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周刊》这期一发行,销量立即大增, 读者来信雪片似地飞过来,得用麻袋装。
老周一看大部分是骂宋知南的, 他当然不能转交,直接让人卖废品。
宋知南清早起来一查看,杠精值突然上涨十万。
哦,是本期的《杂文周刊》出刊了。
骂完文学青年,宋知南还觉得不过瘾。骂人的□□一旦被挑起来就很难平息。
她写了一篇新闻体稿子,名字就叫做《如此记者,如此作派》,换了个笔名叫西城吹风投稿《首都日报》。
“文明礼貌月,一记者很不礼貌地追问女作家的感情生活,当他被问及为什么不找男人恋爱时,该记者躲躲闪闪,支支吾吾,似有难言之瘾,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宋知南所引起的一场文化风暴,持续了一个多月才渐渐平息下去。
据说,很多文学青年在婚恋市场的行情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有些迷恋文艺青年的女青年突然被骂醒了,女青年的家长更加理直气壮了。
宋知南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她每周去杂志社两次,审审稿子,参加下会议,跟吴总编和钱副总编聊聊当前文学界的近况。
钱梦秋告诉她,去年,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去世了。他临终前将25万元稿费捐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此奖意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首届茅奖将在今年进行评选。评选范围就是最近几年的长篇小说。宋知南的《女人的风格》可能也会参与评选。
钱梦秋接着又说:“我跟老吴都建议你趁着精力旺盛,多写几部长篇小说。编辑部的工作你不用操心。外面那些人,你抽空骂骂就得了,别浪费太多精力。”
宋知南笑道:“我也没费太多精力,这不赶上了吗?”
宋知南回去以后开始努力写稿,她很自律,每天晚上九点睡觉,早5点起床,生活规律得连黄阿姨都夸。
宋知南很快就找出了自己适合写作的黄金时间,就是早起后的三小时,适合写难度较大的文章。
每天早上从5点写到8点,去遛狗吃早餐。
回来看看书,练练书法。中午午睡半小时,起来活动活动,在院子里干点活。
下午一般是写点散文杂文。老周每周必找宋知南约稿,有时宋知南说没灵感,他会主动给她提供灵感:“最近社会又出现了某种现象,你就不想骂一骂吗?”
宋知南无言以对,作者跟编辑交朋友一定要谨慎。
宋知南现在的人脉越来越广,不但有了一大批编辑朋友,还有了很多文友。
她跟格羽和罗静林还有几个女作家时不时地小聚一下。相比那些有男作家参加的乌烟瘴气的大聚会,女作家的聚会堪称素净。她们不抽烟不喝酒不说荤段子,连吹牛都是含蓄的。大家一起交流读书写作心得,一起去看花拍照寻找美食。
认识的时间一长,宋知南也发现了格羽和罗静林两人的特点。格羽表面文静,内心很奔放。用她自己的话说,诗人的感情总归是浓烈的,不浓烈就写不了诗。
罗静林看上去比较端庄稳重,相处久了,也会流露出小女孩的那一面,主打一个反差。
在她们眼里,宋知南也很有反差。毕竟看她骂人这么狠,生怕她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两人小心翼翼地接触了宋知南一段时间后,发现她对朋友竟然很温柔,而且她还仗义。两人再无顾虑,愈发大胆地向宋知南靠拢。
格羽在文化馆工作,众所周知,文化馆的工作时间相当自由随性。罗静林在是一所大专院校的老师,每周上两回课。
三个人的时间都自由,聚会也方便。首都的春天像胖子的脖子一样短,大家都很珍惜这一段美好的时光,今天去玉渊潭,明天去颐和园,后天去植物园。
要是时间方便,宋知南还顺便把李成章也给带上。
李成章一回到家就兴致勃勃地告诉全家,她今天去了哪里吃了什么。开口闭口我南姨。
宋知南一边赏春踏青一边偿还稿债。春天欠的债,在冬天终于还完了。
她的长篇小说的资料也搜集得差不多了。准备过完年就开始整个大的。
1982年12月初,首届茅盾文学奖评选开始,评选范围是1977-1981期间发表的长篇小说。
宋知南《女人的风格》获奖,奖金5000元,后面不断有人捐赠,奖金也一路上涨,从5千到5万再到50万。
颁奖典礼在明年3月底举行,地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茅奖是目前为止龙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此时又正值文学的黄金时代,可谓是全国瞩目。
宋知南的名气和档次也跟着水涨船高。有官媒要采访她,也有导演联系她想要把她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幕。李群英听说后比宋知南本人还激动,“那可是改编电影,答应啊,必须得答应。”
宋知南说道:“别急,我得看看导演的水平。有些导演喜欢乱改胡导,我不能让他们糟蹋了我的作品。”
李群英对电影圈的人有层滤镜:“不是吧?我觉得那些导演都很有水平。”
宋知南没有轻易地答应这个导演,打算认真考察一番再说。
宋知南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各种邀约一齐涌来。
首都语言文化大学、燕京师范学院、河东大学、河西师范大学纷纷邀请她去他们学校当客座教授,很多地方邀请她去开讲座。
李群英见宋知南忙得都没时间写文了,担忧地说:“我觉得你应该有一个助理帮你处理这些杂事,你专心写作就行。”
李群英越想越可行,便说道:“宋老师,你真的可以认真考虑一下我的建议,反正你出得起请人的钱。现在的待业青年非常多,正好促进一下就业。”
宋知南考虑了一会儿,说:“这个人也不太好找,首先得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得会社交,还得值得信任,最好是女同志。”
李群英又补充一句:“最好能帮你把生活也打理好,你那些猫猫狗狗和家务也需要人打理。”
李群英突然想到一个人:“我觉得你弟弟冬宝就挺合适的。
你听听我的理由:一,冬宝这人我知道,工作上没有什么事业心,对你很依赖;二,现在随着知青大量返城,待业青年非常多,哪怕是首都也很乱,我总感觉这样下去得出点事儿。你独居又有钱,我怕你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你身边多个人也多一层安全保障;三是你正处在关键时期,最好别被琐碎的生活影响你的创作。我可能是年纪大了,最近总感觉力不从心,人的精力太有限了,你浪费一分就少一分。对你来说,时间精力比金钱还重要。所以我觉得让冬宝过来帮你合情合理,他应该也很乐意。”
宋知南点头:“你的意见挺好,我考虑考虑。”
宋知南给宋冬宝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她现在的情况,问宋冬宝愿不愿意来帮她,她每月给他开30块钱的工资。
宋冬宝收到信后,激动得一蹦三尺高。上次从首都回来后,他光吹牛就吹了半年多,他带回来的首都特产被很多邻居们称赞,他的那沓照片被无数人传看。大家也都知道很快就会被接大作家姐姐接走。
三姐终于,终于想起来他了。
宋冬宝嫌回信太慢,直接跑到邮局往李群英家打电话。
接电话的人是要文。
宋冬宝大声说:“要文啊,我是你冬宝舅舅,还记得我吗?”
“冬宝舅舅,我记得你。”
“你告诉我姐,也就是你南姨,说我马上就进京。”
“哦哦。”
要文蹬蹬跑出去告诉宋知南,宋冬宝要来了。
宋知南在杂志社还接到了吕会琴教授的电话,宋知南的态度热情而恭敬:“吕老师,您身体可好。”
吕教授朗声笑道:“还好,我是老当益壮。小宋,恭喜你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我们全校老师这几天都在讨论这事呢。学校的学生们纷纷向学校建言:‘宋知南是我们的学姐,是从我们学校出来的,为什么不让请她当客座教授?为什么不邀请她来演讲?’
魏校长就让我出面跟你联系,想邀请你来母校做个演讲。你看能不能拨冗前来。”
“吕老师,您开口了我再忙也得来。正好我也想你们了,去看看你们。”
“好好。”
吕会琴放下电话,松了口气。其实这个电话应该是校长来打。但他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非要让她打。好在宋知南爽快答应了。
宋知南要来母校演讲的消息传开后,河西大学校园里一片欢腾。
张小凤听说后,火速通知同在一个城市的王琳于蓝谢欣然赵清波:“老四要杀回来了,姐妹们,准备迎接吧。”
王琳和于蓝立即响应:“必须的,大家都准备好。”
四个人先碰头商量一下,同时又忍不住叹息道:“可惜招云和秋月姐离得太远,估计没办法来。”
但不管她们能不能来,还是得通知一下她们。
令人意外地是,魏秋月和马招云都回复说能来。原来,魏秋月和马招云单位的领导在得知两人是宋知南的同学后,主动给她们放了三天假。她俩都是有任务在身的,就是要带回宋知南的亲笔签名书。
当宋知南提到301寝室姐妹们的反馈时,也很意外,毕业不到一年竟然又可以重聚了。
于蓝回电道:“老四,我们翘首以盼,期待你把母校杀得人仰马翻。”
宋知南笑了一下,文化人能打打杀杀呢,她顶多把学校领导骂得坐立不安。
宋知南还没骂上学校领导,已经先骂上导演了。
有一个胡姓导演直接来杂志社找宋知南,要跟她商量电影改编的事。
宋知南的要求很简单,改编可以,但不能改变小说的整体框架和主题思想,比如女主角的性格不能变,里面的大事件不能变,不能凭空增加男主角。
胡导不同意,而且他的性格还很强势,试图强力说服宋知南:“宋老师,你不懂电影,你听我说。
文学作品可以小众可以先锋。但电影必须要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必须得符合主流价值观。所以,女主角的性格必须得有所改动。
她不能怼天怼地,她不能不结婚不生孩子,更不能不结婚不生孩子还过得那么幸福快乐。如果她这样是幸福快乐的,那让结了婚生了孩子的人怎么想?这是对他们的价值观的一种否定。你放心,我会在里面增加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主角,这个男主角会让女主角主动改变、软化,最后被感化走上正途。”
宋知南站起来冷冷地说道:“怪不得你叫胡导,原来是胡乱导演。我感觉你根本不懂电影,也不懂我的作品。”
杠精值500。
宋知南转头对钱梦秋和李群英说:“给我换一个女导演。像他这种的就算了。”
第147章
胡导在业内也算是小有名气, 今天却被一个圈外人指着鼻子说他不懂电影,他非常生气。
他阴沉着脸说道:“宋老师, 错过我这样的导演,你一定会后悔的。”
宋知南面带微笑:“我确定我不会后悔,我建议胡导以后多看点书,尤其是多看点女作家的书。我感觉你文化程度不高,而且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男性局限。你要是不改,你的艺术成就不会高的。你以后会成为胡乱导演的代名词。”
杠精值500。
胡导气哼哼地离开了。他不知道的是,胡乱导演胡导以后真的成为他甩都甩不掉的标签。
吴总编遗憾地说:“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啊,错过了以后会不会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钱梦秋则说:“你今天得罪了胡导,他不会用自己的人脉阻拦别人改编你的小说吧?”
宋知南自信地说:“以后有的是改编机会,那个胡导他没那么大能量。”
龙国影视业才刚刚起步,这才哪儿到哪儿。一个能小小的破导演还能控制整个影视圈?给他脸了。
再说了, 她现在不缺钱不缺名气, 卖不卖电影版权都无所谓。大年三十的兔子, 有它没它一样过年。
几天后,宋冬宝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进京了。
“你怎么带了那么多东西来?”
宋知南数了数, 地上有六个大包袱, 他身上还挂着三个小包袱。
宋冬宝得意地说道:“我也不想带这么多,可是邻居们太热情了,那家给点,这家送点,攒吧攒吧就这么多了。”
宋知南给宋冬宝倒了杯热茶,让他先歇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