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年三十, 陆鸢和老太太去菜市买菜,便看到公署捕快和护城军,押着一行精神萎靡的山贼入城。
用绳子拴着,一条行伍, 长长地不见尾。
陆鸢没仔细打听, 所以只知道是胜了, 不知什么情况。
这么多人,可是直接把山贼的老巢都给剿了?
等祁晟下值后, 陆鸢才仔细问他是怎么回事。
祁晟道:“几个被剿过的寨子,剩下的一些余孽, 联合在了一起, 又重新组了一个新寨子。”
“这些人是半路聚合,没有什么义气和默契, 所以只能算是乌合之众, 不堪一击。”
陆鸢想了想, 道:“不对呀, 既然不堪一击, 那你们怎么去了差不多一个月?”
祁晟:“我们这正打着这个寨子,别的地方趁着大军在别处, 顾不得其他地方,便趁机作乱下山强抢。”
“杨大人直接就把这地方交给了周副将, 随即领着一支旧部去剿匪。”
陆鸢懵了一下:“咋又扯到旧部了?”
祁晟笑了笑:“杨大人以前是行伍出身, 自是有与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被下放后, 就有一些兄弟离开了,来投奔他,也就是最近的事。”
“虽然只有几十人, 但每个人的身手都极好,与山贼比起来,以一抵五不成问题。”
现在世道偏太平,十年来没有外敌来犯,所以朝中便渐渐的重文轻武。
有些武将没有功绩,也一直止步不前,但凡犯了错,被贬职或降职,就很难有翻身的机会。
杨县丞先前到底犯了何错,也不是陆鸢等能打听的。
陆鸢道:“难怪了,这么多人,好似敲不到头似的。”
祁晟:“大概有五百余人。”
陆鸢道:“往前一年再加上这一回的剿匪,都剿灭了也有千数人了,岭南境内,以广康为中,周围的山寨寨子,估计也没剿得差不多了吧?”
祁晟点了点头:“也差不多了。”
陆鸢:“这地方官两年一换,杨大人到了七八月份,是不是就得被调走了?”
聊起这个话题,祁晟也沉默了。
好半晌后,他才道:“若是杨大人被调走了,我估摸着也会离开公署。”
毕竟现在他的月俸走的是杨县丞的私库,若是继续在公署,换了一个上峰后,月俸估摸不到两贯钱,这是其一,其二则是新县丞未必会留他。
陆鸢:“你若是习惯了在公署做活,不想离开,钱少些也无妨。”
祁晟笑了笑,道:“再看吧。”
吃了年夜饭后,祁晟也还是不能陪妻儿长辈守岁,还是得去公署审问犯人。
匆匆赶到公署,便见嵇捕头也匆匆赶来,身上还带着些许的油烟气。
祁晟问他:“晚饭在哪吃的?”
嵇捕头面色不改:“在别人家吃的。”
想起祁晟也邀过,他给拒了,便解释:“顺道去帮个忙。”
祁晟点了点头,没再追问。
因着今日才把犯人押进城,有很多琐事要处理,所以整个公署的人都是轮番回去吃了年夜饭再回来。
逐一审问这些山贼。
这一审就审到了子时。
大部分的家眷都跑来送夜宵。
陆鸢有孕,不适合夜出,所以也托了人,送了吃食来公署。
陆鸢用今晚的炖鸡的汤汁,炖了粥,又添了些肉进去,做了鸡汤猪肉粥,送了整整一锅过去,还有一坛子小菜,让祁晟分给别人吃。
大家伙都把家里送来的吃食摆到了桌上,大家伙都站着,或是席地而坐。
见着杨大人过来了,也不知是谁,舀了一碗粥送到了跟前。
杨县丞也是径自撩袍坐在地上吃,与周副将道:“我好久没有这种和大家一块坐在地上用食了,恍惚间好似又回到了在军中的日子。”
周副将低声道:“如今大人把广康周围的山匪都剿灭了,已是立下功绩,说不定等期满两年,就可以官复原职了。”
杨致远看了眼周遭满是疲态的手下,淡淡道:“还不到时间。”
周副将不解:“大人是何意?”
杨致远:“要灭就灭得彻底些。虽说如今荡平了这些山头,时间长久后,还是会因地形缘故,汇聚许多的江洋大盗,一些恶人,但起码在十年内,这岭南是真的太平,不会大面积被山贼侵扰。”
“且完善了这些山头的地形,也有利于后人剿匪,还有很多事没做。”
吃完了夜宵,杨致远便起身去写折子。
剿灭山贼的折子,以及继任的折子。
祁晟和大家伙轮番去班房歇息,忙活到天亮,才各自归家。
到了家中,用了些吃食,倒头就睡。
老太太虽心疼孙子,到底没再念叨公署的不是。
毕竟,公署剿匪也不易。
祁晟睡到下午才醒。
他从屋中出来,翠娘见了,忙去准备吃食。
家中没有其他人,他问翠娘:“他们人去哪了?”
翠娘道:“娘子说要去夜市交代事情,老太太不放心就跟着去了,怕吵到郎君,也把两个孩子带去了。”
祁晟颔首,吃了些餐食后,就把马车拴上,去夜市接人。
这过年了,街上都是人,祁晟赶车也赶得极慢,到了夜市街,还没到摆摊的时辰,人流不多,马车好通行,很快就到了铺子前。
两个孩子正在铺子里玩耍,看见祁晟,都激动地喊了一声“爹”,跑了出去。
算起来,这一个多月,祁晟都在外剿匪,就在家里待了一日,大多时候也是在休息,都没有好好相处,两个孩子自然是他的。
祁晟蹲下身子,把两个孩子都抱了起来,步履沉稳地走入了铺子。
陆鸢听到孩子喊爹,就撩开帘子,从后院出来。
她问:“吃了吗?”
祁晟点头:“在家吃了碗羊汤馎饦。”
陆鸢道:“就一碗,哪够你吃的。”
她转头喊:“满娘,盛一碗鱼丸汤出来。”
鱼丸汤,是年底新添的吃食,鱼丸是请七娘丈夫来捶打的。
陆鸢也是看过美食节目的,晓得捶打鱼丸的技巧,再加上她自己调制的香料,这鱼丸有嚼劲,用鱼骨熬制出来的汤汁也浓郁。
在这大冬天,从旁经过,闻到香味,再看到那冒着热气,偏乳白色的鱼丸汤,任谁都想喝上一碗。
这鱼虽然不是很贵,就几文钱一斤,但挑刺费人工,所以陆鸢这鱼丸汤,小碗五文钱,大碗七文钱。
这生意虽不至于火爆,但好歹每天晚上的收入也从不到五十文,到了百文。
满娘从厨房端出了一碗鱼丸汤,随即问:“娘子,我能不能离开半个时辰?”
陆鸢瞧着也还没到开市的时候,就应了。
她还道:“我要打一份鱼丸汤。”
说着,拿了七文钱给陆鸢。
陆鸢笑道:“自家人,五文钱就够了。”
她退了两文钱回去。
满娘:“谢谢娘子。”
她回去煮了鱼丸汤。
陆鸢转头瞧了她一眼。
因着家里漏风,且这些天要晚晚开市,所以满娘来问过她,能不能让两个孩子住几宿。
现在何豹回来了,晚上也会来接送自己妹子的,另一个帮工,就是住这附近的,屋子也就满娘一个人住,陆鸢自是同意了。
只是,孩子都在后院,她要送鱼丸汤去哪?
陆鸢琢磨了一下,也没细想。
祁晟喝了鱼丸汤后,说:“也给我做几份,我一会给杨大人和周副将,还有嵇捕头送一份过去。”
他们在这广康县都是孤家寡人,杨大人和周副将也都不是奢靡的人,估计今晚也是将就着吃。
陆鸢点头,应:“行,他们几位都是大个子,我去做超大份的。”
祁晟道:“不用,你说我做就成。”
陆鸢笑道:“不用,鱼丸是已经打好了的,汤也是提前熬好的,只需要下锅煮熟了就成。”
祁晟还是没让她凑近灶台,他来下鱼丸。
陆鸢让他弄了三分汤少鱼丸多的,用坛子装好,盖上盖子,再用草绳绑了十字。
祁晟把两个孩子都带着,一块去送鱼丸汤。
先去了公署,再是周副将的家。
周副将本想着留他下来,知道他还要去一趟嵇捕头的家,也就提着坛子,就道一块去,顺道吃几口酒。
把马车拴在巷口,祁晟让周副将提着鱼丸汤,他则抱着两个孩子。
周副将调侃道:“你这俩闺女还真是被你捧在掌心里了。”
先前调查祁晟的事,也是经过周副将的手,所以也知道他媳妇是二嫁,孩子也是跟着过来的,但瞧着他没有与别人说的打算,且看着也是也就没有当作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