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431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嘴里喃喃念着,陈求道重又坐回交椅上。
  这次来襄阳,只要朝廷不谈具体的事情,陈求道就装傻充愣。王宵猎没有真正造反,朝廷也没有做好准备,双方都装作不知道这件事。喝喝酒,听听曲,看似快快活活。
  秦桧相府,秘书丞杨愿恭恭敬敬地站着,听坐在交椅上的秦桧讲话。
  秦桧道:“你到邓州一趟,看看陈逸与张炎的案子。陈逸是范宗尹的舅舅,务必要他满意。陈逸满意了,我们才好把范宗尹调到襄阳来。如果范宗尹去洛阳,于我们是大麻烦!”
  杨愿道:“遵宰相令。不过,陈逸与张炎的案子,下官也看过了,确实陈逸没有向张炎要地的理由。如果强行要把地判给陈逸的话,就怕当地的知州、知县不肯,那就难办了。”
  秦桧的脸色变了变,道:“如果当地的知县不准,就在乾德县划给陈逸十倍的土地。乾德县离穰县不远,想来陈逸不会拒绝的。——只要范宗尹来了襄阳,那就由不得他了!”
  杨愿恭声道:“下官遵命!”
  秦桧道:“你到邓州,要处处陪着小心。记住,邓州现在是王宵猎管下!”
  杨愿道:“下官明白!”
  秦桧盯着杨愿看了一会,才道:“你去吧。”
  杨愿恭身行了一礼,才退了出去。
  杨愿的身影刚刚消失,屏风后面转出秦桧的妻子王氏来。
  看了看杨愿的背影,王氏对秦桧道:“这个杨愿,可以信得过吗?”
  秦桧道:“这个杨愿,本是太学生,靖康年间到济州元帅府劝官家登基,因此结恩。授修职郎,被御营司辟为机宜文字,后来做了新昌县丞等地方官。绍兴二年登进士第,主管崇道观,最近才除秘书郎。他心思缜密,做事情知道进退,是个合适的人选。”
  王氏道:“可我看他刚才见夫君特别拘谨,不是个做大事的人。”
  秦桧笑道:“他去邓州,做的又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传句话而已。”
  王氏道:“你还笑!现在王宣抚拥兵在外,如果得到范宗尹之类的人协助,大事可成!你刚刚做了本朝相公,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你刚做相公,万事都要小心!”
  秦桧道:“夫人担心的是。”
  王氏叹了口气:“因为王宣抚在外,手握重兵,连范宗尹这个前宰相也炙手可热了起来。你要想出一个计策,尽快除了王宣抚这个祸害,我们才能睡一个好觉!”
  秦桧道:“夫人放心,我观官家,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却对金人怕到极致。去年虽然王宵猎在河东路大捷,这种惧怕也没有少改。王宵猎必欲灭金国才止,又总兵于外,朝廷招之不来,官家岂能容他!”


第1031章 布置
  洛阳城西桃源仙乡,王宵猎看着前面的一片杏花,道:“我们到那里休息一下吧。”
  此时杏花开得正艳,玉白色的花瓣,好像海洋一般。泛着淡淡的清香,闻一闻,沁人心脾。
  走进花海里,崔青搬出一把交椅,给王宵猎坐了。而后搬出一把折叠的小桌,摆上茶水、瓜果之类。
  王宵猎看了一眼,笑道:“难得你如此用心。这么讲究,我倒像是个富贵子弟出游了。”
  崔青道:“宣抚贵为一方之雄,岂能类比富贵子弟?”
  王宵猎哈哈一笑,对一边站着的汪若海等人道:“都来坐下吧。既然崔青用心,我们就享受一番。”
  汪若海、马扩、王彦等人也由亲信搬出交椅,在桌子边坐了下来。
  王宵猎道:“李彦仙在奉圣州,牛皋在河东,邵凌在陕西,当年的司令部,只剩我们几个在洛阳了。说起来,还是有些寂寞啊。不知今年秋后,会不会再攻金军,那时我们就团聚了。”
  汪若海道:“那就看圣上如何决断了。”
  马扩道:“要看官家这半年怎么做事,才能知道下半年还是不是要官家决断。”
  汪若海一听,愣了一下,才默默点了点头。
  王宵猎看话题又要扯到要不要造反上去,道:“我们闲说话,不要扯到什么沉重的话题了。东叟,我方的军队如何布置,你大略说一下。”
  汪若海道:“李彦仙领张驰、田荣、翟琮、张印四个师驻奉圣州、蔚州,威胁幽州;解立农领本部以及李兴的一个师驻相州,威胁大名府;姜敏领本部驻大同府,防范夏国。邵兴领本部驻府州,防范夏国;牛皋率董先、魏阳两个师驻太原,驻守河东;邵凌率倪青、林卫两个师驻京兆府,守关中之地,兼防范夏国。其他的,就是零散军队,不能称其为师了。惟有曹智严,在京西路编练新军,算是独立力量了。”
  王彦道:“如此安排,大军全部在外,洛阳显得空虚了。”
  王宵猎道:“洛阳身处国境之内,四周都无强敌,何必要驻强军呢?”
  王彦道:“现在官家驻襄阳,离洛阳不过几百里路而已,还是要防备一下。”
  王宵猎微笑,没有说话。
  汪若海道:“现在朝廷的兵力部署,是张俊和杨沂中驻襄阳,岳飞驻江州,韩世忠驻楚州。对金军的防范减少,而对我军的防范则增加了。”
  马扩道:“尤其是张俊和杨沂中两支大军驻襄阳,对面并没有伪齐军队,明显是防范宣抚的。”
  汪若海道:“这样布置确实不妥,宣抚要不要——”
  王宵猎道:“布置大军防范朝廷,非臣子所当为。一旦有意外,只有靠崔青的军队和曹智严练的新兵了。”
  马扩和王彦还要再说,王宵猎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再说。
  崔青有部队五千人,装备精良,兵员整齐,是一支不容怀疑的精锐力量。其实最重要的,是曹智严的新军。王宵猎从其他军选了大量训练有素的老兵员,几乎是整支军队人数的四分之一。经过了新兵营的训练后,这些新兵才会编入军队中。在此之前,老兵都是整建制的军队,战斗力相当强。
  虽然襄阳对面明面上没有整建制的师,但是军队战斗力,却一点都不弱。张俊和杨沂中虽有七八万大军,却没有能力挥师洛阳,经过的各个州都要苦战。
  现在跟赵构闹成这个样子,王宵猎不可能不做防备。
  见王宵猎成竹在胸,马扩和王彦叹了口气,没有再说。
  王宵猎道:“我知道你们担心我,现在与朝廷闹成这个样子,很难说朝廷会怎么做。一旦朝廷下定决定,乘我们大军在外,命张俊和杨沂中冲我们,结果很难预料。做人臣子就是这个样子,怎么能够不冒险呢?我们说我们的目的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原,就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如果把大军调回洛阳,边境地区必有变故。到那时候,我们是派军平定变故呢,还是置之不理呢?都不合适。还不如把军队布置四方,我们静观其变。”
  汪若海道:“宣抚身处险地,示朝廷以诚。可是我听说,朝廷防范宣抚甚严。这些天,枢密院再三要求曹智严说明其招兵情况,口气越来越严厉。我担心,再过些日子,朝廷会有大动作。”
  王宵猎道:“官家不把军队用来对付伪齐、金国,反用来对付我,何其可悲!”
  说完,摇了摇头,站起身来。道:“今日说好是来看看麦子长得怎么样,兼散散心的。我们还是看看麦子吧。”
  其他人纷纷站了起来,随着王宵猎走出杏花林,来到麦子地旁边。
  前世王宵猎见惯了春天绿油油的麦田,走在上面,好像走在绿地毯上一样,根本看不到黄土地。这个年代的麦苗当然没有前世的厚实,若不是来到这个世界多年,王宵猎都要怀疑这里的麦田是遭了灾。
  领着军人来看麦子,当然是因为军粮。今年多了五个师新军,十多万人口,要想喂饱他们的肚子可不容易。从今年的春天起,军队的人就特别关心粮食。
  下到田地里拔出麦子看了看,马扩对王宵猎道:“去年冬天一场大雪,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啊。宣抚,看这麦子根系壮实,长得也密,到了夏天必是个好收成!”
  王宵猎点了点头:“确实是个好收成。只要是好收成,就是好事。”
  望向远方,水源不好的地方种了谷子,夹杂着豆子、黑豆等。都长得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小麦离不了水,即使在洛阳,许多地方也种不了。谷子依然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山坡上种了很多。大豆由于榨油越来越普遍,而且豆秸是优良的牧草,这两年种的也多了。可惜的是,洛阳的水土不适合种棉花,虽然洛阳已经成为了附近的纺织中心,棉花依然不多。
  王宵猎望着一派绿色的田园,心中充满了欣喜。


第1032章 天降好事
  在王宵猎治下,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提点茶盐等诸使皆缺,邓州也如普通州郡一般,一切都由知州说了算。杨愿以政事堂派出的查访民情的身份不到邓州,首先去拜见知州邓谭。
  来到州衙,递了名刺,静静在门外等待。过了一会,出来一个衙役,把杨愿领到一间客厅,让他在这里等待。
  杨愿在小客厅里待了很久,对谭才姗姗来迟。
  一踏进小客厅,邓谭双手拱手,道:“邓某来迟,天使莫怪。”
  杨愿急忙站起来身,恭声还礼,连道不敢。一边从怀中取出政事堂的文书来,双手递上。
  邓谭略微看一遍文书,便就收了起来,对杨愿道:“请坐。”
  双方落座。邓谭问道:“不知天使此来,究竟为了何事?”
  杨愿道:“前些日子在邓州治下,有前宰相范宗尹的舅舅陈逸与本乡人氏张炎争产一事,不知知州知否?”
  邓谭沉默了一下,很快笑道:“是有这么件事,他们的状子投在穰县县衙,具体怎么判的我却不知。”
  杨愿道:“判陈逸无理取闹,不得再兴讼。我在襄阳都知道,知州怎么不知道?”
  邓谭道:“或许范宗尹在襄阳人尽皆知,在邓州却名声不显吧。怎么,这案子判得有什么问题?”
  杨愿沉默了一会,才道:“范宗尹是前宰相,不知僧面也看佛面,怎么就判陈逸败诉了呢?判陈逸败诉,范知府肯定心里不高兴,于朝廷可不是好事。”
  邓谭听了哈哈大笑:“朝廷审案,断事以理,而不考虑后面的事情才对。陈逸之所以败诉,是因为他不占理,败诉理所当然。不占理而能胜诉,才会引得百姓议论纷纷。”
  杨愿听了,脸色变了几回,才道:“我说过,判陈逸败诉,可能惹得范知府不高兴,于朝廷有大害!”
  邓谭道:“政府的事,自有相公们处置,不容我们这些知州知县置喙。陈逸诉张炎侵夺田产就是无理取闹,败诉理所当然!秘书郎,此事法令分明,不容分辩!”
  杨愿听了,长身而起,道:“我以政事堂所令抚慰民情到邓州,这么一件小事知州都不肯帮忙吗?”
  邓谭淡淡地道:“邓州是宣抚司管下,邓某听宣抚司命令。政事堂吗,还管不到我。”
  杨愿恨恨地说道:“政事堂管不到邓州?我倒要看看,王宵猎有几个胆子,敢说天下有政事堂管不到的地方!”
  邓谭道:“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秘书郞请回吧。邓州断的案子,没有特殊的理由,不得翻案。”
  杨愿深深看了邓谭一眼,恨恨地离去了。
  看着杨愿离去的背影,邓谭道:“范宗尹不过是一个前宰相而已,朝廷何必为他出那么大力?还巴巴地派了一个秘书郎来,为他翻案。不知所谓!”
  范宗尹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朝廷这么做的,但架不住他是前宰相啊。如果投了王宵猎,再加上他的亲信,足以轰动天下了。秦桧刚刚担任宰相,不得不防。
  杨愿出了州衙,茫然地看了看四周。街道上行人的脚步匆匆,路边人家的墙边开了两树紫荆,阳光很好,晒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杨愿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怅然若失。
  没有想到,邓谭竟然亲口说出邓州是宣抚司的,政事堂管不到。这种话是能说出来的吗?当然,人人的心里都明白是这么一回事,但不能出来啊。
  邓谭说出了这一句话,那就意味着,杨愿再不能借助官府的力量,只能靠自己了。想来想去,只能去找陈逸。
  问明了路途,杨愿来到了登腐铺贺家。
  贺员外听说有官员来访,急忙迎出门来。拜道:“小老儿拜见官人!”
  杨愿道:“我是朝廷派来的使者,特来见你的丈人陈员外。还请引见。”
  贺员外听说是朝廷派来的,立即高看一眼。忙引着杨愿到了旁边的一个别院,叫出了陈逸。
  杨愿道:“陈员外,可否移步,下官的话要说。”
  陈逸看了看贺员外,又看了看杨愿,点了点头。
  到了一间偏房,杨愿对贺员外道:“我与陈员外有话要说,还请贺员外暂退。”
  贺员外心里嘀咕着,退出了偏房。嘴里道:“不知要说什么机密的事,竟然还把主人家赶出来!”
  摇着头,一步三摇地去了。
  等贺员外出去,杨愿才对陈逸道:“陈员外,实不相瞒,当今秦相公听闻了穰县判你诉张炎侵你地产的案子,甚为不平。特地派我来询问。哪里想到,邓州邓知州咬死了判决并无不当,坚决不改。我也没有办法。”
  陈逸皱起眉头:“那该怎么样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4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1/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