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宝抱着茶杯暖着手,向宋知南汇报家乡的情况:“姐, 我去办理辞职手续,领导可高兴了。工友们很羡慕我能来首都, 羡慕我有一个大作家姐姐。”
宋知南问:“家里房子的事你问过二姐了吧?她说怎么处理?”
“问了,二姐说让魏芬姐帮着租出去。二姐也羡慕我可以跟你团聚,她一个留在东平好孤单。”
“魏姐她们都还好吧?”
“还好还好,小婵小娟的学习成绩可好了,她俩经常说要向你学习,考大学当大作家。魏姐想要你的签名书。可惜我上次回去忘了带些书回去了。”
“这个好办,你先歇几天,到时候,给他们寄书和东西回去。”
“行行。”
第二天,宋知南请李群英全家和宋冬宝去老莫餐厅吃西餐。
黄桂枝心疼地说:“还是别去那地方,太贵了。”
上次是自己闺女请客,她也不好说太贵。这次实在是忍不住了,这么一大群人去吃饭,能吃掉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关键是她也没觉得好吃到哪里去,那什么红菜汤还没有自己家做的酸辣汤好喝,面包还不如大馒头实惠。
宋知南笑着说:“一年才吃两回,没事的,走吧阿姨。”
这一顿西餐把宋冬宝吃迷糊了。首都就是好,这么高档体面的餐厅老家哪有啊,吃一顿够吹上一年半载的。
宋冬宝现在觉得自己也是个体面人儿,住着独立的四合院,干着体面的工作——大作家的高级助理兼管家。
他手下有六个员工:四只狗一只猫加小要文。
每次遛弯,他身后都跟着一长串员工。
宋冬宝每天的工作内容是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喂猫喂狗、打理院子,收发信件,有时也要接待访客。
宋知南准备也在家里装一部电话,虽然贵,但她目前确实需要。总麻烦李群英也不好。
宋冬宝帮宋知南分担了大部分琐事和家务,她可以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写作上。
宋冬宝以前受过宋知南的特殊培训,再加上几年独自生活的训练,干起家务活来得心应手。
宋知南每月给他开30块钱的工资,家里开销她全部报销。她还打算等两年局势再宽松些,她可以用杠精值从系统商城买些商品倒卖,这个任务也准备交给宋冬宝。这几年积攒了几十万的杠精值,一直没机会用上,以后就可以大展手脚了。
宋知南特意给宋冬宝买了两身新衣裳,说道:“冬宝,幸亏你来帮我了,要不然我可怎么办啊。”
听到身为大作家的姐姐都这么依赖自己,宋冬宝心里美滋滋的,拍着胸脯保证:“姐你就专心写作吧,以后家里的事都放心交给我。”
宋冬宝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两个人也没有多少家务活,他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就能全部干完,其余的时间他就可以自由活动。
他骑上自行车四处溜达,看什么都稀奇,他还去电影院看看电影,去后海溜冰,心里愈发喜欢这儿了。
宋知南把家里的杂事都交给宋冬宝,她开始全身心地扑到写作上。
她先花了两个晚上写了一篇演讲稿,打算回母校震撼一下学校领导和学弟学妹们。
宋知南赶在放寒假前回了一趟河西大学。
她回去的那天不说夹道欢迎也差不多了,全校上下一片欢腾。
尤其是新入学的学生们最为振奋,一个个都踮起脚尖想看看宋知南究竟长什么样。
“宋师姐气质超凡脱俗、卓尔不群。”
“她的气质完全符合我心目中女作家的形象。”
后面的同学没忍住问道:“你们是中文系的吧?”
“是啊,谁说我们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宋师姐不是吗?”
宋知南面带微笑冲大家招手示意,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办公室,她向吕老师周老师校长等人赠送了自己的签名书,并把演讲时间定在明天上午九点。她今天晚上要跟张小凤于蓝她们聚会。
宋知南一进学校旁边的向阳招待所,于蓝王琳等人尖叫着跑过来拥抱她。
“老四,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你了。我还以为得等个五六年大家才能聚齐呢。”
她们毕业时约定以后逢五逢十聚会,就是到第五年第十年第十五年大家重聚,没想到不到一年又相聚,大家是既意外又欢喜。
宋知南问道:“你们毕业后都过得怎么样?”
于蓝先回答:“我还行吧,就是对我国电影业的落后深表痛心。”
王琳笑道:“痛心也没用,大家一起努力,以后会慢慢变好的。”
张小凤说:“我也挺好的,我有助学金和奖学金,还在电影厂兼职打工,清波又给我找了一份校对的工作,生活比以前宽裕多了。我打算明年夏天把我奶奶接过来看病。”
宋知南掏出一百块钱塞给张小凤:“我集个资为奶奶治病,你奶奶就是我奶奶。”
张小凤连忙拒绝:“不用不用,我攒够了钱的。”
魏秋月说道:“我不比南姐财大气粗,我出20。南姐说的对,你奶奶也是大家的奶奶。”
于蓝王琳等人也跟着说:“我也出20。”
张小凤感动得眼泪眼眶里直打转,她想了想,说道:“谢谢,谢谢大家。但是真的用不了那么多,我奶奶得的不是什么大病。这样吧,南姐我收20,你们每人我收5块。你们要是不同意,我就谁的也不收。”
大家只得同意了。
张小凤的事一了,大家继续七嘴八舌地闲聊。
魏秋月说她在机关适应得挺好,因为她是大学生,年龄又大,为人处事很稳,很快就要升为科长。
大家哇了一声,纷纷打趣道:“魏科长好。”
宋知南帮魏秋月规划了一下:“你一年当科长,三年当处长,五年当局长,十年当厅长,十五年当部长。”
魏秋月一本正经地说道:“谢谢领导的规划,我会好好努力的。”
大家嘻嘻哈哈笑作一团。
赵清波扶扶眼镜说道:“我的目标是先当上主编,再当总编。”
马招云也有自己的目标:“我现在是助教,下个目标是讲师,然后是副教授最后是教授。”
张小凤接着说:“我的目标跟招云差不多,毕业后先当讲师,然后是副教授和教授。”
宋知南补充道:“你俩的目标有点低了,教授是肯定能当上的,再努力一下看看能不能当上校长。”
“行,就听南姐的,再冲一把,当校长。”
大家各有各的目标,每个人都斗志满满。
大家一直聊到晚上九点,她们知道宋知南明天还要去学校演讲,便早早回房睡觉。
次日早饭后,大家一起陪着宋知南去河西大学。
学校大礼堂内座无虚席,还有很多同学是站着的,听说是外校的学生慕名而来,记者来了十几个。
宋知南走上主席台,跟大家寒暄两句,便开始进入正题: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
河西大学是我的母校,我对于母校的感情十分复杂。
这里是我挥酒青春和汗水的地方,也是我战斗过的地方。我在这里进行过很多次斗争。斗争对象有老师有同学有食堂师傅和校长。”
下面学生一片哗然,新入学的学生更是震撼:原来那些传说都是真的,学姐都自己承认了。这是一位真正的猛士,向她致敬。
宋知南接着往下讲:“咱们学校有的老师挺好,学识渊博,内心善良,脑子正常,对学生负责。
有的老师就很一般,学识不渊博,内心不善良,思想意识还停留在清朝,还心胸狭窄,心眼小如针尖,听不进去任何意见。
还有的老师大男子主义思想泛滥,觉得女生文科好是因为会死记硬背;女生理科好,只是暂时的奇迹。女生少他觉得很正常,女生多了他觉得是阴阳失调、倒反天罡。
他们觉得中学男生有后劲,大学还是觉得男生有后劲,人到中年还是觉得男生有后劲。
你让他睁眼看世界,他闭眼谈传统。
你让他解放思想,他说他就喜欢这么想。
有的女老师,身体是女人,但精神是男人,主打一个精神分裂。我希望这些人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以上老师,我就不一一点名了,欢迎你们对号入座,自行检查自己思想上的问题。”
空气突然凝固下来,有些老师如坐针毡、坐立不安,校领导们面色难堪。
同学们则是心照不宣,他们知道宋学姐说的是谁。
宋知南继续说道:“我爱我师,更爱真理。为什么我说得这么狠?因为我爱母校爱得深沉。
在此,我想告诉各位老师以及学校领导:
你们所在的地方是大学,是全国最高学府,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你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学生,你们在书写祖国的历史,也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你们不能在历史上留下污点。
我心目中的大学是开放的包容的,是独立的自由的;而不是封闭的,落后的,腐朽的。
你们别管学校外面的老头老太们怎么想,你们要记住,你们跟他们不一样;
你们也别管你村里你家里是什么情况,学校不是你家,不能你想咋耍就咋耍。
我希望这些老师们能改正自己的思想,能成为与时俱进的名师大师;
我希望学校能时常改进,时常自省,有朝一日能成为世界级名校。”
如雷般的掌声和笑声响了起来,鼓掌的大多是学生,也有一部分老师。也有些老师脸色阴沉,嘴角下垂,他们一不小心就对号入座了,宋知南说的就是他们。
宋知南静等掌声平息,继续说道:“说完老师,我再说说同学们。
我们大多数同学是非常好的,努力上进,认真学习。
我很欣慰地看到女同学越来越多了,油腻的男同学比前几届少多了,我还看到了很多清秀可人的学弟。”
礼堂中爆发出一阵大笑。
“男同学们,我希望你们不要像我们那一届男生,他们思想跟不上时代,明明长在新龙国,脑子却像是没开光。女生成绩好他们质疑;女生有个性,他们觉得不舒服;女生有才气,他们不服气。我希望你们能与时俱进,当一个有素质有文化有思想有原则的好男人。
……女同学们要上进努力,你们的背后空无一人,没人为你们托底。你们要有理想,要有目标。一切以自己为出发点,你们好了,一切才会好。你们要为祖国为社会多作贡献,不要浪费你们四年所学,不要成为你们丈夫的燃料和辅助。你们读这么多书不是为了做他人的辅助和帮手的。
我希望你们记住,只有进澡堂和厕所时才需要记起自己是女生,其他时间忘了自己的性别,别给自己设限制,别人设限制不要听。
栋梁不分公母,都是顶梁柱;人才不分男女,都能顶门户。
人生非常艰难,它才不管你是女是男,将来一样让你为难。
生活不会因为你是女的就放你一马。
恰恰相反,生活中很多不公,正是因为你们不是公的才发生。”
台下又是一片哗然,男生质问,女生议论,领导皱眉,记者记录。
宋知南不管不顾,继续往下讲:“女同学们要把评价权从别人手里收回来,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不要温和地走进别人精心编织的牢笼,不要用别人的叙事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个社会一切看成绩说话,那些所谓的风俗是可以为你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