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帮小不点可能都没吃早饭,柳绵绵让负责装餐食的王佳佳先给了他们一块小面包。
炸鸡店这边暂时是两个员工,除了王佳佳,还有个小伙子叫刘波,都是西餐厅那边过来的。
这边的工作环境自然是比不上西餐厅那边,但是这边有提成,而且柳绵绵也说了,回头会在其他地方开分店,他们做得好,都有机会当店长,所以自然也是有人愿意过来的。
除了送出去的免费券,开业前三天还有全场八折的优惠,所以一些没去西餐厅消费的,手里没有免费券的,也是冲着这个优惠想来尝尝鲜。
主要也是油锅烧起来以后真的太香了。
路过都能被香得走不动。
于是渐渐地,门口排队的人越来越多。
而其他不明情况的,看到这边这么多人在排队,好奇之余也会过来看看,这一看就也跟着走不动路了。
很快,最前面那群拽着券的小屁孩领到了自己的免费小吃,每人都是五块鸡块、一戳薯条、两块小面包和一瓶汽水。
这是店里的一个小吃套餐,如果正常买的话,是要一块五毛钱的。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觉得这个免费券可真是太划算了。
至于其他没有免费券的人,则是觉得一块五的东西,今天买只用一块二,那也是相当划算了。至于免费券,那是人家花了大价钱吃西餐换来的,他们倒是也不眼红。
领到套餐的小屁孩们欢呼雀跃地跑回家了,一路上又勾得无数人流口水。
除了小吃套餐,也有财大气粗的人直接点了招牌鸡腿,尤其是招牌鸡腿,那可是完完整整一个大鸡腿呀!
第一个买到大鸡腿的人甚至直接当着大家的面开吃,一口下去,一整块外焦里嫩的鸡腿肉,汁水四溢,满口肉香,那叫一个爽!
这刺激可真是让很多人都受不了,不就是一个鸡腿吗,买!
当然,也有人更喜欢招牌鸡翅,肉更嫩,皮更脆。
渐渐的,买到炸鸡的人越来越多,吃过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钱真是没白花。
虽然价格比一般的小吃高,但这是实打实的肉啊,而且是真的香。
不少人甚至都有了,为什么自己之前就没有想过,鸡肉可以炸起来吃呢,但几乎也是这个念头刚冒起来,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哪怕是想到炸鸡肉,也不可能做到刚好炸得外焦里嫩,也做不出这个鸡块的味道。
随着第一波炸鸡卖出去,后面排队的人不见少,反倒是越来越多。
大冷天的,刘波和王佳佳忙得满头是汗。
很快,第一桶鸡肉卖光了,刘波开始炸第二个桶里的鸡肉。
当初靓靓服装店开业,柳绵绵可是领教过的,真是收钱都差点收抽筋。所以这一次她还是做好了准备的,早早就让刘婶喊了一群大妈来帮忙,大妈们从昨晚开始就过来帮忙杀鸡腌制鸡肉,现在也是,前头门面在炸鸡,后头院子里大妈们还在不停地杀鸡腌制鸡肉。
说回来,刘婶自从开始卖萝卜条以后,就把周边的老姐妹都带上了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甭管是卖萝卜条,发宣传单,还是做杂活,大妈们都干得劲劲儿的。
大家一门心思挣钱,吵嘴说闲话都少了,就连原先嘴碎又不讨喜的曹大妈,现在都是跟着刘婶挣钱了,说话都好听了不少,有时候碰见柳绵绵,还会绞尽脑汁地夸柳绵绵几句了。
这会儿大妈们在后头杀鸡,倒是也在讨论柳绵绵这炸鸡店的生意。
“哦哟,一张券就送出去好几块鸡肉,还有土豆条,小面包和汽水,这不是生意越好亏得越多吗?”
有人偷偷去前头张望了一眼,被一眼看不到头的排队队伍吓到,同时又觉得心疼,这一只只鸡,可都是她们亲手杀了剁了腌制起来的,虽然钱到不了自己口袋里,可也真是心疼得不行。
刘婶早已弄明白其中的门道了,淡定说:“那只是一小部分,你想想,咱们南城,是舍得去西餐厅吃饭的人多,还是不舍得的人多?大部分还是没券的。再说那券也是人家吃了饭给了钱才送的,也不是白给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柳绵绵可是早跟她讲得透透的了。
不过这话就不跟这些老姐妹们说了。
曹大妈伸长脖子看了眼前面,感叹:“这么多人排队,这一天得挣多少钱哦!不过也得亏咱们帮着杀鸡腌鸡,不然哪里来得及。”说着她倒是有些得意起来。
刘婶看了她一眼,说:“干一天活儿就能拿三块钱,这么好的事,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杀鸡剁肉,哪个老娘们儿不会?”
曹大妈马上鹌鹑似的缩了缩,不吭声了。
一天三块钱,三十天就是九十块钱,要是能干满一个月,这都赶得上她儿子的工资了。
她怎么会不想干,她巴不得天天干。
这话其他几个大妈自然也听进去了。确实是,杀鸡剁肉这种活儿,哪个老娘们儿不会的?照理这么干一天,人家能给个两块钱,就算是非常客气了,柳绵绵却是直接给到了三块钱。这活儿,真是有人抢着愿意干的。
其他人于是赶紧表态:“那是,要不是老刘你想着我们,这种好事哪里轮得上我们。”
“哦哟,我是巴不得天天干,你们不知道,自从我自己能挣几个钱了,我在家里说话都大声了,往常我家那口子老说我一分钱没往家里拿过,现在他可说不出这话了,我有时候回家,他还给我倒水喝呢。”
他们这一辈的,自家男人能主动端个茶倒个水,那都是了不得的改变了。
也有心思活的,悄悄凑到刘婶身边:“老刘,这家店生意这么好,应该天天需要人帮着杀鸡腌**,咱们关系这么好,回头你可得帮我推荐推荐。”
刘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把年纪了,竟然也有被老姐妹走后门要工作的一天。
不过,这种事她自然是不会答应的,哪怕要找人长期杀鸡,那也是柳绵绵决定的事情,她可做不了决定。
再说了,柳绵绵也跟刘婶说过,下半年国内应该就会有专门做冷冻肉生意的企业了,到时候他们炸鸡店就用不着现杀活鸡了,直接弄个冰柜储存冷冻鸡肉卖就行了,所以店里是不需要人长期杀鸡的。
但是在那之前,还是需要大妈们帮忙的。
刘婶心里琢磨着,杀鸡这活儿估计还能做个半年,但是平时生意没有开业这么多,有个一两个人帮忙就行了,到时候就每人一个月分摊好了,省得这群老娘们儿吵闹起来。
不就是想挣钱嘛,也不用就盯着炸鸡店,还有其他路子的。
前两天小许还说那个什么舞厅想找两个打扫的人呢,这不也挺好的?
刘婶心里嘀咕着,手上动作一点没影响,三两下就给一只鸡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一整天,炸鸡店门口排队的人就没有减少过,上午人就很多,到了下午,人数不减反增。
前后厨齐心协力,忙到了晚上快八点,中间大家只有午饭、晚饭的时候轮流休息了一会儿。
也幸亏备货充足,最后基本上是所有的东西都卖得精光。
柳绵绵给几位大妈的工钱直接加了一倍,每个人给了六块钱。
大妈们也是生平头一回杀那么多的鸡,也是累得够呛,但是拿到六块钱的时候,又觉得那点疲惫都不重要了。
干这点活,竟然就得了六块钱,这也太好赚了,家里那口子干一天活都挣不来这么多钱!
大妈们立马就干劲满满。
同样干劲满满的还有刘波和王佳佳,他们可是有提成的,店里生意越好他们的提成自然就越多,俩人早已偷偷交流过,照炸鸡店这个生意,他们在炸鸡店拿到的工钱,绝对比西餐厅还要多!
后面两天生意比第一天还要好。
柳绵绵干脆让刘婶再多叫几个人帮忙杀鸡,另外又从西餐厅抽了一个人过来帮忙装餐食和收钱,王佳佳则是和刘波一起炸鸡块。
所幸西餐厅这边有成熟的原材料供货渠道,鸡倒是能一直供应上。
最后一天柳绵绵给大妈们发了八块钱,干满三天的大妈等于直接拿到了二十块钱的劳务。这可给她们高兴坏了。
柳绵绵也给刘波和王佳佳包了个红包,算是额外的奖励,俩人也是喜出望外。
其实柳绵绵自己也是喜出望外,她是觉得开炸鸡能挣钱,但是没想到这么能挣钱。
这几天每天的营业额都超过了两千,虽然总数比不上西餐厅,但是刨除房租人工水电等等一切成本,其实炸鸡店的净利润要比西餐厅高。
柳绵绵又观察了大半个月,眼看炸鸡店的营业额渐渐趋于平稳,但每天也能有个千把块之后,她就决定开分店了!
店铺她一直在寻摸的,工人路附近可以开一家,然后第一百货附近也可以开一家,暂时先开两家分店。
于是柳绵绵又开始投入找店面、装修、筹备开业的过程中。
而就在她筹备开分店的时候,帽儿胡同路口,出现了一个卖炸鸡的小摊子,东西品种跟巷子口炸鸡店差不多,但是价格却少了快一半。
第70章 “李鬼”赔了
做炸鸡店容易被人跟风,这一点柳绵绵从一开始就猜到了,毕竟这东西看着好像还挺简单的,就是把肉腌制了裹点面粉炸一下嘛。
但实际上,后世两家知名洋快餐能几十年屹立不倒,自然是有点核心技术的,比如腌制的调料,油温的控制。同样的食材经过不同人的加工,味道可是天差地别的。
柳绵绵手里自然没有掌握后世那两家洋快餐的核心技术,但其实也大差不差了,是后世一位美食博主,经过一整年坚持不懈的试验,才验证出来的配方,当初博主公布配方的时候,还上了热搜。
至于油温控制,这个反倒比调料配方要简单,后世毕竟那么多小吃摊,经过无数人试验过后,这个在网上也不算什么秘密了。
再说,钱是赚不完的。
偌大一个南城,别说一两家炸鸡店了,怕是开个十家八家也是没问题的,柳绵绵不急于扩张,也是想着既然做了,就尽量做好,把“巷子口”打造成一个好的小吃品牌。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做太累了,不符合她咸鱼享受人生的规划,所以她是准备回头寻摸个合适的合作伙伴,把这一块的业务交给对方做。
说回来,柳绵绵虽然预料到会有人跟风,但确实也没有预料到跟风的人会这么快出现。而且那摊子打的招牌还是“胡同口炸鸡摊”,山寨得明明白白。
本身炸鸡店开业就不久,“巷子口”这个牌子还没到深入人心的时候,现在突然又冒出个胡同口,很容易让顾客混淆。
最最重要的是,如果对方食物品质好味道好也就罢了,可柳绵绵让人去买过一份,口味真是非常一般,咸不说肉还很柴,这要人家把他们混为一谈,这真是要影响“巷子口”的口碑了。
“口味差是一方面,他们的食材好像也不怎么好。”许海棠自己是搞采购出身的,对这方面自然尤其关注,对方用来炸东西的油就不怎么样,面粉好像也是不好的面粉,肉似乎也一般般,可能是有时候一天没卖完,第二天第三天就接着卖。
柳绵绵靠在躺椅上,想了想,说:“哪怕便宜,他们这摊子也做不下去的,竞争真谈不上,就是容易给咱们抹黑。我们这边还是尽量从树立品牌的角度,打响自己的品牌。找报社、电台做广告吧,广告词简单一点,就类似炸鸡就吃巷子口,巷子口炸鸡,唯一正宗西式炸鸡之类的,重复至少三遍,你们回头仔细想想,尽快搞起来。”
虽说这种重复轰炸式广告挺招人烦的,但是不可否认,这是最简单的打出知名度的方式。
这一点,柳绵绵可是深有体会,上辈子某些产品她虽然从来没有买过,但是因为对方无孔不入、重复到让人厌烦的广告,她印象深刻到,再穿越一辈子估计都忘不了。
许海棠眼睛一亮,主动说:“那我到时候和伍衡也再商量一下,咱们可以再去他的舞厅宣传一下,上次西餐厅的宣传效果很不错,他后来还特地找人跟咱们学了那个舞蹈,天天在舞厅里表演呢。”
再好看的舞蹈表演久了自然也不行,伍衡是个脑子灵活的,很快就找了人又排了几个舞,虽然演出效果都不如西餐厅那个舞蹈,但是也给舞厅增加了不少客流量。
反正每天晚上都有舞蹈,再编个跟炸鸡有关的舞蹈去表演一下也挺好的,柳绵绵同意了许海棠的提议。
不过她其实还有点奇怪,许海棠称呼伍衡居然都不是伍老板,而是直呼其名了,这俩人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当然,这是许海棠的私事,柳绵绵虽然好奇,却不会问的。
俩人商量了一下,许海棠很快就走了,她也不耽误,马上去了报社和电台。
这时候大家做广告的意识其实也不是很强,不过南城晚报的主编是个脑子活络的,前几年就开始在报纸上开辟广告版面,后面电台也跟着开始搞广告时段,所以想做广告还是简单的。
之前开服装店,柳绵绵是没想过做广告的,毕竟服装又不是他们自己生产的,也没什么品牌效应,没必要。
而芷江西餐厅作为南城老牌西餐厅,本身就有一定知名度,自然也没必要上报纸广播宣传。
倒是炸鸡店,柳绵绵是想要做品牌的,所以倒是很适合用广告的方式迅速打出知名度。
本来要不是有个“李鬼”,柳绵绵其实更倾向于开几家分店,慢慢把品牌做出来,现在倒是转变了想法,干脆直接推开,分店的数量也可以增加。
柳绵绵正思考呢,就见刘婶怒气冲冲地进了院子。
“怎么了?”柳绵绵奇怪问,刘婶可是个好脾气的人,很少见她这副样子。
刘婶气得头发都快竖起来了:“我知道那个该死的胡同口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