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梦自闲梦入槐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1 MB   上传时间:2025-09-02 18:14:59
  不会说话,胤禛轻哼,苏培盛在他身边这么久,都成精了。
  “去查查戴梓和戴亨的情况。”
  表达完自己的需求后,弘书就将这件事撂开手,他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看阿玛是个啥态度了。
  也没闲着,大多时间都用来了解和培养自己的四个伴读,除了四书五经外,弘书也会和他们天南海北的聊。
  打仗、种地、治水、畜牧、教育等等,想到什么聊什么,在漫无目的的聊天中,常常能发现一些闪光点。
  比如徐以烜,他对教育就有点想法:“我在私塾、族学和书院都就学过,当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各个地方的夫子教授的顺序、内容都不一样。比如我们族里的族学,夫子会先教四书再讲孝经,可等我去了书院后,那里的夫子是先教孝经再讲四书,经常会用孝经的内容来释义四书,我跟不上,只能晚上回家自学孝经赶进度。”
  “还有教同一部经会用不同的注解,私塾的夫子喜欢用朱子注解,书院的夫子会用汉晋旧注和唐人义疏。我一部经,前后学了个两岔头,当时就在想,为什么这些夫子不用用同一个注解讲呢。”
  这孩子想要的不就是教科书,嗯,以后可以培养他往这方面发展,自己有过切身经历,才会鼎力支持推出新政策嘛。
  鄂容安呢,比较寡言,但每次说起治水之事时,话就会变得多一些,从他的言谈中也能听出他看了不少治水方面的古籍。
  可以,治水也是国之大计,有兴趣就安排。
  阿桂,额,不管他对什么感兴趣,弘书都决定要把他往将领方面培养。什么?不民主?你可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当现在是唐宗汉武呢,将星如云。现在是大清,是雍正和乾隆时期,一共就没有几个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将领,抓住一个不好好培养,以后拿什么去打天下!
  最后还有一个张若霭,弘书看向正和允禧探讨画技的张若霭,叹了口气。这家伙是这四个人里读书天分最好的,毕竟有个爹叫张廷玉,可偏偏这小子就对画画特别感兴趣,感兴趣就算了还特别有天分,如今有空就和允禧混在一起,叫人看着还以为他是允禧的伴读呢。
  当然,弘书也不是说占有欲那么强,不让自己的伴读交朋友,他就是有些恨铁不成钢,这么一个好苗子一天天不沉迷学习搞什么画画!你要是在现代我肯定不管你喜欢什么,但现在是在大清!
  醒醒!画画救不了大清!
  不管了,就算你喜欢画画又怎样,以后还是得给我打工,给我打工我就不会让你闲着,必要让你为大清发光发热鞠躬尽瘁死……咳,就算了。
  在弘书为自己的伴读规划以后的职业路线时,胤禛这里也拿到了苏培盛的调查结果。
  戴梓确实还活着,就在铁岭,不过活得不是很好,贫困交加,如今以在街上卖字画为生。他有四个儿子,只有第三子戴亨考取了功名,戴亨如今正留在京城候缺,也是囊中羞涩,以卖字、为幼童启蒙为生。
  很难想象一个同进士会过的如此潦倒,但戴亨确实如此。
  胤禛看着‘秉性刚直不阿’几个字摇了摇头,刚直到穷困潦倒的程度,这人的为人处世也是有大问题的。
  不过,也不是不能用,这样性子的人,做直臣、孤臣是极好的。
  “去旨让戴梓回京,把戴亨名字送到怡亲王处去,让他在户部做个笔帖式。”十三马上要对户部大刀阔斧的下手了,希望这个戴亨真有那么刚直不阿,能为十三马前卒。
  戴亨忽然天降官职如何懵逼不说,近在铁岭的戴梓接到旨意时愣了好半响,然后忍不住涕泗横流,他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有回到那里的一天,还有接到圣旨传召的一天。
  带着三个儿子一路奔波回到京城,戴梓站在德胜门前,久久不敢迈出那一步。
  路上有事耽搁了的戴亨匆匆而来:“父亲,大兄,二兄,小弟。”
  戴梓紧紧抓住他的手:“你、你在京城做了什么。”
  戴亨无奈:“我知道父亲想问什么,但我也正一头雾水,几天前,我突然就接到吏部的通知,说户部笔帖式有缺,让我去。我一个才上任的八品小官,哪能够得上皇上。”
  “我以为,我这个笔帖式的职缺说不定还是沾了父亲您的光。”
  “爹,定是皇上想继续研究火器,又想起了您,召您回来的。”
  戴亨也有些激动,他一出生戴梓就获罪,他是在襁褓里被母亲抱着走到流放地的。从有记忆起,他就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如何爱着钻研火器,哪怕在最一穷二白的时候,父亲也会将画着火器的稿件保存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火器、火器,皇上、皇上啊……”
  弘书看着面前这个人,他已经很老了,头发都掉的没几根,脸上更是瘦的只剩一层皮,却还眼泪滂沱的给阿玛砰砰磕头。
  “罪臣戴梓,叩见皇上。罪臣戴梓,叩见皇上……”
  弘书忍不住去看阿玛:“皇阿玛……”
  胤禛道:“去将人扶起来吧。”
  弘书连忙上前,托着戴梓往上抬:“戴先生,快请起。”
  可他愣是没扶动这个瘦的只剩一层皮的老头儿。
  “戴先生……”
  “平身。”胤禛的声音没什么波动。
  戴梓这才停下磕头:“谢皇上隆恩。”颤巍巍的站起身。
  胤禛没有废话:“这是朕的六阿哥,以后你便入职内务府造办处,听六阿哥的吩咐。”
  戴梓愣了:“皇、皇上……”他看了看才三尺多高的小孩儿,“罪臣、罪臣只会钻研火器,不、不会教皇子。”
  “求皇上将罪臣发配去火器营做一匠人。”戴梓又要跪下。
  弘书连忙架住他,解释道:“戴先生,皇阿玛请您回来就是要您教我钻研火器的。”
  “咱们在造办处也一样研究哈。”
  胤禛警告道:“在宫里只许画图纸,不许合火药。”
  “儿臣知道。”弘书小声嘟囔道,“我就是想合火药,也没原材料啊。”
  来保虽然对自己有求必应,但皇阿玛吩咐他的话,他是绝对不敢违背的。
  戴梓终于弄清楚眼前是什么情况,混沌的脑子也逐渐清醒过来,他虽然很想去火器营继续钻研火器,却也知道帝王之意不可更改。
  也好、也好,教皇子也好,教会皇子,他的那些心血也不会在角落里落灰,哪怕皇子只是自己做来玩,也能养出几个匠人,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弘书亲自将戴梓送到造办处,指挥着毓庆宫的宫人给他收拾了房间,将他安顿好:“戴先生今日先休息休息,明日我下学了着人来请您。您若是有不习惯的,就跟这里的人说,我都给他们打过招呼了。”
  造办处的管事在一旁陪着,殷勤地笑道:“对对,戴大师你有事尽管来找我。六阿哥放心,咱们一定会照顾好戴大师的。”
  戴梓不再是以前意气风发的他,被苦难压弯了脊背的他连连应好:“劳六阿哥费心,这里已经十分好了。”
  弘书点点头道:“您习惯就好,对了,听说您的家人也一起来了?不知道安顿好没有,若没有的话,我可以找人帮忙。”
  戴梓道:“安顿好了、安顿好了,他们都去老三那里住。”
  “老三,是戴亨吧。”弘书道。
  戴梓惊讶:“您如何知道?”
  弘书道:“我有一个侍卫的朋友,与戴亨认识,我还是通过他才知道您的消息的。”
  戴梓瞪大眼:“是、是您?”
  “对。”弘书可没有做好事不留名的习惯,“是我请皇阿玛召您回京,来教我的。戴亨品性不错,我也向皇阿玛保举了他。”
  戴梓嘴唇蠕动,忽然跪下要行大礼:“多谢六阿哥、多谢六阿哥!”
  “唉唉,快起来。”弘书有些囧,他是想收获戴梓的感激啦,但又不是要这种,“不必谢我,只想请您毫无保留的教我。”
  其实戴梓能教他的有限,但这不是他总得给自己会得找一个名目么,戴梓就是最好的人选。
  而有了戴梓为他背书,他无论搞出点什么来都不怕被人怀疑了。
  安抚好戴梓后,弘书回到养心殿。
  胤禛将他叫道身边:“你想过鸟枪革新的足够厉害后,会发生什么吗?”
  “战争强度会上升。”弘书肯定地说道,“耗费会更多,一场战争死亡的人数会更多。”
  胤禛点点头,说的还算在点子上。
  “那你为什么还要去做。”
  “因为别人都在做。”弘书斩钉截铁道,“那些洋人一直在做。”
  “别人有,我们无,我们就会挨打。”


第38章
  胤禛一怔,没想到弘书会这样说,他本是想引导儿子思考一下华夷之辨,却没想到儿子已经考虑到别国去了。
  胤禛本身是有心促进满汉融合的,他想做的是天下共主,从他重用的人和登基以后施行的政策就能知道。但他终究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帝王,囿于身份的限制,屁股不可能完全坐正,在考虑一些问题时,他本能地就会对汉人升起警惕和防备。
  他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清楚的知道如果他不改变这种本能,满汉就不可能真正融合,他的天下共主也不过是镜花水月。
  胤禛不知道自己未来能不能成为真正的天下共主,但他不想放弃,即便自己不能完全成功,也不希望未来的继承人全盘否定他的政策,放弃他的路线。
  所以,对继承人想法的引导就很重要了。
  但目前看来,弘书似乎不需要他的引导,他天然的将大清当做一个整体,用的是“我们”,他眼里的潜在敌人是洋人,而不是汉人。
  沉默了一会儿,胤禛放弃了引导儿子的打算,且看两年,看看让他自由发展是不是更好。
  毕竟胤禛也不能完全保证,他对儿子施加影响的结果就一定是正向的。可能儿子本来没有华夷之别的意识,被他一点反而有了。
  “好,那你就去做。”
  弘书怔住,就这么简单?别啊,我准备的一大堆腹稿还没说呢,而且八月你就要往正大光明匾后面放遗诏,你快让我再给你画几张未来大清称霸世界的大饼,然后在遗诏上写下我的名字啊!
  “阿玛,我……”
  “报!青海急奏!”
  是紧急军报。
  胤禛一下子严肃起来:“你下去吧。”
  弘书无可奈何,只能退下,在外面问了一下,才知道是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的罗卜藏丹津起兵叛乱。
  靠,这个萝卜!要是这次正大光明匾后遗诏上的名字不是我,你就等着吧,我一定要把你打成萝卜干!
  怒气冲冲的弘书一头扎进木仓的研究中,差点把戴梓榨干,要不是考虑到戴梓七十多岁的高龄,和不太健康的身体,他还能更卷。
  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戴梓就感觉自己已经教无可教:“六阿哥实乃天纵之资,老臣腹中墨水已经空空,实在惭愧。”
  弘书道:“先生不必如此,若不是先生教授有方,我也不会如此快掌握。况火器的出现不过一二百年时间,更迭不多,并不难学。”
  不同于后世的更迭速度,从最早的火门木仓到火绳木仓,再到簧轮木仓,以及现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燧发木仓,不过发展了四代而已,而且变化并不算很大。
  按照历史,燧发木仓还要再服役一百多年的时间,才会被击发木仓取代。
  弘书现在,就想提前把击发枪搞出来,结果一研究发现,击发木仓出现的最大阻碍不是机械构造的改变,而是雷.酸.汞。
  击发木仓又名雷.管木仓,是使用雷.酸.汞.击.发.药激发点火装置的,有了雷.酸.汞,击锤就可以取消掉燧石,木仓的环境适应性会变得更强,稳定性更高。
  而雷.酸.汞,很抱歉,它是一种化学物质,现在还没有被发现。
  得,想要雷.酸.汞,还得先搞化学实验;而要搞化学实验,实验室、实验器皿不可或缺,大清现在一样都没有,国外倒是有,不过现在的水平应该也不咋地,研究雷.酸.汞还是有些勉强。
  毕竟雷.酸.汞这玩意儿,威力可不小,稳定性也不强,一不小心就能炸了。
  点火装置暂时不行,那咱研究一下子弹,现在的子弹还是弹丸形状,像羊粪蛋一样,装填的时候就是从枪管前捅进去,费事费力不说,弹丸还很容易卡在枪膛里,发射不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