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升源停下手,想了一想,道:“好,从这一局起,谁也不能说不算了,必须拿筹码出来!”
第三局就慢了许多,每打一张,四个人都要好好看看所有的牌。
就在这个时候,眉儿从外面进来,端着一盘樱桃。将樱桃放在麻将桌的一边,道:“诸位官人,吃些果子润润喉吧。”
现在还不是樱桃大量上市的时候,樱桃的价钱相当昂贵。拿出一盘樱桃待客,足见客栈的财大气粗。
可是四个员外只是抬头看了一眼眉儿,便就全神贯注地盯着手里的牌,好像没看见她一般。
过了很久,张员外才打出一张么鸡。一边的杨员外喜道:“等你这张么鸡等了好久,你终于肯打了。和了!”
把牌一张一张翻倒,正和么鸡。
莫员外道:“这种只有一番的和牌,常称作屁和。”
林升源听了,奇怪地问:“员外,为什么叫屁和?”
莫员外道:“打麻将,经常和的牌是几番,只和一番还不敢放个屁一样?别人只要随便和一把不大的牌,就把钱都收回去了。而且,只和一番的牌,连麻将的台费都不够。”
林升源听了,想想也是。哈哈大笑道:“我们摸了这么久,却被你一把屁和搅了局,真真是晦气!”
说完,拿起一个一百文的筹码,扔给杨员外。
张员外和吴员外两本来脸上变化,听说是屁和之后,也笑嘻嘻的扔了一个百文的筹码出去。
杨员外笑呵呵地收起筹码,道:“屁和也是和,不知道你们高兴什么。”
第1045章 开业宴席
见四个员外玩得高兴,莫员外也在一边笑呵呵地陪着。渐渐四人对麻将的规则渐渐了解,玩得越来越起兴。这种游戏就是这样,刚学会的时候瘾头最大,拉都拉不走。
一直玩了一个多时辰,莫员外到外面看了一下。诸位员外在林升源离去之后,就兴致勃勃地就入了各种各样赌局之中。其中最多的,就是赌骰子和轮盘赌周围。
轮盘赌宋时已经很普遍,不过经常用来关扑货物。
北宋对赌博管制很严,惟有在春节、寒食、冬至三大节日时,都城汴梁允许关扑三日。关扑就是以赌博的形式买卖货物,宋朝最为流行。但是官府管得虽严,不表示民间就禁绝了,在民间公然聚赌的大有人在。
在赌城不但可以公然聚赌,而且官府不管、不禁,这就足够吸引人了。各位员外,在洛阳时就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赌局。赌瘾或大或小,突然遇上这种宽松的环境,无不想上手赌两把。
只有少量的人围在扑克桌旁,不时看看自己手里的牌,眼睛紧盯着庄家的牌,兴致勃勃。
现在扑克牌只玩炸金花,因为游戏规则简单,通俗易懂。而且周围的玩家可以下注上场的六位玩家,容易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由于玩的人太少,现在只开了一桌。但是玩客大呼小叫,相当吸引眼球。
看了一遍,对于现在局面,莫员外大体满意。不能幻想一开张就人山人海,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口口相传、大家都知道这里是干什么的过程。
回到赌麻将的厅里,见杨员外退了下来,周员外加入了进去。张员外、吴员外、周员外俱都面色凝重,双眼紧紧盯着麻将。林升源则有些不耐,打得漫不经心。
见到莫员外进来,林升源随手出一张北风,道:“莫员外,什么时候吃饭?有些饿了。”
莫员外急忙道:“随时可以吃。马上到吃饭的时间了,要不诸位停一停,先吃饭?”
张员外道:“我们不饿。拿些汤饼过来,垫一垫肚子即可。孙员外,你替林员外吧。输了几贯钱,便就不玩了,林员外如何这么玩不起。”
林升源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道:“几个大男人,在这里摸骨牌,没有其他事情做了吗?”
莫员外冷眼旁观,知道今天的这几个人中,林升源和杨员外看来是没赌有瘾的,其他四人却说不定。
赌瘾这种事情说不准,绝大部分的人,见到赌博都想玩两手,但由于道德、法律等等原因而不得不拒绝。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阻止,一般是玩两手,大部分人就会退缩。剩下的人,玩多了之后,又有一部分人退出。随着时间的加长,退出的人会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剩下一种人,不管玩多少也不退出,哪怕是家怕人亡,哪怕是万劫不复。
当然,实际上因为财产有限,或都是他人相劝,或者是道德、法律的束缚,大部分人到不了最后一步。真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到了最后一步的人,那就是真正的赌徒,完全无视道德与法律的约束。
王宵猎开赌城,怎么利用法律限制赌客,就看王宵猎的想法。现在的想法是赌城吸引偶尔玩两手的客户,通过玩法设置,尽量隔绝轻微成瘾的客户。而真正的赌徒,就把他们吸引在赌城,在赌城里自生自灭。
人类社会,对于治理来说,单独研究一个人没有意义。不管是研究这个人的人性,还是研究这个人的道德,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样子。必须做取舍,找出许多人的共同点。那就不如把整个人类作为一个样本,或者一个文明区作为一个样本,或者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样本,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作为样本。
人类社会是符合统计规律的。而组成的个人,则好像是自由的,或者在某种规则下是自由的。由这一个个的自由的个人,组成符合统计规律的社会,才是治理的对象。这就跟自然界类似,由一个一个好像是自由的粒子,组成了原子,又组成了分子,组成万事万物。只是研究一个一个的粒子,其实没有多大的作用。研究粒子,是为了研究繁杂的大千世界。而研究的粒子,又符合量子规律,背后的原因还是搞不清楚。只是认为粒子,是符合概率分布的。
莫员外笑着对张员外道:“今天是开业的大好日子,怎么能让张员外在这里吃汤饼呢?客栈准备了大餐,还请张员外移步。等到吃饱喝足了,再来玩不迟。”
看其他三人起身,张员外才站起来,恨恨地道:“我就不信,我的手气这么背!吃过饭,再来过!”
六人随着莫员外下了楼,大厅里面依然赌得热火朝天。
张员外被吓了一跳,道:“下面赌得这般热闹!莫员外,恭喜你财源广进啊!”
莫员外拱手:“贪财,贪财!”
说完,莫员外高声道:“今天是小店开业大吉的日子,请大家移步后园,吃一顿午餐。等吃完了饭,再回来赌钱玩耍。到了晚上,从申时到戌时,每隔一炷香向洛阳发一辆马车,保证把大家送回去!”
此言一出,大厅里面欢声雷动,纷纷叫好。
刚才玩耍的时候,有的人就担心回去得晚了,怎么走才好。听闻有马车,一颗心放进了肚里。
从大厅向后面出去,入目是一大片场院。地面平坦,地方空旷。如今被摆上了一桌一桌的宴席,设好了座位,专等着众人落座。宴席上鸡鸭鱼肉俱全,完全像是大户人家请客的样子。
众人看了大喜。没想到来一趟,还有宴席吃。
今天醉清风请的客人,都是洛阳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但还有很多寻常百姓跟着来。大户人家倒也罢了,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吃这一顿宴席也不亏了。
莫员外请林升源上座。道:“今天多谢林员外赏光,为小店增光不少。下午再待上一个时辰,小店有薄礼相送。”
林升源笑道:“倒是让贵店破费了。”
从今天的招待可以看出,既然莫员外开口说出来,薄礼毕定不会少了。
主桌的饭菜与其他桌相比,更加丰盛。鸡是板栗焖鸡,鸭酱板鸭,鱼是红烧黄河鲤鱼,肉是扒猪脸,其余像什么四喜丸子、豆腐箱、连汤肉片,脆皮肘子,还有如芜爆肚丝、爆炒腰花、熘肝尖、溜肥肠,素菜如小葱拌豆腐、姜汁变蛋、凉拌脆藕、拌银条,汤则是洛阳闻的宋嫂鱼羹。诸般菜肴,应有尽有。
莫员外与众位员外上桌,直吃得心得意满,尽欢而散。
第1046章 孟都
今天的太阳很好,牡丹花盛开,阳光下花朵绽放,摇曳生姿。桃花也已经绽放,在墙角挑出一抹红韵来。
王宵猎拿了一本《世情》,坐到花园里慢慢翻看。
经过了这些日子的练习,《世情》上的文章时更加好看。慢慢翻着书页,王宵猎看得津津有味。
突然,王宵猎看到了一篇文章,脸色大变。
这篇文章叫《金戈》,写的是第一个被授予护军之勋的孟都的故事。问题是,故事用的是真的人名、地名,连孟都的籍贯都相同。虽然故事写的不错,却与王宵猎的要求背道而驰。而且王宵猎看下来,就发现好几处与事实不符。
把《世情》放下,王宵猎闭目沉思。
凭良心说,这篇故事写得确实精彩。从孟都在县城里工作,郁郁不得志。到王宵猎攻下华州之后,毅然参军。参军之后,在军队里经过教官的教导,战士的帮助,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但是,这些都不是事实。
烈士的生活轨迹,是他们留在这个世界的印迹,不容改变。烈士生前,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他们对社会的看法,有他们对社会的反应。而不是想象中,刻板的形象。
考虑了很久,王宵猎命亲兵把陈与义叫来,是要好好跟他谈一下了。
过了没有多少时间,陈与义来到花园,向王宵猎行礼。
王宵猎指了指对面的交椅,道:“坐吧。今天找你来,是聊几句不是闲话的闲话。”
陈与义落座,王宵猎吩咐上了茶来。
给陈与义倒了茶,王宵猎道:“今天我看《世情》,有一篇写孟都的文章,叫作《金戈》。”
说完,王宵猎把《世情》放到桌上。
陈与义道:“这篇文章我也看过。文笔相当老辣,不过一万多字,栩栩如生的一个英雄形象就写出来了。”
王宵猎道:“但这个英雄形象不是真的。通篇故事有多少假的我不确定,我知道的好几处都是假的。”
陈与义道:“奈何,孟都的生活太过无趣,只能经过大规模改编。投稿的时候,作者还犹疑,要不要用孟都的人名籍贯。我告诉他,就用孟都的名字。我们不能使英雄的故事太沉闷,增加些无关痛痒的内容,也增加些趣味吗。”
王宵猎看着陈与义的眼睛,过了很久,才沉声道:“我说得很清楚,《世情》的内容,不许用真实姓名。你是不记事了呢,还是健忘?这是权力的界限,任何权力都不许过界!”
陈与义一愣,见王宵猎的神情严肃,没有任何开玩笑的成分,不由怔在那里。
王宵猎道:“《传奇》和《世情》,仅是官员在民间久了,采集的很多故事太多了,发表出来博人一笑。而不是让人看了这些杂志,从里面学习什么道理,学习什么人生态度。《金戈》有哪一条符合?作者想写虚构的英雄人物,大可以自己去写,凭什么套烈士的名字?读者看到了烈士的名字,又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会怎么想?”
陈与义垂首道:“是我错了。”
王宵猎道:“我看你不知道为什么错了。采风院是什么地方?是反映民情的。你们惟一的功绩,是反映民情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而不是你们编的杂志卖了多少,读者喜欢不喜欢看。权力是有界限的,当官的人,必须明白自己权力的界限。稀里糊涂,怎么当得好官?”
“我给你的界限应该是清楚的。了解民间对施政的看法,如实上报。你们有自己的上报渠道,除了公文,还有一本《民情》的杂志。任何编造故事是不允许的,是禁止的,因为这些编造的故事会影响官员对民间的看法。你们就是一面镜子,从你们的身上,应该看到的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而不是你们的喜怒哀乐。”
缓了一缓,王宵猎又补充道:“当然,我说的是工作的时候。私下里你们有什么爱好,就看个人了。”
陈与义双手交叉,不住的揉搓,不说话。
王宵猎道:“另外,烈士的故事怎么能凭白让读书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呢?烈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对社会的看法,那是他们的自由。是什么就写什么,不要胡编乱造。如果读书人写的让人信服,真正的烈士反而就没有人关心了,这是对烈士的大不敬!官府就要保证实事求是,不过分夸大,也不要造谣。”
陈与义道:“明白了。我在下一期改正过来吧。”
王宵猎道:“不,要在今年剩下的每一期,都登一份改正声时。另外,这是你们对杂志把关的时候犯的错误,不要为难写的人,甚至润稿费也要照给。”
陈与义道:“明白了。”
王宵猎道:“你回去之后,要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了。只有知道错在哪里了,才能够改正。另外,派一到三名官员到孟都的家乡去,去看一看他们的家人怎么生活。把这些都写出来,登在《世情》杂志上。要用孟都的名字,他家人的名字,让人看看真正的烈士。”
陈与义道:“知道了。下官这就去办。总而言之,采风院出来的作品要么是事实,要么就不用真实人名,下官明白了。宣抚的意思就是采风院要记录真实的历史,其他都是工作之外的事。”
王宵猎点点头:“不错。记住你们就是官府的镜子,通过这面镜子,照出百姓的喜怒哀乐。当一项政策实施时,百姓到底是赞成还是反对,是喜还是哀,要反映他们真实的面貌。通过你们这面镜子,官府知道政策合适不合适,应不应该施行。通过你们这面镜子,官府知道民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陈与义道:“我大概知道宣抚的意思了,接下来,会把采风院改成宣抚希望的样子。”
王宣猎点了点头。道:“你知道我的意思就好。采风院是以前朝代所没有的,你一定要办好。”
第1047章 孟都庙
徐才看着眼前的一条大河,对陈韵道:“渡过洛河,就到船头村了。前面就是渡口,我们快点过去。”
到了渡口,见下面一条渡船。徐才上道:“我们是采风院的官员,前来查看孟护军的陵寢,顺便看一下孟护军的家属生活如何。老丈,渡我们过河去。”
渡船的梢公吕四郎道:“现在这个时辰,渡船每个时辰来回两次,又不是什么节日。”
徐才道:“我们朝命在身,越早过去越好。”
吕四郎道:“再是要紧,也等两个时辰才好摆渡。过去一趟,我不容易呢。”
徐才没有办法,只好回到岸上,与陈韵一起看着大河。
在陕西关中的洛河又称为北洛河,与洛阳附近的洛河不是一条河。河水从陕北高原奔流而下,到了这一带七拐八折,河流变缓,河面变得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