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年糕粉丝汤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0 KB   上传时间:2025-09-22 21:09:06
  顺子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宛如一团浆糊,他浑浑噩噩地接回交子,又拿自己小面额的交子付了帐,半响都回不了神。
  直到一股诱人的香气涌入鼻腔,才让顺子渐渐回过神来。他顺着香味望去,目光很快落在宋娇娘手里端着的菜盘上。
  那盘里是金灿灿的鸡蛋,浓稠油亮的酱汁或是从顶端淌落,或是渗入米饭之中,配上翠绿的青菜和雪白的米饭,光看到都教人食指大动。
  “您的油爆醋炒蛋盖浇饭,请慢用。”宋娇娘将托盘放在桌上,笑呵呵道。紧接着,她挤到前面来:“林芝说她把备用的菜也用上了,待会儿午休时你还得再跑一趟。”
  “知道了。”林森倒吸了一口凉气,今日足足备了昨日翻倍还有多的量,竟是瞧着勉强供应上中午的?
  那……还有晚上的呢!
  林森光是想想,便觉得头皮发麻。
  至于顺子早嗅着味道,直流口水。他顾不得自家郎主的要求,又厚着脸皮加了一份:“大哥,就,就那个,再来一份,在这里吃!”
  宋娇娘笑眯眯地接话:“好的,油爆醋炒蛋盖浇饭,原价十八文,新店开业打九折,收您十六文。”
  顺子开开心心的应声,不多时便美美坐在位置上,看着宋娇娘在面前放下托盘:“请慢用!”
  “谢谢。”顺子道了一声谢,而后先舀起一勺米饭,再夹起一块金黄的蛋块搁在米饭上,送到近处细看。
  这金灿灿的鸡蛋块裹着透亮的琥珀色酱汁,边缘微焦且卷曲,一股酸香中混着油香焦香的奇妙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刹那间便引得顺子
  口中津液不断分泌。
  他不假思索地送入口中,先是陈醋的鲜爽,再是鸡蛋的醇厚,细腻的蛋白,绵密的蛋黄,配合着软糯的米饭,不腻不冲,恰到好处,直让他一勺一勺根本停不下来!
  顺子双眼放光:“呜呜呜!”
  他想说真好吃,可嘴里塞满东西,话也说不清。
  正当他吃得停不下来时,肩上忽然被拍了一下,耳畔旁响起熟悉的声音:“找到了。”
  

第39章
  顺子抬起头时,嘴里还塞着饭,等看清来人的那一瞬间,他险些把嘴里的饭菜喷出来:“陶,陶,陶,陶大郎,郎君!”
  出现在顺子身后的正是陶应策,他嘴角勾着笑,冲着紧随其后的沈砚道:“瞧瞧!看我逮住了谁?是衡哥儿让你来的吧?你小子倒好,竟是比咱们几个都先吃上了。”
  顺子吓得心突突直跳,下意识想要起身解释。只不过陶应策的手按在他的肩膀上,导致顺子愣是没敢起身,只好压低声音解释:“是,是衡郎让小的来的,小的这不等着嘛,就先喊了一份饭……”
  沈砚瞧着顺子提心吊胆的模样,忍俊不禁:“你吓他做什么?”
  “还不是衡哥儿闹的。”陶应策哈哈一笑,松开手:“顺子,衡哥儿叫你买了什么回去?”
  “衡郎让小的,将,将全店的菜品都打包一份回去。”
  “瞧瞧这小子做的事。”陶应策一听,登时挑起眉来:“他一人能有多大的胃口,一口气要吃上十份饭菜?我瞧着咱们这一趟出去,也没能让他学得好,净是整出些浪费吃食的事。”
  “回禀大郎君,衡郎说是打算邀请国子监的同学一道用的。”
  顺子讪讪然的,赶忙给自家郎主解释:“另外,衡郎说这家铺子主人乃是朋友,小的想衡郎许是为了给铺子添点生意,故而才遣小的到这里来的。”
  “同学?”沈砚神色古怪,
  “朋友?”陶应策刚到嘴边的阻拦话顿住了,他与沈砚互看一眼,只差脱口而出:那小子能有什么朋友。
  不过在仆佣跟前,两人还是默默吞回话语,给衡哥儿留了一点面子。
  就在这时,宋娇娘提着两个大食盒过来:“这位客官,您点的……咦?”
  她惊讶地看向沈砚与陶应策,又看看顺子:“沈郎,陶郎,还有这位小哥,你们三位认识?”
  “宋娘子,这是衡哥儿身边的小厮顺子。”沈砚笑着接话,“咱们刚看到他,还以为衡哥儿逃课呢。没曾想是衡哥儿听说您家铺子开张,特意让他来的。”
  “原来是衡哥儿的人啊?怎不早说?”宋娇娘眼睛一亮,赶忙让顺子等一等,自己又提着食盒回了灶房。
  不多时,宋娇娘再次归来。她将食盒送到顺子手里,笑道:“我刚刚进去,让芝姐儿放了刚刚做出来的肉卷,原是屋里试做的新菜,你拿回去,让衡哥儿也尝尝鲜。”
  顺子赶紧应了声,接过食盒以后逃也似的走了。
  “你不是说要拦着顺子?”沈砚见顺子离开,便一撩袍角,在他腾出的空位上坐了下来。
  “好歹这小子说的理由还算充分,就放他一马吧。”陶应策左看右看,从旁边拖了一张空闲的板凳过来:“你也知道,这小子进国子监这几年,除了那帮不着调的衙内,愣是没正经认识过几个人。”
  无论顺子说的有几分真,几分假,陶应策都给予几分期待。
  “你也是不容易。”沈砚看了一眼陶应策,难得叹了一声。姑父不擅官场交际,能力又甚是普通,得父亲余荫方才得了个四品寄禄官的位置。
  可没有实权,唯有名号和俸禄,到底不是长久之计。陶应策步入官场,便选择进入大理寺而非前去京外为官,也有家中诸事皆压在他肩头的缘故。
  “等衡哥儿能撑起场子,我也就轻松了。”陶应策转了转肩膀,一副满怀期待地模样。紧接着他又看向沈砚,笑道:“你不如看看你自己?等耿家事了,你也得解吏归家,重新参与科举了,说不得还得与衡哥儿当同学去。”
  沈砚摇摇头:“那还是算了。”
  陶应策瞅他:“真不去?国子祭酒为了你跑来当胥吏的事,好长一段时间都没给爹好脸色看过,到现在还是见一回念一回。”
  说话间,宋娇娘端来饭菜:“来,沈郎的滑蛋鸡肉饭,陶郎的羊肉焖饭,这是配菜和汤,吃完了可以再添的。”
  “还有这个。”宋娇娘最后送上一碟子炸物,笑道:“与衡哥儿那份一样,是特别送给你们的!旁边是芝姐儿特调的酱汁,搭配起来特别好吃哦!”
  陶应策和沈砚眼前一亮,齐齐道了谢。他们也顾不上刚聊到一半的话题,赶忙捡起筷子,朝着卧在盘里的金黄色炸物奔去。
  这炸物外层的酥皮焦脆,泛着油润的光泽,切口处能看得出紧实的内馅,光看着都让人口腔止不住溢出津液。
  等夹起以后,香味也愈发浓烈。
  好在整个铺子里都充盈着饭菜的香味,食客们也都沉浸与自己跟前的饭菜之中,倒是没人注意到两人手里还多了个其余人没有的吃食。
  沈砚张开嘴,一口咬了下去。
  伴随着清脆的咔嚓声,牙齿落在酥皮上,酥皮瞬间四分五裂,簌簌掉渣。
  先是猪油的醇香,再是劲道的肉馅。牙齿只需微微用力,肉汁便汹涌而出,这肉馅分明是猪肉做的,可吃起来却一点都不腥膻油腻。
  再细细咀嚼,沈砚面露惊讶:“居然在里面加了地栗?”
  所谓地栗,便是荸荠,也就是马蹄。因其去皮以后肉质脆嫩,清甜多汁,故而时下世人主要是将此物作为时令水果食用,又或是用砂糖蜂蜜腌制成蜜饯作为茶点,又或是蒸熟炊煮后作为秋冬暖食,至于放入肉中制作菜品,却还是沈砚头回见到。
  “唔真的有,里面还有胡萝卜。”陶应策闻言低头看去,只见咬开的破口处隐约能见到或是乳白或是橙黄的颗粒。
  荸荠和胡萝卜的存在,又给这肉馅添了三分风味,三分口感,引得两人一口接着一口,完全停不下来。
  不过眨眼功夫,盘里便被两人扫荡一空。即便如此,沈砚与陶应策也是意犹未尽,恨不得能再点上两份细细品尝。
  只是他们转头便想起宋娇娘刚刚的话语,这是芝姐儿新做的菜品,连铺里都没开始售卖,他们能拿到这份品尝已是幸运。
  “罢了罢了,还是先来吃饭吧。”陶应策唏嘘一声,又将目光转向面前的羊肉焖饭,夹起一筷子放入口中,登时眼前一亮。
  沈砚紧随其后,垂眸望向自己盘中的吃食,只见那煎得两面焦黄,窝在蛋液之中的鸡肉,与那落在上面,绿得鲜亮的葱花,两者交相辉映,直教人瞬间食欲大开。
  沈砚夹起一块鸡肉,连带米饭一道送入口中。
  去骨的鸡腿肉鲜嫩弹牙,鸡蛋吸收了酱汁的鲜甜,味道醇厚,配上米饭一起吃,层次丰盈又和谐,每一口都仿佛有着完全不同的体验。
  沈砚眯着眼睛,吃得认真。
  正吃着,他忽然听到陶应策的叹息声:“芝姐儿的手艺也忒好了,早知道回汴京时应该开口邀请的!”
  “你当时邀请了也没用。”沈砚连盘底留下的汤汁都没放过,用米饭扫荡一遍,尽数送入口中以后才慢吞吞地回答:“芝姐儿一家刚刚逃出那等魔窟,又怎么会愿意到陶家去做女厨。”
  “我说的不是去我家。”陶应策摇摇头,哂笑一声:“我说的是我家的酒楼。”
  陶家作为世家大族,家里不光有豪宅铺面,还有好些个隐秘的酒楼茶馆,从前只伺候自家人与亲戚宾客。
  只是随着老一辈去世,陶家声望不如过去,那些酒楼茶馆光靠自家捧场早已入不敷出,只好放下身段,开始对外营业。
  问题是里头的人依然没有改变想法,架子端得老高,本事却是跟不上,就连菜品味道也平平无奇。
  对外经营非但没打响名声招牌,反而得到不少批评,生意越来越差,俨然成了一笔烂账。
  “上回不是说要出租?”
  “我爹先嫌人给的银钱太低,后头有商户出的价高,他又嫌租给外来商户丢了陶家的脸面。”陶应策说起这个,面上便是藏不住的烦躁。
  做晚辈的,但凡大声与长辈顶上两
  句,传出去就得落个不孝的名声。
  即便陶应策已步入官场,家里却还是他爹说的算。再说他在官场上的位置也没有到能压住亲爹的程度,顶多能劝上两句,没用的话便只能将郁闷吞回肚里,再想别的法子。
  沈砚挑了挑眉,眼里闪过一丝同情,他作为晚辈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改口说林芝的事儿:“芝姐儿看着便是有大主意的人,怕是不愿意去铺子里被人支来使去的。”
  “我也知道,这不当时也没提这事,现在也就随口感叹一句。”陶应策摸了摸鼻子,抱怨道:“那帮眼高手低的东西……”
  他抬眸看了一眼外面,见林芝记门口的队伍不减反增:“走吧走吧,你瞧瞧外面都有恁多人在等位了。”
  “行。”沈砚站起身来,与林森道别后掀帘出了铺子。他一边跟陶应策一起往大理寺里走去,一边笑道:“现在想来,衡哥儿订的那一笔单子,能不得能给芝姐儿引来不少人呢。”
  国子监内除去如衡哥儿那般的荫生,与圣人特恩赏赐的恩生外,还有中举后未得官职,继续在国子监研读深造的举监以及地方官员举荐而来,亦或是通过考试的四方游士,以及武学和律学的专科生。
  除去荫生恩生外,国子监其余监生多是家境贫苦,学业优秀者。比如广文馆生远不及太学生那般优秀者能直接获得官职,乃至直接参与殿选省试,多的是读书数年无所绩,故而鲜少能获得投资,少数人依靠家里或是妻族过活,更有不少人需要在外为人抄书,又或是纂写稿件维持生计。
  像林芝铺子里的吃食,不仅味美价廉,而且续汤续饭,对于那帮半大年纪的郎君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诱惑。
  陶应策想了想,觉得甚是有理,就是里面还有一个风险:“问题是衡哥儿真能找到这么多……朋友?”
  国子监内,陶应衡正背着手打着转。他时不时走到门口,探身往外看去,回转身暗骂顺子两句,就让他去取个餐食,竟是耗费了这么久。
  陶应衡的脸黑漆漆的,引得路过的学子频频侧目,更有人见着他赶紧绕道。
  “姓陶的又在发什么疯?”
  “天晓得。”
  “刚销假回来时,我还以为他变了一个人呢,没曾想还是原本的臭脸样。”
  几名路过的监生连连摇头,赶忙从边上离开了。倒是同样出身衙内的几名监生交换眼神,勾三搭四地凑上前去:“呦,衡哥儿,等小情人呢?”
  “去去,别胡说八道。”陶应衡瞥了几人一眼,懒得搭理他们。
  “衡哥儿,您从外面回来以后对咱们几个也越来越冷淡了。”为首的高衙内抱怨道。他长得圆圆胖胖,穿着一身闪瞎人眼的销金缎子衣裳,活像是个行走的金元宝。
  国子监里的衙内多是抱团的,以前陶郎虽不与他们日日走在一起,但也是隔三差五一道出门喝酒的类型。
  哪晓得,出门一趟便变了人。
  高衙内眼里闪过狐疑,莫非是陶郎打算要努力上进了吧?那可不成!要是他上进了,挨打的不就成自己了?
  高衙越想,越是内心里咯噔,热络地勾上陶郎的肩膀,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他带出去耍耍:“陶郎,今儿个金明池畔正好有一场斗鸡,据说廖家王家也会出场呢!要不要一起去瞧瞧?”
  廖家王家,便是汴京里出了名的斗鸡户。他们养的斗鸡皆是名种,一只动辄百余贯,下起赌注一场千贯都是常事。
  往日廖家王家出场的日子,陶郎是次次不落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9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