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438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从岸上望去,一条黄龙奔涌而来,到了面前则变得驯服,蜿蜒而下。
  从后面来了一对小夫妻,在徐才和陈韵两人不远的地方卿卿我我。过了一会,那个小伙上来问:“请问两位,也是要渡洛河吗?到对岸去,有什么事情?”
  徐才道:“我们两人是采风院的官员,来看一看孟护军的陵寢,兼后看一看他的家人。”
  小伙一听,兴奋地跳起脚来。道:“原来你们是官员,来看孟护军的陵寢的!我是多大的福气,遇到你们两人!”
  急忙回去叫了自己的浑家过来,一起拜见。
  小伙道:“在下名叫梁四郎,这是在下的浑家庆儿,人称常三姐。我们两个新婚,要先去拜一拜孟护军。”
  徐才听了觉得奇怪:“为什么要去孟护军?对面只有一座孟护军的庙,你们就到那里祭拜吗?”
  梁四郎道:“我们这里的穷苦人,现在成亲之前,都要来拜一拜孟护军。据老人说,孟护军年轻时也不是十分过日子的人,后来却成了护军。拜一拜护军的庙,知道成亲了就是成人了,要好好过日子。”
  徐才想了很久,这两者之间好像并没有什么关系,这些乡人是怎么把两件事联系到一起的。
  渡船的吕四郎突然喊了一嗓子:“开——船——了!”
  声音嘹亮,声音在山间久久不能散去。
  徐才和梁四郎等人急忙下了河岸,上了渡船。等到了河对岸的时候,梁四郎对徐才道:“我和浑家要先到我姨家一趟,你们先走吧。这一点糖果,是我和浑家结亲的喜糖,你们收下。”
  徐才收了糖果,连连向梁四郎道喜。
  糖是饴糖,有二三十块,装在一个纸包里。纸包上面印了一个囍字,倒是出人意外。
  徐才分糖果给陈韵,道:“这包糖果要几十文钱呢,不两个新人,倒是不吝啬。”
  一上了岸,就见到一座大庙立在村头。里面香烟环绕,看起来香火不错的样子。
  走上前,就见进庙的路口立了两块大牌子,上面用朱笔写着:“诸邪莫作,百鬼辟易!”
  看着牌子,徐才和陈韵驻足良久。最后摇了摇头:“这两句话是没有错,但写在这里,总觉得怪怪的。”
  孟都的庙并没有围墙,就在广场面后的三间大房子。正中的房间里面塑着孟都的像,手提长枪,单脚踩着一块上马石,目光悠远。徐才和陈韵都没有看过孟都生前的样子,不知道长得像不像。但看塑像,竟境也是不凡。
  左右两间都锁着门,庙宇里再无其他。
  出了庙宇,徐才看旁边的大银杏树下一排四间房屋,好似住人的样子。
  两人走到四间房屋前,刚要打门,从里面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员外。
  徐才道:“员外安好。我们两人是采风院的官员,前来看一下孟护军的陵寢,兼且看一下家人。”
  员外上下打量了两人几遍,道:“我是孟都的阿爹,受朝廷委托,在这里看庙的。你们既是官人,快请进来坐。”
  说完,把两人让进屋里。请两人坐了,自己拿起开水泡茶。
  请了茶,孟老爹问道:“敢问两位官人,这采风院,是什么衙门?”
  一时之间,徐才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想了一会,才道:“朝廷欲周知民间的事务,所以设了我们采风院。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这些采风官员遍游民间,知晓百姓所思所想,写成公文上呈官府。”
  “哦——”孟老爹连连点头。但看他的样子,大约是不懂的。
  徐才问道:“孟老爹,自从这庙立起来后,情况如何?前来参拜的人多不多?周围的百姓可还尊敬?”
  孟老爹道:“我儿子的这庙立起来后,香火可旺了,十里八乡都来祭拜。开始百姓还不觉得怎样,后来见官府特别上心,我儿子又灵异,来拜的人越来越多!”
  徐才道:“周围百姓可还尊敬?”
  孟老爹道:“我的儿子可是神明,神明!面对神明,周围百姓怎能不尊敬!”
  说起儿子的庙,孟老爹涛涛不绝,口若悬河。
  待孟老爹说完,徐才问道:“既然百姓信奉,香火想来也不错,怎么这里这么冷清?”
  孟老爹道:“怎么冷清?前些日子,这里还形成一个集市呢。我想,我的儿子是神明,岂容这么多杂人,在他眼皮下打扰?想了好多办法,终于把集市赶走了。”
  徐才听了,不由目瞪口呆。完全没有想到,是这个老爹守着儿子的庙,把人赶走了。
  想了想,徐才问道:“老爹在这里看庙,朝廷应该发钱的吧?”
  孟老爹道:“朝廷每月给我十贯钱,足够用了。”
  徐才看了看庙,又看了看孟老爹的居所,便就知道朝廷每月发十贯钱,是希望孟老爹把这庙整得热闹一些。不然每月何必发十贯钱?徐才的俸禄,一个月也没有十贯钱。
  想了想,徐才对孟老爹道:“老爹,或许神明就希望自己的住处热闹一点呢?烟火气,烟火气,没有人,哪来的烟火气呢?只有人聚得多了,才会有烟火气。而神明,最喜欢烟火气。”


第1048章 酒饭
  孟老爹听了,想了一会,道:“也许吧。”就再也不吭声。
  徐才和陈韵没有办法,又聊了一会,便告辞离去。
  孟老爹没有挽留,也没有说留下来吃饭一类的话,就把两人送出门去。
  来到房子外面,徐才道:“这才是人间。儿子即使被朝廷封为神明了,也架不住在人间的人乱来。庙宇,最怕的就是人少。如今孟都的庙在这里,偏偏找了他阿爹看庙,唉——”
  说完,两人向村里走去。走不多远,就看见一个中年员外迎头走来。
  走到跟前,中年员外问道:“敢问两位,是京里来的官员吗?”
  徐才道:“我们不是京里来的,是从洛阳来的。”
  中年员外喜道:“洛阳不是西京吗?我们这里说洛阳,习惯就说是京里来的。我是本地的里正黎曲明,你们来到本地,按理应该是我招待的。前面没有得到消息,多有得罪。”
  徐才道:“原来是本地的里正。我们正有事问你。”
  黎曲明道:“既是有事问我,那吃饭的时候再问吧。我家在前面的村里,一起过去吃饭。”
  包括里正在内,现在吏人都是有钱拿的。像是黎曲明,现在每年有三十六贯钱,而且家里还免徭役。有上边的人下来,是由里正招待,一餐饭二百文钱。在乡下,二百文钱的饭钱,里正每次都有钱赚,所以黎曲明相当积极。
  黎曲明居住的村子,离船头村大约有三里多路。几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走路,很快就到了。
  黎曲明的家在村子东头,离着洛河不远。篱笆围起一个大大的院子,五间草屋为正房,旁边还有三间侧房。院子里栽了五颗桃树,此时桃花开得正艳。
  进了院子,黎曲明拿了几个交杌大家坐了下来。儿媳妇倒了茶水,劝大家喝。
  喝了一口茶,黎曲明道:“不知两位有什么事情要问?我们乡下人家,嘴笨,莫要嫌弃。”
  徐才道:“去年隔壁村建了孟护军的庙,我们去看过了,怎么那里显得比较冷清?”
  黎曲明道:“都怪看庙的孟老爹!觉得孟都是他的儿子,庙怎么样都要按他的心意来。本来两个月前孟都庙前形成了一个集市,结果孟老爹觉得太过吵闹了,非要关掉。集市不关,他就到县衙去闹。他是护军的爹,县衙又不能得罪他。最后知县实在受不了,就把集市关掉了。从此孟都庙的人越来越少,到现在冷清了好多。”
  徐才道:“孟老爹如何这样!一个庙,当然人越多越好,所谓的烟火气吗。闹得似现在冷冷清清,去的人都少了好多!孟都若是成神,也不会喜欢这样!”
  黎曲明道:“谁说不是呢。”
  徐才道:“这样不行!孟都得护军之勋,建庙立祀,是国家给的荣誉,怎么能囿于一家一户的算计?此事知县要管的!如果孟老爹不改,那就换个人看庙!”
  陈韵道:“让家人看庙,是朝廷的决定,也是对英雄的家人的一种奖赏。不让孟老爹看庙让谁看庙?”
  徐才道:“徐家除了孟老爹,总不能就没人了!”
  黎曲明摇了摇头:“除了孟老爹,孟家还真就没人了。孟都的兄弟太小,还不够年岁。如果年岁够了,知县必定会用孟护军的兄弟代替孟老爹的。”
  “这就有些难办了。”徐才不由皱起了眉头。
  正在这时,徐才的家人准备好了午饭,端了上来。还有一葫芦酒,给徐才和陈韵各倒了一碗。
  徐才端起酒喝了一碗,酒味浓烈,不由皱起了眉头。
  酒是供销社打来的烈酒,只陈了三个月,喝起来辛辣有余,而韵味不足。但对黎曲明这种乡下人来说,这酒酒味十足,而价钱又便宜,是十足的好酒了。
  酒足饭饱,抬头看天上的太阳,早已经过了中天。
  徐才站起身来,对黎曲时道:“多谢里正款待,容后再谢。我们再四处走走,听听老百姓的声间吧。”
  告别了黎曲明,徐才对陈韵道:“我们到县城里去吧,看看城里的孟都庙如何。那里不受孟老爹的影响,应该不同。”
  两人上了路,先到洛河渡口过了河,一路向蒲城县城去。
  到了蒲城县城,天色已经黑了下来。由于孟都庙在城外,两人找个客栈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两人出了城,径直向城东的孟都庙走去。在路上,就见往孟都庙去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很多人都拿着香烛,显然是要去敬献的。
  徐才道:“看起来,县城的庙比乡下的庙热闹多了。”
  等到离得近了,只见一座大庙立在城外。不但是有庙,而且有围墙。庙门外面,还有许多卖东西的。
  走到庙前,就见有知客立在门外。每有香客走近,知客便双手合十行礼。进了庙门行过一个大广场,便到了五间正殿面前。踏进正殿,迎面而来的就是孟都的塑像。跟孟都村里一般,只是目光更加深遂。
  塑像前有几个垫子,以供人们下拜。
  徐才和陈韵两人走上前,情不禁地拜了几下。
  两人转身出了大殿,左右看了看,徐才道:“这座庙是交给和尚主持,不知道是哪座庙的和尚,好生兴旺。”
  陈韵道:“我们去问一问好了。”
  问过知客却才知道,他们是几十里外龙泉寺的和尚,住持今日不在院内。和尚本来不当住持这样的庙宇,但主持深自感佩孟都,主动带弟子前来住持。
  谢过知客僧,两人走到庙门前。看着颐颐攘攘的香客,徐才道:“这才是寺庙该有样子,孟老爹算什么事情!”
  陈韵道:“或许,这是寺庙的一种样子。孟老爹确实过分,但是有一种寺庙,本就是肃穆庄重,本就不求愚夫愚妇们祭拜。孟都庙,或许就是那样的。”
  徐才道:“或许是那样的,但绝不是孟老爹那样的。”
  陈韵默默点了点头,深表同意。
  确实,孟老爹做的事情太过分了,神庙哪里是一幅生人勿近的样子。


第1049章 襄阳来人
  把手中的公文放下,王宵猎对陈与义道:“这才是关于建立神庙后真实的样子。神庙建起来后,关联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怎么会一样呢?不过,文里还是带有作者的意思,应该去掉。家乡村里的神庙本就是给家人怀念用的,当然应当遵从孟老爹的想法。兼且作为乡人纪念之所,所以是热闹还是冷清,看家人与乡人的磨合。”
  陈与义道:“下官明白了。”
  王宵猎道:“你既然是官员,就要老老实实把握官员的职责。我说过很多次了,官员是人在扮演一个角色。每个官员都有明确的职责,按照这个职责去尽心尽力地扮演。不要演着演着,就失去了自我,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官员了。做官员的时候分不清什么是官员,什么是自我,彻底迷失了自己。”
  陈与义道:“下官明白,再不会犯了。”
  王宵猎叹了一口气:“你带的部门是前所未有的,职责我讲的也不十分清楚,需要你去摸索。在摸索的过程中,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不稀奇,很正常,摸索过程中难免的。最怕的,是明明错了,却不知道哪里错,甚至顽固地认为自己没有错。说官员扮演一个角色,那就是说,官员做什么,不做什么,是有规定的,有明确的规则约束的。即使心里对这些规定不服,觉得有更好的选择,也得装在肚子里,不说出来。或者脱下了官服,没了规则约束,才可以说。官服穿在身上,就是一种约束。想不受约束,就不要穿官服。”
  陈与义退出去,王宵猎看着窗外,出了一会神。
  中国的官员,天生带着神性。所谓皇帝,既然称为天子,就不是普通人,而是神在人间的化身。宰相、将军、大臣,辅佐的是天子的神性,而不是天子这个人。
  这种观念,到了宋朝表现得更明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4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8/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