极是鲜美。便问林夕:“你刚才说,做鱼羹的叫什么名字。”
  林夕道:“人人都称她宋五嫂,倒不知他具体的名字。”
  王宵猎道:“宋五嫂?是什么来历?”
  林夕道:“听说是开封府人氏,随着行在到了杭州。年前听说行在要搬走了,便也跟着搬走。几番考虑过后,觉得去襄阳显不出她的手艺,所以搬到洛阳来了。”
  “哦——”王宵猎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这个宋五嫂搬离杭州,不去襄阳,而搬到了洛阳,个中原因耐人寻味。说明在市井之中,人们已经看出了洛阳与襄阳的对等地位,而且押注了洛阳。
  连市井人物都是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了。而且赵构必然知道这个消息,这对他是极大的压力。
  林夕道:“吃过了饭,你去整理一下除夕夜该用的物件。尤其是桃符,亲兵和我都买了,有好几套,你挑选一套出来晚上用。还有,今夜要守岁,要午饭后休息一会。”
  王宵猎答应了。想了想,又道:“守岁最好有一两个小儿女在身边,两个大人有什么意思?我们成亲近一年了,你到底有喜了没有?”
  林夕没想到王宵猎问出这种话来,愣了一下。才道:“我们成亲快一年了,你在家里才多少日子?这种事岂是一夜洞房就可以的?今年你不要出去了,或许就成了呢。”
  王宵猎站起身,道:“我吃完了,且去休息着吧。”
  到了下午,王宵猎起来,到客厅里,看见林夕在那里生闷气。旁边摆着一盘松子、核桃、阿月浑子之类,手里不停地揉着,过了一会,突然把手里的东西摔在盘子里。嘴里喃喃自语,只是听不清她在念着什么。
  王宵猎好奇心起,轻手轻脚地走到林夕身边,想听听她在念些什么。
  走得近了,就听见林夕念道:“生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只怪我做什么?还不是看我一个弱女子,只能听你胡唠叨!惹得我性死,回到阿爹那里去,看你还念不念!”
  听林夕念了一遍又一遍,大致意思差不离。
  王宵猎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意然惹得林夕有这么大的反应。还不在自己面前说,非要到背后来说。不由得咳嗽一声,板起面孔来。
  听见咳嗽,林夕急忙转过身。看王宵猎板着面孔站在身后,急忙站起身来,神色慌张。
  王宵猎问道:“听你刚才说的意思,竟是埋怨我刚才吃中饭的时候问你孩子的事了?”
  林夕急忙摆手:“没有,没有。你听错了。”
  王宵猎看林夕真的慌张,再也憋不住,哈哈大笑。道:“说起孩子的事,我本是无心,你也不要放在心上。再者你心里是舒服,埋怨我本是平常事,你怕什么?”
  林夕红了脸,搓着衣角不说话。
  王宵猎道:“你不说,那就算了。你要说,我还不喜欢听呢。”
  说完,转过身,做势要走开。
  林夕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扭扭捏捏。见王宵猎真的要走开,猛地跺了一下脚,道:“人有都说你要当皇帝了,皇帝都是三宫六院,必然不要我了。”
  听见这话,王宵猎猛地回过头来,问道:“什么人跟你这么说?”
  林夕委屈地道:“反正你们都这么说。”
  一瞬间,王宵猎怒火中烧。别人在他面前这么说,他可以忍。但在他的家人面前这么说,这怎么忍?他想一直追问林夕,到底是什么人在她面前说的。一定要把这个人找出来,重惩,以儆效尤。
  可是转念一想,在林夕面前嚼这长舌的,未必是一个人。如果是一群人,又该怎么办呢?最重要的,是以后不再有人在自己面前说实话了,改成在背后说三道四了,那更加不好。
  最后,只能道:“你不要听别人说什么,这种事,听我说的就好。”


第1011章 金国密使
  新年纷纷扰扰就过去了,正月初三,沈遵告别家人,前去襄阳赴任。一同赴任的有陆承和周赢,都是张均在敌后时的老部下,经验丰富。
  十天之后,到了襄阳,三人径直来到了骀马巷西的一家店铺内。
  放下了行礼,沈遵对陆承道:“先前店铺都是让城西的洪主管照看。你们稍事歇息,我派人去请洪主管来。”
  陆承答应,与周赢一起去休息了。
  过了没有多少时间,洪主管来到店铺。见到沈遵,向其行礼。
  沈遵道:“多谢主管照看店铺,当另行谢过。近些日子这店铺就要开了,请主管来,与我一起清点一下。”
  洪主管忙道:“应该的,应该的。祝东家生意兴隆。”
  当下,洪主管与沈遵把店铺里的东西清点一遍,回到客厅来。
  沈遵的店铺,主要是做豆腐。这个年代豆腐还不普遍,襄阳也就两三家,是个好生意。每天买黄豆来,用水泡过了,用石磨磨成豆浆。煮开点过了,清早出去卖。
  因为规模较大,雇的人多,陆承、周赢等人可以杂在其中,不会轻易被人发现。
  送走了洪主管,沈遵左右看看,对店铺很是满意。等陆承和周赢起来,沈遵叫过他们来说话。
  沈遵道:“我们在襄阳开一间豆腐铺,不拘生意好坏,可以遮人耳目。襄阳城外有一家‘靖水楼’酒家,江对面樊城有一户渔民,专门传送消息。其中最关键的,还在我们。能不能得到消息,得到的消息重不重要,钱看我们用不用心。宣抚派我们来襄阳,是寄予了厚望的。”
  陆承和周赢道:“我们全都听官人的吩咐。叫我们往东,不敢往西,叫我们——”
  沈遵摆了摆手道:“那些哄人的话,不要跟我说了。你们做得好不好,我有眼睛看得见,有耳朵听得见。既然是在敌后做事,就不可能事事遵吩咐,很多时候要自己拿主意。用不用心做事,你自己做的事情就可以告诉别人。”
  陆承和周赢有些尴尬,摸了摸脑袋。
  沈遵道:“官家二月份来襄阳,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你们先熟悉一下襄阳的情况——”
  陆承道:“沈官人,我们都是在襄阳长大,这里的情况还不熟悉?”
  沈遵道:“襄阳要做为行在所,许多地方都改建过了,熟悉一下情况不吃亏。有几个地方,你们要特别注意。汉江边的一个叫吉荣的鱼贩,襄阳城东的‘丹枫酒楼’,襄阳府衙外的茶铺,这些地方都有给我们传递消息的人。”
  陆承和周赢一一答应。
  沈遵正色道:“我们做的是秘密工作,你们与我,是单线联系。也就是说,我们这一个系统在襄阳府的人,你们与他们都不联系,只与我联系。切记,切记!”
  见沈遵说得严肃,陆承和周赢一起拱手:“记住了。”
  沈遵道:“在这些天,你们多注意秦知府,最好与他家的仆人、女使多交朋友,能打听一些消息总是好的。这是宣抚特意交待下来的事,却不可等闲视之!”
  陆承疑惑地道:“秦知府?他只是知府,有什么消息打听?”
  沈遵道:“我也不知道。总之这是宣抚交待下来,要特别用心!”
  陆承和周赢对视一眼,答应下来。
  最后,沈遵道:“市井传言金国派来密使,给了一封给秦知府的密信。事情真假,你们查一下吧。”
  陆承和周赢答应下来,便告辞退去。
  出了房门,陆承问周赢:“金国派密使前来,是多么秘密的事情,一般人哪里得知?”
  周赢听了笑道:“秦知府一直与金人有着联系,此事朝堂上下皆知。有密信给他,也不稀奇。”
  陆承听了,啧啧称奇。
  其实秦桧回南宋后,第一次做宰相时,便耸人听闻地说我有一策可安天下。赵构派人怎么问,秦桧只是装作高人一般,笑而不语。直到被任命为宰相,才说“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赵构直到北伐时,才把秦桧解职,而且说“朕北人,将安归”?赵构对秦桧态度的暖昧可见一斑。
  秦桧归南宋后,常与金朝来往,甚至有密使往还。对这一点,南宋朝野皆知,赵构当然也知道。但是从来没有挑明,也没有人责备秦桧。赵构只怕一直保留着一个幻想,能够通过秦桧与金朝讲和。
  周赢讲了秦桧的故事,陆承啧啧称奇。道:“朝中有这种大臣,还怎么跟金朝作战?”
  周赢笑道:“官家从来没有说过与金军作战。上次北伐,西路有宣抚,官家根本管不住。东路北伐,说的是讨伐刘豫,可不敢说是讨伐金军。”
  陆承道:“还好西路北伐宣抚大获全胜,官家该有信心了吧?”
  周赢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陆承看了看周赢的脸色,觉得不妙。按说西路大获全胜,连都元帅粘罕都斩了,皇帝怎么还会没有信心呢?
  两个人都是小军官,有的人知道盛传王宵猎要做天子的事,有的人管得严,并不知道。现在在敌后,知道的也不敢敌说。其实对陆承和周赢来说,就不该谈论政治。
  送走了陆承和周赢,沈遵一个人坐在房里,思索秦桧府里金国密使的事情。
  做为王宵猎在襄阳的最高情报官员,沈遵的手下,当然不只陆承和周赢两个人。甚至两个人的作用不大,沈遵只是让他们尽快熟悉襄阳的局势。
  沈遵原先在杭州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情报系统,很大一部分移植来了襄阳。打听秦桧府密使的任务,大部分要交给他们了。只是以前没有在秦桧家用力,比较吃力而已。
  沈遵想了又想,还是应该在秦家的下人身上多下功夫。那些仆人、使女,在别人眼里不起眼,却有大用处。以前吕夷简做宰相时,就多与胥吏结交,牢牢把持政事堂。有时候那些身份卑贱的人,得到的消息却很重要。而且秦桧府里有金使,家里已经习以为常,并不会特别防范。


第1012章 闲汉
  詹武英是襄阳城里的一个闲汉,诸般吹拉弹唱、蹴鞠赛狗,样样精通。金使到了秦桧府上之后,因为爱玩,便请了詹武英去陪伴金使。
  这一天,詹武英陪着金使到襄阳最好的酒楼玩乐了一天,吃过晚饭后送金使到秦桧府上。秦桧出门在外,詹武英只好送金使回去歇息。正要走的时候,金使叫住他。
  叫英实的金使叫住詹武英,道:“詹官人,这个晚上——晚上能不能找个女人——找个女人来。”
  詹武英不由愣住,一时没明白金使的用意。
  英实涨给了脸,醉醺醺地道:“就是——就是找个女人,来陪我和哥哥睡觉。”
  詹武英这才明白英实说的是什么,急忙道:“秦知府府上——能,能,哥哥请稍待。”
  说完,詹武英看了看另一个使节索科,见他没有表示出反对,急忙拱手:“两位哥哥称待,我一会回来。”
  见两人没有反对,急匆匆去了。
  金国派来两个使节,一个叫索科,一个英实。索科是渤海人,英实是女真人。索科为正,英实为副。按理说大事应该是索科说了算,但实际上经常是英实说了才算。
  詹武英兴冲冲地离开了秦府,跑向甜井巷。
  这两个金人是粗人,对宋朝了解的不深,这一次买卖有钱赚。本来他们在秦府,想要女人,直接跟秦桧说就可以了。结果还来求詹武英,送到手的钱不赚还是人吗?
  詹武英急急地来到了甜井巷,找到了自己熟悉的蒋三姐。道:“今夜有一笔好买卖,不知姐姐有意否?”
  蒋三姐懒懒洋洋地道:“有什么好买卖,你来找我?”
  詹武英道:“不瞒姐姐,我这几天正替秦知府陪着两个金国人。陪他们吃喝玩乐,今夜不知怎么了,竟然开口问我要女人。实话告诉姐姐,这两个金国人甚是粗鲁,一般的小姑娘只怕陪不了。只有姐姐这种风月中的老手,才可以把他们收拾服服帖帖。”
  蒋三姐嫌弃地道:“原来是女真鞑子,不去,不去!”
  詹武英见蒋三姐姐拿起架子,道:“姐姐,陪一个人两贯钱,若是陪两个人,我给你三贯!去不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4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2/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