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半两青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97 KB   上传时间:2025-09-08 09:13:23

第44章 一家子戏精
  余国梁觉得二叔说他去了一趟南城心就野了,倒也没错。确实是去了南城,看到满大街的小商小贩,看到老幺一天能挣那么多钱,他心里就痒痒的,总想也干点什么。
  不过他也不是一时冲动,从南城回来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考虑。
  安县离南城倒是不算太远,尤其他们前进乡,是安县最靠近南城的一个乡镇,去县里还没去南城方便,不然当初他娘难产,也不会直接往南城送了。
  这就是老幺说的什么区位优势了。
  只是这个区位优势怎么才能换成钱,余国梁一直模模糊糊的没想明白。
  这几年村里倒是也有人种菜养鸡,拿去乡里卖,能挣一点,不过挣的也都是小钱。至于拿去南城卖,一个是加上路费不划算,还有一个是大部分人没去过南城,压根就不敢想把东西卖到南城去。
  这阵子余国梁一有空就到处晃悠,晃悠来晃悠去,终于晃悠出了点眉目。
  村尾那口塘之前都是村委每年卖点鱼苗扔下去,平时也不怎么管理,唯一的管理就是不准村民偷鱼,抓到一次罚钱十元。十块钱可是大钱了,村里除了一两个特别没皮没脸的,还真没人敢偷鱼。
  只是平常没人照料,这鱼其实也养得一般般,每年能捞个一两百斤给大家分分,过年添个肉菜就算不错了。
  余国梁平时工作认真,为人也踏实,加上他算账特别快,所以乡里才会安排他一起去南城买化肥。这回买化肥,他和乡里的干事每天一起排队一起吃饭后面还一起担惊受怕,算是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这不,有了承包鱼塘的想法后,余国梁就找乡里的干事商量,干事又给他介绍了乡里的技术员。
  就连余家人都不知道,余国梁前阵子带着技术员来村里看过,技术员收集了些塘水和土壤回去检测,得出结论,这个池塘是很适合养鱼的。
  按照技术员的测算,好好管理的话,一年出产个五百到一千斤鱼没问题。
  至于鱼塘旁边的山地,地是瘦了点,种庄稼肯定不行,但技术员告诉他,这个地种花生是很合适的,那么大一片山地,都种上花生的话,一年收个几千斤花生是不成问题的。
  技术员还向他介绍了什么套种法、什么种养循环模式,据说都能让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可惜的是,乡里的技术员文化程度有限,这些东西都是他在报纸和资料上看到的,具体怎么操作,他并不清楚。
  就算如此,余国梁也很激动了。
  哪怕往少了算,一年能产五百斤鱼和一千斤花生,要都能卖出去,也得有两千块钱的毛收入,就算利润只有一半,也能挣一千块钱。
  这在农村,那就是超超超高收入了。
  余国梁自己就在村委,早知道村干部们想把池塘和荒地承包出去,给村里增加点收入,也算是他们村委的一点成绩。他也知道村里的承包价是定在一百三到一百八之间,有人愿意承包就高一点,没人就少一点。
  他主动向村委报了名,结果村里发通知、开会动员,到最后也没有第二个人报名。
  余国梁也没有抠着底价和村里谈,最终和村里签了个一百五十元承包价的协议。
  他心里有底,觉得按照技术员的测算,怎么也不至于亏钱,但毕竟是人生第一次做这么大的决定,难免还是紧张,毕竟鱼没养起来、花生没种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这件事余国梁事先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因为他知道向来小心谨慎的父母是不会同意冒这个险的,至于他媳妇儿,耳根子太软了,被旁人一撺掇,没准反倒坏他的事情。
  现在承包合同已经签了,钱已经交出去了五十,事情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余国梁倒是放松了下来。
  是亏是赚,反正就在这一年了。
  实在不行,就像老二说的,回头去南边打工也能把钱挣回来。
  余家一共就两间房,老两口和闺女住东面一间,余国梁兄弟俩住西面一间,都是砌墙分了前后截。屋子前面有个不大的院子,院子角落盖了间低矮的厨房,厨房外面搭了个茅草棚子,放柴火杂物用。
  余国梁路上被人拉住说了会儿话,回到家里就见他奶杨老太站在院子里,单手叉腰在那儿骂人。
  “有钱包鱼塘,没钱给我养老?给了粮食怎么了,我老太婆难道就靠着几口粮食过日子,我不要买衣服,不要买鞋子,不要买点饼干放着夜里饿了吃哦?”
  “得亏我跟着老二家过活,我要跟着你,回头饭都没得吃,还要把一把老骨头给卖了,供你们还债呢!哦哟,真是以为自己当个村会计就了不起啦,也学着别人想挣大钱啦,这可真是石头缝里挤水,财狼头上找鹿茸哟!”
  “余永诚,说你呢,别给我一副死样子,把三年,不,五年的养老钱都给我。”
  余永诚坐在小板凳上卷着烟叶,眉头紧皱:“妈,我家现在没有这么多钱。”
  承包费一百五十元,后面还要买鱼苗、石灰、渔网,还有那片山地,如果要种的话,买种子化肥又是钱,那片地瘦,化肥还比其他地要买更多……总之后面还不知道得贴多少钱,现在这个节骨眼儿,他们家哪有钱给老娘未来几年的养老钱?
  余国梁动了动嘴唇,没吭声。
  他们家给老太太一年三十元养老钱,三年就是毛一百,五年就得一百五。
  他现在是绝对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到,他爸妈手里可能有点,但那点钱是攒着准备给老二娶媳妇儿的。
  再说,他们家一年给老太太两百斤粮食,三十块钱,还有逢年过节的猪肉鸡蛋红糖等等,算起来,老太太虽然是住在二叔家,但其实二叔家除了出个住的地方,其他的怕是一点都不需要再出了。
  没准老太太还得掏私房补贴他们。
  杨老太可不管,余永诚越是说没钱,她骂得越起劲,承包鱼塘就有钱,养老娘就没钱?
  “妈,能要是想把我们这个家拆散了你就直说!”躲在厨房里一直没吭声的许丽,在老太太骂到“有了媳妇忘了娘”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冲了出来。
  杨老太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就嚎上了:“哎呦喂,我辛辛苦苦把你们兄弟俩拉扯大哟,你们爹死得早,我遭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委屈哟,现在好了,翻脸不认娘了哟!媳妇指着老娘骂也没人管了哟!”
  本来因为余国梁承包鱼塘和荒地的事,村里就有人在附近好奇张望,这下好了,一个个干脆都围到门口来了。
  余国梁叹了口气,过去扶杨老太:“奶,我这刚承包了鱼塘,确实拿不出这么多钱,我爸妈也确实没有。你放心,每年的养老钱绝对不会少了你的,年三十我一准儿给你送去。”
  杨老太偏心小儿子,不太喜欢大儿子,连带的也不喜欢老大家的几个孩子。原先因为大孙子在村里当会计,她还高看几分,现在听说他要折腾什么鱼塘,就觉得这也是个靠不住的。她以后养老,还是得靠最小的孙子余国兴。
  余国梁的话她是半个字都不信,打定主意今天不拿到至少一百块钱,绝对不走人。
  老太太在这里闹得正厉害,余老二媳妇儿杨巧巧和她大闺女余招娣来了。
  杨巧巧是老太太沾了老远边的一个远房亲戚。虽然有些地方是有同姓不婚的规矩的,但杨老太他们村子倒是还好,再说二十多年前,正是没饭吃的时候,那时候但凡能有口饭吃,谁还管这些啊!又不是什么正经的没出五服的亲戚。
  不过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杨老太一向和二儿媳是非常“有默契”的。
  杨巧巧话不多,所以一直给人木讷老实的印象。家里有什么事,都是杨老太在前面冲锋陷阵,杨巧巧就跟在后面打配合。
  这回也是,杨老太闹得差不多了,杨巧巧就过来了,她扶起老太太,一边抹泪一边说:“妈,你这是做什么,就算大哥不给你钱,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们一家子总归是不会让你饿死的。走,我们走。”
  由于杨老太在村里名声太差,大家都知道她一贯是耍无赖的,所以倒是没人觉得杨巧巧这话有什么不对,只觉得余老二家也是难,成天伺候这么个难缠的婆婆。
  还有人暗暗觉得余永诚两口子不地道,就算杨老太自己说要跟小儿子,可你做长子的,怎么能就这么顺水推舟,把亲娘扔给弟弟?
  余招娣也蹲下来扶着她们:“奶,你放心,就算他们都不养你,我也会给你养老的。”
  许丽被恶心得不行,明明他们家早就把今年的养老钱给了,粮食也已经给了一半,被杨巧巧母女俩这么一说,倒像是他们一分钱没出似的。
  她性子直,最是经不起激,火气上头,忍不住就开口:“不就是三年的养老钱吗,我——”
  她想说我拿给你,你们赶紧给我滚,结果还没出口,就被人打断了:“不就是三年的养老钱吗,九十块钱的事情,也值当你们在我家唱念做打的演一出戏?奶奶,我们可不是不给你钱,而是真把三年的养老钱都给你,回头你把钱都给余国兴花了,后面几年就一分钱也没了。”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祖孙仨都一愣,这才发现周围安静得不太寻常,看热闹的人居然都不搭话了。
  杨老太扭头看过去,就见小院门口站了几个看着特别气派的年轻人,每个人身上都穿着挺括的的确良衬衫,而其中白衬衫塞进一条特别漂亮的裙子里的女同志,看着有些眼熟。
  她眨了眨昏花的老眼,终于相信这个看上去特别洋气的姑娘,就是她家老大白白养了十八年的余绵绵。
  “你是绵绵?”
  其他看呆了的围观群众这才反应过来,对哦,这个看着面熟的姑娘是那个被认回南城去的余绵绵啊!
  可不是余绵绵,她还喊了杨老太奶奶呢。
  哎哟喂,余绵绵竟然变成这样了?!这哪里还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余家老幺啊,这分明就是城里大户人家的闺女啊!
  柳绵绵走进院子,打量了一眼和原主记忆中变化不大的余家小院,点点头说:“是我。”
  她看了眼余招娣,说:“刚刚招娣姐不说要给您养老吗,我听着感觉挺靠谱的,她一向是个细致的,姐夫家正好也在村里,大家去看望也方便。”
  余招娣顿时傻眼,忙说:“我,我的意思是,如果大家都不给奶养老,我就给她养老。这肯定不可能的嘛,就算你们家不管,我爸妈我弟弟肯定也是会管的。”她是个嫁出去的闺女啊,怎么可能给奶奶养老,就算她想,她婆家也不会允许的,何况她也不想啊。
  柳绵绵笑了下:“哦,懂了,所以你就是趁机说两句不要钱的漂亮话是吧?”
  “……”
  余招娣答不上来了。
  她要承认自己是说漂亮话,她奶和村里人会怎么想?她要不承认只是说说漂亮话,万一余绵绵真让她给奶养老怎么办?
  她不敢搭腔,脸埋得低低的,只觉得脸上火烧似的。
  柳绵绵瞥她一眼,似笑非笑看向杨巧巧,问:“二婶,你不会也是说漂亮话的吧?”
  杨巧巧干笑了下:“怎么会?”
  柳绵绵点点头:“我家一向都是年三十就把来年的粮食和养老钱送你家了的,你怂恿我奶过来闹,要未来三五年的养老钱,总不会是为了给余国兴攒彩礼钱吧?”
  杨巧巧脸色一边,赶紧站了起来:“没有的事,我哪里有让你奶奶来闹,我们也没有这个想法。我们国兴现在有正经工作,我家也早给他攒好彩礼钱了。”
  拿老人的养老钱给儿子攒彩礼,这种名声要是传出去,她家国兴还能找到什么好姑娘?她可是指望着他在乡里找个条件好的。
  不用柳绵绵再说,杨巧巧把杨老太也扶了起来:“妈,咱们走吧,以后的养老钱以后再说,大哥肯定不会不给你的,他不是这种人。”
  杨老太还想说什么,杨巧巧在她手臂上一捏,婆媳俩交换个眼神,杨老太于是就“不情不愿”地被搀扶了起来。
  她眼珠子一转,看向门口两个男青年手里提的行李包,说:“绵绵,你这趟回家,给奶奶带东西了吧?我们老余家养了你这么多年,奶奶可是一直很疼你的,你总不会去了城里就忘了长辈吧?”
  啧,这老太太,还道德绑架上了。
  柳绵绵呵了声,说:“是啊,是挺疼我的,兜里明明有三颗糖,余国兴两颗,自己一颗,就是不给我那种疼。”
  围观的村民顿时都笑了出来。
  杨老太矢口否认,柳绵绵翻个白眼:“我客气喊你一声奶,不客气,我可就真要不客气了。”
  杨巧巧又扯了杨老太一下,杨老太忍着心头的怒气,跟着杨巧巧走了。
  这赔钱货去了南城,瞧着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杨老太一点不怀疑,她是真的会对自己不客气。
  柳绵绵盯着杨巧巧的背影看了几眼,这位二婶的样子,明显是心虚啊!
  许丽擦了擦眼角,上前抓住柳绵绵的手:“绵绵,你这孩子,你可算舍得回来了。我和你爸,原本还商量着过几天就去南城看你呢,你这孩子,在城里过得不好,你就回家啊……”说着说着,声音就有些哽咽了。
  老大回家以后说了挺多老幺在南城的事情,听说柳家对她不好,又听说她差点被人贩子绑走,许丽这心里真是跟刀绞似的。
  孩子当初走的时候什么都没说,之后他们寄信寄东西回去,她也是一概不回,她还以为这孩子是嫌弃他们,不想认他们了。
  不过刚刚看她说话,许丽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为什么老大说老幺这两年变了很多,变得又会讲话又能干。婆婆那么难缠的人,她三两下就给人打发走了,中途自己想插嘴都没找着机会。
  可想到孩子是过得不好才有了这样的变化,许丽的眼泪就更加止不住了。
  柳绵绵最不会安慰人,顿时有些手足无措,她环顾四周,想要找人帮着劝劝,一眼瞄到还站在门口的沈维舟他们,于是赶紧说:“妈,我这不是回来了嘛,对了,你们还没见过我、我丈夫,他叫沈维舟,还有,那是他妹妹,沈维云,那位也是亲戚,叫王志远。”
  果然,许丽马上被转移了注意力,看向沈维舟他们。
  第一眼,这小伙子可真俊啊,倒是配得上他们家绵绵。
  第二眼,这小伙子也太瘦了点,这得多吃点啊!
  然后许丽就想起来了,女婿和亲家小孩都上门了,她这一点准备都没有呢,中午拿什么招待他们?立马就忙碌了起来:“来,女婿,还有亲家的,快进来坐!老大,去厨房切西瓜,老二,跟我过来。”得赶紧去买点肉,再杀只鸡。
  余永诚脸色不太好看,闺女在南城本来就过得艰难,结果女婿和亲家姑娘第一次上门,就让他们看见了刚才那一幕,真是给闺女丢脸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